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欧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关联产业加征关税的经济效应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嘉泽 谭词 赵文祺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9,共14页
本文将电动汽车、油电混动汽车、插电混动汽车、锂电池、集成电路等产业从GTAP数据库中拆分出来,构建涵盖全球13个地区12个部门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美国和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关联产业加征关税的影响,并评估了中国反制措施的... 本文将电动汽车、油电混动汽车、插电混动汽车、锂电池、集成电路等产业从GTAP数据库中拆分出来,构建涵盖全球13个地区12个部门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美国和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关联产业加征关税的影响,并评估了中国反制措施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从宏观层面看,美国和欧盟加征关税对中美GDP冲击有限,但中美居民均面临不同程度的福利损失;从产业层面看,美国和欧盟加征关税使其电动汽车、锂电池和集成电路的产出上升,中国相关产业受到负向冲击,日本、韩国和墨西哥相关产业从中受益;从反制措施看,中国对美国和欧盟加征关税,尤其是引入失业因素后,美国和欧盟生产总值降幅进一步增大。本文的研究为应对美国和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围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征关税 新能源汽车 供应链 一般均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区位导向性政策何以推动地区绿色经济发展——以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创建的准自然实验为例
2
作者 南士敬 王敏娜 +1 位作者 汪金伟 成金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121,共11页
作为推动区域绿色发展的关键政策工具,绿色区位导向性政策在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厘清绿色区位导向性政策对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对完善绿色区位导向性政策体系,进而以点带面推动地区绿色经济... 作为推动区域绿色发展的关键政策工具,绿色区位导向性政策在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厘清绿色区位导向性政策对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对完善绿色区位导向性政策体系,进而以点带面推动地区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研究以2016年开始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创建为准自然实验,基于手工整理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名单和2011—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创建这一代表性绿色区位导向性政策对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创建显著促进了地区绿色经济发展,且该结论经过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安慰剂检验、更换被解释变量、排除异常值干扰、考虑预期因素、增加控制变量和考虑空间相关性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②机制分析表明,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通过促进产业集聚、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和加强环境规制推动地区绿色经济发展。③异质性分析发现,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对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从地理区位来看,绿色园区显著推动了东、中部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而对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从园区数量来看,绿色园区创建数量越多,其对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从城市发展特征来看,在高人力资本、高财力支持和高信息基础设施的城市,绿色园区对当地绿色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更强。该研究为完善绿色区位导向性政策体系、助力区域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有益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区位导向性政策 绿色经济 绿色工业园区 机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Ps-RCPs情景下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
3
作者 何利杰 黄炉斌 +2 位作者 周志高 张子睿 黄慧 《遥感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70,共11页
土地利用变化是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厘清土地覆盖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对于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文章利用多源遥感数据与社会统计数据,基于PLUS模型与InVEST模型,从全国尺度模拟未来不同SSPs-RCP... 土地利用变化是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厘清土地覆盖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对于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文章利用多源遥感数据与社会统计数据,基于PLUS模型与InVEST模型,从全国尺度模拟未来不同SSPs-RCPs情景下土地利用状况,并分析其对生态系统碳储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40年不同SSPs-RCPs情景下,建设用地扩张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除SSP3-RCP7.0情景外,耕地呈现持续减少趋势;除SSP1-RCP2.6情景外,林地呈现持续减少趋势;2)相比于2020年,2040年中国不同SSPs-RCPs情景下的碳储量均呈现下降趋势,降幅最大的是SSP5-RCP8.5情景,减少了826.89 Mt,造成了188.83×10^(4)万美元的经济损失,降幅最小的是SSP1-RCP2.6情景,减少了374.58 Mt,造成了14.83×10^(4)万美元的经济损失;3)2040年不同SSPs-RCPs情景下,未利用地向草地的转换是碳储量增加的主导因素,由此增加了875.52 Mt的碳储量,并获得了208.14×10^(4)万美元的经济价值;而耕地、草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是碳储量价值损失的主导因素,由此减少了2165.70 Mt的碳储量,并造成了514.87×10^(4)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碳储量 碳储量价值 PLUS模型 InVE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金融结构 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智峰 王学军 郭群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4-52,共9页
在中国经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已经无法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优化金融结构,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成为当前金融改革的重心。本文基于金融结构理论的视角,结合中国实体经... 在中国经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已经无法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优化金融结构,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成为当前金融改革的重心。本文基于金融结构理论的视角,结合中国实体经济的现状,分析了金融结构优化目标以及金融结构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理,并从融资结构、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开放和金融监管的角度提出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结构 实体经济 融资结构 资本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碳市场的理论创新、实践成就与未来展望——基于有效成本约束的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永平 张欣宇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1-70,共10页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减缓气候变化的核心政策工具,在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首先,基于2011—2019年湖北省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工业碳排放数据,探究了湖北碳市场设计的逻辑起点。其次,提出了碳市场的有效成本约束理...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减缓气候变化的核心政策工具,在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首先,基于2011—2019年湖北省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工业碳排放数据,探究了湖北碳市场设计的逻辑起点。其次,提出了碳市场的有效成本约束理论,并以湖北碳市场为例,分析了保障有效成本约束的六大机制:配额动态调整机制、配额事后调整机制、覆盖范围调整机制、行业竞争力保护机制、市场流动性保障机制、市场价格稳定机制。最后,从交易量、交易规模、碳金融创新、生态扶贫等实践角度总结了湖北省碳市场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湖北省碳市场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就既有助于湖北省实现绿色崛起,又对全国碳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更为发展中国家碳市场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有效成本约束 碳市场体系设计 市场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碳强度 被引量:8
6
作者 刘习平 庄金苑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01-105,共5页
文章选取2005-2019年283个城市的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对碳强度的影响以及绿色技术创新在其中所发挥的传导作用。研究发现:第一,环境规制对碳强度的影响存在绿色技术创新门限效应,当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对数值低于4.9053时,环境... 文章选取2005-2019年283个城市的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对碳强度的影响以及绿色技术创新在其中所发挥的传导作用。研究发现:第一,环境规制对碳强度的影响存在绿色技术创新门限效应,当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对数值低于4.9053时,环境规制不利于降低碳强度;当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对数值高于4.9053时,环境规制有利于降低碳强度。第二,从异质性检验来看,非省会城市和内陆城市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低于门限值时,环境规制对碳强度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当绿色技术创新水平高于门限值时显著为负。省会城市和沿海城市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低于门限值时,环境规制对碳强度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而当绿色技术创新水平高于门限值时显著为负。而且在省会城市和沿海城市中,当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对数值超过门限值时,环境规制的影响系数变大且均显著为负。第三,中国城市碳强度存在一定的“时间惯性”,呈现“雪球效应”,且各城市碳强度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关系和空间集聚性。环境规制存在负空间溢出效应,即邻近城市环境规制越严格,越有助于促进该城市碳强度下降。碳强度滞后一期的空间滞后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相邻城市前一期碳强度对该城市本期的碳强度有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技术创新 碳强度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对中国碳排放峰值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谭萌 彭艺 +1 位作者 马戎 秦汉时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47-1454,共8页
基于目前5G技术的发展情况,利用holt指数平滑法和动态分析法预测了未来20年5G基站产生的直接碳排放量.根据预测模型,5G基站建设会在2038年左右达到饱和状态,数量约为1434万个.考虑到5G技术的发展推动其他产业发展可能导致的碳排放量变化... 基于目前5G技术的发展情况,利用holt指数平滑法和动态分析法预测了未来20年5G基站产生的直接碳排放量.根据预测模型,5G基站建设会在2038年左右达到饱和状态,数量约为1434万个.考虑到5G技术的发展推动其他产业发展可能导致的碳排放量变化,利用投入产出法和灰度时间预测法等方法评估了5G技术引起的各行业间接碳排放量.结果显示,5G基站处于低负载(30%负载)情况下,能在2038年碳排放达峰时年产生142.61Mt的直接碳排放;而如果满负荷运行,则能在2038年碳排放达峰时产生196.26Mt的直接碳排放,基于中国两种不同碳排放达峰情景,综合分析了5G技术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对中国碳排放达峰时间和碳排放峰值的影响,最后对预测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实际GDP情况情景下5G技术对于社会各行业的碳排放影响在2030年达到峰值,约为255.96Mt.并且,2030年前5G技术发展对社会总体碳排放增量以间接碳排放为主,2030年后对社会碳排放增量以直接碳排放为主;综合考虑下5G技术的发展会导致中国碳排放达峰时间推后至少2年,相应的碳排放峰值至少提高了383.96Mt.若中国政府要削减5G导致的额外碳排放,完成二氧化碳总量控制,需要降低基站能耗水平,控制基站数量,避免重复建设导致5G基站低负荷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技术 碳排放峰值 间接碳排放 情景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供应链建设能否促进企业分工——基于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 被引量:13
8
作者 冯银 严飞 +1 位作者 石大千 樊令珊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15,共15页
为探索智慧供应链建设在提高企业内部分工效率,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的作用,本文基于供应链敏捷性和供应链协同理论,将2018年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作为智慧供应链建设的准自然实验。基于上市公司2013—2020年数据,研究了智慧供应链建设对... 为探索智慧供应链建设在提高企业内部分工效率,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的作用,本文基于供应链敏捷性和供应链协同理论,将2018年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作为智慧供应链建设的准自然实验。基于上市公司2013—2020年数据,研究了智慧供应链建设对企业内部分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实证分析表明,智慧供应链建设对企业内部分工有显著提升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智慧供应链建设通过交易成本机制、关系效应机制和融资机制三大效应提升了企业内部分工水平,上述机制均通过了实证检验;(3)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由企业所有制、企业生命周期、产业异质性、要素密集度、要素市场分割程度、企业数字化水平和地区异质性这七个方面划分出的不同类型的企业受到智慧供应链带来的分工效应存在差异。据此,本文为推进智慧供应链建设进而推动企业内部分工,提升国家竞争力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理论支撑与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供应链 分工 供应链敏捷性 供应链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梁子湖流域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2
9
作者 梅怡明 江立芸 +2 位作者 孙浩翔 胡颖 彭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7-66,共10页
特定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对提升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2022年各级政府公开与微观调研数据,对梁子湖流域的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系统评估。研究区梁子湖流域覆盖了湖北省4个行政区域,运用In... 特定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对提升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2022年各级政府公开与微观调研数据,对梁子湖流域的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系统评估。研究区梁子湖流域覆盖了湖北省4个行政区域,运用InVEST模型系统评估研究区的水源供给、土壤保持、水产品生产、休闲娱乐、水质净化、物种保育、调蓄洪水和固碳价值。结果表明:(1)2022年梁子湖流域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价值量为420.11亿元,水源供给、水产品生产、休闲娱乐等直接使用价值为278.63亿元,土壤保持、物种保育、调蓄洪水等间接使用价值为141.48亿元。(2)各服务功能价值的顺序为水源供给(168.01亿元)>固碳(132亿元)>水产品生产(98.42亿元)>休闲娱乐(12.2亿元)>物种保育(5.1亿元)>调蓄洪水(2.77亿元)>水质净化(1.23亿元)>土壤保持(0.38亿元)。(3)梁子湖流域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结构失衡,休闲娱乐价值仅占直接使用价值的4.3%,水生态旅游开发存在明显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 价值评估 梁子湖流域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蒸汽喷射器喷嘴结构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汉时 方凯跃 +2 位作者 高洪辉 操正清 杨雪龙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2-618,共7页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结合正交试验方法对蒸汽喷射器喷嘴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效率。以同时优化喷嘴收缩段形状曲线、喉管长径比以及扩散段角度为目标,将喷射系数(ER)和临界背压(CBP)作为性能指标,建立L9(33)正交表,制定9组...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结合正交试验方法对蒸汽喷射器喷嘴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效率。以同时优化喷嘴收缩段形状曲线、喉管长径比以及扩散段角度为目标,将喷射系数(ER)和临界背压(CBP)作为性能指标,建立L9(33)正交表,制定9组试验方案,共77个案例。采用湿蒸汽模型计算蒸汽流动过程中的相变现象。通过极差分析得出了三个参数的重要性顺序并对整体以及喷嘴处的流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蒸汽喷射器工作蒸汽流量、喷射系数和临界背压的主要因素为喷嘴收缩段形状曲线;影响被吸蒸汽流量主要因素为扩散段角度和喷嘴收缩段形状曲线;二次曲线、较小的喉管长径比和较大的扩张段角度有利于降低喷嘴阻力,提高工作蒸汽流量;湿蒸汽模型考虑了喷射器的冷凝现象,对喷射器内部流动的计算更为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器 湿蒸汽 喷嘴 正交实验 优化 计算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5
11
作者 成金华 朱永光 +1 位作者 徐德义 冯银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49,共12页
战略性关键矿产在能源转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在碳中和进程中争夺的原材料,保障战略性关键矿产可持续供应是当前我国资源安全面临的重要问题。传统的矿产资源可供性评价方法主要分为微观尺度的财务模型、地质类比法和宏... 战略性关键矿产在能源转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在碳中和进程中争夺的原材料,保障战略性关键矿产可持续供应是当前我国资源安全面临的重要问题。传统的矿产资源可供性评价方法主要分为微观尺度的财务模型、地质类比法和宏观尺度的Hubbert模型。传统的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以及对数据具有高度依赖性和敏感性。在实践中,上述方法往往存在着数据获取成本高以及评价结果精度低的问题,其适用性较差。与传统的大宗矿产相比,锂、稀土、钴等典型关键矿产资源具有细、伴、精的地质特征,亟需创新可供性评价方法。首先,本文将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评价从地质、技术、经济、环境和突发事件五个维度分为市场机制、物理机制和外生机制三个部分,指出了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评价的重点。其次,本文分析了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评价实践中的难点。最后,本文展望了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评价领域未来研究的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关键矿产 可供性评价 市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碎片化到整体性:土地违法治理模式的转向 被引量:2
12
作者 饶映雪 戴德艺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61,共5页
整体性治理理论在问题指向、判定标准、功能要素、制度化条件及操作性策略等方面与土地违法治理均存在高适配性,为土地违法治理提供了一种新模式。我国土地违法治理在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效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碎片化特点,这是全国... 整体性治理理论在问题指向、判定标准、功能要素、制度化条件及操作性策略等方面与土地违法治理均存在高适配性,为土地违法治理提供了一种新模式。我国土地违法治理在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效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碎片化特点,这是全国范围内土地违法多发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的重要原因。土地违法的整体性治理要求针对治理的碎片化现状,构建多元化的主体结构、制度化的协作环境和整体化的运作机制,从而提升土地违法治理成效,破解土地违法治理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违法 整体性治理 碎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投资水平与城市绿色创新效率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习平 马丽君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7-144,共8页
基于286个地级以上城市2003~2017年的统计数据,通过构建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测算城市绿色创新效率,采用Moran's I指数探究空间溢出效应,并建立空间Tobit模型实证研究金融发展、投资水平与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总体样本估计... 基于286个地级以上城市2003~2017年的统计数据,通过构建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测算城市绿色创新效率,采用Moran's I指数探究空间溢出效应,并建立空间Tobit模型实证研究金融发展、投资水平与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总体样本估计表明,金融发展和投资水平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分样本估计表明,金融发展在特大及超大城市、大城市样本中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在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样本中显著为负.金融发展水平和投资率具有交互效应,金融发展水平能够通过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减弱外延型高投资对绿色创新效率的负面冲击.外延型的高投资扩张会对相邻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带来负的外部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投资水平 绿色创新效率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去7年是史上最热7年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韬 严飞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8,共4页
2022年5月18日,世界气象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发布了《2021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列举了一系列2021年全球气候变化最新监测结果和重要气象事件,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个结论是:最近7年(2015-2021年)是人类有气温记录以来最热的7年。而史上最热7... 2022年5月18日,世界气象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发布了《2021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列举了一系列2021年全球气候变化最新监测结果和重要气象事件,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个结论是:最近7年(2015-2021年)是人类有气温记录以来最热的7年。而史上最热7年,也仅仅只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外在表现的冰山一角,该报告还指出了2021年其他一系列气候变化潜在危害,如极端气候频发、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酸化等。这些气候变化事件已经对全球人类的生命健康、农业生产、粮食和水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气象组织 气候变化 冰川融化 全球气候 海平面上升 极端气候 海水酸化 瑞士日内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