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妇幼保健院开展新生儿PICC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施源
-
机构
湖北省鄂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
出处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7期18-21,共4页
-
文摘
目的对妇幼保健院未顺利开展新生儿PICC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以便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危新生儿的家长和本院医护人员分别进行调查,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妇幼保健院没有顺利开展新生儿PICC,原因有:医护患对新生儿PICC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对高危新生儿输液管理认识不足,置管护士的资质认证,地域方面的限制。结论加强对新生儿PICC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全体医护人员对新生儿PICC知识的了解,相关护士必须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加强对患儿家长的讲解和宣教,使医护患三方密切配合,确保高危新生儿的输液安全,有效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
关键词
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
PICC
-
分类号
R473.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新生儿科护理风险环节及管理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施源
王珍珍
黄利娟
-
机构
湖北省鄂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
出处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2期185-186,共2页
-
文摘
总结了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环节,查找风险发生的相关因素,制订护理风险的规避办法。主要包括成立新生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制订完善新生儿科风险管理制度,加强新生儿科医务人员理论技能的培训,完善护理文书的书写和管理工作,执行护理差错缺陷登记上报制度。认为新生儿科护理风险环节及管理可以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科护理安全质量,确保患儿的安全。
-
关键词
新生儿
护理风险环节
管理
-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被引量:5
- 3
-
-
作者
黄利娟
-
机构
湖北省鄂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
出处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8期183-184,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同时针对这些事故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本院在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差错事故50例为研究对象,对50例事故的所有资料进行回顾,从中分析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且针对原因给予应对措施,并且进行总结。结果50例护理差错事故中其中18例事故发生在白天,32例事故发生在晚上,白天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率高于晚上(P<0.05)。而50例护理差错事故中,吸氧管脱落9例,呛咳14例,输液液体渗漏19例,探头脱落8例。导致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为:新生儿过多,护理人员少,个别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较差,部分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较差等。结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出现护理差错事故的频率比较大。因此,根据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给予针对性解决,对新生儿进行针对性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能够有效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产生。
-
关键词
护理差错事故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原因
预防措施
-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针眼处感染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被引量:4
- 4
-
-
作者
施源
蔡晋
汪莉兰
-
机构
湖北省鄂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
出处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8期128-129,共2页
-
文摘
总结了10例静脉留置针针眼处发生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消毒不严格,针体固定不良,污水的浸入,穿刺部位不理想,以及患儿本身和药物的因素,在以上方面不断改进,制定预防措施,可以避免感染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
关键词
新生儿
静脉留置针
针眼感染
预防措施
-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新生儿病区工作服细菌学监测结果与改进措施
- 5
-
-
作者
施源
曾丽娟
蔡晋
汪莉
李敏
-
机构
湖北省鄂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鄂州职业大学医学院
-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0期130-131,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区工作服细菌学监测结果与改进措施。方法:选择10个被检测对象,采用合理的方式测定其工作服上的细菌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务人员工作服穿后第3天,其菌落数量已超过卫生部规定的新生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结论:医院工作服的细菌污染是客观存在的,医院感染部门应重视新生儿科医务人员的工作服清洗消毒流程,加强管理。
-
关键词
工作服
细菌学监测
改进措施
-
Keywords
Work clothes
Bacteriological monitoring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
分类号
R4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匹多莫德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 6
-
-
作者
刘凌俊
-
机构
湖北省鄂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
出处
《北方药学》
2019年第6期32-33,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究难治性肺炎患儿实施匹多莫德治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月耀2017年4月收入难治性肺炎患儿84例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匹多莫德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CRP、IL-6、TNF-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TNF-琢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患儿实施匹多莫德治疗,能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关键词
匹多莫德
难治性肺炎
免疫功能
炎性因子
-
分类号
R563.15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