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参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葛沁 宋晓容 +1 位作者 杨晓松 欧阳昌汉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3-477,共5页
长期高血糖所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重要因素。近年研究发现,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在糖尿病靶细胞的表观遗传修饰和代谢记忆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参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本文拟围绕组蛋白翻译后修饰与糖尿病血... 长期高血糖所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重要因素。近年研究发现,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在糖尿病靶细胞的表观遗传修饰和代谢记忆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参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本文拟围绕组蛋白翻译后修饰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明确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 糖尿病血管病变 翻译后修饰 表观遗传修饰 代谢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动力蛋白2在心血管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黄聪 郭敏 +2 位作者 陈娟 蔡飞 张又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92-894,共3页
心血管疾病是以心脏和血管发生病理性改变的一类疾病。前动力蛋白2(prokineticin 2,PK2)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分泌型蛋白,通过与受体(prokineticin receptor,PKR)1和2结合,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功能。研究显示,PK2/PKR1信号通路在心血管疾病方... 心血管疾病是以心脏和血管发生病理性改变的一类疾病。前动力蛋白2(prokineticin 2,PK2)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分泌型蛋白,通过与受体(prokineticin receptor,PKR)1和2结合,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功能。研究显示,PK2/PKR1信号通路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就PK2/PKR1信号通路在心肌梗死、心衰和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动力蛋白2 PKR1 PKR2 心肌梗死 心衰 血管内皮功能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通过抗炎作用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 被引量:8
3
作者 赵辛元 徐魁 +5 位作者 李彩容 李娟 林凤平 李彩艳 孙家忠 陈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44-748,共5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抗糖尿病引起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空腹自尾静脉注射STZ制造2型糖尿病模型,观察不同给药剂量川芎嗪对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心脏组织形态以及心肌组织中IL-1β、IL-6...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抗糖尿病引起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空腹自尾静脉注射STZ制造2型糖尿病模型,观察不同给药剂量川芎嗪对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心脏组织形态以及心肌组织中IL-1β、IL-6、TNF-α、IKKβ和NF-κB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高剂量川芎嗪可缓解糖尿病大鼠的体重减轻和血糖升高,并且可以减少促炎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降低IKKβ和NF-κB的蛋白水平。结论:川芎嗪通过拮抗炎症通路能减轻糖尿病引起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心肌炎症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周宇 李晶 鲍翠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00-1203,共4页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相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脏瓣膜性病变、先天心脏病及其他一致心脏疾病与糖尿病特异相关的心肌性病变来说独立存在的疾病,病理表现为心肌代谢紊乱以及微血管病变所...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相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脏瓣膜性病变、先天心脏病及其他一致心脏疾病与糖尿病特异相关的心肌性病变来说独立存在的疾病,病理表现为心肌代谢紊乱以及微血管病变所致的心肌细胞肥大、间质纤维化、坏死和凋亡。内质网是多种重要细胞功能的中心场所,糖尿病患者心肌细胞内的内质网肿胀、出现功能紊乱,高血糖状态能引发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提示ERS可能参与DCM进程的发生和发展。基于此,该文从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未折叠蛋白反应、DCM中ERS的相关作用等方面综述了ERS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病 心肌代谢紊乱 微血管病变 内质网应激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乙烯苷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彩蓉 甘受益 +1 位作者 黄红霞 蔡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0-415,共6页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SG)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及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的哺乳动物同源体1(SIRT1)和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蛋白影响。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组给药,16周时处死大鼠,生化法测定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肌...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SG)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及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的哺乳动物同源体1(SIRT1)和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蛋白影响。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组给药,16周时处死大鼠,生化法测定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组织游离脂肪酸(NEFA);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心肌组织脂代谢相关酶脂肪酸跨膜转运载体蛋白(FATPs)和脂肪酸β氧化酶(FA-β-oxidase)的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TNF-α、IL-6、IL-1β、SIRT1和AMPK蛋白的表达;并测定左心室胶原含量。结果TSG干预后能减低血脂水平,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影响。TSG能减低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胶原含量,减少心脏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心肌组织脂代谢相关酶(FATPs和FA-β-oxidase)含量,抑制外周血和心肌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的分泌。TSG能明显增加糖尿病大鼠心脏SIRT1和p AMPK蛋白表达。结论 TSG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炎症因子和改善能量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二苯乙烯苷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的哺乳动物同源体1 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 脂肪酸β氧化酶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CH1通过TGF-β/SMAD信号途径调控心肌纤维化
6
作者 万璐璇 胡莹庆 +6 位作者 刘媛媛 唐永松 黄俊怡 张紫轩 毛晓晓 聂欣雯 任展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089-2096,共8页
目的 揭示RICH1参与调控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TGF-β1处理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ouse cardiac fibroblasts,MCFs),诱导形成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目的蛋白水平;使用质粒转染细胞实现RICH1基因的过表达(... 目的 揭示RICH1参与调控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TGF-β1处理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ouse cardiac fibroblasts,MCFs),诱导形成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目的蛋白水平;使用质粒转染细胞实现RICH1基因的过表达(RICH1 OE);使用siRNA片段(siRICH1)沉默RICH1基因;使用RT-qPCR检测心肌纤维化标志基因如Col1a1、Col3a1和Acta2的表达水平。结果RICH1在TGF-β1处理的MCFs中发生明显下调;在RICH1OE+TGF-β1组中,心肌纤维化标志基因如Col1a1、Col3a1和Acta2的表达水平下调;在siRICH1+TGF-β1组中,心肌纤维化标志基因如Col1a1、Col3a1和Acta2的表达水平上调;在RICH1 OE+TGF-β1组中,磷酸化SMAD2 (p-SMAD2)和磷酸化SMAD3 (p-SMAD3)水平下调;在siRICH1+TGF-β1中p-SMAD2和p-SMAD3水平上调。结论 RICH1可抑制TGF-β1诱导的心肌纤维化;RICH1通过负调控SMAD2/3信号通路抑制TGF-β1抑制诱导的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H1 心肌纤维化 TGF-Β1 MCFs SMAD2/3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hibition of the Arp2/3 Complex Attenuates Angiotensin Ⅱ-Induced Cardiomyocyte Hypertrophy
7
作者 LING Li PAN Cong-Bin +2 位作者 WAN Lu-Xuan YANG Zhuang-Zhuang REN Zhan-Hong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32-1341,I0003-I0007,共15页
Pathological cardiac hypertrophy is an early and significant cardiac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onset and progression of heart failure(HF).Its mainly structural feature is the abnormally enlarge... Pathological cardiac hypertrophy is an early and significant cardiac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onset and progression of heart failure(HF).Its mainly structural feature is the abnormally enlarged cardiomyocyte.Effective intervention targets for abnormally enlarged cardiomyocyte remain to be identified.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cellular shape and size can be regulated by the actin related protein 2/3(Arp2/3)complex,which is an actin-binding protein complex involved in the actin nucleation and assembly.However,the roles of the Arp2/3 complex in cardiomyocyte hypertrophy remain unknown.Here our study identifies its novel roles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ardiomyocyte hypertrophy.We found that mRNA levels of all subunits from the Arp2/3 complex are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P<0.05)in the angiotensin Ⅱ(Ang Ⅱ)-induced neonatal rat primary and H9c2 cardiomyocyte hypertrophy.Further studies showed that siRNA-directed ARPC 2 silencing inhibits the reactivation of fetal genes and enlargement of cardiomyocyte area induced by Ang Ⅱ in neonatal rat primary cardiomyocytes(NRCMs)and H9c2 cells(P<0.05).In addition,the upstream activators of the Arp2/3 complex including SH3 protein interacting with Nck,90 kD(SPIN90)and Ras-related C3 botulinum toxin substrate 1(Rac1)/WASp family Verprolin-homologous protein-2(WAVE-2)are upregulated(P<0.05)in Ang Ⅱ-induced neonatal rat primary and H9c2 cardiomyocyte hypertrophy,indicating the excessive activation of the Arp2/3 complex.We further show that CK666,a specific Arp2/3 complex inhibitor,prevents the reactivation of fetal genes and the enlargement of cardiomyocyte area induced by Ang Ⅱ in NRCMs and H9c2 cells(P<0.05).Our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Arp2/3 complex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Ang Ⅱ-induced cardiomyocyte hypertrophy,which is beneficial to further studies about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by which the Arp2/3 complex regulates pathological cardiac hypertrop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omyocyte hypertrophy Arp2/3 complex angiotensinⅡ(AngⅡ) neonatal rat primary cardiomyocytes(NRCMs) H9c2 cel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Smads信号通路在姜黄素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1
8
作者 沈豪 郭霜 +2 位作者 刘秀芬 鲍翠玉 徐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2-527,共6页
目的探讨TGF-β/Smads信号通路在姜黄素改善糖尿病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1)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自由饮用300 mg·kg·d^(-1)姜黄素进行干预;天狼猩红染色... 目的探讨TGF-β/Smads信号通路在姜黄素改善糖尿病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1)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自由饮用300 mg·kg·d^(-1)姜黄素进行干预;天狼猩红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内胶原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大鼠心肌内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的表达情况;葡萄糖(5.5、20、25、30、35、50 mmol·L^(-1))刺激大鼠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24 h确定最佳高糖造模浓度;30 mmol·L^(-1)高糖加姜黄素(10、25、50、100、200μmol·L^(-1))刺激CFs 24h确定最佳姜黄素给药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CollagenⅠ、CollagenⅢ、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TβR-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相比于正常组,糖尿病组大鼠心肌组织胶原出现明显沉积,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表达明显增多,给予姜黄素治疗后,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胶原沉积明显减少,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表达明显减少;30 mmol·L^(-1)高糖刺激CFs 24 h可以明显促进细胞增殖(P<0.05);而10μmol·L^(-1)姜黄素可以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CFs增殖(P<0.05);30 mmol·L^(-1)高糖诱导CFs24 h以后,CollagenⅠ、CollagenⅢ、TGF-β1、p-Smad2、pSmad3、TβR-Ⅲ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给予25μmol·L^(-1)姜黄素以后,上述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姜黄素可通过TGF-β/Smads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糖尿病 心肌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Ⅲ型受体 高糖 心肌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忠和 余薇 +1 位作者 刘超 吴基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5-728,共4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5只,随机抽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65只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饮食喂养8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0 mg/kg,给药72 h和7 d空腹血糖≥11.6 mmol/L为糖尿病模...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5只,随机抽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65只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饮食喂养8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0 mg/kg,给药72 h和7 d空腹血糖≥11.6 mmol/L为糖尿病模型成功大鼠。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心肌病组、姜黄素小剂量治疗组和大剂量治疗组。测定心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心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激酶C(PKC)蛋白表达。结果:姜黄素治疗后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所致的动物体重下降和空腹血糖升高,抑制心肌中MDA的产生并升高GSH-Px活性,减少血清中cTnI的释放,下调心肌组织PKC蛋白表达。结论:姜黄素对大鼠糖尿病心肌病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姜黄素 氧化性应激 蛋白激酶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通路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黄家喜 鲍翠玉 李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02-1205,共4页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由糖尿病引发心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一类原发性心肌病变,区别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以及病毒等因素引起的继发性心肌病。磷酯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PI3K)/Akt作...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由糖尿病引发心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一类原发性心肌病变,区别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以及病毒等因素引起的继发性心肌病。磷酯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PI3K)/Akt作为人体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参与机体正常生长繁殖、调节新陈代谢等功能。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因子包括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糖原合成酶激酶3β、雷帕霉素靶蛋白等。DCM发病过程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包括调节血糖水平、调节脂质代谢、保护内皮细胞、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并抵抗纤维化、调节心肌细胞凋亡等。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的研发为PI3K-Akt通路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性。该文综述了PI3K/Akt通路在DCM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PI3K/AKT 血糖 脂质代谢 内皮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相关通路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帅 鲍翠玉 李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3-756,共4页
糖尿病心肌病定义为无冠状动脉疾病和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的心肌功能障碍。据报道,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与炎症、心肌纤维化、线粒体损伤、心肌细胞凋亡、自噬等因素相关。自噬是维持细胞器功能和细胞内营养环境的关键因素,也参与... 糖尿病心肌病定义为无冠状动脉疾病和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的心肌功能障碍。据报道,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与炎症、心肌纤维化、线粒体损伤、心肌细胞凋亡、自噬等因素相关。自噬是维持细胞器功能和细胞内营养环境的关键因素,也参与了系统的代谢稳态,这对于维持心脏功能和活性具有重要作用,其调节失调可能造成心肌细胞损伤。自噬相关信号通路包括m TOR信号通路及Beclin-1信号通路。糖尿病心肌病中自噬的影响因素包括高糖血症、游离脂肪酸过度积累、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内质网应激等,该文就自噬相关通路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凋亡 自噬 MTOR BECLIN-1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调节糖尿病大鼠心肌SK2蛋白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敏 赵江雁 +2 位作者 雷敏 陈清杰 郭西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78-1484,共7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Dapa)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2(small 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 2,SK2通道)蛋白的影响以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内: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5 ...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Dapa)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2(small 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 2,SK2通道)蛋白的影响以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内: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5 mg·kg^(-1))构建2型糖尿病模型,并给予达格列净(1 mg·kg^(-1)·d^(-1))治疗干预;体外:Dapa(5μmol·L^(-1))处理原代心肌细胞并暴露于高糖(30 mmol·L^(-1));心脏超声检测各组大鼠的心功能情况;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ide specis,ROS)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K2、NOX4、p38MAPK、p-p38MAP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Dapa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脏功能;Dapa降低ROS的产生;Dapa上调SK2的蛋白表达;Dapa抑制NOX4,p38MAPK及p-p38MAPK的蛋白表达;沉默NOX4基因后,Dapa降低了心肌细胞NOX4含量并促进了SK2的表达。结论Dapa可通过抑制NOX4/p38MAPK信号通路部分修复糖尿病大鼠心肌SK2的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糖尿病 心肌病 氧化应激 NOX4/p38MAPK信号通路 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损伤与糖尿病心肌病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涛 李晶 鲍翠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6-458,共3页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心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对DCM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而且其病理生理学相当复杂。线粒体是心肌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在调节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糖尿病患者线粒体肿胀、片...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心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对DCM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而且其病理生理学相当复杂。线粒体是心肌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在调节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糖尿病患者线粒体肿胀、片段化,从而引起线粒体功能受损,提示线粒体形态受损和功能异常可能在DCM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该文从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线粒体氧化应激增强、线粒体动力学改变、线粒体心磷脂变化、线粒体钙紊乱等方面,综述了线粒体损伤与DCM发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线粒体损伤 能量代谢异常 氧化应激 心磷脂 钙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胺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和学习记忆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昂 陈清杰 +1 位作者 黄翠萍 吴宁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2-1048,共7页
目的探讨小檗胺对LPS诱导慢性神经炎症模型小鼠行为改变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连续7 d给予腹腔注射脂多糖的方法建立小鼠神经炎症模型;小檗胺腹腔注射给药治疗;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学、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病理形态及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小檗胺对LPS诱导慢性神经炎症模型小鼠行为改变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连续7 d给予腹腔注射脂多糖的方法建立小鼠神经炎症模型;小檗胺腹腔注射给药治疗;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学、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病理形态及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小鼠海马CA1区、CA3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在水迷宫实验中,随着接受训练的天数逐渐增加,逃逸潜伏期逐渐增长,目标象限的滞留时间下降;在强迫游泳实验中,模型组小鼠的静止不动时间增加;小鼠血清中的炎症因子的含量增多;小鼠的海马组织中NLRP3及RHOA/ROC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增加。与模型组相比,通过小檗胺给药治疗的干预,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和CA3区神经元数量增多,同时,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逃逸潜伏期逐渐减少,而目标象限滞留时间增多;强迫游泳中模型组小鼠的静止时间减少;小鼠血清炎症因子含量减少;小鼠海马组织中NLRP3及RHOA/ROC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降低。结论小檗胺可以改善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和调节学习记忆,可能与NLRP3和RHOA/ROC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胺 神经炎症 RHOA/ROCK信号通路 NLRP3炎性小体 脂多糖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P基因启动子的心肌纤维化药物筛选系统的建立与验证
15
作者 周驰 阚洪爽 +3 位作者 杨雅元 孟祥雯 欧阳昌汉 杨晓松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4-199,共6页
目的建立以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基因启动子为响应元件的新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建的心肌纤维化防治药物筛选方法。方法体外扩增小鼠FAP基因启动子片段,克隆至psiCHECK2质粒替换HSV-TK启动子,获得新的重组质粒psiCHECK2-FAP。重组... 目的建立以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基因启动子为响应元件的新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建的心肌纤维化防治药物筛选方法。方法体外扩增小鼠FAP基因启动子片段,克隆至psiCHECK2质粒替换HSV-TK启动子,获得新的重组质粒psiCHECK2-FAP。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核酸酶HindⅢ消化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并纯化片段测序验证;将psiCHECK2-FAP瞬时转染至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CF)培养24 h后,分别给予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5μg·L^(-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μmol·L^(-1)或棕榈酸(PA)100μmol·L^(-1)处理0,12,24和48 h,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将psiCHECK2-FAP瞬时转染至MCF细胞培养24 h后,达格列净(Dapa)1μmol·L^(-1)预处理1 h,再分别添加TGF-β1(5μg·L^(-1)),AngⅡ(1μmol·L^(-1))或PA(100μmol·L^(-1))处理24 h,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荧光素酶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MCF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ColⅢ的蛋白表达。结果HindⅢ将psiCHECK2-FAP切成2个片段且条带大小符合预期,测序结果与理论序列完全一致。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GF-β1,AngⅡ和PA组均可显著增加MCF细胞中ColⅠ和ColⅢ表达(P<0.05,P<0.01);分别与TGF-β1,AngⅡ或PA组相比,Dapa干预后则显著降低ColⅠ和ColⅢ表达(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GF-β1,AngⅡ或PA均可显著增加荧光素酶活性(P<0.05,P<0.01),24 h达最大值;分别与TGF-β1,AngⅡ或PA相比,Dapa干预后则显著降低荧光素酶活性(P<0.05,P<0.01)。结论以FAP基因启动子为响应元件的新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在MCF细胞中对促心肌纤维化因子表现出较好的敏感性,为心肌纤维化防治药物的研发提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 启动子 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 心肌纤维化 药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物种肌动蛋白聚合功能及其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凌莉 任展宏 王歆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40-1249,共10页
肌动蛋白聚合在细胞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包括细胞分裂、发育、形态发生、运动和极性建立等重要过程。肌动蛋白聚合异常可引发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肌动蛋白聚合在细胞功能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 肌动蛋白聚合在细胞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包括细胞分裂、发育、形态发生、运动和极性建立等重要过程。肌动蛋白聚合异常可引发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肌动蛋白聚合在细胞功能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物种间和种内肌动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暗示其功能可能相似,然而最新研究发现,它们在聚合功能方面有差异性。研究表明,大部分动物或植物肌动蛋白能够在酵母细胞中被异源使用,但是兔子骨骼肌和玉米花粉肌动蛋白在聚合功能方面几乎无法互相替代。与此相比,酵母肌动蛋白则可以与动物或植物肌动蛋白共聚。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动物、植物和酵母肌动蛋白的聚合特性以及其在体内外聚合功能上的差异性研究进展,以及靶向干预肌动蛋白聚合的药物,不仅为治疗人类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也为我们深入了解种内外肌动蛋白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开发治疗人类疾病的新型药物。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将有助于揭示肌动蛋白多样性和功能进化的潜在规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动蛋白聚合 显微注射 异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总黄酮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祝晓庆 杨洁 +2 位作者 邵娟 刘超 吴基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总黄酮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15只7周龄的♂C57BL/6小鼠普通饮食为正常对照组;75只7周龄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高脂饮食,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低剂量复方总黄酮组、中剂量复方总黄酮... 目的探讨复方总黄酮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15只7周龄的♂C57BL/6小鼠普通饮食为正常对照组;75只7周龄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高脂饮食,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低剂量复方总黄酮组、中剂量复方总黄酮组、大剂量复方总黄酮组。灌胃16周造模完成后,采集血清,分离胸主动脉。HE染色检查胸主动脉斑块,检测血脂4项(TC、TG、LDL-C、HDL-C)和血清SOD;ELISA检测IL-1β、NF-κB值。结果模型组胸主动脉斑块明显,复方总黄酮组斑块均不同程度变小。复方总黄酮组的TC、TG、LDL-C、IL-1β、NF-κB明显降低,HDL-C、SOD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总黄酮对小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脂抗炎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E基因敲除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 复方总黄酮 脂质代谢 斑块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在高脂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丹 吴基良 李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66-971,共6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在高脂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棕榈酸(0.1~0.4 mmol·L^(-1))刺激心肌细胞(0~48 h),CCK-8法评估细胞生长状态,免疫印迹法评估细胞内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蛋白表达水...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在高脂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棕榈酸(0.1~0.4 mmol·L^(-1))刺激心肌细胞(0~48 h),CCK-8法评估细胞生长状态,免疫印迹法评估细胞内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棕榈酸(0.1~0.4 mmol·L^(-1))刺激H9C2心肌细胞24 h,0.2、0.4 mmol·L^(-1)组细胞增殖率均出现明显下降。棕榈酸(0.2 mmol·L^(-1))刺激H9C2心肌细胞时,24、48 h组细胞增殖率均出现明显下降。棕榈酸(0.2 mmol·L^(-1))刺激24 h,GRP78、CHOP、PERKphos、IRE1phos、ATF6等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及Bax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而Bcl-2表达出现明显降低(P<0.05)。预处理内质网应激抑制剂普伐他汀(pravastatin,10mol·L^(-1))的棕榈酸(0.2 mmol·L^(-1))组与不加pravastatin的棕榈酸(0.2 mmol·L^(-1))组相比,Bcl-2及Bax的表达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对高脂引起的心肌损伤的发病及治疗均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高脂 棕榈酸 心肌损伤 细胞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总黄酮对小鼠慢性酒精性睾丸损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查文良 柯志强 +1 位作者 高卉 白育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总黄酮对慢性酒精睾丸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100只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慢性酒精组、酒精+低剂量药物组、酒精+高剂量药物组、药物对照组,每组20只。采用酒精浓度递增梯度法建立小鼠慢性酒精睾丸... 目的探讨复方总黄酮对慢性酒精睾丸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100只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慢性酒精组、酒精+低剂量药物组、酒精+高剂量药物组、药物对照组,每组20只。采用酒精浓度递增梯度法建立小鼠慢性酒精睾丸损伤模型,同时用复方总黄酮进行干预治疗,连续6个月,测定睾丸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睾酮含量。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慢性酒精组小鼠睾丸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力以及睾酮含量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此外,睾丸生精上皮结构破坏,支持细胞和各级生精细胞均有退化变性,复方总黄酮可呈剂量依赖性地逆转上述改变。结论复方总黄酮对慢性酒精睾丸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提高睾酮活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总黄酮 酒精 睾丸 睾酮 精子发生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DPH氧化酶在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余薇 闵清 郭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79-1382,共4页
目的探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在高糖损伤H9c2心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5.5、11、22、33、44、55 mmol·L-1)高糖刺激H9c2心肌细胞24 h及33 mmol·L-1浓度高糖刺激H9c2心肌细胞(0、12、24、36、4... 目的探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在高糖损伤H9c2心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5.5、11、22、33、44、55 mmol·L-1)高糖刺激H9c2心肌细胞24 h及33 mmol·L-1浓度高糖刺激H9c2心肌细胞(0、12、24、36、48、72 h),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Bcl-2、Bax以及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p47phox以及p67phox的表达水平。结果 33 mmol·L-1浓度高糖刺激H9c2心肌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开始明显下降,Bcl-2表达减少,而Bax表达增加(P<0.05);此外,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p47phox以及p67pho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心肌细胞内NADPH氧化酶活性升高可能是介导高糖损伤心肌细胞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高糖 糖尿病心肌病 NADPH氧化酶 氧化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