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展医院药学服务的有效方法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秋 艾华 +1 位作者 王珊 戴芸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5期455-456,共2页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药学工作也正从传统的以药物为中心的工作模式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医院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对药师要求亦更高。药剂科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药学服务理念、积极开展继续教育、树...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药学工作也正从传统的以药物为中心的工作模式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医院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对药师要求亦更高。药剂科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药学服务理念、积极开展继续教育、树立药师的专业形象、宣传合理用药知识、认真开展用药咨询、深入临床进行药学监护、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方式拓展药学服务的内涵和模式。总之,药师可结合自身特点,联合临床医、护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搞好医院药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药学服务 用药监测 服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体外透皮吸收实验 被引量:18
2
作者 舒成仁 葛苗苗 +2 位作者 黄露 吴海燕 黎维勇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8期997-999,共3页
目的比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实验制剂和市售参比制剂的透皮吸收效果,并考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实验品存放不同时间的透皮吸收能力。方法以Franz扩散池和体外大鼠皮肤进行体外渗透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的药物浓... 目的比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实验制剂和市售参比制剂的透皮吸收效果,并考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实验品存放不同时间的透皮吸收能力。方法以Franz扩散池和体外大鼠皮肤进行体外渗透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的药物浓度,计算累积透皮吸收量,评价制剂的体外透皮吸收效果。结果两组制剂8 h内不同时段透皮吸收累积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效期内不同存放时间实验制剂各批的透皮吸收累积量和释药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透皮吸收能力一致,在有效期内,不同存放时间的实验制剂透皮吸收能力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丙胺卡因 乳膏 色谱法 高效液相 透皮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趋化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9
3
作者 南毛球 曹雄彬 +5 位作者 宫丽 胡智安 匡良洪 刘雅芳 孙元平 戴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趋化素水平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阿托伐他汀20mg/d)、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40mg/d)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检...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趋化素水平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阿托伐他汀20mg/d)、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40mg/d)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检测血清脂肪因子(脂联素和趋化素)和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血清趋化素、TNFα和IL-8明显下降,脂联素明显上升(P<0.05),且高剂量组趋化素[(3.2±1.2)mg/L vs(5.2±2.2)mg/L,P<0.05],TNF-α[(61.5±18.5)ng/L vs(70.6±20.1)ng/L,P<0.05]和IL-8[(24.5±7.2)ng/L vs(28.2±8.1)ng/L,P<0.05]明显低于低剂量组,脂联素明显高于低剂量组[(12.3±4.9)mg/L vs(9.1±3.8)mg/L,P<0.05]。阿托伐他汀与TNF-α(r=0.610,P=0.001)、IL-8(r=0.351,P=0.005)和趋化素(r=0.624,P=0.001)的变化值呈正相关,与脂联素的变化值呈负相关(r=-0.402,P=0.003),其中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较低剂量的相关性更高(P<0.05,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及早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可以明显调节趋化素和脂联素水平异常,降低炎症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脂联素 趋化因子类 降血脂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糖电解质与两种药物配伍致微粒增加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秋 廖华 王珊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5-256,共2页
目的测定转化糖电解质配伍丹参多酚盐和血栓通后不溶性微粒和pH变化。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浓度,依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不溶性微粒检查法光阻法,测定血栓通和丹参多酚盐分别配伍转化糖电解质溶液放置2 h后不溶性微粒数... 目的测定转化糖电解质配伍丹参多酚盐和血栓通后不溶性微粒和pH变化。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浓度,依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不溶性微粒检查法光阻法,测定血栓通和丹参多酚盐分别配伍转化糖电解质溶液放置2 h后不溶性微粒数。结果两种配伍液均含有不同粒径和数量的不溶性微粒,且均超过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结论转化糖电解质与丹参多酚盐、血栓通配伍可导致微粒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糖电解质 丹参多酚盐 血栓通 微粒 不溶性 光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 被引量:10
5
作者 舒成仁 黄露 +1 位作者 葛苗苗 黎维勇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2期1555-1558,共4页
目的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进行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的药动学研究。方法健康志愿者30例,分为3个剂量组:分别静脉推注盐酸右美托咪定0.5,1.0和1.5μg.kg-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右美托咪定浓度变化。以DAS2.... 目的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进行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的药动学研究。方法健康志愿者30例,分为3个剂量组:分别静脉推注盐酸右美托咪定0.5,1.0和1.5μg.kg-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右美托咪定浓度变化。以DAS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血药峰浓度(Cmax),半衰期(t1/2),清除率(CLz),表观分布容积(Vz),达峰时间(tmax)]。结果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剂3个剂量组的AUC0→12分别为(902.51±264.18)(,1 828.68±643.71)和(2 462.55±492.97)pg.h.mL-1;AUC0→∞分别为(1 068.87±505.46)(,2 027.72±816.93)和(2 597.89±463.06)pg.h.mL-1;Cmax分别为(569.90±155.87)(,1 042.80±330.77)和(1 682.00±639.67)pg.mL-1;tmax分别为(0.13±0.03)(,0.08±0.00)和(0.11±0.04)h;t1/2分别为(2.69±1.38)(,2.59±1.12)和(2.62±0.87)h;3个剂量组间药动学参数AUC0→12,AUC0→∞,Cmaxt,1/2t,max,CLz,Vz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静脉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剂在健康受试者体内呈现随着剂量增加,AUC0→12,AUC0→∞,Cmax增大的代谢规律,其代谢呈线性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盐酸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 被引量:46
6
作者 王正春 李秋 王珊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9期695-696,共2页
目的 :对药物不良反应 (ADR)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查阅 2 0 0 0年 1月~ 2 0 0 4年 3月国内公开发表医药期刊报道药物不良反应 ,按因果关系肯定的 80 3例 ,对所涉及的药物、患者年龄、ADR发生时间、给药途径、临床表现加以统计分析。结... 目的 :对药物不良反应 (ADR)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查阅 2 0 0 0年 1月~ 2 0 0 4年 3月国内公开发表医药期刊报道药物不良反应 ,按因果关系肯定的 80 3例 ,对所涉及的药物、患者年龄、ADR发生时间、给药途径、临床表现加以统计分析。结果 :80 3例ADR涉及药物 16大类 ,抗微生物类药物发生ADR最多 ( 4 4.5 % )。静脉给药发生ADR比例最大( 5 2 .0 % ) ,临床以变态反应最多 ( 4 0 .6% )。中药制剂ADR比例也较大 ( 11.0 % ) ,外用药亦引起严重ADR。结论 :应用药物治疗疾病 ,不仅要重视药物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糖药物不良反应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秋 王珊 王正春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11期826-827,共2页
目的 :分析降糖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特征 ,旨在指导临床合理应用降糖药物。方法 :对 2 0 0 2年 1月~2 0 0 4年 5月中国期刊数据库及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杂志进行检索 ,对检索出的 5 2例应用降糖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ADRs)表现、ADRs程度... 目的 :分析降糖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特征 ,旨在指导临床合理应用降糖药物。方法 :对 2 0 0 2年 1月~2 0 0 4年 5月中国期刊数据库及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杂志进行检索 ,对检索出的 5 2例应用降糖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ADRs)表现、ADRs程度、因果评价、治疗转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降糖药物引起ADRs与人群分布和年龄因素等有关 ,ADRs临床表现主要是低血糖 (2 8.8%)和变态反应 (15 .4%)。ADRs转归治愈 3 1例 ,好转 2 1例。结论 :糖尿病并发症较多 ,加之长期合并用药 ,应嘱咐患者科学使用降糖药物 ,并密切关注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药物 不良反应 糖尿病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8
作者 李秋 王珊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6期732-735,共4页
病毒感染性疾病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抗肝炎病毒药物主要有干扰素类(如干扰素、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等),核苷(酸)类(如恩曲他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抗流感病毒药物(如肌苷单磷酸脱氧酶抑制药利巴韦林、干扰素诱... 病毒感染性疾病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抗肝炎病毒药物主要有干扰素类(如干扰素、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等),核苷(酸)类(如恩曲他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抗流感病毒药物(如肌苷单磷酸脱氧酶抑制药利巴韦林、干扰素诱导药盐酸阿比朵尔、M2蛋白离子通道抑制药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神经氨酸酶抑制药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等),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药物(齐多夫定、奈韦拉平、地拉韦定、依非韦伦等)。对抗病毒药物的研究已成为全球新药研究开发的一个重要课题。抗病毒药物面临抗药性突变株的挑战,为克服抗病毒药物存在的缺点,应尽可能寻找有效的新化学实体药物,并对已有的药物进行结构修饰,制备新的衍生物;寻找有效的药物载药释药系统,提高抗病毒药的疗效是目前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药物 耐药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李秋 王珊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9-410,共2页
根据我国目前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特殊人群用药情况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进行分析与研究。《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载的品种对新的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没有针对性药品,没有满足儿童使用的具体药品以及缺少常见病首选药物。《... 根据我国目前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特殊人群用药情况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进行分析与研究。《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载的品种对新的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没有针对性药品,没有满足儿童使用的具体药品以及缺少常见病首选药物。《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应增加疾病的首选药物,增补长期应用于临床并被证实稳定、安全、有效的儿科专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常见病 多发病 儿童用药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药师审核处方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8
10
作者 廖华 李秋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0-550,I0001,共2页
门诊药师应用药学知识对门诊处方中常见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和干预,探求解决方法,但由于药师知识不足,使得一些问题无法进行正确的判断。门诊还存在着药师新知识及临床知识不足给审核处方带来一定障碍。因此,药师除需要及时更新知识,... 门诊药师应用药学知识对门诊处方中常见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和干预,探求解决方法,但由于药师知识不足,使得一些问题无法进行正确的判断。门诊还存在着药师新知识及临床知识不足给审核处方带来一定障碍。因此,药师除需要及时更新知识,还需与医生进行良好的交流,给患者正确指导,从而达到用药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审核 不合理处方 合理用药 药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荞麦提取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1
作者 舒成仁 付志荣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4期328-329,共2页
通过金荞麦有效部位的研究,发现金荞麦提取物具有抗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通过体内外的感染实验提示金荞麦提取物具有对小白鼠体内感染的保护作用。另外药理实验证明金荞麦提取物具有降... 通过金荞麦有效部位的研究,发现金荞麦提取物具有抗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通过体内外的感染实验提示金荞麦提取物具有对小白鼠体内感染的保护作用。另外药理实验证明金荞麦提取物具有降血脂和血糖、镇咳祛痰及抗突变的作用,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养麦提取物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志醋酸乙酯提取成分的镇静催眠作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文莉 舒成仁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0期998-999,共2页
目的观察远志醋酸乙酯提取成分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方法观察不同剂量远志醋酸乙酯提取成分对小鼠外观行为,注射阈下剂量与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后的睡眠,及其小鼠爬梯的影响。结果给予不同剂量远志醋酸乙酯提取成分后,小鼠入... 目的观察远志醋酸乙酯提取成分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方法观察不同剂量远志醋酸乙酯提取成分对小鼠外观行为,注射阈下剂量与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后的睡眠,及其小鼠爬梯的影响。结果给予不同剂量远志醋酸乙酯提取成分后,小鼠入睡率、入睡时间均有增加,爬梯数和站立数减少。结论远志醋酸乙酯提取成分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醋酸乙酯提取成分 镇静催眠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菌丝体对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祚荣 卢振 李秋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7期570-572,共3页
目的研究发酵灵芝菌丝体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灵芝菌丝体低、中、高3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灵芝菌丝体混悬液0.3,0.6,0.9g·kg-1·d-1,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 目的研究发酵灵芝菌丝体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灵芝菌丝体低、中、高3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灵芝菌丝体混悬液0.3,0.6,0.9g·kg-1·d-1,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则同期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30d后,低、中、高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CCl4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生化指标,同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灵芝菌丝体可使化学性肝损伤小鼠升高的血清ALT、AST和肝脏指数降低,并使肝脏病理损伤性变化减轻。结论灵芝菌丝体对化学性肝损伤小鼠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菌丝体 肝损伤 化学性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麦籽粒提取物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舒成仁 裘军 王高升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0期880-882,共3页
目的探讨苦荞麦籽粒提取物(FTGE)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FTGE对四氯化碳(CC l4)致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小白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CC l4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纯化水,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联苯双酯200 mg.kg-1.d-1,低剂量... 目的探讨苦荞麦籽粒提取物(FTGE)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FTGE对四氯化碳(CC l4)致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小白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CC l4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纯化水,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联苯双酯200 mg.kg-1.d-1,低剂量实验组、中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FTGE 20,40和60g.kg-1.d-1,各组均连续给药7 d。7 d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0.1%CC l4花生油溶液10mL.kg-1。禁食16 h,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试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值。FTGE对D-半乳糖胺(D-Galn)致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取60只小鼠,雌雄各半,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D-Galn模型组灌胃给予0.9%氯化钠溶液20 mL.kg-1.d-1,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联苯双酯15 mg.kg-1.d-1,低剂量实验组、中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FTGE 20,40和60 g.kg-1,各组连续灌胃给药12 d,于末次给药后1 h,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腹腔注射10%D-Galn 800 mg.k-g1,小鼠于腹腔注射D-Galn后禁食过夜,待16 h后断头处死动物。结果FTGE对CC l4和D-Galn导致的急性肝损伤小鼠有非常显著的降酶作用(P<0.01),且剂量越大,降酶作用越强。结论苦荞麦籽粒提取物对化学性肝损伤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麦籽粒提取物 四氯化碳 D-半乳糖胺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酸缓释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舒成仁 邓彬 +1 位作者 周雪苹 黎维勇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1期1432-1434,共3页
目的建立烟酸血浆浓度测定法,并进行该药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双交叉设计,30例健康受试者口服国产烟酸缓释片(受试制剂)和进口烟酸缓释片(参比制剂)各1 50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测定血浆中烟酸浓度。结果受试制剂... 目的建立烟酸血浆浓度测定法,并进行该药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双交叉设计,30例健康受试者口服国产烟酸缓释片(受试制剂)和进口烟酸缓释片(参比制剂)各1 50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测定血浆中烟酸浓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15)分别为(20 046.1±16 286.8)和(21 605.0±18 058.5)ng.h.mL-1,AUC0→∞分别为(20 806.0±16 300.7)和(22 811.2±18 468.3)ng.h.mL-1;Cmax分别为(8 716.3±6 811.2)和(9 570.2±8 217.1)ng.mL-1;tmax分别为(4.414±1.337)和(4.310±1.285)h;t1/2分别为(4.000±4.898)和(2.906±3.393)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6±30.9)%。结论国产烟酸缓释片与进口烟酸缓释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酸 药动学 生物等效性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汤)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6
作者 王高升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8期561-562,共2页
随着六味地黄丸 (汤 )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 ,其药理学研究也不断深入。研究表明 ,六味地黄丸 (汤 )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衰老作用 ,并在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糖代谢异常的防治中均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汤 药理作用 中药 免疫系统 心血管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 糖代谢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依诺沙星制剂中依诺沙星的含量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珊 王雨来 +1 位作者 涂岱云 沈佳特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0期949-950,共2页
目的建立依诺沙星制剂中依诺沙星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Kromasil C18色谱柱(200 mm×4.6 mm,7μm);流动相:0.025 mol·L-1磷酸(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甲醇-乙腈(80:10:10),流速:1.0 mL·min-1;... 目的建立依诺沙星制剂中依诺沙星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Kromasil C18色谱柱(200 mm×4.6 mm,7μm);流动相:0.025 mol·L-1磷酸(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甲醇-乙腈(80:10:1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69 nm;进样量:20μL.结果依诺沙星主峰与各杂质及降解产物峰能有效分离,在2~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依诺沙星片平均回收率100.0%,RSD=0.8%;依诺沙星胶囊平均回收率98.5%,RSD=1.2%;依诺沙星滴眼液平均回收率99.1%,RSD=0.7%;依诺沙星软膏平均回收率98.9%,RSD=0.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各种依诺沙星制剂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诺沙星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西替利嗪咀嚼片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舒成仁 卫乐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8-591,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西替利嗪咀嚼片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两周期自身对照交叉试验设计,单剂量口服给药,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法测定血浆盐酸西替利嗪浓度,DAS2.0软件处理血药浓度数据并计算参数,评价生物等... 目的研究盐酸西替利嗪咀嚼片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两周期自身对照交叉试验设计,单剂量口服给药,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法测定血浆盐酸西替利嗪浓度,DAS2.0软件处理血药浓度数据并计算参数,评价生物等效性。结果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盐酸西替利嗪咀嚼片和参比制剂盐酸西替利嗪片20 mg,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5.814±1.454),(5.802±1.028)μg.mL-1.h;AUC0→∞分别(6.358±1.617),(6.236±1.186)μg.mL-1.h;Cmax分别为(0.749±0.149),(0.716±0.153)μg.mL-1;tmax分别为(0.819±0.391)和(1.000±0.429)h;t1/2分别为(7.332±0.199)和(7.375±1.420)h;相对生物利用度(99.9±17.5)%。结论所建立的血浆盐酸西替利嗪浓度检测方法可满足相对生物利用度试验方法学要求,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替利嗪 盐酸 生物利用度 相对 生物等效性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患者退药现象分析与合理退药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珊 李秋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9期973-974,共2页
目的分析门诊患者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率及合理退药的方法。方法统计门诊退药处方126张,进行退药原因分类分析。结果退药原因按所占比例依次为药品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患者服药依从性不好、医师用药不当、患者病情改变等。结论... 目的分析门诊患者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率及合理退药的方法。方法统计门诊退药处方126张,进行退药原因分类分析。结果退药原因按所占比例依次为药品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患者服药依从性不好、医师用药不当、患者病情改变等。结论有效开展药学服务,做好临床药学工作,增强医务人员责任心,可减少门诊退药发生;应建立合理化退药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药 药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致震颤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雨来 王珊 +2 位作者 韩勇 杜国安 吴文兵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1期1522-1523,共2页
关键词 胺碘酮 震颤 临床药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