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34a调控PAX6的表达增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5
1
作者 黄玉婵 吴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3-557,563,共6页
目的:miR-34a靶向PAX6调控JAK1/STAT3信号通路影响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侵袭和迁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PAX6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PCR检测miR-34a在不同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和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 目的:miR-34a靶向PAX6调控JAK1/STAT3信号通路影响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侵袭和迁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PAX6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PCR检测miR-34a在不同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和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iR-34a对PAX6转录活性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34a的表达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Rb44的侵袭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miR-34a的表达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Rb44的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miR-34a后JAK1/STAT3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织比较,miR-34a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PAX6在非视网膜母细胞瘤中表达较高;Western blot检测在Rb44视网膜母细胞瘤中表达水平最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结果显示,miR-34a可以直接调控PAX6的转录活性;过表达miR-34a后,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Rb44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明显降低;过表达miR-34a后,PAX6的表达水平下调,p-JAK1和p-STAT3蛋白表达下调。结论:miR-34a靶向PAX6的表达,通过JAK1/STAT3通路调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MIR-34A PAX6 JAK1/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原田病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黄玉婵 吴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246-248,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诊断原田病的价值。方法对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眼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来确诊的原田病患者80例(160眼)的FFA、OTC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FFA和OTC诊断原田病的影像学...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诊断原田病的价值。方法对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眼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来确诊的原田病患者80例(160眼)的FFA、OTC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FFA和OTC诊断原田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FFA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正确诊断原田病96眼(60.00%);OCT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正确诊断原田病73眼(45.63%);FFA联合OCT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正确诊断原田病130眼(86.25%)。采用FFA联合OCT诊断原田病与最终确诊结果的符合率高于FFA、OCT单独诊断的符合率(P<0.001)。FFA造影观察可见早期患者的脉络膜呈斑驳状、背景荧光强弱不均,早期后极部针尖样高荧光,斑点逐渐扩大,晚期荧光渗漏,在视网膜下汇集呈多湖状强荧光团;OCT检查发现病变区视网膜水肿及神经上皮脱离,表现为下低回声,脱离程度参差不齐,部分腔内可见蓝色反光点。结论 FFA联合OTC可依据早期影像表现对原田病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原田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