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u-TCPP的高灵敏5—羟色胺电化学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彭连晖 王岐 +1 位作者 姬柳迪 胡鹏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164,共4页
以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H_2TCPP)为配体,Cu~(2+)为金属中心源,通过液相剥离法制备了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Cu-TCPP纳米片。制备Cu-TCPP纳米片修饰玻碳电极(Cu-TCPP/GCE),用于5—羟色胺(5—HT)的高灵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 以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H_2TCPP)为配体,Cu~(2+)为金属中心源,通过液相剥离法制备了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Cu-TCPP纳米片。制备Cu-TCPP纳米片修饰玻碳电极(Cu-TCPP/GCE),用于5—羟色胺(5—HT)的高灵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裸玻碳电极(GCE)相比,5—HT在Cu-TCPP/GCE上的氧化电流显著增强。通过研究其信号增强机理发现,Cu-TCPP纳米片可有效提高对5—HT的富集效率和电子转移能力。进一步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成功建立了一种高灵敏的5—HT电化学检测新方法,线性范围为5~1 000 nmol/L,检出限为1.33 n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5—10 15 20—四(4—羧基苯基)卟啉 5—羟色胺 电化学传感器 增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剂量率对辐照牛血清蛋白生化特性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耿胜荣 鉏晓艳 +4 位作者 李新 白婵 李海蓝 叶丽秀 廖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22-928,共7页
为研究高剂量率对牛血清辐照灭菌中的活性下降的抑制作用,将新生牛血清分别经平均剂量率为60、600 Gy/min钴源和300 k Gy/min电子加速器3种方式辐照30 k Gy后,分析牛血清蛋白的生化特性和结构变化及其与剂量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未辐... 为研究高剂量率对牛血清辐照灭菌中的活性下降的抑制作用,将新生牛血清分别经平均剂量率为60、600 Gy/min钴源和300 k Gy/min电子加速器3种方式辐照30 k Gy后,分析牛血清蛋白的生化特性和结构变化及其与剂量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未辐照牛血清相比,辐照后蛋白浊度、疏水氨基酸荧光强度、放热峰出峰时间分别从0.742、24.1 u和16.5 min升高至0.802、99.3 u和17.2 min,而蛋白浓度、放热峰温度分别从0.473和76.4℃下降至0.444和74.5℃。电泳分析(SDS-PAGE)显示,600 Gy/min钴源辐照牛血清中相对分子质量为175 k Da和58 k Da的蛋白组分含量明显大于低剂量率辐照牛血清。经扫描电镜(SEM)分析,辐照后牛血清中沉淀部分呈现密集的网络结构,未沉淀部分呈现碎片和球状体混合的形貌结构,低剂量率辐照的样品蛋白球状体形貌不突出。可见高剂量率有抑制辐照灭菌牛血清蛋白分子变性的作用,3种方式中600 Gy/min钴源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 辐照 剂量率 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器屏蔽室入口安全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姜灿 陈思 +1 位作者 王升 杜纪富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0-573,共4页
为进一步确保辐照过程中人员的人身安全,对辐照加速器小车系统迷宫入口设计一种光电联锁系统。该光电联锁系统根据小车具体结构采用28组光电开关多点分布组合设计,设置于辐照加速器屏蔽室入口处,具有检测到非特定特征小车或物体进入屏... 为进一步确保辐照过程中人员的人身安全,对辐照加速器小车系统迷宫入口设计一种光电联锁系统。该光电联锁系统根据小车具体结构采用28组光电开关多点分布组合设计,设置于辐照加速器屏蔽室入口处,具有检测到非特定特征小车或物体进入屏蔽室时发出报警信号的功能。为辐射、化学危害,核能利用等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对设备的操作便捷性、场地安全性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加速器 辐射事故 光电开关 安全联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 MeV电子加速器辐射屏蔽防护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姜灿 陈思 +3 位作者 刘宏章 王升 曾正魁 杜纪富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13-1217,共5页
基于NCRP.51号报告对屏蔽室外关键点的安全性进行理论计算,为湖北科技学院1 Me V高压,50 m A束流强度的电子加速器设计一个屏蔽系统。在电子加速器正常运行情况下,使用辐射防护剂量率仪对屏蔽室周边环境辐射水平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满足... 基于NCRP.51号报告对屏蔽室外关键点的安全性进行理论计算,为湖北科技学院1 Me V高压,50 m A束流强度的电子加速器设计一个屏蔽系统。在电子加速器正常运行情况下,使用辐射防护剂量率仪对屏蔽室周边环境辐射水平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满足《γ射线和电子束辐射装置防护检测规范》(GBZ 141—2002)中透射辐射所产生的平均剂量率小于2.5μSv/h,能保证从事辐射加工工作人员及外来人员身体不受辐射损伤,对场地安全性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加速器 辐射防护 辐射安全 屏蔽设计 NC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离子比率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媛 陈涛 孙绍发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6期12-17,共6页
比率荧光探针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新型检测方法,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比率荧光探针通过峰强度比值的变化扩大动态响应的范围,通过建立内标极大地削弱探针浓度、温度、极性、环境pH值、稳定性等可变因素的干扰,实现对目标物质的定量分析,被... 比率荧光探针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新型检测方法,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比率荧光探针通过峰强度比值的变化扩大动态响应的范围,通过建立内标极大地削弱探针浓度、温度、极性、环境pH值、稳定性等可变因素的干扰,实现对目标物质的定量分析,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离子的检测。综述了近年来铜离子(Cu^(2+))比率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和设计思路,并展望了Cu^(2+)比率荧光探针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Cu^(2+)比率荧光探针在选择性、灵敏度和可视化程度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有望成为一种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功能型荧光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率荧光探针 铜离子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稀土单分子磁体 被引量:2
6
作者 胡鹏 陈涛 +2 位作者 朱晓明 王军涛 姬柳迪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59-2363,共5页
单分子磁体(SMMs)具有磁性双稳态和慢弛豫机制,在量子计算、超高密度存储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第一例稀土单分子磁体(Ln-SMMs)发现,标志着单分子磁体研究领域新时代的开始。稀土金属离子,特别是镝离子一直被认为是构建用于高... 单分子磁体(SMMs)具有磁性双稳态和慢弛豫机制,在量子计算、超高密度存储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第一例稀土单分子磁体(Ln-SMMs)发现,标志着单分子磁体研究领域新时代的开始。稀土金属离子,特别是镝离子一直被认为是构建用于高性能单分子磁体的优秀候选者,使得Ln-SMMs的翻转能垒和阻塞温度的记录不断被刷新,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合成策略,结构和性能方面出发,综述了近年来高性能Ln-SMMs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磁体 稀土离子 阻塞温度 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基配位聚合物分子磁制冷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胡鹏 朱晓明 +2 位作者 王军涛 李泽宇 姬柳迪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83-2388,共6页
磁制冷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制冷技术,在气体液化、高能物理、超导技术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Gd基配位聚合物分子磁制冷材料不仅具有迷人的结构和优异的磁热效应,而且表现出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因而备受关注。本... 磁制冷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制冷技术,在气体液化、高能物理、超导技术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Gd基配位聚合物分子磁制冷材料不仅具有迷人的结构和优异的磁热效应,而且表现出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因而备受关注。本文主要从合成策略、结构与性能方面出发,综述了近年来Gd基配位聚合物分子磁制冷材料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分子结构与磁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以及提高磁热效应的有效方法,并对今后的发展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基配位聚合物 磁热效应 磁熵变 磁制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分子基磁性材料研究进展
8
作者 胡鹏 陈涛 +2 位作者 朱晓明 王军涛 姬柳迪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8-161,174,共5页
多功能分子基磁性材料不仅可以表现出单分子磁体的慢弛豫行为,还可以展现出其他丰富多彩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如荧光、手性、铁电性、吸附、催化等,在光电以及自旋电子器件等多个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设计和开发新型的多功能分子基磁... 多功能分子基磁性材料不仅可以表现出单分子磁体的慢弛豫行为,还可以展现出其他丰富多彩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如荧光、手性、铁电性、吸附、催化等,在光电以及自旋电子器件等多个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设计和开发新型的多功能分子基磁性材料作为单分子磁体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合成策略,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多功能分子基磁性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磁体 多功能 慢弛豫 光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铽簇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磁性
9
作者 王岐 朱晓明 +3 位作者 王军涛 李泽宇 姬柳迪 胡鹏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8-603,共6页
本文以2, 6-二甲氧基苯酚和硝酸铽为原料,成功合成了一例新型九核铽簇合物{Tb_(9)(L)_(4)(μ_(4)-OH)2(μ_(3)-OH)_(8)(μ_(2)-OCH_(3))_(4)(NO_(3O))_(8)(H_(2)O)_(8)}(OH)·2H_(2)O(1),其中HL为2, 6-二甲氧基苯酚。通过X射线衍射... 本文以2, 6-二甲氧基苯酚和硝酸铽为原料,成功合成了一例新型九核铽簇合物{Tb_(9)(L)_(4)(μ_(4)-OH)2(μ_(3)-OH)_(8)(μ_(2)-OCH_(3))_(4)(NO_(3O))_(8)(H_(2)O)_(8)}(OH)·2H_(2)O(1),其中HL为2, 6-二甲氧基苯酚。通过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磁性测试对该簇合物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簇合物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I222,晶胞参数为a=1.532 8(3) nm,b=1.796 9(4) nm,c=1.863 5(4) nm,α=β=γ=90°,V=5.132 6(19) nm^(3)。簇合物中九个金属中心由μ_(4)-OH和μ_(3)-OH相互连接,形成的骨架呈现出有趣的沙漏状拓扑结构,其中,中心Tb离子呈现出稍微扭曲的四方棱锥几何构型,其他Tb离子均为稍变形的十二面体构型。磁性测试结果表明,簇合物1中的金属离子之间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由于快速的磁量子隧穿效应,其未表现出慢磁弛豫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核簇合物 铽离子 晶体结构 沙漏状拓扑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