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湖北省某县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亚林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9,共4页
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小规模学校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发展农村教育必须解决好小规模学校问题。农村小规模学校在今后若干年内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建设发展小规模学校是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城乡一体化和解决民生问题... 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小规模学校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发展农村教育必须解决好小规模学校问题。农村小规模学校在今后若干年内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建设发展小规模学校是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城乡一体化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规模学校 困境 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均衡发展视野下的省属师范院校教师培养制度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亚林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8-150,共3页
当前,我国存在着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匮乏及师范生就业难的双重困境,改变这个问题就必须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角度来认识教师培养制度,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角度来进行教师培养制度设计。地方政府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当前,我国存在着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匮乏及师范生就业难的双重困境,改变这个问题就必须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角度来认识教师培养制度,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角度来进行教师培养制度设计。地方政府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全教师的退出机制和补充机制,省属师范院校应该结合政府职能,从致力于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角度来设计教师培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均衡发展 教师培养制度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果导向教育的理论渊源与发展应用 被引量:95
3
作者 周显鹏 俞佳君 黄翠萍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90,I0006,共9页
成果导向教育是美国20世纪教育改革思潮的产物,深受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在高等教育的变迁中,质量问责与国际化人才流动从外部推动了成果导向教育推广的进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促使成果导向教育从... 成果导向教育是美国20世纪教育改革思潮的产物,深受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在高等教育的变迁中,质量问责与国际化人才流动从外部推动了成果导向教育推广的进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促使成果导向教育从外部问责的要求逐步过渡到大学自身变革的必需。一致性建构为成果导向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实践指出了一种路径:一方面,关注预期学习成果,注重教育教学实效性和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关注学生主动建构、思维养成与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 教学改革 教学评价 教学模式 创新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实施困境与突破策略 被引量:37
4
作者 赵强 王丽丽 何玉鸿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6,共4页
实施课后服务是一项民生工程,是减少家长负担和增强教育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课后服务中的强制与自愿偏差、规制与多样化难题、动力与能力不足、责任与合力... 实施课后服务是一项民生工程,是减少家长负担和增强教育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课后服务中的强制与自愿偏差、规制与多样化难题、动力与能力不足、责任与合力缺位、长时与效率局限等困境。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做到“减负不减质”“减负而增效”,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相关制度配套,合理开展课后服务;加强校内外资源利用,促进课后服务多样化;强化师资动力和能力,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增强家长责任意识,协同课后服务育人;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合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课后服务 “双减”政策 制度配套 校内外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劳动教育的意蕴及实践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兴芳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85-88,共4页
劳动教育有着浓厚的哲学意蕴,在理解其内涵时须廓清以下几个概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劳作教育、劳动教养、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有着独特的意蕴和形态,在我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从原始形态的“教育寓于劳动之中”,... 劳动教育有着浓厚的哲学意蕴,在理解其内涵时须廓清以下几个概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劳作教育、劳动教养、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有着独特的意蕴和形态,在我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从原始形态的“教育寓于劳动之中”,到古代教育中的“耕读”现象,再到近代教育普及化中的“劳作教育”。“劳动教育”经历了复归,更需要展望,让社会和历史给予劳动教育一席之地,彰显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哲学意蕴 实践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类专业认证有效吗——元评价分析框架的构建与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68,206,共21页
在党和国家全面振兴教师教育的关键时期,对刚度过入轨阶段的师范类专业认证进行有效性研究,是一种基于形成性元评价角度的思考。按照“层次—维度—准则”的逻辑顺序,从事实和价值两个层面,围绕“体系—过程—结果”三维分析框架构建师... 在党和国家全面振兴教师教育的关键时期,对刚度过入轨阶段的师范类专业认证进行有效性研究,是一种基于形成性元评价角度的思考。按照“层次—维度—准则”的逻辑顺序,从事实和价值两个层面,围绕“体系—过程—结果”三维分析框架构建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元评价标准体系。在对500多位利益相关者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多级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有效性介于“一般”和“较好”之间,师范类专业认证有效性在被基本认可的同时也存在亟待完善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类专业认证 有效性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价值及其实现 被引量:3
7
作者 蔡其全 张兰婷 潘理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2-36,共5页
ChatGPT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高效履行知识教学职能,还能够开展创造性教学,并且依照社会要求遵循特定的伦理规范,一定程度上具备某种“师者”特质。教育作为专门培养人的场域,教师角色所具有的源于本真理解的创造性... ChatGPT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高效履行知识教学职能,还能够开展创造性教学,并且依照社会要求遵循特定的伦理规范,一定程度上具备某种“师者”特质。教育作为专门培养人的场域,教师角色所具有的源于本真理解的创造性、基于伦理抉择的自主判断性、衷于卓越人性培育的价值追求,人工智能产品远无法比拟和取代。在推动ChatGPT助力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需要重新审视教师的角色价值,以更好地实现人机协同。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重视非理性因素,参与多样化教学情境;增加相关情境体验,直面复杂的道德实践;秉持教学价值自觉,探索新型的育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教师角色 创造性 自主判断性 目的性 教学情境 道德实践 价值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本科特色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能河 吴基良 但汉久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3年第6期45-49,共5页
以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类型分类作为切入点,充分认识分类指导下本科特色专业点建设与教学质量监控的因果逻辑,教学质量监控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探索专业分类,规范质量标准,在考虑社会、高校及其相关人员等方面的要素中,将四个类型分支控制系... 以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类型分类作为切入点,充分认识分类指导下本科特色专业点建设与教学质量监控的因果逻辑,教学质量监控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探索专业分类,规范质量标准,在考虑社会、高校及其相关人员等方面的要素中,将四个类型分支控制系统有机组合成全方位、多维度的本科特色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阐述了其在闭环控制系统中的运行程序,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发挥共同质量保障效应,既符合理论原则,也具有科学性、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指导 地方高校 本科特色专业 教学质量 监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历史与反思 被引量:11
9
作者 俞佳君 钟儒刚 彭少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1,共4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管理经历了3个阶段。新时期需明确政府、市场、高校在专业设置管理中的定位,专业设置管理的制度设计可从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专业目录发布机制、专业调整灵活机制、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和专业成长有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管理经历了3个阶段。新时期需明确政府、市场、高校在专业设置管理中的定位,专业设置管理的制度设计可从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专业目录发布机制、专业调整灵活机制、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和专业成长有效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专业设置 管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评教:重教还是重学?——基于我国30所高校学生评教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珺 俞佳君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04-112,共9页
高校学生评教活动作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高校普遍重视,并成为本科教学管理事务中的常规性工作。本研究对30所不同类型本科院校学生评教指标分析发现:从频数统计和排序的情况看,学生评教指标反映的主要是对... 高校学生评教活动作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高校普遍重视,并成为本科教学管理事务中的常规性工作。本研究对30所不同类型本科院校学生评教指标分析发现:从频数统计和排序的情况看,学生评教指标反映的主要是对教师教学及行为特征的评价,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也主要是关注"教"得怎么样,而与学生的"学"及"学习效果"关联甚弱。因此,需要着力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学生评教体系,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及结果,持续收集学生学习的证据,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与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评教 指标体系 以学习为中心 教与学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城”的冲突与“改造”的焦虑——《我们夫妇之间》及其批判的再阐释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亚平 徐刚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6-100,共5页
从乡村到城市,这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命题,也是社会主义革命遭遇城市"市民社会"的理论难题。就此,本文通过重读萧也牧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就其论争和文本分析揭示"革命之后"社会主义城市的日常生活焦虑,在"... 从乡村到城市,这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命题,也是社会主义革命遭遇城市"市民社会"的理论难题。就此,本文通过重读萧也牧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就其论争和文本分析揭示"革命之后"社会主义城市的日常生活焦虑,在"进城者"("我的妻")与"返城者"("我")的意识形态冲突中呈现无产阶级面对"城市化"和"改造"的现代性矛盾与"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们夫妇之间》 乡村 城市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习为中心:高校教学评价的新范式 被引量:41
12
作者 俞佳君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5,20,共6页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高校教学评价呼唤从"教"到"学"的范式转型。以学习为中心的高校教学评价,就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对高校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以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过程。高校教学...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高校教学评价呼唤从"教"到"学"的范式转型。以学习为中心的高校教学评价,就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对高校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以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过程。高校教学评价要实现范式转型,需要完成从提供教学到生产学习的教学理念,从重视管理到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从重输入到重输出的评价标准,从一元到多元的评价方法等方面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习为中心 教学评价 评价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习为中心的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述评 被引量:13
13
作者 俞佳君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13,共4页
以学习为中心的评价逐渐成为国际高等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其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收获,高校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支持,引领着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从"教"到"学"的范式变革。以学习为中心的高校教学评价研究主... 以学习为中心的评价逐渐成为国际高等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其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收获,高校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支持,引领着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从"教"到"学"的范式变革。以学习为中心的高校教学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与内涵的讨论、逻辑基础的梳理,以及标准的研究和方法的探讨。这些研究一方面丰富教育评价相关理论,促进评价实践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仍有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习为中心 评价 高校教学 教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村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洪艳萍 卢会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0期318-321,375,共5页
为了解城镇化进程中崇阳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状况,采用Diener等编制的主观幸福感问卷,对该县133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崇阳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低于中等水平;男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低于... 为了解城镇化进程中崇阳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状况,采用Diener等编制的主观幸福感问卷,对该县133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崇阳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低于中等水平;男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低于女教师的幸福感水平;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在教龄、所教学科、是否担任班主任、是否支教方面差异显著;而在学校类型、学校层次方面,崇阳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崇阳县 农村中小学教师 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课程变革与执行理论的应然走向——基于中层理论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宗南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7,共5页
本文通过批判性分析现代课程研究到后现代课程研究的理论缺失,提出建立指导我国课程变革经验性分析的中层理论构想。鉴于我国课程变革实施与执行难题的事实和特征,本文以课程变革执行主体———教师的课程权力结构、教师课程协商和教师... 本文通过批判性分析现代课程研究到后现代课程研究的理论缺失,提出建立指导我国课程变革经验性分析的中层理论构想。鉴于我国课程变革实施与执行难题的事实和特征,本文以课程变革执行主体———教师的课程权力结构、教师课程协商和教师课程教学行为为基本范畴,试图建构课程变革与执行过程的分析理论,使其能够运用于我国课程改革的经验性描述和理论概括,据此能够对我国课程改革的难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课程变革执行的理念、政策、制度和措施进行新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研究 课程变革 课程执行 中层理论 教师课程执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昶 许倩 +2 位作者 周绪咸 周晓剑 郑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0期6827-6828,共2页
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或干预措施。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初中生 问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建设的着力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龚旭芳 吴亚林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1-12,共2页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两个关系密切又有区别的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容全面系统、内涵丰富深刻、思想理论性很强的科学体系。从理论上说,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对象化和具体展开。从实践上看,...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两个关系密切又有区别的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容全面系统、内涵丰富深刻、思想理论性很强的科学体系。从理论上说,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对象化和具体展开。从实践上看,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凝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具体着力点,也应该是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大学发展的文化困境及其路向选择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蕾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4-37,共4页
知识经济的发展、政治文化的博弈以及国际一体化进程对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和文化资源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大学的资源支撑体系的巨大变革都在影响和左右其价值取向,大学面临着自身改革和发展的文化困境和价值两难。如何在服务社会需求的... 知识经济的发展、政治文化的博弈以及国际一体化进程对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和文化资源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大学的资源支撑体系的巨大变革都在影响和左右其价值取向,大学面临着自身改革和发展的文化困境和价值两难。如何在服务社会需求的同时保有自我独特的精神特性已成为当前大学发展不得不认真面对并要切实采取措施予以解决的文化难题。需要我们从深化理念、厘清价值、创生制度等角度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发展 文化困境 路向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陵十三钗》:创伤叙事与普世语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亚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89,共2页
一直以来,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都是现代中国人一段无法化解的悲情。"南京"所裹挟的历史记忆不仅关乎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更是与普通民众的屈辱和愤怒紧密相连。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重提了有关南京的... 一直以来,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都是现代中国人一段无法化解的悲情。"南京"所裹挟的历史记忆不仅关乎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更是与普通民众的屈辱和愤怒紧密相连。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重提了有关南京的创伤叙事,它试图以"妓女抗日"的视角呈现战争中的人性之光,这位商业片的导演,有着极为明显的艺术野心,他迫切希望得到世界主流文化的承认,然而电影中的拯救主题因其过于普世主义的表达而流于片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陵十三钗》 创伤 电影 普世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思想人物与儒学的现代衍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敏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5-108,共4页
晚清是儒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前所未有的衍化期。从魏源和龚自珍"开风气之先"的经世之学,到曾国藩出于经世需要的"再造理学";从李鸿章对曾国藩思想的选择性继承和发展,到康有为的"疑经"和"引西学... 晚清是儒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前所未有的衍化期。从魏源和龚自珍"开风气之先"的经世之学,到曾国藩出于经世需要的"再造理学";从李鸿章对曾国藩思想的选择性继承和发展,到康有为的"疑经"和"引西学入儒学",以及随后章太炎的"批孔"和"重估儒学",这些晚清学人们的思想文化主张写照了儒学现代衍变的轨迹,开启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衍化 经世之学 再造理学 选择性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