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和氧化极低密度脂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瞿智玲 杨全宝 +1 位作者 阮秋蓉 朱大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6-428,516,共4页
目的 探讨天然和氧化极低密度脂蛋白 (n VLDL ,ox VLDL)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VCAM 1)的影响。方法 将n VLDL和ox VLDL作用于培养的HUVEC ,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cellELISA)和单核细胞粘附试验... 目的 探讨天然和氧化极低密度脂蛋白 (n VLDL ,ox VLDL)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VCAM 1)的影响。方法 将n VLDL和ox VLDL作用于培养的HUVEC ,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cellELISA)和单核细胞粘附试验检测VCAM 1蛋白在HUVEC的表达 ,用原位分子杂交检测VCAM 1mRNA的表达。结果 正常培养的HUVEC表达VCAM 1,n VLDL和ox VLDL促进HUVEC表达VCAM 1,尤以ox VLDL作用更强。单核细胞粘附试验显示 ,n VLDL和ox VLDL促进单核细胞向HUVEC粘附。结论 天然和氧化极低密度脂蛋白可能通过增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VCAM 1而促进血液单核细胞粘附于血管壁 ,从而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密度脂蛋白 脐静脉 内皮细胞 VCAM-1表达 HUVEC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张仪坚 刘亚 张新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SCF/NR)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做指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CI治疗发生慢血流... 目的探讨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SCF/NR)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做指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CI治疗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病例61例,男52例,女9例。收集的内容主要有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酸、肌酐、心肌梗死诊断分型、心功能分级、犯罪血管、瘤样扩张血管、术中及术后血流分级(TIMI)、给药方式及给予药物、冠脉造影结果、发病-球囊时间等。研究术中导致慢血流-无复流的因素有哪些,并应用统计学软件筛选导致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预测因素。结果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血流-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年龄、吸烟、体质指数、糖尿病、冠脉血管瘤样扩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发病-球囊时间、给药方式及给予药物与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关系密切(P<0.05);性别、高血压、饮酒、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肌酐、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心肌梗死诊断分型、心功能分级、犯罪血管与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形成的危险因素无关系(P>0.05)。结论年龄、吸烟、体质指数、糖尿病、冠脉血管瘤样扩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发病-球囊时间、给药方式及给予药物能够单独地导致术中出现慢血流-无复流组的独立危险因素,提前发现影响患者手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对于提升预后效果来说很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血流-无复流 危险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酯苷A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余亮 江惠丽 刘豪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8-1132,1139,共6页
目的:研究连翘酯苷A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喂养)、模型组(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及连翘酯苷A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模型大鼠5 mg/kg... 目的:研究连翘酯苷A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喂养)、模型组(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及连翘酯苷A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模型大鼠5 mg/kg、20 mg/kg和80 mg/kg连翘酯苷A灌胃)。比色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IL-4含量;还测定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血清IgA和IgG水平,以及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出现明显炎症和溃疡,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连翘酯苷A各剂量组大鼠结肠炎症和溃疡明显减轻,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最好。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降低(P<0.05),结肠组织中MDA含量增多(P<0.05),SOD活性降低(P<0.05),PBMC中CD3^+、CD4^+和CD8^+水平及CD4^+/CD8^+比值降低(P<0.05),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及IL-4含量降低(P<0.05),血清IgA、IgG、TNF-α和IL-2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连翘酯苷A各剂量组大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升高(P<0.05),结肠组织中MDA含量降低(P<0.05),SOD活性增强(P<0.05),PBMC中CD3^+、CD4^+和CD8^+水平及CD4^+/CD8^+比值升高,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及IL-4含量升高(P<0.05),血清IgA、IgG、TNF-α和IL-2含量降低(P<0.05),均呈剂量依赖性变化。结论:连翘酯苷A能有效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病变,其作用机制与增强氧自由基清除力、抑制炎症反应和增强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溃疡性结肠炎 连翘酯苷A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88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来林 谢泽林 尹学恩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9期796-797,共2页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常规服用传统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20mg,tid,比较治疗3个月前后临床指标及心脏运动试验。结果服用曲美他嗪3个月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62.0%(P<...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常规服用传统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20mg,tid,比较治疗3个月前后临床指标及心脏运动试验。结果服用曲美他嗪3个月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62.0%(P<0.01);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用量减少68.0%(P<0.01),心绞痛CCSC分级明显改善(P<0.01);运动持续时间延长20.0%(P<0.01);运动总作功增加32.0%(P<0.01),运动至ST段下移1mm的时间延长35.0%(P<0.01),运动至ST段压低的最大幅度减少24.0%(P<0.01),而静息和运动高峰时的心率、收缩压、率压积均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以使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症状缓解,运动耐量增加,缺血阈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且对血流动力学没有影响,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心绞痛 稳定型 运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急性发作期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与病情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熊汉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15-316,319,共3页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的变化及其与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AECOPD患者做为观察组,以5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s-CRP及肺功能的差别,并对观察组患者肺功能与hs-...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的变化及其与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AECOPD患者做为观察组,以5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s-CRP及肺功能的差别,并对观察组患者肺功能与hs-CRP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57.31±9.42)、(5.69±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与肺功能FEV1、FEV1/FVC显著相关。结论:AECOPD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与肺功能损害程度正相关,是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感染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敏C-反应蛋白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对脑卒中患者血流变学及MMPs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童晓南 张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900-903,共4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变学、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9月湖北省黄冈市脑血管病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2组...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变学、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9月湖北省黄冈市脑血管病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2组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及MMPs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HS、LS、PV、Hct及Fib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MMP-2、MMP-9水平显著下降,VEGF水平显著升高,且2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卒中可有效调节患者紊乱的血流变学,降低MMPs水平,同时改善其血管功能,进而抑制脑卒中的病情进展,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补阳还五汤 依达拉奉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血流变 血管功能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大鼠睾丸一氧化氮合酶免疫组化研究
7
作者 倪东升 王天才 阮亚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2-524,共3页
探讨肝硬化睾丸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将清洁级雄性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 (SO,n=10 )、肝硬化组 (CIR,n=10 )。采用胆管结扎 (BDL )复制肝硬化模型 ,假手术组则仅分离出胆总管而不予结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SO组和 CIR组大鼠睾丸组织... 探讨肝硬化睾丸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将清洁级雄性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 (SO,n=10 )、肝硬化组 (CIR,n=10 )。采用胆管结扎 (BDL )复制肝硬化模型 ,假手术组则仅分离出胆总管而不予结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SO组和 CIR组大鼠睾丸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 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 NOS)的表达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 :术后 4周 ,组织学检查显示胆汁性肝硬化特征性表现。 CIR组和 SO组大鼠睾丸组织 e NOS表达均在间质细胞胞浆 ,二者平均吸光度和面密度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而 i NOS表达则存在较大差异 ,SO组仅在睾丸组织间质细胞胞浆表达 ;CIR组不仅在间质细胞胞浆 ,还在支持细胞、生精细胞以及脱落的生精上皮细胞胞浆表达 ,二者平均吸光度及面密度相比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表明 :CIR组大鼠睾丸组织 i NOS活性增高 ,参与了支持细胞、生精过程的调节 ,从而进一步证明了肝硬化睾丸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睾丸功能障碍 一氧化氮合酶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