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丁苯酞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
28
1
作者
刘雅芳
黄咏梅
+2 位作者
戴军
曹雄彬
石云琼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8期145-148,共4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10月于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在常...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10月于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疗程2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后循环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眩晕临床疗效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5%比81.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参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加快(均P<0.05),且观察组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比7.3%,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可靠,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加快后循环血流速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前列地尔注射液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脏介入术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陈海莲
纪托
+1 位作者
武凌宁
尚小珂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 总结心脏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防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湖北省人民医院6例心脏介入术中发生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发病特点、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中1例为房间隔穿刺位置过...
目的 总结心脏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防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湖北省人民医院6例心脏介入术中发生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发病特点、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中1例为房间隔穿刺位置过高致右心房穿孔而发生急性心包填塞,经紧急心外科手术救治成功,1例为送入穿刺鞘致心房穿孔所致,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48 h后痊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1例为反复推送导丝穿破高度狭窄钙化的左前降支所致,经紧急心外科手术救治成功,1例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时发生,经对症治疗及置管引流48 h后痊愈;射频消融术(RFCA)中1例为放置左上肺静脉电极导管时不慎将左心耳穿破所致,行猪尾导管引流、输血、升压等措施后心包填塞症状缓解;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中1例为电极损伤冠状静脉所致,行超声下猪尾导管心包穿刺引流及输血等治疗后,病情稳定.结论 急性心包填塞是心脏介入术的严重并发症,积极预防、及时发现、果断处理是防治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介入术
急性心包填塞
心包穿刺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尘肺合并呼吸衰竭中应用的意义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纪托
陈海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2期17-18,共2页
目的鉴于此,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传统治疗方法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在治疗肺尘埃沉着合并呼吸衰竭中临床效果差异,从而为临床治疗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本文以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152例肺尘埃沉着合并...
目的鉴于此,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传统治疗方法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在治疗肺尘埃沉着合并呼吸衰竭中临床效果差异,从而为临床治疗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本文以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152例肺尘埃沉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采用治疗方法的不同,对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组。结果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治疗方法以后,在平均住院时间上,住院病死率上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常规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的高于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组患者的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肺尘埃沉着合并呼吸衰竭的过程中,与传统常规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肺尘埃沉着合并呼吸衰竭的安全可靠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肺尘埃沉着合并呼吸衰竭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冷冻球囊消融与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比较
被引量:
4
4
作者
纪托
陈海莲
+1 位作者
尚小珂
武凌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0期904-907,共4页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采用冷冻球囊消融(CBA)与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AF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手术记录和门诊随访资料...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采用冷冻球囊消融(CBA)与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AF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手术记录和门诊随访资料并进行对比。结果76例AF患者纳入研究,CBA组及RFCA组各38例。CBA组与RFCA组术中即时肺静脉隔离(PVI)成功率(92%比96%)和主要并发症发生率(2.60%比10.53%)均未见统计学差异。手术时间[(105.5±22.2)min比(136.0±25.0)min,P〈0.01]、x线曝光时间[(19.3±6.0)min比(22.4±5.2)min,P〈0.05]及消融时间[(36.9±12.8)min比(47.0±20.1)min,P〈0.05]CBA组均短于RFCA组。两组患者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低,其中CBA组的发生率为2.6%,RFCA的发生率为10.53%,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果显示,CBA组12个月的复发率为2.63%,RFCA组12个月的复发率为7.89%,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AF患者的导管治疗中,CBA和RFCA具有相似的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射频导管消融
冷冻球囊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丁苯酞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
28
1
作者
刘雅芳
黄咏梅
戴军
曹雄彬
石云琼
机构
鄂东医疗集团
黄石市
中心
医院
湖北
理工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肾脏
疾病
发生与干预
湖北省
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黄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8期145-148,共4页
基金
湖北省黄石市医药卫生科研立项项目(2014-11)
文摘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10月于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疗程2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后循环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眩晕临床疗效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5%比81.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参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加快(均P<0.05),且观察组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比7.3%,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可靠,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加快后循环血流速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丁苯酞
前列地尔注射液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血流速度
Keywords
Butylphthalide
Alprostadil Injection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
Blood velocity
分类号
R441.2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脏介入术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陈海莲
纪托
武凌宁
尚小珂
机构
湖北省黄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总医院科室
武汉市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外科导管室
出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1期75-77,共3页
基金
武汉市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专项基金(项目编号:武卫生计生[2014]77号)
文摘
目的 总结心脏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防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湖北省人民医院6例心脏介入术中发生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发病特点、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中1例为房间隔穿刺位置过高致右心房穿孔而发生急性心包填塞,经紧急心外科手术救治成功,1例为送入穿刺鞘致心房穿孔所致,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48 h后痊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1例为反复推送导丝穿破高度狭窄钙化的左前降支所致,经紧急心外科手术救治成功,1例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时发生,经对症治疗及置管引流48 h后痊愈;射频消融术(RFCA)中1例为放置左上肺静脉电极导管时不慎将左心耳穿破所致,行猪尾导管引流、输血、升压等措施后心包填塞症状缓解;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中1例为电极损伤冠状静脉所致,行超声下猪尾导管心包穿刺引流及输血等治疗后,病情稳定.结论 急性心包填塞是心脏介入术的严重并发症,积极预防、及时发现、果断处理是防治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
心脏介入术
急性心包填塞
心包穿刺
引流
Keywords
Cardiac interventional surgery
Acute cardiac tamponade
Pericardiocentesis
Drainage
分类号
R542.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尘肺合并呼吸衰竭中应用的意义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纪托
陈海莲
机构
湖北省
黄石市
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医院
湖北省黄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2期17-18,共2页
文摘
目的鉴于此,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传统治疗方法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在治疗肺尘埃沉着合并呼吸衰竭中临床效果差异,从而为临床治疗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本文以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152例肺尘埃沉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采用治疗方法的不同,对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组。结果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治疗方法以后,在平均住院时间上,住院病死率上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常规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的高于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组患者的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肺尘埃沉着合并呼吸衰竭的过程中,与传统常规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肺尘埃沉着合并呼吸衰竭的安全可靠选择。
关键词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肺尘埃沉着合并呼吸衰竭
应用效果
Keywords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neumoconiosis complicated by respiratory failure
Application effect
分类号
R1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冷冻球囊消融与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比较
被引量:
4
4
作者
纪托
陈海莲
尚小珂
武凌宁
机构
黄石
人福医院普内科
湖北省黄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心外科
出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0期904-907,共4页
基金
武汉市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专项基金(项目编号:武卫生计生[2014]77号)
文摘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采用冷冻球囊消融(CBA)与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AF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手术记录和门诊随访资料并进行对比。结果76例AF患者纳入研究,CBA组及RFCA组各38例。CBA组与RFCA组术中即时肺静脉隔离(PVI)成功率(92%比96%)和主要并发症发生率(2.60%比10.53%)均未见统计学差异。手术时间[(105.5±22.2)min比(136.0±25.0)min,P〈0.01]、x线曝光时间[(19.3±6.0)min比(22.4±5.2)min,P〈0.05]及消融时间[(36.9±12.8)min比(47.0±20.1)min,P〈0.05]CBA组均短于RFCA组。两组患者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低,其中CBA组的发生率为2.6%,RFCA的发生率为10.53%,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果显示,CBA组12个月的复发率为2.63%,RFCA组12个月的复发率为7.89%,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AF患者的导管治疗中,CBA和RFCA具有相似的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射频导管消融
冷冻球囊消融
Keywords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Cryoballoon ablation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丁苯酞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刘雅芳
黄咏梅
戴军
曹雄彬
石云琼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心脏介入术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临床分析
陈海莲
纪托
武凌宁
尚小珂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尘肺合并呼吸衰竭中应用的意义研究
纪托
陈海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冷冻球囊消融与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比较
纪托
陈海莲
尚小珂
武凌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