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基酸功能化丝瓜络的辐射制备及其对Pb(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1
作者 郑豫 高歌 +2 位作者 陈涛 赵媛 孙晟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2,共8页
以农林废弃物丝瓜络(LC)为基材,采用电子束辐射接枝法将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接枝到丝瓜络纤维表面,再通过开环反应引入赖氨酸(Lys)和精氨酸(Arg)功能性基团,制备得到2种氨基酸功能化丝瓜络LC-PGMA-Lys、LC-PGMA-Arg,通过FTIR... 以农林废弃物丝瓜络(LC)为基材,采用电子束辐射接枝法将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接枝到丝瓜络纤维表面,再通过开环反应引入赖氨酸(Lys)和精氨酸(Arg)功能性基团,制备得到2种氨基酸功能化丝瓜络LC-PGMA-Lys、LC-PGMA-Arg,通过FTIR、元素分析、XRD和SEM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系统研究了初始p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Pb(Ⅱ)初始浓度等因素对Pb(Ⅱ)吸附量的影响,并探究了其对Pb(Ⅱ)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LC-PGMA-Lys、LC-PGMA-Arg吸附Pb(Ⅱ)的最佳初始pH值均为6;在初始pH值为6、吸附时间为200 min、吸附温度为35℃的最佳条件下,LC-PGMA-Lys对Pb(Ⅱ)的最大吸附量为71.18 mg·g^(-1);LC-PGMA-Lys对Pb(Ⅱ)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表明吸附过程以多分子层吸附、化学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络 氨基酸 辐射接枝 吸附 Pb(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辐射联用技术制备普鲁士蓝/MPC/蚕丝布复合材料及其ROS清除性能研究
2
作者 唐冬旭 刘坤 +3 位作者 付娌丽 周士忠 张洋林 李月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63,共6页
以蚕丝布作为基底原料,通过水热法使普鲁士蓝纳米颗粒(PBNPs)在蚕丝布的表面生长,再通过辐射接枝法将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接枝在蚕丝布上,制备了普鲁士蓝/MPC/蚕丝布复合材料(PMS),通过XRD、FTIR、TG、DTG、XPS等手段对PMS... 以蚕丝布作为基底原料,通过水热法使普鲁士蓝纳米颗粒(PBNPs)在蚕丝布的表面生长,再通过辐射接枝法将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接枝在蚕丝布上,制备了普鲁士蓝/MPC/蚕丝布复合材料(PMS),通过XRD、FTIR、TG、DTG、XPS等手段对PMS进行了表征,并探究了PMS的活性氧自由基(ROS)清除能力。结果表明,PBNPs成功在蚕丝布上原位生长,MPC成功接枝在蚕丝布上;PMS的结构稳定,具有良好的ROS清除能力,可以有效保护细胞免受ROS攻击。PMS有望成为一种性能优异、有前景的糖尿病伤口护理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蓝 辐射接枝 ROS清除 糖尿病伤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基配位聚合物分子磁制冷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胡鹏 朱晓明 +2 位作者 王军涛 李泽宇 姬柳迪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83-2388,共6页
磁制冷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制冷技术,在气体液化、高能物理、超导技术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Gd基配位聚合物分子磁制冷材料不仅具有迷人的结构和优异的磁热效应,而且表现出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因而备受关注。本... 磁制冷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制冷技术,在气体液化、高能物理、超导技术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Gd基配位聚合物分子磁制冷材料不仅具有迷人的结构和优异的磁热效应,而且表现出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因而备受关注。本文主要从合成策略、结构与性能方面出发,综述了近年来Gd基配位聚合物分子磁制冷材料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分子结构与磁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以及提高磁热效应的有效方法,并对今后的发展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基配位聚合物 磁热效应 磁熵变 磁制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维多孔Au/N/C的合成策略及其在双酚A电化学传感中的应用
4
作者 朱敏 郭晨宇 +3 位作者 吴逸阳 巩斯曼 李晓宇 姬柳迪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8-574,共7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C源和N源,以HAuCl为金属源,通过在绿色环保的NaCl模板上自生长的方式,制备Au/N共负载的三维多孔碳材料(Au/N/C)。研究发现,Au/N/C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传感性能,其三维多孔结构有效提升了电化学传感面积和富集...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C源和N源,以HAuCl为金属源,通过在绿色环保的NaCl模板上自生长的方式,制备Au/N共负载的三维多孔碳材料(Au/N/C)。研究发现,Au/N/C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传感性能,其三维多孔结构有效提升了电化学传感面积和富集能力,两种异质元素Au N的引入显著提高了电催化能力。基于此,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的双酚A电化学传感器,其检测范围为0.05-5 mg/L,检出限(S/N=3)为0.014 mg/L。将该方法用于实际污水样品分析,其加标回收率为98.0%-10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碳 Au/N/C复合材料 电化学传感器 双酚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铽簇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磁性
5
作者 王岐 朱晓明 +3 位作者 王军涛 李泽宇 姬柳迪 胡鹏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8-603,共6页
本文以2, 6-二甲氧基苯酚和硝酸铽为原料,成功合成了一例新型九核铽簇合物{Tb_(9)(L)_(4)(μ_(4)-OH)2(μ_(3)-OH)_(8)(μ_(2)-OCH_(3))_(4)(NO_(3O))_(8)(H_(2)O)_(8)}(OH)·2H_(2)O(1),其中HL为2, 6-二甲氧基苯酚。通过X射线衍射... 本文以2, 6-二甲氧基苯酚和硝酸铽为原料,成功合成了一例新型九核铽簇合物{Tb_(9)(L)_(4)(μ_(4)-OH)2(μ_(3)-OH)_(8)(μ_(2)-OCH_(3))_(4)(NO_(3O))_(8)(H_(2)O)_(8)}(OH)·2H_(2)O(1),其中HL为2, 6-二甲氧基苯酚。通过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磁性测试对该簇合物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簇合物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I222,晶胞参数为a=1.532 8(3) nm,b=1.796 9(4) nm,c=1.863 5(4) nm,α=β=γ=90°,V=5.132 6(19) nm^(3)。簇合物中九个金属中心由μ_(4)-OH和μ_(3)-OH相互连接,形成的骨架呈现出有趣的沙漏状拓扑结构,其中,中心Tb离子呈现出稍微扭曲的四方棱锥几何构型,其他Tb离子均为稍变形的十二面体构型。磁性测试结果表明,簇合物1中的金属离子之间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由于快速的磁量子隧穿效应,其未表现出慢磁弛豫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核簇合物 铽离子 晶体结构 沙漏状拓扑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