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金融学会1992年度金融科学研究课题招标公告(不另发文)
1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3-23,共1页
1.湖北省金融学会、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金融研究所实行“以课题带队伍”的科研组织方法已经过两年的实践和探索,为了完善和规范科研组织管理、实现平等竞争和提高科研质量,从1992年起,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确定科研课题承担单位和课... 1.湖北省金融学会、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金融研究所实行“以课题带队伍”的科研组织方法已经过两年的实践和探索,为了完善和规范科研组织管理、实现平等竞争和提高科研质量,从1992年起,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确定科研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组。 2.招标范围为湖北省金融系统的各级单位或个人(含辖区院校)。所有申报单位必须有由三人以上(含三人)组成的课题组,单独一个人的申报材料不予受理。 3.招标选题为“湖北省金融学会1992年度重点研究课题指南”所列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组织 金融学会 课题承担单位 科研质量 招标公告 招标范围 科学研究课题 重点研究课题 学会秘书处 申报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学会、湖北省金融学会关于联合办好《银行与企业》杂志的协议
2
作者 赵海宽 黄伟如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62-62,共1页
根据总行在长春召开的金融研究所所长会议精神,《银行与企业》杂志(月刊)自一九八四年起由中国金融学会与湖北省金融学会共同主办,《银行与企业》作为《金融研究》的姊妹刊物(属于省级以上刊物),办出了自己特色,提高了刊物的质量,扩大... 根据总行在长春召开的金融研究所所长会议精神,《银行与企业》杂志(月刊)自一九八四年起由中国金融学会与湖北省金融学会共同主办,《银行与企业》作为《金融研究》的姊妹刊物(属于省级以上刊物),办出了自己特色,提高了刊物的质量,扩大了刊物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实践证明,联合办刊是一条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办刊方法.为了继续加强两家之间的联系与协作,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金融学会 刊物质量 《金融研究》 联合办刊 社会影响 分行副行长 编辑部主任 实践证明 一九 王美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金融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关于聘请第三届理事会名誉会长和顾问的决议
3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1-41,共1页
经湖北省金融学会第三届理事会提议,并经全体会员代表讨论通过,决定聘请韩宏树同志为湖北省金融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名誉会长;聘请李崇淮、夏振坤、郝孚逸、何福林、齐树勋同志为湖北省金融学会第三届理事会顾问。
关键词 金融学会 全体会员 夏振坤 韩宏 振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副省长、省金融学会名誉会长韩宏树同志的讲话
4
作者 韩宏树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7-47,共1页
这次代表大会选举了第三届理事会顾问、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以及秘书长,大会一致同意本届理事会会长汪伟同志关于湖北省金融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汪伟同志的工作报告回顾了前段工作中的成绩,总结了经验教训,对今后学会的工作... 这次代表大会选举了第三届理事会顾问、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以及秘书长,大会一致同意本届理事会会长汪伟同志关于湖北省金融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汪伟同志的工作报告回顾了前段工作中的成绩,总结了经验教训,对今后学会的工作做了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特别是高度评价了前任会长关广富同志对我省金融理论研究工作所做的巨大贡献。对大会所取得的上述成果,我表示热烈祝贺。代表们选举我为第三届理事会名誉会长,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作为分管全省财贸金融工作的负责人,我想借此机会,一方面向大家学习,另一方面为大家服务,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广富 湖北省副省长 韩宏 工作报告 理事会会长 理论研究工作 学会名誉会长 经验教训 研究部门 合理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到“六个坚持” 发挥金融学会作用
5
《理论月刊》 CSSCI 1997年第9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农村信用社 学会工作 学术交流活动 科研成果 对策建议 金融体制改革 研究任务 湖北省 信贷资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南财大教授周骏同志的讲话
6
作者 周骏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9-49,共1页
我在这里表示愿意接受作为湖北省金融学会顾问和省金融科学奖评审委员会成员的职务,为湖北省金融学科的兴旺尽绵薄之力。当前,社会主义制度正面临着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形势。发生在中国的动乱和东欧某些国家的一系列事变,必须引起我... 我在这里表示愿意接受作为湖北省金融学会顾问和省金融科学奖评审委员会成员的职务,为湖北省金融学科的兴旺尽绵薄之力。当前,社会主义制度正面临着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形势。发生在中国的动乱和东欧某些国家的一系列事变,必须引起我们的极大警觉。我个人认为: 我们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最大限度地解放社会生产力,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特别是依靠科技进步带动发展社会生产,极大地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如果我们的工作能够尽量从这方面去做,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进程就会大大地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学科 物质文化生活 自我发展 人民群众 现代科学 学会副会长 学会顾问 评审委员会 社会生产 小型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武汉城市圈金融协作与发展论坛综述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冰 张肇智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21,共2页
2006年11月17日,首届“1+8”武汉城市圈金融协作与发展论坛在湖北咸宁市举行。来自中国金融学会、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局、湖北省金融学会及“1+8”各城市人民银行的有关专家学者就武汉城市圈金融协作与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这对... 2006年11月17日,首届“1+8”武汉城市圈金融协作与发展论坛在湖北咸宁市举行。来自中国金融学会、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局、湖北省金融学会及“1+8”各城市人民银行的有关专家学者就武汉城市圈金融协作与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这对于进一步加强武汉城市圈经济金融融合、推动武汉城市圈经济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期特推出部分专家学者的文章和会议综述,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金融协作 发展论坛 综述 城市圈经济 金融学会 人民银行 专家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贺《武汉金融》》出刊200期
8
作者 杨立杰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共1页
2016年第8期是《武汉金融》出刊的第200期,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武汉金融》前身为《银行与企业》,创刊于1984年。跨入新世纪,人民银行建立大区分行体制以后,期刊更名为《武汉金融》。更名后,《武汉金融》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 2016年第8期是《武汉金融》出刊的第200期,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武汉金融》前身为《银行与企业》,创刊于1984年。跨入新世纪,人民银行建立大区分行体制以后,期刊更名为《武汉金融》。更名后,《武汉金融》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主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 金融 期刊更名 企业 主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思想 提高金融科研水平
9
《武汉金融》 1984年第8期19-21,共3页
中国金融学会于一九八四年五月三十一日到六月八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省人民银行系统、各专业银行系统的学会会员代表,有关大专院校的教授、学者等共三百多位代表。代表会议议程有四项:1、讨论并通... 中国金融学会于一九八四年五月三十一日到六月八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省人民银行系统、各专业银行系统的学会会员代表,有关大专院校的教授、学者等共三百多位代表。代表会议议程有四项:1、讨论并通过常务理事工作报告;2、修改学会章程;3、选举新的理事会;4、进行学术交流。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国金融学会会长李葆华致开幕词。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鸿儒向大会作了“解放思想,开扩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金融学会 解放思想 顾问委员会 人民银行系统 学术交流 安徽省合肥市 学会会员 代表会议 李葆 金融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下,如何看待企业资金的“紧”与“松”
10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7,共4页
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下,如何看待企业资金的“紧”与“松”湖北省金融学会在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企业资金紧张已成为政府、金融、财政、企业以及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一个焦点。它不仅现在,而且在可预期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仍会困扰我国... 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下,如何看待企业资金的“紧”与“松”湖北省金融学会在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企业资金紧张已成为政府、金融、财政、企业以及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一个焦点。它不仅现在,而且在可预期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仍会困扰我国经济运行。我们认为,当前经济运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企业资金 资金紧张 适度从紧 企业自有流动资金 工业企业 固定资产投资 经济增长 个体私营企业 金融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敬告读者
11
《武汉金融》 1985年第5期14-,共1页
经中国金融学会与湖北省金融学会商定,从本期起,《银行与企业》月刊由两会共同主办。《银行与企业》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刊物,立足于金融理论与政策的研究,融金融、经济为一体,面向社会、面向经济、面向企业。从这点来说,在我国是个新创举... 经中国金融学会与湖北省金融学会商定,从本期起,《银行与企业》月刊由两会共同主办。《银行与企业》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刊物,立足于金融理论与政策的研究,融金融、经济为一体,面向社会、面向经济、面向企业。从这点来说,在我国是个新创举,是金融研究与经济活动结合的一个重要尝试。《银行与企业》将着重发挥三个作用。一是桥梁作用。及时传递金融、经济学术信息和实践信息,沟通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二是路标作用。及时通报经济、金融方面的大政方针和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告读者 金融学会 学术信息 经济活动 三个作用 实践信息 桥梁作用 国家货币 市场信息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