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刺激器经皮定位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谢涛 肖金苗 +1 位作者 张立东 罗显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7-668,共2页
上肢及手部手术多在臂丛神经(N)阻滞下进行.而传统的肌间沟臂丛N阻滞,体表定位后肓探寻找异感,不仅对麻醉医师有很高的技术要求,也可能对患者造成不适及不良后果如:血肿、气胸等。穿刺时为了一过地寻找激惹神经时出现所谓的异感... 上肢及手部手术多在臂丛神经(N)阻滞下进行.而传统的肌间沟臂丛N阻滞,体表定位后肓探寻找异感,不仅对麻醉医师有很高的技术要求,也可能对患者造成不适及不良后果如:血肿、气胸等。穿刺时为了一过地寻找激惹神经时出现所谓的异感,反复穿刺及变换穿刺针的位置.更加重了患者的不适和损伤。用神经刺激定位在N阻滞中的应用在临床开展多年,但都是使用神经刺激刺专用穿刺针,虽然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但在操作过程中还是会给患者造成不适(触电感、肌肉紧张等)。我们采用德国PAJUNK神经刺激器,经体表皮肤定位.并与传统解剖定位进行肌间沟臂丛N阻滞,并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神经刺激器 神经刺激定位 体表定位 穿刺成功率 穿刺针 手部手术 麻醉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不同气腹压力对IL-1β,IL-6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谢涛 肖金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1期1028-1032,1054,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不同压力CO2气腹对患者机体的IL-1β,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2010年10月~2012年6月择期腹腔镜手术90例,ASAⅠ或Ⅱ级,按病例时间分为10、12、15 mm Hg组。麻醉诱导成功后,3组分别以10、12和15 mm Hg气腹压力...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不同压力CO2气腹对患者机体的IL-1β,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2010年10月~2012年6月择期腹腔镜手术90例,ASAⅠ或Ⅱ级,按病例时间分为10、12、15 mm Hg组。麻醉诱导成功后,3组分别以10、12和15 mm Hg气腹压力建立CO2气腹进行手术,分别于麻醉成功后( T0)、气腹建立后( T1)、摆放手术体位前( T2)、手术完毕气腹消除后(T3)、术后24 h(T4)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间比较:3组患者不同时点MAP、HR、PET CO2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3组患者不同时点 MAP、HR有显著差异(P<0.05),PETCO2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3组患者T1~T3时点IL-1β、IL-6、TNF-α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组内比较:3组IL-1β在T1、T2时点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12 mm Hg组不同时点IL-6无统计学差异(P>0.05),15 mm Hg组在T1、T2、T3时点IL-6显著高于T0时点(P<0.05),12、15 mm Hg组TNF-αT1、T2、T3时点与T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0 mm Hg组仅T0与T1时点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时气腹压力较小的应激反应较轻,以10 mm H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气腹压力 细胞因子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11
3
作者 谢涛 肖金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68-270,共3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ASAⅠ~Ⅱ级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病人,在手术完毕后行病人静脉自控镇痛;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氟比洛芬酯组(K组),芬太尼组(F组),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ASAⅠ~Ⅱ级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病人,在手术完毕后行病人静脉自控镇痛;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氟比洛芬酯组(K组),芬太尼组(F组),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KF组)。在PCA开始后的3、6、12、24、48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镇痛效果、用Ramsay法观察镇静效果、病人自控镇痛(PCA)的给药按压次数,及镇痛后不良反应及处理情况;镇痛后的病人满意度。记录观察数值,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参与术后镇痛的三组病人都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KF组的镇痛效果最好,VAS评分均小于K组和F组(P〈0.05),PCA的按压次数少于另外两组(P〈0.01),镇痛后满意度也好于另外两组,且镇痛后的不良反应最少(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行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A)是安全可行的镇痛方法且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静脉自控镇痛 腹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腹压力对机体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谢涛 肖金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51-853,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不同CO2气腹压力对机体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Ⅰ、Ⅱ、Ⅲ组。麻醉诱导成功后,三组分别以10、12和15mmHg气腹压力建立CO2气腹进行手术。分别于麻醉成功后(T0)、气...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不同CO2气腹压力对机体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Ⅰ、Ⅱ、Ⅲ组。麻醉诱导成功后,三组分别以10、12和15mmHg气腹压力建立CO2气腹进行手术。分别于麻醉成功后(T0)、气腹建立后(T1)、摆放手术体位前(T2)、术毕气腹消除后回复正常体位(T3)及术后24h(T4)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IL-1β、IL-6和TNF-α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与T0时比较,T1、T2时三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同时T1~T3时Ⅲ组IL-1β、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T1~T3时Ⅰ组、Ⅱ组IL-1β、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Ⅲ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不同的CO2气腹压力对炎性细胞因子可能有着不同的影响,压力越小影响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气腹压力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