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野生动物救护现状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婧 何武 +5 位作者 雷永松 李勇 熊艳平 杨国祥 张俊 陈光 《湖北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66-68,共3页
通过对野生动物救护工作的意义内容、湖北省野生动物资源、救护机构设立、野生动物救护特点、存在的问题等情况的分析。为提高湖北野生动物救护工作成效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 湖北 野生动物救护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现状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卢卫民 《湖北林业科技》 2007年第4期54-58,共5页
笔者就湖北省分布的2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种群数量、分布情况进行描述,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 湖北 一级保护 动物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现状与产业发展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金山 杨国祥 +3 位作者 顾娟 雷永松 陈婧 卢卫民 《湖北林业科技》 2010年第6期40-43,共4页
湖北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长期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为加快这一产业发展,笔者对湖北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发展状况开展了调查,基本摸清了产业发展现状,在认真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就如何发挥地域优势,发展壮大湖北省野生... 湖北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长期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为加快这一产业发展,笔者对湖北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发展状况开展了调查,基本摸清了产业发展现状,在认真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就如何发挥地域优势,发展壮大湖北省野生动物产业提出了科学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驯养繁殖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能力建设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俊 李勇 +6 位作者 陈光 陈婧 冯伟 何武 钟浩 郑和松 杨国祥 《湖北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74-78,共5页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与人类卫生健康关系密切,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能力是提升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质量和效率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调查、整理、统计、分析湖北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人员、设施设备、经费保障等能力建设及...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与人类卫生健康关系密切,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能力是提升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质量和效率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调查、整理、统计、分析湖北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人员、设施设备、经费保障等能力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发现存在监测站点重设轻建、人员少且不专、监测防控质量不高等问题,并提出加强体系建设、提升专业能力、提高精准化监测等提升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 监测防控 能力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水鸟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 被引量:6
5
作者 卢卫民 《湖北林业科技》 2007年第2期39-44,共6页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湿地资源丰富,享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湿地类型既有平原湿地,又有亚高山湿地,湿地总面积在161.7万hm2以上。复杂的湿地环境和丰富的湿地生物资源,使...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湿地资源丰富,享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湿地类型既有平原湿地,又有亚高山湿地,湿地总面积在161.7万hm2以上。复杂的湿地环境和丰富的湿地生物资源,使湖北成为水鸟重要的繁殖地、迁徙停歇地和越冬地。在我国的231种水鸟中,湖北省有126种,隶属7目19科58属。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有20种,属于湖北省省级重点保护的有18种。笔者对湖北省水鸟的物种多样性、种群数量、生态分布规律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鸟 多样性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7年湖北省部分湿地野鸟携带禽流感情况调查
6
作者 陈婧 张晓霜 +5 位作者 杨国祥 朱功良 李勇 陈光 张俊 何武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S01期298-300,共3页
野生鸟类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对禽流感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为了解湖北省湿地野鸟携带禽流感的情况,于2016—2017年对湿地野鸟进行了监测,对采集的野鸟粪便进行了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野鸟禽流感阳性率呈上升趋势,主要亚型为H... 野生鸟类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对禽流感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为了解湖北省湿地野鸟携带禽流感的情况,于2016—2017年对湿地野鸟进行了监测,对采集的野鸟粪便进行了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野鸟禽流感阳性率呈上升趋势,主要亚型为H9N2、H6N1、H6N2等,提示应该加强监测力度,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AIV) 野鸟 湿地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鸟类新记录—仙八色鸫
7
作者 陈金良 高新章 +2 位作者 张军 吕琪 杨国祥 《湖北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77-77,共1页
2009年10月,在湖北省三峡大老岭省级自然保护区(110°54′32″~110°59′45″E,30°51′24″~31°7′2″)鸟类环志站环志过程中,网捕一只仙八色鸫Pitta nympha。体重90 g、体长190 mm、喙长21mm、翅长130mm、尾长35m... 2009年10月,在湖北省三峡大老岭省级自然保护区(110°54′32″~110°59′45″E,30°51′24″~31°7′2″)鸟类环志站环志过程中,网捕一只仙八色鸫Pitta nympha。体重90 g、体长190 mm、喙长21mm、翅长130mm、尾长35mm、跗踱41mm。该鸟色彩鲜艳,下体浅灰色,腹部中央到尾下履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环志 湖北省 八色 自然保护区 色彩鲜艳 大老岭 网捕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任慧 郝孟曦 +2 位作者 张萌 李中强 杨国祥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5-232,共8页
研究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特征对加强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资料收集,采用方差分析、多元比较、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的分布格局、各类型保护区各功能区划面积比例及功能... 研究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特征对加强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资料收集,采用方差分析、多元比较、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的分布格局、各类型保护区各功能区划面积比例及功能区面积与物种的关系等数量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上以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最多;面积上为荒漠生态系统类型最大;面积分布格局呈现从西向东及从北向南逐渐减少的趋势。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功能区面积所占其总面积的比例之间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在以物种为保护对象的保护区中,其总面积、各功能区面积与物种数量、动植物种类的相关性显著。该研究相关结果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功能分区 数量特征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山核桃采穗圃修剪技术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杜洋文 邓先珍 +2 位作者 周席华 刘力萍 夏代刚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5-101,共7页
通过对美国山核桃采穗圃不同粗度枝条采取不同的修剪方式,比较了不同修剪方式下母枝长度、萌芽数、新枝数、新枝长度及粗度、成枝率等指标差异,分析了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枝条粗度为10~15 mm时,宜采取重剪方式,保... 通过对美国山核桃采穗圃不同粗度枝条采取不同的修剪方式,比较了不同修剪方式下母枝长度、萌芽数、新枝数、新枝长度及粗度、成枝率等指标差异,分析了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枝条粗度为10~15 mm时,宜采取重剪方式,保留2~3个芽,成枝率可达70%~100%;枝条粗度为15~20 mm时,宜采取轻剪方式,保留6~8个芽,成枝率可达81.57%~92.46%;枝条粗度为20~30 mm时,宜采取轻短截或重剪方式,保留8个芽或者2~4个芽,成枝率可达89.28%~96.49%.新枝长度与粗度(0.902**)、母枝长度与萌芽数(0.889**)、留芽数与萌芽数(0.771**)具有较为密切的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成枝率与留芽数(-0.250**)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新枝数(0.240**)、新枝长度(0.468**)、新枝粗度(0.419**)、母枝粗度(0.506**)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并建立了母枝长度、萌芽数、新枝数、新枝长度及粗度、成枝率与留芽数、母枝粗度间的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山核桃 采穗圃 修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生殖系统解剖学和组织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泽芳 郑丁团 +1 位作者 张林媛 杨国祥 《特产研究》 2005年第1期55-59,共5页
综述了雌性和雄性鹿生殖系统的解剖学、组织学方面的研究概况,同时提出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有关的研究方向,为鹿生殖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鹿 生殖系统 解剖学 组织学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湖北林业科技发展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6
11
作者 佘远国 雷永松 +3 位作者 雷正玉 白涛 李立 王丽珍 《湖北林业科技》 2010年第4期46-49,共4页
当前,我国林业已进入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林业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科教兴林、人才强林战略的实施,促进林业科技工作更好地服务林业三大体系的建设,分析了湖北林业科技发展现... 当前,我国林业已进入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林业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科教兴林、人才强林战略的实施,促进林业科技工作更好地服务林业三大体系的建设,分析了湖北林业科技发展现状,指出当前林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十二五"林业科技发展战略思路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林业科技 发展问题 建议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大别山山核桃优树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含量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杜洋文 邓先珍 +2 位作者 周席华 姚小华 晏绍良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4-131,共8页
为了解大别山山核桃优树间种仁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含量差异,以18株初选优树的果实为研究材料,测定分析了果实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含量。结果表明:优树种仁含油率为48.6%~70.3%,变异系数为7.83%。其中XZ5含油率最高,为70.3%;其次XZ2为68.... 为了解大别山山核桃优树间种仁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含量差异,以18株初选优树的果实为研究材料,测定分析了果实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含量。结果表明:优树种仁含油率为48.6%~70.3%,变异系数为7.83%。其中XZ5含油率最高,为70.3%;其次XZ2为68.4%,优树JZH和ZZ2含油率最低,仅为55.9%和48.6%。优树脂肪酸组分间以亚油酸变异系数最大,为21.23%;其次棕榈烯酸为14.36%,亚麻酸12.93%,硬脂酸10.05%;顺-11-二十碳烯酸、油酸和棕榈酸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4.14%、4.43%和4.82%。油酸含量以XZ5最高,为81.8%,其次XZ1和XZ2,分别为81.3%和81.0%;亚油酸以ZZ2最高为17.8%,其次GJC4和ZW1,分别为17.5%和17.2%。多不饱和脂肪酸变异系数为20.07%,含量以ZZ2、GJC3和ZW1最高,分别为19.143%、18.984%和18.774%;单不饱和脂肪酸变异系数为4.40%,含量以XZ5、XZ1和XZ2最高,分别为81.976%、81.480%和81.181%;饱和脂肪酸变异系数为5.79%,含量以ZZ2最高为8.973%。大别山山核桃优树脂肪酸组分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山核桃 含油率 脂肪酸 优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黑熊及其养殖业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波 马跃 +1 位作者 杨国祥 王震 《野生动物》 2011年第4期233-236,共4页
如何认识、正确处理野生动物的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与中国传统医药发展息息相关的黑熊养殖业,在中国已经存在20多年了。目前已完成了自野外捕获向自我繁殖以维持种群发展的关键转折,实现了养殖技术的升级、取胆技术的革... 如何认识、正确处理野生动物的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与中国传统医药发展息息相关的黑熊养殖业,在中国已经存在20多年了。目前已完成了自野外捕获向自我繁殖以维持种群发展的关键转折,实现了养殖技术的升级、取胆技术的革新、养殖规模呈现集约化发展趋势。本文概述了中国野生黑熊分布和种群数量,为保护黑熊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成效,以及黑熊养殖业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介绍了国内与黑熊保护和驯养有关的法律和政策,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野生黑熊保护与黑熊养殖业的关系,揭示二者间即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内在关联,并对黑熊养殖业涉及的问题进行了解析。以化解黑熊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引导黑熊养殖业迈向健康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黑熊 养熊业 保护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地区核桃嫁接育苗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湘林 欧阳金华 +2 位作者 谢克刚 郑家奎 付艳华 《林业科技开发》 2007年第4期76-78,共3页
经过13a的研究探索,较好地解决了鄂西地区冬季气温低、生长期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核桃嫁接成活率低的问题。在核桃室外枝接技术上,采用核桃嵌合接、核桃双嵌接两种枝接新方法之一;把握好"砧木提前掘苗定植或假植防止伤流"、"... 经过13a的研究探索,较好地解决了鄂西地区冬季气温低、生长期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核桃嫁接成活率低的问题。在核桃室外枝接技术上,采用核桃嵌合接、核桃双嵌接两种枝接新方法之一;把握好"砧木提前掘苗定植或假植防止伤流"、"砧木提前薄膜催芽使形成层活跃和接穗提前剪取低温贮藏使之处于休眠状态"、"嫁接后使用地膜和薄膜使嫁接体有好的愈合环境"影响成活的三大关键技术。在核桃芽接技术上,根据海拔的差异确定芽接时期,再根据芽接时期进行砧木和接穗的培育;嫁接时选择好芽接前后天气状况,用激素配方处理芽接砧木,用方块形芽接方法等芽接系列配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嫁接 枝接 芽接 鄂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孔雀痛风病的诊治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婧 何武 +3 位作者 李迎梅 都业良 卢伟民 杨国祥 《湖北畜牧兽医》 2009年第12期29-29,共1页
经对湖北省野生动物救护研究开发中心饲养的患病及急性死亡孔雀进行临床诊断、病例解剖、细菌培养与分离、禽流感和新城疫病原检测,诊断死亡孔雀为典型内脏痛风病例。后经科学调整饲料配方,疏尿排毒等一系列措施后,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进... 经对湖北省野生动物救护研究开发中心饲养的患病及急性死亡孔雀进行临床诊断、病例解剖、细菌培养与分离、禽流感和新城疫病原检测,诊断死亡孔雀为典型内脏痛风病例。后经科学调整饲料配方,疏尿排毒等一系列措施后,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进一步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 痛风病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体内SOD与CAT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婧 徐小娟 汤芹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81-1483,共3页
新型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1周龄雏鸭,分别对感染后12 h、24 h、48 h、72 h、96 h、168 h、336 h的雏鸭血液、肝、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血清中SOD活性在24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96 h极... 新型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1周龄雏鸭,分别对感染后12 h、24 h、48 h、72 h、96 h、168 h、336 h的雏鸭血液、肝、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血清中SOD活性在24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96 h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肝组织SOD活性于感染后24 h显著低于对照组,48 h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脑组织中SOD活性无显著变化。肝组织中CAT活性48 h开始下降,96 h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结果说明自由基参与了雏鸭感染新型鸭肝炎病毒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鸭肝炎病毒 雏鸭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雀细小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17
作者 陈婧 陈光 +6 位作者 雷永松 熊艳平 李勇 徐小娟 杨国祥 何武 张俊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3-123,共1页
细小病毒犬猫易感,家禽中鹅、番鸭等水禽易感;野生动物中狼、狐、虎、狮、貉、豹等易感,长吻浣熊、蜜熊、小熊猫也可感染;野生鸟类特别是林鸟细小病毒感染病例几乎不见报道。现介绍1例孔雀细小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关键词 细小病毒 混合感染 电解多维 孔雀属 下痢 稀便 野生鸟类 犬猫 林鸟 蜜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二次PCR方法检测鸟类禽流感的初探
18
作者 陈光 李勇 +6 位作者 朱功良 张俊 冯伟 陈婧 彭金山 郑和松 杨国祥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1-427,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野生动物疫情监测、病原检测鉴定和应急防控的时效性,建立了对鸟类拭子样品直接进行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核酸检测鉴定的二次PCR方法。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行性较高,具有与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 为进一步提高野生动物疫情监测、病原检测鉴定和应急防控的时效性,建立了对鸟类拭子样品直接进行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核酸检测鉴定的二次PCR方法。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行性较高,具有与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方法等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禽流感病毒核酸二次PCR检测方法的建立,有利于基层监测单位在缺乏病毒分离技术和qPCR等实验条件的情况下,利用现有条件,就近、及时地开展野鸟样品的禽流感病毒检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禽流感 二次PCR 快速鉴定 疫源疫病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外受伤黑熊救治技术初探
19
作者 杨国祥 陈婧 +3 位作者 卢卫民 齐智 毕延台 李明富 《湖北林业科技》 2009年第6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救治技术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熊 受伤 野生动物 亚洲大陆 生态链 大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鉴定野鸟中禽流感病毒方法的建立
20
作者 杨国祥 周豪 +7 位作者 朱功良 李勇 蔡华锐 张俊 陈婧 陈光 冯伟 陈全姣 《湖北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35-38,52,共5页
为满足高通量快速检测野鸟中禽流感病毒的需要,本研究针对A型流感病毒M基因保守区域设计了一对引物和探针,建立了一种能够检测A型禽流感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方法相较... 为满足高通量快速检测野鸟中禽流感病毒的需要,本研究针对A型流感病毒M基因保守区域设计了一对引物和探针,建立了一种能够检测A型禽流感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方法相较于传统的鸡胚分离和RT-PCR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和耗时短等优点,可用于检测野鸟中携带的禽流感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野鸟 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