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治理法学论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徐汉明教授访谈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汉明 王京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8-145,共8页
徐汉明,男,1951年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治理法治建设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暨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研究与基础理论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暨... 徐汉明,男,1951年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治理法治建设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暨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研究与基础理论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暨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负责人,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学会 法学研究会 法治研究 法治发展 司法改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术带头人 学会常务理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视角下农村文化与旅游耦合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以中原地区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刚 徐燕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7-51,共5页
文化与旅游的耦合发展是在复杂机制作用下的综合动态过程,从社会学视角解析其发展机制,能够深刻反映出旅游的文化属性,以"社会互动"促进耦合过程,以"本真现象"保护特色文化,通过"体验经济"打造创新产品... 文化与旅游的耦合发展是在复杂机制作用下的综合动态过程,从社会学视角解析其发展机制,能够深刻反映出旅游的文化属性,以"社会互动"促进耦合过程,以"本真现象"保护特色文化,通过"体验经济"打造创新产品。通过社会学的理论探索文化和旅游耦合的产品模式,能够为旅游产品的开发寻求理想的途径,"旅游体验模式连续带"以旅游体验的深度差异将旅游者分为五种类型,其对应五类旅游产品模式,而现实社会中,理论假设的五种模式并非都对应现实的旅游产品。对特定地区的文化与旅游耦合模式的研究需要结合地域文化,同时应用"旅游体验模式理论"分析多种旅游者的动机和需求,合理构建以人为本的文化与旅游耦合产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文化 旅游 耦合 社会学 机制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诚信的社会价值及其维护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瑞霞 《湖北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52-53,共2页
诚信关系着社会稳定,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关系着人自身的发展。诚信的社会价值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推动社会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社会生活中,诚信缺失比较严重,因此,要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强化对诚信的社... 诚信关系着社会稳定,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关系着人自身的发展。诚信的社会价值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推动社会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社会生活中,诚信缺失比较严重,因此,要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强化对诚信的社会监督,并且做好诚信保障的基础性工作,进而从根本上克服诚信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 社会价值 缺失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社会工作者如何应对青少年偏差行为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瑞霞 《理论月刊》 2008年第4期186-188,共3页
当前我国青少年在社会交往、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偏差行为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产生的因素比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是源于青少年生理变化、心理变化与社会心理变化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冲突,而导致心理不适。如果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则会产生偏... 当前我国青少年在社会交往、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偏差行为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产生的因素比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是源于青少年生理变化、心理变化与社会心理变化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冲突,而导致心理不适。如果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则会产生偏差行为,严重的会导致违法犯罪。因此,要有效解决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该从引导促进、辅导帮助、文化传承、纠偏扶正等方面入手,思考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问题 偏差行为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协调、规则、有序、平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座谈会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晓予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6期44-44,47,共2页
关键词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社会主义 座谈会 和谐 有序 平衡 华中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 专家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指导意义
6
作者 张武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12期5-7,共3页
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阐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 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阐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理论框架:资源环境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严奉宪 高思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2-94,共3页
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是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在全球盛行而逐渐形成的理论热点。从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创新、研究方法创新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了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经济学分析理论框架的意义。根据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是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在全球盛行而逐渐形成的理论热点。从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创新、研究方法创新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了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经济学分析理论框架的意义。根据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含义,探讨并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经济学 理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否证》发表30周年回顾与评述——剩余价值哲学的10个创新学术观点 被引量:2
8
作者 唐伟 郝晓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24,124,共7页
从1987年《对所谓"马克思主义普遍价值概念定义"的否证》公开发表起,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经历了30年的学术历程,从起始对所谓"普遍价值概念定义"的"破",一步一步走向剩余价值哲学的"立&q... 从1987年《对所谓"马克思主义普遍价值概念定义"的否证》公开发表起,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经历了30年的学术历程,从起始对所谓"普遍价值概念定义"的"破",一步一步走向剩余价值哲学的"立"。首先从"劳动力价值等同于生活资料价值"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这两个传统观念取得突破,然后延续列宁和卢卡奇这两位哲学巨人的思想方法,进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范畴和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再由两个基本范畴和两对基本矛盾形成了剩余价值哲学的本体论以及范畴体系。剩余价值哲学有"劳动力价值二重性""剩余价值二重性""分工与分配基本矛盾""剩余价值哲学历史观"等10个创新学术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 价值哲学 人的本质 分工与分配 基本范畴 基本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忠诚:知识员工管理的新境界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瑞霞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8-150,共3页
知识型员工已成为组织极其重要而不可或缺的资源,成为人力资源智力资本的核心,所以组织希望能够保有知识型员工。文章针对知识型员工的自身特点,探讨如何平衡组织忠诚是知识员工管理的新境界。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组织忠诚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治理理论的方法论转向及其实践难题 被引量:2
10
作者 申华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7-182,共6页
西方治理理论源于传统管理理论的方法论危机,尽管它的兴起意味着国家管理思维由权威主义向多元主义的转变,即由传统管理方式转变为多元性参与主体、互动性协调方式和整合性治理策略,但是这种新的管理方式在实际运行时也存在诸多实践难题... 西方治理理论源于传统管理理论的方法论危机,尽管它的兴起意味着国家管理思维由权威主义向多元主义的转变,即由传统管理方式转变为多元性参与主体、互动性协调方式和整合性治理策略,但是这种新的管理方式在实际运行时也存在诸多实践难题:公私界限与责任划分的模糊、政府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不明、整合性治理策略在实践中的适用困境,等等。当然,治理理论因强调公民和公民组织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并从中找回公共性,而为现代社会管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治理理论 多元性主体 互动性协调方式 实践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中“师也辟”考辨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思新 《理论月刊》 2004年第9期68-70,共3页
《论语》中孔子评价子张“师也辟”的“辟”,过去多被理解成邪辟或巧慧善佞,即使有被视为偏僻的.也是指其偏于博爱容众的一面。实际上“辟”指的是子张的偏异求新、逾越常理的性格表现,《论语》中子张的许多言论可以证明。
关键词 子张 偏异 求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凤玲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9期66-67,共2页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备受关注,在一定意义上已超出了会计范畴而演变成一种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在了解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基础上,必须从多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 会计信息 失真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否定之否定中走向新世纪——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思潮回顾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思新 朱杰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6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 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从文自由主义文学思想初探
14
作者 邓年 张爱武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11期129-131,共3页
沈从文文学创作与批评中的审美追求、艺术实践与胡适、新月派诸作家的理论主张有着深刻的密切联系,通过对这种联系的考察,可以看出沈从文对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观念的接受、发展与嬗变。
关键词 沈从文 自由主义文学 胡适 新月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报刊与现代文学的发生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思新 朱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32-133,共2页
以往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都只着眼于现代文学与古代和近代文学的传承关系。其实,现代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现代文化科技,都深刻影响着现代文学的发展。特别是,以现代报刊为主的现代传媒,才真正是哺育了现代文学的母亲。
关键词 中国现代报刊 现代文学 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说“重写文学史”——基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角度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豫 《理论月刊》 2004年第12期129-130,共2页
“重写文学史”是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次重要活动,它所关注的一个重点,也是直到今天仍未完全明了的一个难点,就是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学不能依附于政治,也不能脱离政治,两者的统一的关键是对政治作何理解。我国是社... “重写文学史”是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次重要活动,它所关注的一个重点,也是直到今天仍未完全明了的一个难点,就是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学不能依附于政治,也不能脱离政治,两者的统一的关键是对政治作何理解。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最大的政治,因此,只有作家心中有人民,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文学与政治 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媒时代的经典——老舍作品的影视剧改编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思新 朱杰 《理论月刊》 2005年第10期143-146,共4页
老舍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有很多被改编成影视剧,而且有很多成功的范例。那么,老舍的作品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以至时隔半个多世纪,步履匆匆的现代人还愿意安静地坐下来同他一起去翻阅那些发黄了的黑白老照片,听他讲述那一个... 老舍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有很多被改编成影视剧,而且有很多成功的范例。那么,老舍的作品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以至时隔半个多世纪,步履匆匆的现代人还愿意安静地坐下来同他一起去翻阅那些发黄了的黑白老照片,听他讲述那一个个遥远的“老北京”的故事呢?“老舍现象”值得人们深思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作品改编 影视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递加盟制中的合同义务构造
18
作者 王京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8-115,共8页
快递加盟制是我国民营快递企业家经营智慧的结晶,为我国快递行业的腾飞收拢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与物力。《快递暂行条例》虽未明确采用加盟制的表述,但已对加盟连锁经营模式的内容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规定。法律属性上,快递加盟制与已被... 快递加盟制是我国民营快递企业家经营智慧的结晶,为我国快递行业的腾飞收拢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与物力。《快递暂行条例》虽未明确采用加盟制的表述,但已对加盟连锁经营模式的内容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规定。法律属性上,快递加盟制与已被类型化的商业特许经营存在类似之处,但又在主体的服务能力、联结方式、业务排他性、退出机制与独立性等诸多方面显示出行业特色。因而,快递加盟合同具有混合合同属性,其规则适用应首先回归当事人内部的意思合致。由于快递服务具有涉他性,快递用户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实现均建立在快递加盟网络的稳定与安全之上。因此,应在约定义务基础上,对加盟合同当事人施以必要且适当的法定义务,促使加盟合同当事人在保障生产安全与用户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凭借稳定的加盟网络提供持续的、保质的快递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递经营主体 加盟连锁经营 加盟合同 权利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城盛开文明花──钟祥市党政一把手两手抓两手硬的调查
19
作者 王运贵 蓝犁 蔡章田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10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钟祥市 两手抓 两手硬 市委书记 文明城市 “两个文明”建设 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公款吃喝 市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现代中国南北民营报业三次发展之比较
20
作者 郁之行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4-65,共2页
中国的近现代民营报业分别于晚清、民国初年、五四运动后这三段历史时期有过三次快速发展,由于政治、历史原因,南方民营报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上海,北方民营报业的发展则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相比之下,上海民营报业的发展规模最大。究其... 中国的近现代民营报业分别于晚清、民国初年、五四运动后这三段历史时期有过三次快速发展,由于政治、历史原因,南方民营报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上海,北方民营报业的发展则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相比之下,上海民营报业的发展规模最大。究其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格局是决定因素。由于上海是西方各国殖民势力争夺的焦点,国内封建反动势力相应受到了局限,在他们既勾结又争夺的空隙间上海民营报业获得了一定的生存发展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中国 民营报业 发展 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