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死亡在霉菌毒素毒性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宋晨晨 王威 +2 位作者 尧青 莫启贵 刘爱梅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119,共6页
霉菌毒素污染已成为饲料和食品安全的最大隐患之一,严重威胁着动物和人类健康。了解霉菌毒素诱发毒性的机制是解毒的关键。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以铁过载、脂质活性氧(ROS)积累和谷胱甘肽(GSH)消耗为特征的细胞死亡方式。越来越多... 霉菌毒素污染已成为饲料和食品安全的最大隐患之一,严重威胁着动物和人类健康。了解霉菌毒素诱发毒性的机制是解毒的关键。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以铁过载、脂质活性氧(ROS)积累和谷胱甘肽(GSH)消耗为特征的细胞死亡方式。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铁死亡参与了霉菌毒素暴露引起的器官损伤,而天然抗氧化剂、铁死亡抑制剂以及添加剂可以有效抑制铁死亡,从而减轻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该综述通过概括铁死亡在霉菌毒素毒性中的作用及机制,以及比较分析靶向铁死亡拮抗霉菌毒素毒性的保护剂及其机制,可为今后防治霉菌毒素毒性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毒素 毒性 铁死亡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 Rg3激活线粒体功能改善慢性疼痛的机制
2
作者 张培根 朱海丽 高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0,共7页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g3在慢性神经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筛选并分析慢性神经性疼痛数据中前额叶皮层内差异性表达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给药组;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模型构建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腹腔注射人参...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g3在慢性神经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筛选并分析慢性神经性疼痛数据中前额叶皮层内差异性表达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给药组;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模型构建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g3给药;记录小鼠痛觉行为变化;HE染色、尼氏染色、免疫印迹及免疫组化检测各组PFC脑组织神经和线粒体损伤情况;分子对接探究人参皂苷Rg3的作用靶点;Mito-Tracker检测线粒体膜电位;ATP试剂盒分析ATP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表现为痛觉过敏和运动能力受损;PFC内神经及线粒体损伤(P<0.05)。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Rg3给药可增加小鼠机械痛阈值、热缩足潜伏期和转棒停留时间;同时降低PFC内炎性细胞、尼氏小体及Dnm1l阳性细胞数,下调c-Fos、IL-1β和Dnm1l蛋白表达水平(P<0.05)。分子对接显示人参皂苷Rg3可结合Dnm1l。在细胞水平,人参皂苷Rg3给药可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和ATP含量(P<0.05)。结论人参皂苷Rg3可通过调控降低PFC内炎症因子和线粒相关蛋白表达,改善线粒体功能,缓解CCI小鼠痛觉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3 慢性神经性疼痛 线粒体 前额叶皮层 CCI P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CH1通过TGF-β/SMAD信号途径调控心肌纤维化
3
作者 万璐璇 胡莹庆 +6 位作者 刘媛媛 唐永松 黄俊怡 张紫轩 毛晓晓 聂欣雯 任展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089-2096,共8页
目的 揭示RICH1参与调控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TGF-β1处理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ouse cardiac fibroblasts,MCFs),诱导形成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目的蛋白水平;使用质粒转染细胞实现RICH1基因的过表达(... 目的 揭示RICH1参与调控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TGF-β1处理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ouse cardiac fibroblasts,MCFs),诱导形成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目的蛋白水平;使用质粒转染细胞实现RICH1基因的过表达(RICH1 OE);使用siRNA片段(siRICH1)沉默RICH1基因;使用RT-qPCR检测心肌纤维化标志基因如Col1a1、Col3a1和Acta2的表达水平。结果RICH1在TGF-β1处理的MCFs中发生明显下调;在RICH1OE+TGF-β1组中,心肌纤维化标志基因如Col1a1、Col3a1和Acta2的表达水平下调;在siRICH1+TGF-β1组中,心肌纤维化标志基因如Col1a1、Col3a1和Acta2的表达水平上调;在RICH1 OE+TGF-β1组中,磷酸化SMAD2 (p-SMAD2)和磷酸化SMAD3 (p-SMAD3)水平下调;在siRICH1+TGF-β1中p-SMAD2和p-SMAD3水平上调。结论 RICH1可抑制TGF-β1诱导的心肌纤维化;RICH1通过负调控SMAD2/3信号通路抑制TGF-β1抑制诱导的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H1 心肌纤维化 TGF-Β1 MCFs SMAD2/3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胺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和学习记忆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何昂 陈清杰 +1 位作者 黄翠萍 吴宁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2-1048,共7页
目的探讨小檗胺对LPS诱导慢性神经炎症模型小鼠行为改变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连续7 d给予腹腔注射脂多糖的方法建立小鼠神经炎症模型;小檗胺腹腔注射给药治疗;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学、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病理形态及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小檗胺对LPS诱导慢性神经炎症模型小鼠行为改变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连续7 d给予腹腔注射脂多糖的方法建立小鼠神经炎症模型;小檗胺腹腔注射给药治疗;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学、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病理形态及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小鼠海马CA1区、CA3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在水迷宫实验中,随着接受训练的天数逐渐增加,逃逸潜伏期逐渐增长,目标象限的滞留时间下降;在强迫游泳实验中,模型组小鼠的静止不动时间增加;小鼠血清中的炎症因子的含量增多;小鼠的海马组织中NLRP3及RHOA/ROC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增加。与模型组相比,通过小檗胺给药治疗的干预,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和CA3区神经元数量增多,同时,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逃逸潜伏期逐渐减少,而目标象限滞留时间增多;强迫游泳中模型组小鼠的静止时间减少;小鼠血清炎症因子含量减少;小鼠海马组织中NLRP3及RHOA/ROC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降低。结论小檗胺可以改善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和调节学习记忆,可能与NLRP3和RHOA/ROC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胺 神经炎症 RHOA/ROCK信号通路 NLRP3炎性小体 脂多糖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靶向线粒体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余才翰 李岱 谢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7-633,共7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体外实验验证探讨葛根素对人乳腺癌细胞HCC1806增殖、侵袭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GEO数据库收集乳腺癌和线粒体疾病数据,GEO2R分析差异性表达基因;韦恩图分析乳腺癌与线粒体数据集的重叠基因;GO和KEGG...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体外实验验证探讨葛根素对人乳腺癌细胞HCC1806增殖、侵袭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GEO数据库收集乳腺癌和线粒体疾病数据,GEO2R分析差异性表达基因;韦恩图分析乳腺癌与线粒体数据集的重叠基因;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重叠基因;STRING和Cytoscape分析重叠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核心基因;Autodock对接葛根素和核心基因;通过CCK-8、EdU、TUNEL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采用Mito-Tracker实验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质表达水平。体内实验通过乳腺癌皮下异种移植和免疫组化分析葛根素的抗肿瘤药效。结果乳腺癌和线粒体疾病共有132个重叠基因,筛选出10个核心差异性表达基因,其中双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蛋白激酶(DST)在乳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葛根素可结合并上调DST表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HCC1806增殖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增加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 3和Bax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体内实验显示葛根素可抑制乳腺癌的生长,上调瘤体组织中DST的表达。结论葛根素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并促进癌细胞凋亡进而抑制乳腺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线粒体 乳腺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D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通过调控Nrf2通路对甲醛暴露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碧红 聂潇雨 +5 位作者 丁威杰 周佳婷 徐贝琪 张颖 吕建国 孙燕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MT)通过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甲醛(FA)吸入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FA组、FA+MT 5 mg/kg组、FA+MT 10 mg/kg组和FA+MT 20 mg/kg组,每组1... 目的探讨褪黑素(MT)通过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甲醛(FA)吸入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FA组、FA+MT 5 mg/kg组、FA+MT 10 mg/kg组和FA+MT 20 mg/kg组,每组10只。除Control组外,其他各组连续21 d每天吸入3 mg/m 3 FA以构建染毒模型,然后用不同MT剂量治疗14 d,MT治疗期间继续染毒。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称重测肺水含量和肺系数,吸光光度法测肺组织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肺泡灌洗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的浓度,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核因子-κB(NF-κB)和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肺组织Nrf2、HO-1及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FA组大鼠出现明显肺损伤;肺组织GSH、SOD水平下降,8-OHdG水平升高(P<0.05);肺泡灌洗液TNF-α、IL-6和IL-1β水平升高(P<0.05);肺组织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NF-κ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肺组织Nrf2、HO-1的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Keap1的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FA组相比,MT组大鼠肺损伤有好转;肺组织GSH、SOD水平升高(P<0.05),8-OHdG水平下降(P<0.05);肺泡灌洗液TNF-α、IL-6和IL-1β水平下降(P<0.05);肺组织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NF-κ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肺组织Nrf2、HO-1的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Keap1的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且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MT可以通过调控Nrf2/Keap1/HO-1信号通路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缓解FA暴露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急性肺损伤 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添加剂抗PRRSV作用机制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朱佳宁 付晨禄 +1 位作者 黎双炼 张飞雪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6-132,共7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在全球范围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生猪养殖业构成严重威胁。接种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是预防PRRS的主要措施,但由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存在高变异性,目前的疫苗已不能有效防控PRRSV的感染,而采用西药...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在全球范围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生猪养殖业构成严重威胁。接种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是预防PRRS的主要措施,但由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存在高变异性,目前的疫苗已不能有效防控PRRSV的感染,而采用西药预防和治疗易产生耐药性,对动物机体危害极大,在生猪养殖生产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抗病毒措施。中药具有来源广、成本低、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同时,中药活性成分多,具有抗病毒、抗氧化和提高免疫力等功能,在疾病防控中应用历史悠久。但中药成分复杂,具体抗病毒机制尚不明确。文章从中药的有效成分、抗病毒主要作用机制以及在抗PRRSV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对中药抗PRRSV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中药在生猪生产中用以防控PRRSV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中药添加剂 有效成分 抗病毒机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春藤皂苷元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诱导其凋亡 被引量:1
8
作者 樊庆葵 余南琼 +1 位作者 胡美纯 佘同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2-863,共12页
目的探讨常春藤皂苷元(HDG)对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人GBM细胞株U87、U251和人脑胶质细胞株(HEB)为研究对象,以HDG 0μmol/L(或0 mg/kg)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HDG;噻唑蓝法(MTT)、EdU染色... 目的探讨常春藤皂苷元(HDG)对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人GBM细胞株U87、U251和人脑胶质细胞株(HEB)为研究对象,以HDG 0μmol/L(或0 mg/kg)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HDG;噻唑蓝法(MTT)、EdU染色及细胞平板克隆检测HDG对GBM细胞增殖的影响;锥虫蓝染色检测HDG对GBM细胞死亡的影响;细胞划痕、Transwell实验检测HDG对GBM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Annexin V-FITC、JC-10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Associated X的蛋白质Bax、肿瘤蛋白p53、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分析HDG对GBM细胞凋亡的影响;BALB/C小鼠肿瘤异种移植实验分析HDG对GBM体内荷瘤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HDG 0μmol/L)比较,HDG对U87、U25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有显著抑制作用,且与HDG剂量呈依赖关系;锥虫蓝染色结果显示HDG导致GBM细胞的死亡数量明显增多;HDG明显诱导U87、U251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凋亡细胞数量增加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ax、p53、cleaved-caspase3的表达上调和Bcl-2的表达下调;HDG显著抑制BALB/C小鼠皮下GBM的大小、GBM细胞Ki67的阳性率并导致GBM细胞大量死亡;HDG对人HEB细胞以及荷瘤小鼠肝脏无明显毒性作用。结论HDG对GBM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诱导其凋亡,HDG诱导GBM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通过介导线粒体损伤及调控p53、Bcl-2/Bax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春藤皂苷元 胶质母细胞瘤 增殖 迁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湿度条件下甲醛暴露致大鼠认知功能损伤及毒理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淼 王碧红 +5 位作者 昌德炜 周晶 苏甜甜 朱雨豪 孙燕玲 吕建国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1-229,共9页
探讨不同湿度条件下甲醛暴露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毒理学机制。取SPF级6~8周龄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ontrol组)、甲醛组(FA组)、低湿度组(60%Hum组)、中湿度组(75%Hum组)、高湿度组(90%Hum组)和高湿度联合甲醛组(90%Hum... 探讨不同湿度条件下甲醛暴露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毒理学机制。取SPF级6~8周龄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ontrol组)、甲醛组(FA组)、低湿度组(60%Hum组)、中湿度组(75%Hum组)、高湿度组(90%Hum组)和高湿度联合甲醛组(90%Hum+FA组)。不同湿度组分别置于(60%/75%/90%)环境仓中暴露,FA组采用职业气态方式暴露(3 mg·m^(-3),8 h·d^(-1),5 d·周^(-1)),连续21 d后观察Morris水迷宫和旷场实验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尼氏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受体4(TRPV4)、闭合蛋白(Occludin)和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的蛋白表达水平。与Control组相比,不同湿度组和FA组大鼠的认知功能下降,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且随湿度升高而加剧(P<0.05);与FA组、90%Hum组分别比较,90%Hum+FA组认知功能和海马神经元损伤加剧,且TRPV4表达升高,Occludin和Claudin-5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湿度和甲醛联合暴露可能通过激活TRPV4离子通道,下调Occludin和Claudin-5表达,加剧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使认知功能进一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 甲醛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受体4 认知功能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靶向线粒体抗胶质瘤的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盛格格 冯子瀚 +2 位作者 程聿德 朱海丽 陈绍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7-1324,共8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GEO数据库分析胶质瘤与线粒体疾病共相关差异性表达基因;CCK-8检测细胞活力;划痕和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EdU检测细胞增殖;TUNEL检测细胞凋亡;Mito-Tracker检测线粒体膜...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GEO数据库分析胶质瘤与线粒体疾病共相关差异性表达基因;CCK-8检测细胞活力;划痕和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EdU检测细胞增殖;TUNEL检测细胞凋亡;Mito-Tracker检测线粒体膜电位;ATP试剂盒分析ATP含量;免疫印迹分析蛋白质表达;皮下异种移植肿瘤模型分析葛根素抗肿瘤效果。结果胶质瘤和线粒体疾病共相关差异性表达基因178个;经GO和KEGG富集及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筛选出12个核心基因;其中泛素蛋白C(ubiquitin C,UBC)在胶质瘤患者组织中高表达。葛根素可与UBC结合,并在动物和细胞水平降低UBC表达。葛根素处理可缩小胶质瘤体积,降低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胶质瘤细胞凋亡;同时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和ATP含量,并下调UBC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论葛根素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与诱发线粒体功能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胶质瘤 线粒体 泛素蛋白C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低温储存瘤块构建VX2肝癌模型效果研究
11
作者 郭安然 陈宁 +1 位作者 刘安娜 李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目的比较观察新鲜瘤块及不同时间低温冻存VX2肝癌瘤块经复苏后构建兔肝癌模型的效果。方法选取鱼肉状新鲜VX2瘤块,剔除周边坏死组织和肌肉后,-80℃下冰冻3、5和7个月。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A组予新鲜瘤块肝脏原位种植法构建VX2... 目的比较观察新鲜瘤块及不同时间低温冻存VX2肝癌瘤块经复苏后构建兔肝癌模型的效果。方法选取鱼肉状新鲜VX2瘤块,剔除周边坏死组织和肌肉后,-80℃下冰冻3、5和7个月。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A组予新鲜瘤块肝脏原位种植法构建VX2兔肝癌模型;B、C、D组分别给予-80℃冰冻3、5和7个月的瘤块,复苏后采用肝脏原位种植法构建兔肝癌模型。14 d后观察各组瘤兔肝脏的成瘤效果。通过免疫荧光观察肿瘤的增殖、凋亡及新生血管。结果A、B、C、D 4组的成瘤率为100%,但随着冻存时间的延长,5个月以后的瘤块活性差异性变大,肝脏肿瘤中心坏死面积增加。组织学检查发现,A、B两组模型TUNEL、Ki67、HIF1-α、VEGF、CD31表达无明显差异,而A、B组与C、D组相比,TUNEL、Ki67、HIF1-α、VEGF、CD31表达差异显著。结论-80℃下离体低温储存瘤块构建的兔VX2肝癌模型7个月内均可成瘤,5个月后瘤块间活性差异性变大,但整体来看可较好地保存瘤株活性,节省人力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肿瘤 肝癌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辐射联用技术制备普鲁士蓝/MPC/蚕丝布复合材料及其ROS清除性能研究
12
作者 唐冬旭 刘坤 +3 位作者 付娌丽 周士忠 张洋林 李月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63,共6页
以蚕丝布作为基底原料,通过水热法使普鲁士蓝纳米颗粒(PBNPs)在蚕丝布的表面生长,再通过辐射接枝法将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接枝在蚕丝布上,制备了普鲁士蓝/MPC/蚕丝布复合材料(PMS),通过XRD、FTIR、TG、DTG、XPS等手段对PMS... 以蚕丝布作为基底原料,通过水热法使普鲁士蓝纳米颗粒(PBNPs)在蚕丝布的表面生长,再通过辐射接枝法将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接枝在蚕丝布上,制备了普鲁士蓝/MPC/蚕丝布复合材料(PMS),通过XRD、FTIR、TG、DTG、XPS等手段对PMS进行了表征,并探究了PMS的活性氧自由基(ROS)清除能力。结果表明,PBNPs成功在蚕丝布上原位生长,MPC成功接枝在蚕丝布上;PMS的结构稳定,具有良好的ROS清除能力,可以有效保护细胞免受ROS攻击。PMS有望成为一种性能优异、有前景的糖尿病伤口护理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蓝 辐射接枝 ROS清除 糖尿病伤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蒜碱靶向激活脊髓AMP活化蛋白激酶通路缓解大鼠关节炎痛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引娣 陈春喜 +2 位作者 谢敏 李岱 王柏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05-2212,共8页
目的:研究石蒜碱缓解大鼠关节炎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石蒜碱给药组及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激动剂AICAR给药组,每组10只;采用左后膝关节腔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构建大鼠关节炎模型... 目的:研究石蒜碱缓解大鼠关节炎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石蒜碱给药组及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激动剂AICAR给药组,每组10只;采用左后膝关节腔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构建大鼠关节炎模型,鞘内注射石蒜碱或AICAR进行给药,记录大鼠痛觉行为及运动能力变化;分子对接研究石蒜碱的作用靶点;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动物脊髓组织中炎症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完全弗氏佐剂注射14 d可造成大鼠自发缩足次数增加、机械痛阈值下降等运动能力受损情况(P<0.05),脊髓组织AMPK活性下调(P<0.05),同时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白细胞介素1β(IL-1β)、Bcl-2相关X蛋白(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石蒜碱鞘内给药可显著减少大鼠自发缩足次数,增加机械痛阈值,延长转棒停留时间,增加运动距离(P<0.05),激活AMPK(P<0.05),降低GFAP、IL-1β、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P<0.05)。结论:石蒜碱可靶向激活脊髓AMPK,抑制Bax/IL-1β炎症信号,从而缓解大鼠关节炎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蒜碱 骨关节炎 脊髓炎症 AMP活化蛋白激酶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ZD-8缓解奥沙利铂诱导的神经痛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荷雨 王煜嘉 +3 位作者 曹卓琦 徐美荣 张军 刘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9-684,共6页
目的 探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beta, GSK-3β)抑制剂TDZD-8对化疗药物奥沙利铂副作用引起神经疼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连续5 d腹腔注射奥沙利铂建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鞘内注射TDZD-8进行给药;自发性... 目的 探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beta, GSK-3β)抑制剂TDZD-8对化疗药物奥沙利铂副作用引起神经疼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连续5 d腹腔注射奥沙利铂建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鞘内注射TDZD-8进行给药;自发性缩足反射和机械痛阈值检测大鼠疼痛行为学变化;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检测脊髓炎症及组织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鞘内给药TDZD-8明显缓解奥沙利铂诱发大鼠的痛觉过敏;TDZD-8给药明显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激活及炎症反应;TDZD-8给药明显抑制GSK-3β激活。结论 TDZD-8阻断GSK-3β活性,降低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OD-, LRR-, and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脊髓炎症缓解神经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脊髓炎症 小胶质细胞 GSK-3Β NLRP3炎症小体 TDZD-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调节糖尿病大鼠心肌SK2蛋白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敏 赵江雁 +2 位作者 雷敏 陈清杰 郭西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78-1484,共7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Dapa)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2(small 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 2,SK2通道)蛋白的影响以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内: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5 ...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Dapa)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2(small 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 2,SK2通道)蛋白的影响以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内: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5 mg·kg^(-1))构建2型糖尿病模型,并给予达格列净(1 mg·kg^(-1)·d^(-1))治疗干预;体外:Dapa(5μmol·L^(-1))处理原代心肌细胞并暴露于高糖(30 mmol·L^(-1));心脏超声检测各组大鼠的心功能情况;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ide specis,ROS)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K2、NOX4、p38MAPK、p-p38MAP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Dapa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脏功能;Dapa降低ROS的产生;Dapa上调SK2的蛋白表达;Dapa抑制NOX4,p38MAPK及p-p38MAPK的蛋白表达;沉默NOX4基因后,Dapa降低了心肌细胞NOX4含量并促进了SK2的表达。结论Dapa可通过抑制NOX4/p38MAPK信号通路部分修复糖尿病大鼠心肌SK2的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糖尿病 心肌病 氧化应激 NOX4/p38MAPK信号通路 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基氯化锡中枢神经毒性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于婷 蔡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4-419,共6页
三甲基氯化锡(trimethyltin chloride,TMT)是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塑料制品合成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剧毒副产物。它具有选择性中枢神经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诱导人和动物边缘神经系统的神经元死亡,尤其是海马神经元。TMT中毒... 三甲基氯化锡(trimethyltin chloride,TMT)是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塑料制品合成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剧毒副产物。它具有选择性中枢神经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诱导人和动物边缘神经系统的神经元死亡,尤其是海马神经元。TMT中毒后会出现癫痫、腹泻及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等多种临床表现,严重者甚至出现昏迷或死亡。为了提高对TMT中枢神经毒性的认识,现对TMT中枢神经毒性的分子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TMT中枢神经毒性的预防或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基氯化锡 毒性 中枢神经系统 炎症 氧化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吡啶双核单功能铂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抗癌活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训一 王宇静 +5 位作者 周子默 方霄 汪清清 胡美纯 杨晓松 王小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1-149,共9页
合成了一种含有多吡啶基配体2,6-双((双(吡啶-2-基甲基)氨基)甲基)吡啶(BPA-TPA)的双核单功能铂(Ⅱ)配合物[Pt_(2)(BPA-TPA)Cl_(2)]Cl_(2)(Pt_(2)-BPA-TPA),以核磁共振波谱和高分辨质谱进行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Pt_(2)-BPA-TP... 合成了一种含有多吡啶基配体2,6-双((双(吡啶-2-基甲基)氨基)甲基)吡啶(BPA-TPA)的双核单功能铂(Ⅱ)配合物[Pt_(2)(BPA-TPA)Cl_(2)]Cl_(2)(Pt_(2)-BPA-TPA),以核磁共振波谱和高分辨质谱进行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Pt_(2)-BPA-TPA的结构。琼脂凝胶电泳实验表明Pt_(2)-BPA-TPA在10μmol·L^(-1)的低浓度下可有效切割pBR322 DNA。通过CCK-8(cell counting kit-8)实验检测了Pt_(2)-BPA-TPA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Pt_(2)-BPA-TPA表现出比顺铂更好的抗癌活性,其主要通过触发DNA损伤和上调下游凋亡相关细胞信号通路蛋白(p21蛋白和cleaved-caspase-3)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功能铂 抗癌活性 DNA切割 双核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M1在高糖诱导的MRC-5细胞胶原合成中的作用
18
作者 赵盛男 张振旺 +1 位作者 尧青 刘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32-1038,共7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FOXM1在高糖诱导MRC-5细胞胶原合成中的作用。方法①通过CCK8探究MRC-5细胞高糖诱导模型的最适时间和浓度:时间梯度为6、12、24、48、72 h;浓度梯度为5.5、15、30、45 mmol·L^(-1),甘露醇30 mmol·L^(-1)为高...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FOXM1在高糖诱导MRC-5细胞胶原合成中的作用。方法①通过CCK8探究MRC-5细胞高糖诱导模型的最适时间和浓度:时间梯度为6、12、24、48、72 h;浓度梯度为5.5、15、30、45 mmol·L^(-1),甘露醇30 mmol·L^(-1)为高渗对照组。②检测高糖诱导对MRC-5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渗对照组(甘露醇30 mmol·L^(-1))和高糖(30 mmol·L^(-1))组,通过Western blot和qPCR法检测胶原合成相关因子(Fn、COLⅠ、COLⅢ、α-SMA、MMP9、TIMP1)和TGF-β信号通路相关因子(TGF-β1、p-Smad2/Smad2)的表达。③探讨FOXM1在高糖促进胶原合成中的作用: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渗对照组(甘露醇30 mmol·L^(-1))、高糖(30 mmol·L^(-1))组和高糖(30 mmol·L^(-1))+硫链丝菌素(1μmol)组,Western blot和qPCR法检测FOXM1和胶原合成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甘露醇对MRC-5细胞增殖没有明显影响,30 mmol·L^(-1)高糖培养MRC-5细胞24 h时,细胞增殖比对照组明显降低;高糖培养MRC-5细胞促进COLⅠ、COLⅢ和FOXM1等因子的表达;加入硫链丝菌素后,FOXM1的表达明显被抑制,胶原合成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较高糖组也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XM1是高糖诱导MRC-5细胞胶原合成增加的一个相关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M1 高糖 MRC-5 胶原合成 TGF-Β信号通路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接骨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佳宁 付晨禄 张飞雪 《饲料博览》 2023年第5期12-17,共6页
为了探讨蛇接骨粗提物的抗氧化能力,通过检测其羟基自由基(·OH)、总还原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等指标,评估了蛇接骨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同时测定了其粗提物中总多糖及多酚含量。结果表明:蛇接骨75%... 为了探讨蛇接骨粗提物的抗氧化能力,通过检测其羟基自由基(·OH)、总还原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等指标,评估了蛇接骨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同时测定了其粗提物中总多糖及多酚含量。结果表明:蛇接骨75%乙醇提取物的总多糖含量达到12.26%,多酚含量为0.79%;清除DPPH·(IC50=18.68 mg·mL^(-1))、·OH(IC50=1.32 mg·mL^(-1))的效果也较好,与阳性对照组的抗坏血酸效果相当。说明蛇接骨75%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接骨粗提物 抗氧化 DPPH· ·OH 多糖 总还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U251稳转FOXO1基因细胞系构建及其蛋白互作生物素验证
20
作者 曾挺 郭媛媛 +2 位作者 郭婕妤 刘超 刘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9-800,共2页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s)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以BioID和APEX为代表的蛋白质邻近标记技术逐渐被应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1,2]。由于蛋白的相互作用大多是依靠氢键、盐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力进行,它们的空...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s)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以BioID和APEX为代表的蛋白质邻近标记技术逐渐被应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1,2]。由于蛋白的相互作用大多是依靠氢键、盐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力进行,它们的空间距离都非常的短,所以通常认为互作的蛋白必定相互邻近[3]。TurboID是一种比BioID或APEX具有更高催化效率的蛋白质(标记时间从18 h缩短至10 min),由于很多蛋白发挥的结合与催化作用是很短暂的,理论上利用这个技术可以找到一些比较新颖的结合蛋白[4]。大量研究表明,FOXO1调控许多靶点,如参与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基因、抗氧化酶、细胞周期阻滞基因以及代谢和免疫调节因子[5-6],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复杂活性的超级转录因子。因此,我们将利用TurboID的高效性来寻找FOXO1的互作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O1 TurboID 稳转细胞系 蛋白互作 生物素 银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