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根不同发育状态下闭合式开窗导萌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丹 张洁 陈晓梅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牙根不同发育状态下闭合式开窗导萌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对上颌埋伏阻生前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该院收治并经闭合式开窗导萌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的上颌埋伏阻生前牙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牙根发育状态分... 目的探讨牙根不同发育状态下闭合式开窗导萌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对上颌埋伏阻生前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该院收治并经闭合式开窗导萌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的上颌埋伏阻生前牙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牙根发育状态分为完全组(牙根发育完全)、未完全组(牙根发育不完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两组患者而治疗疗效、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未完全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完全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完全组患者治疗时间、牙龈指数、出血指数低于完全组,咬合力、咀嚼效率明显高于完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完全组并发生症总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完全组的19.05%(χ^(2)=4.086,P=0.043)。结论牙根发育不完全患者采用闭合式开窗导萌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效果优于牙根发育完全患者,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不同发育状态 上颌埋伏阻生前牙 闭合式开窗导萌术 正畸牵引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47
2
作者 周焰 韩亮 《安徽医学》 2017年第4期476-478,共3页
目的分析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高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黄冈市黄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 目的分析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高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黄冈市黄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血脂变化,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和糖化血糖蛋白(HbAlc)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FBG(7.12±2.05)mmol/L、HbAlc(8.21±1.26)%、2 h PG(9.52±2.34)mmol/L]均低于对照组[FBG(9.36±2.05)mmol/L、HbAlc(8.27±1.69)%、2 h PG(13.10±2.3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得到改善,观察组分别为(18.62±1.84)kg/m^2、(13.25±2.36)m U/L,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1.65±2.05)kg/m^2,(11.20±2.64)m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2.2%,低于对照组的17.8%(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肯定,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初发型 二甲双胍 磷酸西格列汀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点穿刺腰硬联合麻醉在盆腔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建斌 赵新春 +3 位作者 陆阳春 程海涛 柳水平 陈玲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8期68-69,共2页
目的:比较两点穿刺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点穿刺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择盆腔手术160例,随机分为两点穿刺组(A组)80例和单点穿刺组(B组)80例。A组选取T12~L1或L1~2脊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然后选取L2~3脊... 目的:比较两点穿刺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点穿刺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择盆腔手术160例,随机分为两点穿刺组(A组)80例和单点穿刺组(B组)80例。A组选取T12~L1或L1~2脊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然后选取L2~3脊间隙行蛛网膜下腔阻滞。B组选取L2~3脊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硬膜外穿刺成功后,脊麻针经硬膜外穿刺针内进入行蛛网膜下腔麻醉,然后拔除脊麻针,再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导管。观察两组患者的椎管内穿刺及麻醉平面控制情况等。结果:A组无硬膜穿破,脊穿针顺利穿入蛛网膜下腔79例,穿不到脑脊液1例。B组脊穿针顺利穿入蛛网膜下腔72例,穿不到脑脊液8例,退脊麻针时硬膜穿破6例。麻醉平面情况:A组75例麻醉平面达到手术要求,4例麻醉平面过低,经过硬膜外追加局麻药达到手术要求。B组68例麻醉平面达到手术要求,10例麻醉平面过低,经过硬膜外追加局麻药4例达到手术要求。9例改全身麻醉完成手术。结论:两点穿刺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完全避免了硬膜外针引导时穿破硬膜的风险,麻醉平面得到了理想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两点穿刺 盆腔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夏春明 王建国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1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本院诊治的48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电针治疗),每组各24例,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以及病程,进行...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本院诊治的48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电针治疗),每组各24例,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以及病程,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愈率明显升高,治疗时间和病程明显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电针治疗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 胃排空障碍 电针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志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4期68-69,共2页
目的研究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栓体舒)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住院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病6h以内患者,分别给予栓体舒或尿激酶,观察主要疗效和安全性指标。结果共入组60例患者,栓... 目的研究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栓体舒)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住院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病6h以内患者,分别给予栓体舒或尿激酶,观察主要疗效和安全性指标。结果共入组60例患者,栓体舒溶栓患者30例,尿激酶溶栓患者30例,溶栓后栓体舒血管再通率(24/30,80%)与尿激酶(18/3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栓体舒组发热发生率3.3%,低血压发生率6.7%,出血发生率3.3%均为消化道出血,经治疗而愈;尿激酶组发热伴皮疹6.7%,低血压3.3%,消化道出血6.7%,二组均未发生颅内出血,二组的不良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栓体舒溶栓治疗较尿激酶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高、过敏反应及出血发生率低,程度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体舒 尿激酶 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吴佳民 黄丹 占学兵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2期155-156,共2页
目的 :探讨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8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3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 目的 :探讨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8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3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总正常率。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总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确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稳心颗粒 心血管内科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西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志军 鲁腊英 赵彦儒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8期178-179,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长春西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收治73例脑梗死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患者口服100mg的阿司匹林,1次/d。治疗组37例患者在对照组的... 目的研究分析长春西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收治73例脑梗死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患者口服100mg的阿司匹林,1次/d。治疗组37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20mg长春西汀加入到250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两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6.5%,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7.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脑梗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西汀 阿司匹林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葡萄糖与洛索洛芬联用对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姜志良 《抗感染药学》 2016年第3期681-683,共3页
目的:评价盐酸氨基葡萄糖与洛索洛芬钠对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00例;采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及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均... 目的:评价盐酸氨基葡萄糖与洛索洛芬钠对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00例;采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及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洛索洛芬钠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和Lequesne评分值。结果:治疗2、4、8、12周后,观察组患者Lequesne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后Lequesne评分值为最低(P<0.05);治疗后不同时期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2、4周为最高。结论:采用盐酸氨基葡萄糖与洛索洛芬钠治疗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促进了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 盐酸氨基葡萄糖 洛索洛芬钠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9
作者 胡志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7期55-55,58,共2页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共入组86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心电图的变化,...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共入组86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心电图的变化,治疗后半年内再缺血事件发生情况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组胸痛、胸闷症状发作频率较对照组少,最长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为81.4%;治疗组半年内再缺血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ST段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干眼症病因学分析 被引量:34
10
作者 夏丹 夏钦 +1 位作者 方敏 张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89-293,共5页
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及动力学的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面的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传统观念认为干眼症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与泪液分泌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有关,所以对成年人干眼症的研究较... 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及动力学的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面的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传统观念认为干眼症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与泪液分泌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有关,所以对成年人干眼症的研究较多,而忽视了儿童干眼症。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儿童出现了类似于成年人干眼症的临床表现,而且通过常规的抗感染治疗病情反而加重。因此,儿童干眼症应该受到重视。重度维生素A缺乏(VitaminAdeficiency,VAD)导致的儿童眼干燥症曾是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儿童重度VAD十分少见。但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sub-clinical Vitamin Adeficiency,SVAD)、视频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的普及、不良的瞬目习惯、宠物和玩具等密切接触、系统免疫性疾病以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均可引起泪膜不稳定而导致干眼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干眼症 亚临床VitA缺乏 视频终端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过敏性结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摘除术后排尿困难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熊军 熊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9期36-37,共2页
目的分析前列腺摘除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前列腺摘除术后排尿困难病例资料。结果其中后尿道狭窄8例,逼尿肌功能障碍2例,尿道内口闭锁2例,后唇瓣膜2例,腺体残留、增生复发和前列腺癌各1例。结论尿道狭窄是术后排尿困... 目的分析前列腺摘除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前列腺摘除术后排尿困难病例资料。结果其中后尿道狭窄8例,逼尿肌功能障碍2例,尿道内口闭锁2例,后唇瓣膜2例,腺体残留、增生复发和前列腺癌各1例。结论尿道狭窄是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尿流动力学检查对术后症状的分析,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摘除术 排尿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手术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措施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贺杰美 曾一 +1 位作者 陈文君 夏春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6期141-142,共2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实施甲状腺手术患者47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 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实施甲状腺手术患者47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后采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在临床上更适宜被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护理 个性化护理措施 应用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春明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7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根治性结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及预后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结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姑息性手术,n=20)和观察组(根治性手术,n=40),对两组术后3年生存率、淋巴结转移、预后满意度,... 目的探讨根治性结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及预后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结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姑息性手术,n=20)和观察组(根治性手术,n=40),对两组术后3年生存率、淋巴结转移、预后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姑息性手术患者相比,根治性手术患者的术后3年生存率明显升高,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降低,预后满意度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治性结肠癌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延长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结肠癌 局部 复发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培菲康联合痛泻宁颗粒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占学兵 吴佳民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2期154-155,共2页
目的 :探讨用培菲康联合痛泻宁颗粒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4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 目的 :探讨用培菲康联合痛泻宁颗粒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4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培菲康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培菲康联合痛泻宁颗粒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肠道症状的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肠道症状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培菲康联合痛泻宁颗粒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康复。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菲康 痛泻宁颗粒 肠易激综合征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胆囊炎44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肖钟林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1期14-14,共1页
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胆囊炎44例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老年 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晚期肿瘤患者重症肺部感染与电解质紊乱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瑾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3期39-40,共2页
目的研究老年晚期肿瘤患者重症肺部感染和电解质紊乱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老年晚期肿瘤合并重症肺部感染和电解质紊乱患者的临床资料,加强监测患者电解质水平的变化情况,给予其抗炎及对症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低钠患... 目的研究老年晚期肿瘤患者重症肺部感染和电解质紊乱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老年晚期肿瘤合并重症肺部感染和电解质紊乱患者的临床资料,加强监测患者电解质水平的变化情况,给予其抗炎及对症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低钠患者54例,低氯患者11例,低钙患者9例,低钾患者10例。70例患者中有65例接受抗炎对症治疗,住院时间为5~27 d,平均住院时间(16.89±3.89)d;且该6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余有1例患者主动放弃治疗,有4例因重症肺部感染引发多器官衰竭的情况,并经抢救治疗无效后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治疗后患者的血清钠(132.72±24.79)mmol/L、血清钾(4.27±1.03)mmol/L及血清氯(97.85±22.75)mmol/L高于治疗前的(119.78±23.41)、(3.75±0.62)、(89.59±21.5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晚期肿瘤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电解质监测的力度,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并对感染病原菌进行有效的控制,可增强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促进相关症状缓解,提高病情控制效果,减少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部感染 老年晚期肿瘤 电解质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