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22
1
作者 杨林森 Kevin Messenger 廖明尧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6-291,共6页
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调查,整理了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名录共71种,新发现湖北省新分布种6种,其中腾格里蛙Rana tenggerensis Zhao,MaceyetPapenfuss、宁陕小头蛇Oligodon ningshaanensis Yuan离原分布区较... 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调查,整理了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名录共71种,新发现湖北省新分布种6种,其中腾格里蛙Rana tenggerensis Zhao,MaceyetPapenfuss、宁陕小头蛇Oligodon ningshaanensis Yuan离原分布区较远,神农架新分布种3种,神农架两栖爬行动物的区系特征以东洋界(74.69%)为主,广布种(18.31%)、古北界(7%)种类次之,体现了南北混杂的特点。随着海拔的升高,两栖爬行动物生物多样性总体呈下降趋势,400~1600m两栖爬行动物生物多样性最高,随海拔下降的趋势不明显,1900m以上多样性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爬行动物 生物多样性 神农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4
2
作者 章波 杨敬元 +2 位作者 刘鲲 吴法清 周青春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2期78-87,共10页
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采用样线法对神农架夏季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0种,隶属于13目38科,占湖北省鸟类总数521种的26.87%。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4种,湖北省保护鸟类28种,中国特有种鸟类14种。该区... 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采用样线法对神农架夏季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0种,隶属于13目38科,占湖北省鸟类总数521种的26.87%。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4种,湖北省保护鸟类28种,中国特有种鸟类14种。该区鸟类群落总体多样性指数(H)为3.846,均匀性指数(J)为0.785,优势度(C)为0.034。β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鸟类群落相似性系数(S)最高,为0.552 6;阔叶林—水域的鸟类群落相似性系数最低,为0.052 6。区系组成上,东洋种84种(60.0%),古北种42种(30.0%),广布种14种(10.0%),鸟类区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鸟类 群落多样性 区系成分 群落结构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红外相机研究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规律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广良 李迪强 +3 位作者 薛亚东 王秀磊 杨敬元 余辉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7-104,共8页
利用红外相机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分布范围和活动规律进行调查。于2010年8-9月和2011年3-9月,在95个位点放置红外相机,每台相机在每个位点放置时间为1~2个月。共获得野生动物照片9665张,其中有效照片536张;有效照片中兽类... 利用红外相机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分布范围和活动规律进行调查。于2010年8-9月和2011年3-9月,在95个位点放置红外相机,每台相机在每个位点放置时间为1~2个月。共获得野生动物照片9665张,其中有效照片536张;有效照片中兽类占82%,鸟类占18%,经鉴定,兽类有19种,鸟类有9种。在海拔2219~2597 m的区域和寒温性针阔混交林中拍摄的动物种数和拍摄率均最高,说明这些区域的野生动物数量和种类最多。同种动物在不同的植被型下拍摄率不同,说明该种动物对各植被型的偏好程度不同。对6种最常见兽类和2种雉类的研究表明:在寒温性和温性针阔混交林中拍摄率最高的是斑羚、红腹角雉,在温性针阔混交林拍摄率最高的是毛冠鹿,在寒温性针阔混交林中拍摄率最高的是野猪、梅花鹿、红腹锦鸡,在针叶林中拍摄率最高的是鬣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监测 兽类 鸟类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金丝猴投食群性行为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邓龙强 蔚培龙 +2 位作者 鲍伟东 廖明尧 李丽娟 《湖北林业科技》 2013年第3期29-31,53,共4页
为探讨神农架川金丝猴投食群的性行为及近亲繁殖回避机制,2008年4~11月,采用行为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人工投食猴群的性行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邀配行为次数在性别间差异显著,雌性多于雄性。雌性邀配成功率在年龄... 为探讨神农架川金丝猴投食群的性行为及近亲繁殖回避机制,2008年4~11月,采用行为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人工投食猴群的性行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邀配行为次数在性别间差异显著,雌性多于雄性。雌性邀配成功率在年龄间差异显著,成功率顺序由高到低为:成年、青年和少年。交配过程中有其它个体的干扰,干扰形式有4种类型,不同干扰类型的成功率差异显著。雌性存在多次邀配行为,此行为可提高邀配的成功率。性行为的成功率相对较低,表明川金丝猴的交配目的不仅限于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金丝猴 性行为 投食群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大新 朱兆泉 欧阳志 《湖北林业科技》 2000年第4期5-10,共6页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对策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大新 廖明尧 《湖北林业科技》 2005年第4期48-50,共3页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场所之一,保护好这里的资源、加强森林防火工作非常重要。本文对22a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探索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如何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场所之一,保护好这里的资源、加强森林防火工作非常重要。本文对22a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探索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如何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为今后的森林防火工作总结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火 对策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森林防火工作 对策探讨 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结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发展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邓龙强 廖明尧 +2 位作者 李丽娟 杨林森 田彦红 《湖北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74-76,84,共4页
笔者介绍了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发展历程、成效、发挥的作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森林旅游在政策、规划、投资与管理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森林旅游 政策 规划 投资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8
作者 喻杰 陈晓光 《绿色大世界》 2007年第7期77-79,共3页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就是为了保护好人类共有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一般都设立在山区和农村,保护区的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就是为了保护好人类共有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一般都设立在山区和农村,保护区的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区建设 农村建设 生态环境 野生动植物资源 绿色宝库 森林防火 保护区森林 动植物物种 森林病虫害防治 生态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1
9
作者 葛继稳 吴金清 +1 位作者 朱兆泉 赵本元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7年第4期341-352,共12页
对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植物物种多样性、植物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作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如下。1.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海拔差异大(420~3105.4m),生态环境相当复杂,植被垂直分布差异明显。根据植被现状,其... 对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植物物种多样性、植物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作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如下。1.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海拔差异大(420~3105.4m),生态环境相当复杂,植被垂直分布差异明显。根据植被现状,其自然植被可划分为3个植被带:海拔420~1800m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基带植被);海拔1800~2600m为温性针叶和落叶阔叶林带;海拔2600~3105.4m为寒温性常绿针叶林带。2.神农架地处中国地貌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之过渡地区,为东、南、西、北植物区系的汇集地,特别是中国一日本和中国一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交汇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别丰富。现已记载有维管植物193科850属2638种。其中,蕨类植物30科63属199种,裸子植物6科17属28种,被子植物157科770属2411种,分别占湖北省维管植物科、属、种总数的80.1%、58.6%,43.2%,为湖北省植物区系的“半壁江山”,足见其地位的重要。3.已发现国家第一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4种,占湖北省总数62种的54.8%,占全国总数389种的8.7%;初步统计,有神农架特有植物42种(含变种及变型),隶属于22科32属。其中,蕨类植物4科6属7种,如神农耳蕨、神农峨眉蕨等;种子植物18科26属35种,如神农架铁线莲、洪坪杏、神农架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 植物多样性 就地保护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神农架地区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种群结构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44
10
作者 蒋雪琴 刘艳红 赵本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11-2218,共8页
巴山冷杉群落是湖北神农架地区主要的群落类型之一,从生命表特征、年龄结构、存活曲线以及种群和不同龄级个体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研究了湖北神农架地区巴山冷杉的种群结构特征与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巴山冷杉的种群年龄结构图呈... 巴山冷杉群落是湖北神农架地区主要的群落类型之一,从生命表特征、年龄结构、存活曲线以及种群和不同龄级个体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研究了湖北神农架地区巴山冷杉的种群结构特征与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巴山冷杉的种群年龄结构图呈现的是幼苗比例最大,中龄树、幼树和成龄树比例次之的规律;巴山冷杉幼苗储备丰富,巴山冷杉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及环境因素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湖北神农架地区巴山冷杉种群的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 C型,Ⅰ径级巴山冷杉死亡率最高,Ⅱ径级开始巴山冷杉幼树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直至老龄期死亡率逐渐升高;巴山冷杉种群不同年龄级的个体呈现出集群分布或随机分布,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个体群,其空间分布格局是随时间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 巴山冷杉 种群结构和动态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中药资源保护现状与可持续利用策略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霞 胡志刚 +8 位作者 杜巍 徐雷 段宝忠 李巨平 谢彩香 樊佳佳 张晓存 王俊 陈士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31-2336,共6页
神农架是世界瞩目的中药资源宝库。为了更好地保护神农架中药资源并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基于对神农架中药资源及其保护现状的分析,从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资源管理等角度提出了神农架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神农架 中药资源 可持续利用 保护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神农架川金丝猴投食群结构与繁殖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梨 鲍伟东 +3 位作者 胡汉斌 廖明尧 杨敬元 赵本元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144,共4页
为探索人工补加食物对川金丝猴种群发展的作用,于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行为取样法对湖北神农架大龙潭金丝猴群体结构和繁殖情况进行研究。猴群于2007年6月22日开始出现社会单元主雄替代现象,持续至8月10日替代完成... 为探索人工补加食物对川金丝猴种群发展的作用,于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行为取样法对湖北神农架大龙潭金丝猴群体结构和繁殖情况进行研究。猴群于2007年6月22日开始出现社会单元主雄替代现象,持续至8月10日替代完成。替代前群体共有45只个体,构成3个一雄多雌单元和1个全雄单元;替代后群体数量为43只,减少2只成年雄性,构成4个一雄多雌单元和1个全雄单元,替代后未发生新生小猴消失现象。2006和2007年共新生小猴11只,全部存活。结果揭示人工补加食物降低了投食群个体饥饿死亡的可能性,提高了新生婴猴存活率,人工投食是促进川金丝猴种群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金丝猴 投食群 群体结构 繁殖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神农架发现淡绿鵙鹛 被引量:2
13
作者 喻杰 刘三峡 +1 位作者 王冰鑫 周友兵 《湖北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89-90,共2页
首次正式报道了淡绿鵙鹛在湖北省的分布与亚种情况。
关键词 淡绿鵙鹛 新纪录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重点保护植物及其园林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林森 牟小玲 匡敏 《湖北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32-35,47,共5页
为弄清神农架重点保护植物基本状况及栽植应用特点,对保护植物名录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保护植物的分布、生长环境和当地栽培生长情况,对观赏应用类型进行描述.重点保护植物有139种,其中兰科植物76种.乔木有38种,占木本类的80.8%.在海拔1... 为弄清神农架重点保护植物基本状况及栽植应用特点,对保护植物名录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保护植物的分布、生长环境和当地栽培生长情况,对观赏应用类型进行描述.重点保护植物有139种,其中兰科植物76种.乔木有38种,占木本类的80.8%.在海拔1000~1500 m 间种类最多,峰值在1200 m.观赏类型以观花类为主,占56.0%.当地迁地栽培的结果是,72.4%的重点保护植物生长较好.高海拔植物引种到低海拔较易,而低海拔引种到高海拔较难.阴生和半阴生植物居多数,也有不少植物能适应于阳生环境,反映神农架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植被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植物 迁地保护 园林应用 神农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海拔梯度上4种典型森林凋落物现存量及其养分循环动态 被引量:50
15
作者 刘蕾 申国珍 +3 位作者 陈芳清 罗璐 谢宗强 喻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42-2149,共8页
研究神农架地区典型森林凋落物现存量及其养分动态对认识我国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及森林碳循环的机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神农架海拔梯度上4种典型森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及亚高山针叶林... 研究神农架地区典型森林凋落物现存量及其养分动态对认识我国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及森林碳循环的机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神农架海拔梯度上4种典型森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及亚高山针叶林凋落物年凋落量及其养分归还量的研究,发现:森林凋落物量随海拔增加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由低海拔到高海拔,凋落物年凋落量分别为6807.97、7118.14、6975.2和4250.67 kg/hm2。各森林类型凋落物量年变化呈双峰型,高峰期出现在4—5月份、11月份。凋落物养分归还以N最高(132.06、162.29、157.12和185.77 kg/hm2),以P最少(4.62、4.39、8.24和4.15 kg/hm2),养分归还总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落叶阔叶林 亚高山针叶林 凋落物现存量 养分归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林群落特征及其优势种群结构 被引量:51
16
作者 于倩 谢宗强 +2 位作者 熊高明 陈志刚 杨敬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31-1941,共11页
采用样方法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巴山冷杉林的群落组成、优势种群结构与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具有明显的温带常绿针叶林特征,以中小型革质、单叶的常绿高位芽植物为主。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林下... 采用样方法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巴山冷杉林的群落组成、优势种群结构与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具有明显的温带常绿针叶林特征,以中小型革质、单叶的常绿高位芽植物为主。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林下苔藓层发达。植物的科属组成较为分散,乔木层主要优势科有松科(Pinaceae)、桦木科(Betul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槭树科(Aceraceae)等。区系成分复杂分散,与温带植物区系关系密切。巴山冷杉是该群落的建群种,重要值达54.30%,幼苗储备丰富,占更新层的90.4%,但幼树缺失。巴山冷杉中小径级个体占多数(78.8%),为进展型种群。高度结构基本呈倒金字塔形,集中分布于8~10级3个高度级上(62.2%),10级个体最多,占29.3%。植株个体数随冠幅级的递增呈倒"J"形分布,冠幅小于20m2的植株占87.4%,其中5m2以下最多(30.8%)。冠幅与胸径呈指数相关,回归方程为y=2.7118e0.0308x,R2=0.520,冠幅与胸径的关系比与树高更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 巴山冷杉 群落组成 种群结构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海拔梯度上4种典型森林的乔木叶片功能性状特征 被引量:50
17
作者 罗璐 申国珍 +1 位作者 谢宗强 喻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6420-6428,共9页
研究植物群落叶片功能性状沿环境梯度的变化可以更好地认识群落对环境的适应机制,海拔梯度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浓缩了不同的群落类型和环境梯度,是研究和理解群落与环境关系的理想场所。以神农架海拔梯度上4种典型森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 研究植物群落叶片功能性状沿环境梯度的变化可以更好地认识群落对环境的适应机制,海拔梯度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浓缩了不同的群落类型和环境梯度,是研究和理解群落与环境关系的理想场所。以神农架海拔梯度上4种典型森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4种典型森林优势乔木树种的LMA、LDMC、Narea、Nmass、叶片厚度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等主要叶片功能性状随海拔的变化规律及各功能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从叶片功能性状角度揭示群落适应环境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780—1970 m范围内,神农架海拔梯度上典型森林乔木优势种叶片的、Narea和叶片厚度随海拔升高而下降,而海拔2570 m的亚高山针叶林的LMA、Narea和叶片厚度最高,分别为187.37 g/cm2、1.92 g/m2和385.31 um,且针叶林的LMA是常绿阔叶林的2倍、落叶阔叶林的3.7倍;除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Nmass小于落叶阔叶林外,Nmass随海拔升高(780—2570 m)而下降;海拔最高(2570 m)的针叶林和海拔最低(780 m)的常绿阔叶林的LDMC和叶绿素含量最高,分别为454.93 g/kg、407.64 g/kg和48.84、44.12;而海拔介于二者之间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的LDMC和叶绿素含量则最低,分别为338.93 g/kg、337.3 g/kg和38.73、38.19。叶片各功能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叶片厚度与LMA/LDMC及LMA显著正相关。叶片叶绿素含量与Narea显著正相关。LMA与LDMC、Narea、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显著正相关,LDMC与Narea、叶绿素含量、叶片厚度显著正相关,Narea与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显著正相关,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进一步表明,随着海拔梯度上升环境条件的变化,森林群落不同物种功能性状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森林群落对环境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叶绿素含量 叶干物质含量(LDMC) 比叶重(LMA) 叶厚(LT) 单位面积氮含量(Narea) 单位质量氮含量(Nma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森林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广良 丛静 +4 位作者 卢慧 薛亚东 宿秀江 杨敬元 李迪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7501-7511,共11页
在神农架川金丝猴生境典型地段设立样方58块,根据样方资料对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的森林群落用组平均法分类和DCA排序。用组平均法将58块样地分为9个群系,依据《中国植被》的分类原则和系统将研究区植物群落划归为7个植被型。样地的DCA... 在神农架川金丝猴生境典型地段设立样方58块,根据样方资料对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的森林群落用组平均法分类和DCA排序。用组平均法将58块样地分为9个群系,依据《中国植被》的分类原则和系统将研究区植物群落划归为7个植被型。样地的DCA排序较好地揭示了该区森林群落的分布格局与环境梯度的关系;DCA第二轴明显地反映出森林群落的海拔梯度变化,沿DCA第二轴从右到左,海拔逐渐升高;第一轴表现了各植物群落或植物种所在环境的坡度、坡向,即水分和光照因素,沿第一轴从下到上,坡度渐缓、坡向渐向阳。其中海拔梯度是环境因子中对森林群落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研究表明,巴山冷杉+糙皮桦-大齿槭+尾萼蔷薇-高原露珠草+星果草群系发育较好,高大树木占有较大的比例,是神农架川金丝猴最适宜栖息地。7个植被型物种丰富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呈规律性波动.其中针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中,物种丰富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总体趋势表现为灌木层>草木层>乔木层;在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该趋势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在落叶阔叶林中,其丰富度指数的趋势为灌木层>草本层和乔木层。不同植被类型川金丝猴食源植物种类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化趋势与物种丰富度指数相同,但地衣类植物作为川金丝猴冬季的重要食物只在针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中生长。本研究为制定栖息地保护计划,更好地保护神农架川金丝猴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群落 川金丝猴 栖息地 组平均法 DCA 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拔对神农架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卢慧 丛静 +4 位作者 薛亚东 杨敬元 陈克龙 李迪强 张于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2-167,共6页
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有机碳库,其碳贮量现状及贮碳能力是气候、植被及人类活动等长期作用的结果( Craine et al.,2011),其微小变化都将明显影响大气CO2浓度,因而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Tarnocai et al.,2009... 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有机碳库,其碳贮量现状及贮碳能力是气候、植被及人类活动等长期作用的结果( Craine et al.,2011),其微小变化都将明显影响大气CO2浓度,因而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Tarnocai et al.,2009)。弄清陆地土壤有机碳的分布、转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是正确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和准确评估碳排放的关键(王建林等,2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 海拔 活性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碳 易氧化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森林类型与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广良 薛亚东 +4 位作者 张于光 宿秀江 杨敬元 王秀磊 李迪强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8-316,共9页
在神农架川金丝猴生境典型地段设立样方,分析了植物群落种群的物种多样性和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α多样性,乔木层在低海拔的常绿阔叶林带最高,灌木层随海拔升高呈单峰格局,草本层在较高海拔物种多样性较高;β多样性总体上呈单峰变化... 在神农架川金丝猴生境典型地段设立样方,分析了植物群落种群的物种多样性和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α多样性,乔木层在低海拔的常绿阔叶林带最高,灌木层随海拔升高呈单峰格局,草本层在较高海拔物种多样性较高;β多样性总体上呈单峰变化,在中海拔建群种发生更替的落叶阔叶混交林区最高,物种更替速率最快,其次是山顶附近。沿海拔梯度升高,水热组合发生变化,在建群种发生更替的中海拔过渡带形成混交林带,总体上体现了过渡带具有高的物种多样性和更替速率,总物种丰富度呈沿海拔先升高而后降低的单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金丝猴 栖息地 群落结构 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