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科技学院揽月湖景观调查分析
1
作者 刘学锋 唐典福 +1 位作者 祝辉 张规富 《现代园艺》 2018年第17期124-126,共3页
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是为同学们提供学习、文娱活动的场所,也是教学空间的必不可少的辅助空间,是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的载体。针对湖北科技学院中心校区揽月湖景观区域的生态景观实况,运用园林景观美学,从园林景观的原则、特点、空间布局等... 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是为同学们提供学习、文娱活动的场所,也是教学空间的必不可少的辅助空间,是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的载体。针对湖北科技学院中心校区揽月湖景观区域的生态景观实况,运用园林景观美学,从园林景观的原则、特点、空间布局等角度对其进行景观分析,并提出相关改造的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景观 文化 景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生物活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汪文丽 朱晓明 刘小玲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7,共9页
多糖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近年来在医药、功能性食品、护肤等领域备受关注。多糖的生物活性受自身理化性质、结构特征及制备过程的影响,缺乏稳定性,且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从而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开发和利用。从相对分子质... 多糖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近年来在医药、功能性食品、护肤等领域备受关注。多糖的生物活性受自身理化性质、结构特征及制备过程的影响,缺乏稳定性,且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从而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开发和利用。从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空间构型、提取过程(原材料预处理方法、提取方法、提取溶剂、纯化方法)等4个方面出发,对多糖生物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多糖的更进一步研究及有效利用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生物活性 影响因素 相对分子质量 单糖组成 空间构型 制备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辐射联用技术制备普鲁士蓝/MPC/蚕丝布复合材料及其ROS清除性能研究
3
作者 唐冬旭 刘坤 +3 位作者 付娌丽 周士忠 张洋林 李月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63,共6页
以蚕丝布作为基底原料,通过水热法使普鲁士蓝纳米颗粒(PBNPs)在蚕丝布的表面生长,再通过辐射接枝法将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接枝在蚕丝布上,制备了普鲁士蓝/MPC/蚕丝布复合材料(PMS),通过XRD、FTIR、TG、DTG、XPS等手段对PMS... 以蚕丝布作为基底原料,通过水热法使普鲁士蓝纳米颗粒(PBNPs)在蚕丝布的表面生长,再通过辐射接枝法将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接枝在蚕丝布上,制备了普鲁士蓝/MPC/蚕丝布复合材料(PMS),通过XRD、FTIR、TG、DTG、XPS等手段对PMS进行了表征,并探究了PMS的活性氧自由基(ROS)清除能力。结果表明,PBNPs成功在蚕丝布上原位生长,MPC成功接枝在蚕丝布上;PMS的结构稳定,具有良好的ROS清除能力,可以有效保护细胞免受ROS攻击。PMS有望成为一种性能优异、有前景的糖尿病伤口护理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蓝 辐射接枝 ROS清除 糖尿病伤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酸性乙醇协同提取荷叶生物碱的工艺优化
4
作者 洪晶晶 汪文丽 +1 位作者 朱晓明 刘小玲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3,68,共5页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pH值、料液比、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对荷叶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确定超声-酸性乙醇协同提取荷叶生物碱的最佳工艺为:pH值2、料液比1∶18(g∶mL)、超声时间40 min、乙醇体积分数70%,在此条件...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pH值、料液比、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对荷叶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确定超声-酸性乙醇协同提取荷叶生物碱的最佳工艺为:pH值2、料液比1∶18(g∶mL)、超声时间40 min、乙醇体积分数70%,在此条件下,荷叶生物碱提取率可达3.22%。该工艺具有操作简便、提取率高、耗时短等优点,可应用于荷叶生物碱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生物碱 超声-酸性乙醇协同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菜的繁育技术初探 被引量:5
5
作者 罗先真 蔡朝晖 郑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96,共4页
利用苦菜[Patrinia villosa(Thunb.)Juss.]种子和插条进行繁殖试验,对繁育成活的幼苗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种子经湿冷处理,去种皮在变温条件下培养皿法播种发芽率最高,为56%;带顶芽插条经过生根粉处理在沙土中扦插成活率和... 利用苦菜[Patrinia villosa(Thunb.)Juss.]种子和插条进行繁殖试验,对繁育成活的幼苗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种子经湿冷处理,去种皮在变温条件下培养皿法播种发芽率最高,为56%;带顶芽插条经过生根粉处理在沙土中扦插成活率和平均生根数最高,分别为83%和9.7根/株;插条繁育幼苗成苗后后期生长快,生长势明显好于种子繁育的幼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菜[Patrinia villosa (Thunb ) Juss ] 种子繁殖 扦插繁殖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环境水体中次氯酸定量检测的比率型荧光探针
6
作者 张晓文 张国志 +1 位作者 刘斌 张飞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5-481,共7页
以4-溴三苯胺、5-甲醛基呋喃-2-硼酸和(3,5,5-三甲基环己-2-烯亚基)丙二腈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检测HClO的比率荧光探针TPM。该探针与次氯酸反应后,探针溶液的荧光由原有的红色变为蓝绿色,发生了显著蓝移,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探针被... 以4-溴三苯胺、5-甲醛基呋喃-2-硼酸和(3,5,5-三甲基环己-2-烯亚基)丙二腈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检测HClO的比率荧光探针TPM。该探针与次氯酸反应后,探针溶液的荧光由原有的红色变为蓝绿色,发生了显著蓝移,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探针被次氯酸氧化生成了新的化合物。质谱分析和密度泛函理论验证了以上推测。此外,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证实,探针TPM对次氯酸有良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最低检出限为43 nmol·L^(-1)。最后,通过样品加标回收实验证实,探针TPM可用于多种环境水样中次氯酸定量检测,表明其在环境检测领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次氯酸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喹唑啉-4(3H)-酮Schiff碱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曾志刚 杨鸿彪 +1 位作者 彭艳红 杨绪红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8-135,共8页
为探索具有高杀菌活性的新型喹唑啉酮类先导化合物,以4-氯-2-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化、叠氮化、酯化等系列反应,得到1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喹唑啉-4(3H)-酮Schiff碱类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IR、1H NMR、MS及元素分析确... 为探索具有高杀菌活性的新型喹唑啉酮类先导化合物,以4-氯-2-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化、叠氮化、酯化等系列反应,得到1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喹唑啉-4(3H)-酮Schiff碱类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IR、1H NMR、MS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杀菌活性,特别是对芒果褐色蒂腐病菌Phomopsis mangiferae Ahmad活性较好。化合物7-氯-3-(2,4-二氯-苯基)亚氨乙基-2-苯氨基喹唑啉-4(3H)-酮(7e)在100μg/m L时,对橡胶棒孢霉叶斑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 Wei和芒果褐色蒂腐病菌Phomopsis mangiferae Ahmad的抑制率分别为26.21%±1.11%和98.18%±1.07%,与对照药剂百菌清(25.64%±1.31%和100%)相当。初步的构效关系表明,吸电子基团有利于提高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唑啉-4(3H)-酮 SCHIFF碱 合成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的雷竹竹沥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规富 陈亚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9期1730-1733,1800,共5页
分别采用烧制法、干馏法和渗漉法3种不同方法提取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竹沥,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所含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烧制法提取竹沥检出峰104个,可定性成分为20个,含量占总检出成分的62.89%;干馏法... 分别采用烧制法、干馏法和渗漉法3种不同方法提取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竹沥,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所含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烧制法提取竹沥检出峰104个,可定性成分为20个,含量占总检出成分的62.89%;干馏法提取竹沥检出峰100个,可定性成分21个,含量占总检出成分的57.14%;渗漉法提取竹沥检出峰99个,可定性成分33个,含量占总检出成分的64.81%。雷竹竹沥所含的有机化合物含量与不同的提取方法有关,有机酸类化合物提取应采用烧制法;醛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提取宜采用渗漉法;酚类化合物提取采用干馏法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Phyllostachyspraecox) 竹沥 烧制法 干馏法 渗漉法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咸宁园林水生花卉种类调查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规富 雷雨田 《园艺与种苗》 CAS 2013年第11期24-28,共5页
水生花卉集观赏价值、经济价值、环境效益于一体,在现代城市园林环境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咸宁园林水生花卉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咸宁园林中应用的水生花卉有16科26种。并对水生花卉在咸宁园林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水生花卉 种质资源 主要特征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铝/甲基乙烯基硅橡胶/EBA复合材料的辐照交联制备及协同阻燃性能
10
作者 谢聪 陈秀玲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160,168,共8页
为提升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的阻燃性能,使用双辊开炼机将EBA、氢氧化铝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混炼后压片成型,再使用电子束辐照交联制备得到电缆护套用阻燃EBA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力学性能测试... 为提升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的阻燃性能,使用双辊开炼机将EBA、氢氧化铝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混炼后压片成型,再使用电子束辐照交联制备得到电缆护套用阻燃EBA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TG)、极限氧指数和锥形量热测试探索了不同氢氧化铝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质量比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添加氢氧化铝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下降,添加硅橡胶后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在一定比例内保持不变,但超过一定比例后急剧下降;硅橡胶可以改善氢氧化铝与EBA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但添加过量的硅橡胶会导致复合材料均匀性变差;氢氧化铝和硅橡胶的引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但过量的硅橡胶会降低热稳定性;随着硅橡胶比例的增加,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显著提高,但只有硅橡胶时,极限氧指数下降;氢氧化铝和硅橡胶的协同作用显著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最佳质量比为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 氢氧化铝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协同阻燃 电子束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ARAB-1类似基因的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1
作者 鲍思元 刘卫东 李冬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1期38-44,共7页
[目的]对水稻OsARAB-1基因进行电子克隆,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以NP174188.1为查询探针,通过电子克隆获得OsARAB,1基因全长eDNA,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核苷酸序列和蛋白质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了OsARAB.... [目的]对水稻OsARAB-1基因进行电子克隆,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以NP174188.1为查询探针,通过电子克隆获得OsARAB,1基因全长eDNA,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核苷酸序列和蛋白质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了OsARAB.1基因全长eDNA,基因编码区序列(CDS)全长1086bp。电子定位于第五染色体基因组序列NC008398.2核苷酸序列6769813-6773213bp区域。OsARAB-1蛋白属于亲水性的胞外蛋白,比较稳定,偏碱性。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具有2个功能结构域:SGNH水解酶型酯酶、GDSL脂肪酶。有21个磷酸化位点、7个糖基化住点。推定的活性位点的氨基酸残基为Ser34、Gly107、Asn167、Asp333、His336。与玉米酯酶亚型B4FM12亲缘关系最近。OsARAB-1基因的表达对水稻的发育和形态发生起重要作用,与水稻抗稻瘟病有关。[结论]该研究为用试验方法克隆该基因和功能鉴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脂肪酶 生物信息学 氨基酸序列 OsARAB-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花萜烯合酶(TPS)的生物信息学与原核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祥玲 邹晶晶 王彩云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4-632,共9页
挥发性萜烯类化合物是植物花和果实中重要的香气活性物质,萜烯合酶(TPS)的种类和功能决定物种中萜烯类物质的多样性。桂花作为重要的香花植物,萜烯类物质是其花香的重要成分,但有关桂花萜烯合酶的研究却并不多。为揭示桂花萜烯类物质的... 挥发性萜烯类化合物是植物花和果实中重要的香气活性物质,萜烯合酶(TPS)的种类和功能决定物种中萜烯类物质的多样性。桂花作为重要的香花植物,萜烯类物质是其花香的重要成分,但有关桂花萜烯合酶的研究却并不多。为揭示桂花萜烯类物质的生物合成机理,该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了4个TPS蛋白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及其结构,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进行4个TPS蛋白的体外表达,并对可溶性的TPS4重组蛋白进行了体外酶反应功能分析。结果表明:(1) 4个TPS蛋白的理化性质差异较小,但仅有TPS4蛋白定位于其他靶向,不含信号肽,延伸链的比例较低,在靠近氨基端的区域内不含延伸链。(2) 4个TPS蛋白在原核系统中均可成功表达,但仅有TPS4获得了可溶性重组蛋白。(3)将纯化的TPS4重组蛋白分别与GPP、NDP和FPP进行反应,均只检测到一种产物,分别为反式-β-罗勒烯、β-水芹烯和α-法呢烯。这为揭示植物萜烯类物质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参考,对从蛋白水平研究桂花花香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萜烯合酶 原核表达 花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偶极环加成构建3,5-二取代异噁唑类衍生物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斌 程睿 +6 位作者 黄洁 李子民 宁小珺 袁成 高涛 孙绍发 汪钢强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6期12-18,39,共8页
异噁唑是一类具有独特化学结构的杂环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物活性,在医药、农药以及有机合成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了取代氯化肟与端位炔烃在碳酸铯作用下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构建3,5-二取代异噁唑类衍生物... 异噁唑是一类具有独特化学结构的杂环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物活性,在医药、农药以及有机合成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了取代氯化肟与端位炔烃在碳酸铯作用下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构建3,5-二取代异噁唑类衍生物的方法,通过1HNMR、13CNMR等对所得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该合成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普适性好、收率高、成本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取代异噁唑类衍生物 异噁唑 1 3-偶极环加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靛红-反式烯胺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14
作者 赵森 沈静 +8 位作者 陆淳 王航 石洋 杨海 杨亮锋 高涛 汪钢强 孙绍发 郭海兵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9年第2期17-20,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靛红-反式烯胺衍生物合成方法。通过靛红与取代苯胺合成靛红亚胺类中间体,再与炔酯反应,高效快速地得到靛红-反式烯胺衍生物。最优反应条件为:以二氯甲烷为溶剂、三乙胺碱性条件、60℃反应4h,产率可达92%。该方法具有操... 介绍了一种新的靛红-反式烯胺衍生物合成方法。通过靛红与取代苯胺合成靛红亚胺类中间体,再与炔酯反应,高效快速地得到靛红-反式烯胺衍生物。最优反应条件为:以二氯甲烷为溶剂、三乙胺碱性条件、60℃反应4h,产率可达92%。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红 反式烯胺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熔融辐照对EVA绝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亚琼 李建喜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1,共6页
采用电子束熔融辐照的方法对EVA材料进行辐照改性,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对EVA样品凝胶含量、力学性能、体积电阻率、介电性能、击穿特性和分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EVA样品的凝胶含量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辐照剂量为100 kGy时... 采用电子束熔融辐照的方法对EVA材料进行辐照改性,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对EVA样品凝胶含量、力学性能、体积电阻率、介电性能、击穿特性和分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EVA样品的凝胶含量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辐照剂量为100 kGy时,凝胶含量达到了95.7%;辐照会降低EVA样品的断裂伸长率,而拉伸强度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辐照后EVA样品的绝缘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体积电阻率先增大后减小,介电常数先减小后增大,电气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 电子束辐照 熔融 绝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两个响应干旱NAC转录因子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自激活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娜红 曹瑞兰 +3 位作者 苏文娟 谢荟清 曾进 刘娟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42-2254,共13页
干旱胁迫是影响油茶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一类主要的非生物胁迫。NAC转录因子在植物响应干旱、盐碱等非生物胁迫反应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探究NAC转录因子在油茶响应干旱胁迫中的调控机制,该文以两年生油茶苗为材料,通过TA克隆得... 干旱胁迫是影响油茶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一类主要的非生物胁迫。NAC转录因子在植物响应干旱、盐碱等非生物胁迫反应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探究NAC转录因子在油茶响应干旱胁迫中的调控机制,该文以两年生油茶苗为材料,通过TA克隆得到CoNAC5与CoNAC79的CDS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及自激活分析,并采用qRT-PCR检测CoNAC5与CoNAC79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及PEG模拟干旱和AB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1)基因结构分析显示,CoNAC5与CoNAC79的CDS长分别为1044 bp和990 bp,分别编码348个和330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分别为8.86和8.57,蛋白的不稳定系数分别为41.35和37.47,均无跨膜结构域,分别与柿子和荔枝的同源性最高。亚细胞定位显示CoNAC5与CoNAC79的均定位在细胞核上。(2)酵母自激活检测显示,CoNAC5与CoNAC79的全长蛋白和N端结构域无自激活活性,但C端结构域均具有自激活活性。(3)CoNAC5与CoNAC79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主要在根和种仁中高表达;PEG模拟干旱和外源施加ABA处理油茶苗发现,CoNAC5和CoNAC79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CoNAC79的表达量在ABA处理48 h后下降,在PEG处理下显著高于对照。综上认为,CoNAC5与CoNAC79其N端可能存在抑制区域,从而阻碍了全长序列的转录;油茶两个NAC基因可能通过ABA合成途径间接参与干旱胁迫响应过程;在胁迫持续发生时,CoNAC79还可能通过其他途径直接参与干旱胁迫响应过程。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NAC转录因子在油茶响应干旱胁迫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 干旱胁迫 亚细胞定位 酵母自激活 ABA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KCl-ZnCl_(2)-LiCl混合熔盐的制备及其热性能
17
作者 陈晓丹 宋康 +2 位作者 范舟风 周婷 王军涛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0-86,共7页
为获得太阳能光热发电用的低熔点高热稳定温度的蓄热熔盐,采用材料掺杂法,往NaCl-KCl-ZnCl_(2)三元体系的两个共晶点E1和E2中掺杂不同质量分数的无水LiCl,得到了12种不同组成比例的混合熔盐,并对其进行了差式扫描量热法(DSC)熔点测试、... 为获得太阳能光热发电用的低熔点高热稳定温度的蓄热熔盐,采用材料掺杂法,往NaCl-KCl-ZnCl_(2)三元体系的两个共晶点E1和E2中掺杂不同质量分数的无水LiCl,得到了12种不同组成比例的混合熔盐,并对其进行了差式扫描量热法(DSC)熔点测试、热重(TG)动态热稳定测试、52 h静态热稳定测试和熔盐密度测定。DSC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四元混合熔盐的最低熔点为174.2℃,比其掺杂前的E1共晶点的熔点210.4℃降低了36.2℃,相应的相变潜热为78 J/g;TG动态热稳定和长时间静态热稳定试验表明,新四元混合盐的热稳定温度为700℃;熔盐液态密度测试表明,新四元混合熔盐在250~700℃的液态密度为2.35~2.58 g/cm^(3)。该四元混合熔盐有可能用作太阳能光热发电的蓄热储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发电 氯化盐 NaCl-KCl-ZnCl_(2)-LiCl 熔盐 蓄热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FP法同时测定新品富硒竹笋中10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
18
作者 秦心睿 聂晓兵 +7 位作者 袁高阳 刘诗菡 杨玉玉 刘志新 邱首哲 郑丽 杨硕 范宝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4-262,共9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不同品种富硒竹笋中胞嘧啶、尿嘧啶、胞苷、次黄嘌呤、尿苷、胸腺嘧啶、腺嘌呤、鸟苷、胸苷、腺苷10种核苷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运用HPLC法同时测定21种不同品种竹笋的核苷类化合物含量,色谱柱为InertsilODS-3C_(...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不同品种富硒竹笋中胞嘧啶、尿嘧啶、胞苷、次黄嘌呤、尿苷、胸腺嘧啶、腺嘌呤、鸟苷、胸苷、腺苷10种核苷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运用HPLC法同时测定21种不同品种竹笋的核苷类化合物含量,色谱柱为InertsilODS-3C_(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nm,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绘制21种富硒竹笋的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并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1种不同富硒竹笋的核苷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种核苷类成分在30 min内达到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准确度试验RSD均小于2%。不同品种富硒竹笋中10种核苷类成分含量与结构比差异明显,并且核苷类化合物成分指标互相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并确定了胸苷、胸腺嘧啶、腺苷、鸟苷为4项核心指标,可用于评价不同品种富硒竹笋的品质;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尿嘧啶与胞苷、鸟苷与胸苷、胸苷与腺苷等指标间相关性较高,指标之间的含量会互相影响;通过聚类分析,得出新品富硒竹笋主要集中为一类,市场上常见的富硒竹笋主要分为两类。结论:该实验方法操作快速、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21种富硒竹笋中10种核苷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同时,测定结果为竹笋的后期高效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化合物 富硒竹笋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胺酮与溴代酰胺通过[3+2]环加成构建吡咯烷类化合物
19
作者 王青青 袁成 +1 位作者 孙绍发 汪钢强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0,共7页
吡咯烷是一类具有独特结构的五元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医药领域应用极其广泛。探究了烯胺酮(1)与溴代酰胺(2)通过[3+2]环加成反应合成多取代吡咯烷类化合物(3a~3p)的方法,通过^(1)HNMR、^(13)CNM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 吡咯烷是一类具有独特结构的五元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医药领域应用极其广泛。探究了烯胺酮(1)与溴代酰胺(2)通过[3+2]环加成反应合成多取代吡咯烷类化合物(3a~3p)的方法,通过^(1)HNMR、^(13)CNM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1-(苄氧基)-4-苯甲酰基-5-(二甲基氨基)-3,3-二甲基吡咯烷-2-酮(3a)的合成为模型反应,确定最佳合成条件如下:碱为Cs_(2)CO_(3)、碱用量为2.5 eq.、溶剂为CHCl_(3)、0℃冰水浴缓慢转为室温反应,在此条件下,目标化合物3a收率为83%。该合成方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无需金属催化、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杂环化合物 烯胺酮 溴代酰胺 吡咯烷类化合物 [3+2]环加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辐射剂量处理的盆栽桂花生长发育比较
20
作者 刘樊 蔡璇 +3 位作者 邹晶晶 杨洁 曾祥玲 陈洪国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39-42,57,共5页
为研究辐射对盆栽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四季桂、金桂为供试材料,采用0、15、25、35 Gy 4种辐射剂量的60Co-γ射线对其进行辐射,统计桂花树新生芽数、新生叶数和株高,并测量叶长、叶宽和叶片质量,检测新生叶的过氧... 为研究辐射对盆栽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四季桂、金桂为供试材料,采用0、15、25、35 Gy 4种辐射剂量的60Co-γ射线对其进行辐射,统计桂花树新生芽数、新生叶数和株高,并测量叶长、叶宽和叶片质量,检测新生叶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金桂的新生叶数、株高呈降低趋势,四季桂的新生叶数、新生芽数、CAT活性呈降低趋势。在一定的辐射剂量内,金桂的新生芽数、叶长、叶宽、叶片质量、POD活性、CAT活性呈升高趋势,四季桂则是株高、叶长、叶宽、叶片质量、POD活性呈升高趋势。综合来看,辐射对四季桂的影响更大,金桂的耐辐射能力更强。0~15 Gy的辐射剂量一定程度上促进桂花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辐射育种 60Co-γ射线 生长发育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