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患者硬膜外与静脉术后镇痛效果与通气功能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沈隽 李东来 黄海波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期316-318,共3页
目的比较静脉、硬膜外两种镇痛方法对胸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和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胸科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静脉镇痛组(Ⅰ组)和硬膜外镇痛组(Ⅱ组),各25例。术后镇痛方法:Ⅰ组持续以3mL.h-1速率静脉泵注舒芬太尼3μg.h-1+自控镇痛... 目的比较静脉、硬膜外两种镇痛方法对胸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和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胸科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静脉镇痛组(Ⅰ组)和硬膜外镇痛组(Ⅱ组),各25例。术后镇痛方法:Ⅰ组持续以3mL.h-1速率静脉泵注舒芬太尼3μg.h-1+自控镇痛(PCA)每次0.5μg(锁定时间20min)。Ⅱ组经硬膜外导管注射单次负荷量舒芬太尼2.5μg后,以2mL.h-1速率持续硬膜外泵注0.1%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0.4μg·mL-1)混合液,PCA每次2mL(锁定时间20min)。术后定时测定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值,视觉模拟痛觉评分(VAS)和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钟用力呼出气量(FEV1)。结果Ⅱ组患者术后3,6和12h的VAS值明显低于Ⅰ组(P<0.05),FVC和FEV1值及术后24h的FEV1值均显著大于Ⅰ组(P<0.05);Ⅰ组患者术后1h的PaO2、SaO2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该硬膜外镇痛法对胸科手术患者不仅能产生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而且有利于患者术后通气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镇痛 硬膜外 通气功能 胸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5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沈隽 李东来 黄海波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9期1064-1066,共3页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PS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各25例。两组静脉诱导气管插管...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PS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各25例。两组静脉诱导气管插管方法相同,PS组以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行全凭静脉麻醉,PR组则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二氧化碳气腹后5 min(T3)、手术结束时(T4)、呼之睁眼时(T5)、拔除气管导管后即刻(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值。记录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0.5,1,6,12 h的疼痛语言分级和镇静评分,观察术后12 h内恶心、呕吐、腹胀、瘙痒、尿潴留及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PR组T5、T6的MAP和HR值均明显高于PS组同时值(P<0.05)。PS组的呼吸恢复时间[(10.0±1.9)min]、睁眼时间[(11.0±2.7)min]及拔管时间[(15.0±3.1)min]均明显长于PR组对应值[(6.0±1.7),(9.0±2.9),(12.0±2.5)min](均P<0.05)。PS组术后0.5,1,6,12 h无痛率分别高达92.0%(23/25),92.0%(23/25),100.0%(25/25)和100.0%(25/25),均显著高于PR组对应值(均P<0.01)。术后6 h内PS组患者镇静状态明显好于PR组(P<0.05)。PR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PS组(P<0.01)。结论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但舒芬太尼镇痛作用时间长,在术后短期可提供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有利于术后患者从麻醉中平稳恢复,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可优先考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丙泊酚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预处理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胎儿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余良胜 谢丽金 李东来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2期1579-1582,共4页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预处理对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剖宫产术产妇血流动力学及胎儿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60例,于L3~4行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均分为羟乙基淀粉组(HES组)和乳酸钠林格溶液组(LR组)。麻醉前两组患者分别...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预处理对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剖宫产术产妇血流动力学及胎儿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60例,于L3~4行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均分为羟乙基淀粉组(HES组)和乳酸钠林格溶液组(LR组)。麻醉前两组患者分别输注预充液羟乙基淀粉或乳酸钠林格液500 mL。监测并记录入手术室时(T0)、预充液输注完即刻(T1)、蛛网膜下腔注入局药后5 min(T2)、胎儿娩出时(T3)和术毕(T4)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胎儿娩出时采脐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脐静、动脉血酸碱度差(pHv-a)、氧分压差(Pv-aO2)、氧饱和度差(Sv-aO2)、氧含量差(Cv-aO2)及胎儿氧摄取率(ERO2),以综合评估胎儿的氧供需平衡状况;、同时行出生时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与T0时及HES组对应值比较,T2~T4时LR组患者SBP、DBP明显下降,HR显著增快(P<0.05);LR组低血压发生率和麻黄碱应用量均明显高于HES组(P<0.05);HES组的胎儿脐动、静脉血pH(7.29±0.03),脐静脉PvO2(4.23±0.61)kPa、SvO2(67.2±10.5)%、CvO2(170.4±14.0)mL.L-1,脐静、动脉Pv-aO2(1.62±0.50)kPa、Sv-aO2(33.1±7.2)%、Cv-aO2(86.3±11.6)mL.L-1和ERO2(51.5±6.3)%均高于LR组[pH:(7.26±0.06),PvO2:(3.26±0.68)kPa,SvO2:(56.3±12.0)%,CvO2:(122.6±13.3)mL.L-1,Pv-aO2:(0.92±0.85)kPa,Sv-aO2:(22.5±9.0)%,Cv-aO2:(53.4±16.5)mL.L-1,ERO2:(44.2±8.9)%](均P<0.05);胎儿娩出后,两组新生儿出生时1和5 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羟乙基淀粉预处理能维持CSEA下剖宫产术时母体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增加母体对胎儿的氧供,并提高胎儿对氧的摄取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胎儿 氧供需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甲亢患者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余良胜 李东来 黄海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42-543,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复合丙泊酚 雷米芬太尼 甲亢患者 临床观察 甲状腺机能亢进 麻醉性镇痛药 全凭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