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方向阳 张礼涛 +1 位作者 郭坤报 鲁吉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9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锁压板固组和非锁压组,各60例。非锁压组实施常规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锁压板固组实施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锁压板固组和非锁压组,各60例。非锁压组实施常规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锁压板固组实施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疼痛情况)、疗效、手术前后肢体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锁压板固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5.73±11.13)min、(135.03±7.63)d,均明显短于非锁压组的(67.13±10.12)min、(143.25±8.36)d,术中出血量(53.66±8.37)ml少于非锁压组的(78.23±11.13)ml,术后24 h、72 h、5 d、7 d和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4.26±1.13)、(4.83±1.36)、(3.86±1.63)、(2.58±1.16)、(0.93±0.36)分,均显著低于非锁压组的(5.69±1.20)、(5.89±1.23)、(4.96±1.72)、(3.51±1.63)、(1.42±0.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压板固组总有效率98.33%(59/60)显著高于非锁压组的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评分和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锁压板固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评分和总分分别为(55.38±3.25)、(30.24±3.74)、(85.62±8.27)分,均显著高于非锁压组的(50.69±5.37)、(28.56±5.32)、(79.25±7.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压板固组并发症发生率3.33%(2/60)显著低于非锁压组的16.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固定效果可靠,疼痛程度较轻,且手术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患者康复进程加快,进一步提升患肢功能恢复效果,治疗效果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肢体功能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