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师范生国学素养与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改革探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龚红林 王兆鹏 +1 位作者 朱向红 梁娟娟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71,91,共6页
随着中小学校新型语文课堂的建构,国学素养成为语文教师素养的要素之一。高校古代文学课程内容涵盖各类经典,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个人身心修养方面的内容,丰富而深刻,有很大的挖掘价值,正是未来中小学语文教师国学素养形... 随着中小学校新型语文课堂的建构,国学素养成为语文教师素养的要素之一。高校古代文学课程内容涵盖各类经典,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个人身心修养方面的内容,丰富而深刻,有很大的挖掘价值,正是未来中小学语文教师国学素养形成的重要教育平台之一,也是高校专业教学服务地方经济文化教育的重要支撑。充分利用教育部推行的名师课程资源进行MOOC化教学和制定《古代文学德育论纲》分类分步指导学生经典阅读,变教师"坐而论道"为学生"互动参与",以专题形式实践探讨国学思想价值的挖掘与国学经典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为培养未来高素质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服务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师范生 国学素养 MOOC 德育论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师范类专业实践育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马英 黄芙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76,共3页
实践育人是新时代高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尽管高校师范类专业实践育人工作取得了体系逐渐完善、模式不断创新、空间有效拓展、内容更加丰富的可喜成绩,但也存在着部分高校对实践育人重要性的认识不深,实践育人环节... 实践育人是新时代高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尽管高校师范类专业实践育人工作取得了体系逐渐完善、模式不断创新、空间有效拓展、内容更加丰富的可喜成绩,但也存在着部分高校对实践育人重要性的认识不深,实践育人环节打折扣;部分高校实践育人的硬件设施保障不力,校内现代教育教学实践场所不够充裕;部分高校对实践育人的评价较为片面且弱化了师德评价等问题。对此,高校亟须提高实践育人思想认识,关注师德养成;建设教育教学实践场所,推动多手段育人;增加师德评价内容,注重实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师范类专业 实践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语境下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发展路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江锦年 张昆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1-13,共3页
在全球语境下的文化传播交流中,文学作品的地位、价值和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如何跨越文化差异与国际出版人合作,让中国文学作品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是中国出版人应该思考的问题.在全球化格局的背景下历史地考察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多... 在全球语境下的文化传播交流中,文学作品的地位、价值和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如何跨越文化差异与国际出版人合作,让中国文学作品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是中国出版人应该思考的问题.在全球化格局的背景下历史地考察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多维度地分析其海外传播的困境,并探索合理有效的输出路径,这是研究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起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语境 中国文学 海外传播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里茶道”申遗与区域发展传播路径研究——湖北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7
4
作者 黄芙蓉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9-134,共6页
"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后的又一条国际古商道,曾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产生重要影响。"万里茶道"与"一带一路"有着天然的互动关系,具备重大的申遗价值。"万里茶道"申遗是... "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后的又一条国际古商道,曾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产生重要影响。"万里茶道"与"一带一路"有着天然的互动关系,具备重大的申遗价值。"万里茶道"申遗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最好抓手。湖北"万里茶道"区位优势与申遗特色明显,但从全国8省市申遗进展来看,申遗任务重、时间紧,湖北申遗工作亟需提升"五个一"的整合传播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里茶道 一带一路 整合传播 湖北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视角下网络文学市场及受众消费模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江锦年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78,共3页
作为新媒体产品的网络文学成为当前IP产业链的重要来源,其经济效益和文化功效都不容忽视。随着网络文学行业步入主流轨道,网络文学市场的供给侧变革要满足受众的需求变化,保证健康的供需动态平衡是网络文学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与此同时... 作为新媒体产品的网络文学成为当前IP产业链的重要来源,其经济效益和文化功效都不容忽视。随着网络文学行业步入主流轨道,网络文学市场的供给侧变革要满足受众的需求变化,保证健康的供需动态平衡是网络文学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与此同时,评估网络文学价值以便更好地开发和经营网络文学,核心的问题之一是理解和分析网络文学受众的消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市场 供给侧变革 受众 消费模式 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晚清到“五四”:论游记文学中的世界图式变迁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岚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6-99,共4页
从晚清到"五四"前后,大量的域外游记在散文领域中涌现,成为文学领域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这一时期的游记显影了中国社会观念变革之心路。它是传统中国人从自我封闭状态逐步展开"看世界"旅程的史料,并不断促进着社... 从晚清到"五四"前后,大量的域外游记在散文领域中涌现,成为文学领域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这一时期的游记显影了中国社会观念变革之心路。它是传统中国人从自我封闭状态逐步展开"看世界"旅程的史料,并不断促进着社会观念的觉醒。游记带来了视野的开阔和视角的变更,从观念上进行着对社会集体想象物的反映和改造,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一时代文化格局的建构和变迁。通过对从晚清到"五四"时期游记文学的历史线索梳理,考察其观念变更的内在逻辑,并评价其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到“五四” 游记 “世界景观” 异域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文学大系》出版的坐标价值和路径意义
7
作者 芦珊珊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7-99,共3页
在简明分析《中国新文学大系》出版目的的基础上,着重从作者选择、作品选择、多元文化选择以及时间、结构、内容六个方面分别剖析《大系》的坐标价值和路径意义。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大系》 出版 坐标价值 路径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安陆方言的感叹句
8
作者 盛银花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54,96,共5页
安陆方言约有六种方言特色和口语特色鲜明的感叹句格式。常用程度副词修饰感叹中心;句中用感叹词,句尾多用语气词;感叹句的语调复杂多样;口语化强,句式简短。有对某事、某物、某人的感叹,有对动作、行为的感叹,表达惊喜、伤心、痛苦、... 安陆方言约有六种方言特色和口语特色鲜明的感叹句格式。常用程度副词修饰感叹中心;句中用感叹词,句尾多用语气词;感叹句的语调复杂多样;口语化强,句式简短。有对某事、某物、某人的感叹,有对动作、行为的感叹,表达惊喜、伤心、痛苦、哀叹、愤恨、不满、厌恶、赞叹、感慨等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陆方言 感叹句 格式 感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男女小说家“新女性”书写的不同面相
9
作者 方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126,共8页
晚清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体现了晚清进步知识分子对理想的女性国民的期待。晚清小说中的“新女性”往往都德才兼备、智勇双全,为争取女性权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反映在不同性别的作家的叙述中,由于性别立场、切身经验、文化心理的不... 晚清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体现了晚清进步知识分子对理想的女性国民的期待。晚清小说中的“新女性”往往都德才兼备、智勇双全,为争取女性权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反映在不同性别的作家的叙述中,由于性别立场、切身经验、文化心理的不同,晚清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表现出男女作家各自的创作偏好,在“新女性”的社会身份、推广女权的内容以及“新女性”的情欲与婚姻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面相。晚清男女小说家“新女性”书写之所以呈现不同面相,除了男女性别立场上的差异,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男女作家对于推广女权秉持着不同的心态和目标。晚清男女小说家“新女性”书写的不同面相从一个方面揭示了晚清时期复杂的社会语境。晚清小说的“新女性”题材开拓了文学创作的新领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书写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小说 女性书写 性别立场 “新女性” 女性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园林的审美特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邱紫华 陈欣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47,共7页
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美还是艺术美,至今,人们的认识尚不清晰准确。其原因在于没有准确把握中国园林核心的审美特性。中国园林核心的审美特性体现为三个方面:其一,独特的"天人合一"、"法天象地"、"法天贵真"... 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美还是艺术美,至今,人们的认识尚不清晰准确。其原因在于没有准确把握中国园林核心的审美特性。中国园林核心的审美特性体现为三个方面:其一,独特的"天人合一"、"法天象地"、"法天贵真"的造园理念;其二,追求逼真地再现天然的、原生态的自然的审美形式;其三,把自然事物加工提升为艺术品,再把艺术品从形式上还原为自然之美。《周易》、《老子》、《庄子》和禅宗哲学等所宣扬的尊崇"天然"的观念,一直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也决定了中国园林最核心的审美特性,并由此生发出其他的、更多的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园林 自然美 艺术美 审美特性 天人合一 法天象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20年:澳门书业回眸与思考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炯 吴平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8-30,共3页
澳门回归20年来,澳门书业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共同努力下,呈现诸多发展特点,如多语种出版、出版内容富有地方色彩、出版主体多元化、出版合作交流向纵深发展等。由于澳门图书市场很小,阅读人口不多,且图书题材多以澳门为主,导致其内... 澳门回归20年来,澳门书业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共同努力下,呈现诸多发展特点,如多语种出版、出版内容富有地方色彩、出版主体多元化、出版合作交流向纵深发展等。由于澳门图书市场很小,阅读人口不多,且图书题材多以澳门为主,导致其内销市场有限,外销市场受限。在澳门特区政府大力推动文创产业的背景下,澳门书业应充分利用政府对文创产业的资助,打造特色精品图书,并通过建立文化交流平台和网络平台,提升澳门书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 回归20年 书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模式创新 被引量:35
12
作者 黄芙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58-161,共4页
文章从"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概念、分类及特点入手,引用相关数据图表,对"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回顾梳理与分析。探讨了引领、推动文化产业升级转型、快速发展的四大优势,以及观念、经营模式混同... 文章从"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概念、分类及特点入手,引用相关数据图表,对"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回顾梳理与分析。探讨了引领、推动文化产业升级转型、快速发展的四大优势,以及观念、经营模式混同工业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矛盾,最后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时代特征,提出了重构文化产业生态链的发展对策与创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文化产业 发展现状 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批评走向的理论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庆卫 李岚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27,共7页
国内的生态批评在理论资源上多借鉴西方的生态主义思想,并结合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生态和谐观念进行理论建构。生态中心主义本身是一种有着明显理论缺陷的思想,其伦理意义和情感意义大于理论意义,不足以成为一种科学的文学批评理论的基础... 国内的生态批评在理论资源上多借鉴西方的生态主义思想,并结合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生态和谐观念进行理论建构。生态中心主义本身是一种有着明显理论缺陷的思想,其伦理意义和情感意义大于理论意义,不足以成为一种科学的文学批评理论的基础。生态批评的思想基础不能停留在某种思想理念或感性倾向上而不去深入把握其思想根源,不能只看到非人的自然而忽略人类社会。把握生态思想和生态危机的现实根源、制度原因,从而引发人们对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制度进行反思,激励人们积极探索解决危机的途径、调整实践的尺度,把人类生活的自然之维和社会之维结合起来,并使生态批评在较为坚实的学理基础上获得解释的深度、广度及可操作性,才是生态批评在自身建设中理应追求的目标。由此,生态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批评走向的理论意义得以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植入可以使这一新兴的批评理论在理论架构、概念界定和介入实践等方面获得更为坚实的学理支撑,从而明确自身的针对性并增强对生态问题的批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生态马克思主义 社会批评 人类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海内外杜甫研究成果量的时段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兆鹏 戴峰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6-193,共8页
20世纪海内外有关杜甫研究的成果总量为4707项。从发展变化来看,杜甫研究经历了两个高峰、两个低谷、三个时段,先是低开低走,接着震荡上扬,后段高开高走、快速飙升。前期没有什么活跃作者,中期活跃作者以日本的吉川幸次郎、黑川洋一和... 20世纪海内外有关杜甫研究的成果总量为4707项。从发展变化来看,杜甫研究经历了两个高峰、两个低谷、三个时段,先是低开低走,接着震荡上扬,后段高开高走、快速飙升。前期没有什么活跃作者,中期活跃作者以日本的吉川幸次郎、黑川洋一和韩国的李丙畴最为突出,中国大陆因受政局变化的影响,成果量远低于海外。后期的杜甫研究,成果量快速飙升,主要是中国大陆成果量的快速增长拉高了整个杜甫研究的大盘走势,海外成果量的变化不大,此时中国大陆的活跃作者最多,高产作者全部来自国内,其中李炎、张忠纲、金启华和刘明华等人的成果量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杜甫研究 成果量 定量分析 计量学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辑力研究的微观、中观与宏观之辨——以童书出版编辑力为例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炯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31,共5页
依据编辑力的内涵和价值指向,将编辑力分为微观编辑力、中观编辑力和宏观编辑力,并围绕童书这一特定研究对象,阐释童书出版编辑力的作用。从微观层面看,编辑力是童书作品创造力、童书质量保障力与童书编辑的自我提升力;从中观层面看,编... 依据编辑力的内涵和价值指向,将编辑力分为微观编辑力、中观编辑力和宏观编辑力,并围绕童书这一特定研究对象,阐释童书出版编辑力的作用。从微观层面看,编辑力是童书作品创造力、童书质量保障力与童书编辑的自我提升力;从中观层面看,编辑力是童书出版企业战略发展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源动力;从宏观层面看,编辑力是平衡儿童阅读生态,提高童书品牌影响力的关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力 童书出版 微观层面 中观层面 宏观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对原生广告的治理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冯婷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3-107,共5页
美国原生广告规模日益壮大,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作为主管部门,对原生广告进行治理,主要内容包括:向消费者明确标识"广告"、不能误导和暗示消费者、名人代言需负连带责任等。规制方式呈现透明化、立体化、标准化的特征。美国对... 美国原生广告规模日益壮大,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作为主管部门,对原生广告进行治理,主要内容包括:向消费者明确标识"广告"、不能误导和暗示消费者、名人代言需负连带责任等。规制方式呈现透明化、立体化、标准化的特征。美国对原生广告的规制可为我国原生广告监管带来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原生广告 社会规制 消费者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新闻学与新闻编辑能力重构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炯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48,共4页
数据新闻学是新闻学的一门新兴的、重要的分支学科,它不仅改变了新闻的生产传播方式,也对新闻从业者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挑战。大数据时代的新闻编辑,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我们将数据新闻报道分为3个阶段,即数据搜集... 数据新闻学是新闻学的一门新兴的、重要的分支学科,它不仅改变了新闻的生产传播方式,也对新闻从业者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挑战。大数据时代的新闻编辑,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我们将数据新闻报道分为3个阶段,即数据搜集、数据加工和数据呈现,并依照不同阶段的内容来阐述新闻编辑的能力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新闻学 新闻编辑 能力结构 编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喜道 文九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6-30,共5页
在批判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抽象自然观的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以实践概念为核心的人化自然观。从理论层面看,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在思维范式上超越了近代的旧自然观,实现了从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思维范式转换。
关键词 人化自然观 当代性 思维范式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数字出版教育中出版人的能力培养——从大学生的阅读习惯谈起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炯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0,共3页
面对大学生读者,数字出版教育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把握出版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将传统出版专业知识与现代媒体技术相结合,培育既有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又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储备量,同时也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学理论素养与信息技术实践技能的... 面对大学生读者,数字出版教育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把握出版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将传统出版专业知识与现代媒体技术相结合,培育既有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又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储备量,同时也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学理论素养与信息技术实践技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教育 编辑出版学 传统出版 出版人才 现代媒体 高级复合型 技术实践 储备量 职业资格考试 出版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气副词“可”的核心语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苏俊波 余乐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54,共9页
一般认为语气副词"可"在不同句类中表达不同的功能、语气。也有学者提出应该揭示"可"的核心语义,认为"可"的核心语义分别是做"话题焦点敏感算子"、表强调、突显听者/说者的预期等。我们认为,&q... 一般认为语气副词"可"在不同句类中表达不同的功能、语气。也有学者提出应该揭示"可"的核心语义,认为"可"的核心语义分别是做"话题焦点敏感算子"、表强调、突显听者/说者的预期等。我们认为,"可"的核心语义应该从它自身的演变发展中寻找,不仅要与"可"的其他用法联系起来,而且能够合理地解释所有的功能表现。语气副词"可"的核心语义是表示确认语气,它是由"可能"义的助动词"可"虚化而来的。结合助动词"敢""会""须"等可以看出,"助动词—确认语气"是汉语确认语气的一个演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副词 确认语气 助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