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邓喜道 文九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6-30,共5页
在批判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抽象自然观的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以实践概念为核心的人化自然观。从理论层面看,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在思维范式上超越了近代的旧自然观,实现了从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思维范式转换。
关键词 人化自然观 当代性 思维范式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宗教戏剧世俗化特征论略 被引量:2
2
作者 戴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79,共5页
元杂剧中以宗教文化为题材的作品是一个突出的部类。这些作品多以宗教文化为背景,却在总体上具有十分明显的世俗化特征,表现出强烈的世俗精神。剧作中神佛常用引诱和逼迫的方式来度脱凡夫俗子,凡夫俗子们却极端留恋于世俗的享受和情感,... 元杂剧中以宗教文化为题材的作品是一个突出的部类。这些作品多以宗教文化为背景,却在总体上具有十分明显的世俗化特征,表现出强烈的世俗精神。剧作中神佛常用引诱和逼迫的方式来度脱凡夫俗子,凡夫俗子们却极端留恋于世俗的享受和情感,对于宗教有强烈的拒绝态度。在这些宗教戏剧中,玄妙的彼岸世界往往不过是一袭华美的包裹,而真正涌动其间的则是百味杂糅的世俗情感,世俗社会的势力、影响和作用显得格外分明,宗教职能则为审美职能所排挤,它们在传扬教义的框架之内,莫不加演着一幕幕情味各异的人间活剧。元代宗教戏剧世俗化形成的原因,既与宋元宗教本身掺杂的世俗因素相关,亦受到元杂剧的作者心理、观众好恶和演出环境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宗教 戏曲 世俗化 民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陆方言的指示代词 被引量:6
3
作者 盛银花 《汉语学报》 2007年第4期52-58,共7页
安陆方言的指示代词是二分的,近指和远指的声母、韵母都相同,只有声调不同。安陆方言表达"更远指"时利用参照点和辅助手势构成"面指"和"背指"。安陆方言的指示代词起源于提示词"乜[niε]",并... 安陆方言的指示代词是二分的,近指和远指的声母、韵母都相同,只有声调不同。安陆方言表达"更远指"时利用参照点和辅助手势构成"面指"和"背指"。安陆方言的指示代词起源于提示词"乜[niε]",并通过声调变化来区别近指和远指。从历时的角度看,安陆方言的指示代词保留了中古汉语指示代词二分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陆方言 指示代词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介词的判定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家翔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7X期64-65,共2页
对介词进行判定,首先要明确其语法特征。同时对于介动与介连,根据若干意义标准和形式标准来区分。要综合权衡意义与形式标准,并使之在语境中相互映证。
关键词 介词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马迁《庄子传》的文艺思想及其批评史价值
5
作者 邓涛 刘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83-87,共5页
《庄子传》充分体现了司马迁文艺思想,它在一定程度上全面反映了司马迁的文艺思想,在《史记》作家作品批评上具有重要地位,闪烁着耀眼的价值。司马迁以如椽之笔为庄子立传,树立了庄子高蹈自由的精神与人格形象,同时真正建立了老庄学术... 《庄子传》充分体现了司马迁文艺思想,它在一定程度上全面反映了司马迁的文艺思想,在《史记》作家作品批评上具有重要地位,闪烁着耀眼的价值。司马迁以如椽之笔为庄子立传,树立了庄子高蹈自由的精神与人格形象,同时真正建立了老庄学术渊源关系,并且建立了《史记》与《庄子》之间学术和文化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庄子传》 文艺思想 文学批评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郝敬的经学与理学
6
作者 董玲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6-50,共5页
我们认为,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选题,应尽量避免重复、撞车,宜打开视野,潜心发掘新的材料,探索历史上各断代、各地域一些尚未深入研究的思潮、流派、人物、著作。我国哲学史上还有很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学者宜下功夫去开垦。因此,我们不主... 我们认为,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选题,应尽量避免重复、撞车,宜打开视野,潜心发掘新的材料,探索历史上各断代、各地域一些尚未深入研究的思潮、流派、人物、著作。我国哲学史上还有很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学者宜下功夫去开垦。因此,我们不主张在主要人物上扎堆。有鉴于此,我们就明代(含明末清初)湖北的儒学思想家的研究,组织了一组文章。明代湖北儒学颇为复杂,王阳明及其后学、陈白沙与湛甘泉学俱兴,会通三教成为趋势,这在李承箕两兄弟、李贽、耿定向三兄弟和公安三袁身上都有体现。明后期陈士元、郝敬、瞿九思、胡承诺等重视经学诠释,主张"回到孔孟",强调修身实践。开放性、对话性与务实性,是其时代与地域的特性。以上人物,我们今人已相当陌生,但在明清两代,这些人物在湖北乃至全国,却有着相当大的影响。组织、发表这五篇文章,旨在倡导哲学史研究课题、方法、内容的多元与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家 郝敬 理学 晚明时期 学术思想 相互依存 思想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