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海马结构中兴奋性氨基酸神经元的发育 被引量:3
1
作者 席刚明 汪华侨 +4 位作者 唐廷勇 周丽华 阮奕文 范华燕 叶天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3-348,共6页
目的:研究胚胎时期大鼠海马结构中谷氨酸和门冬氨酸神经元的分布及发育规律。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方法,对E14、E16、E18、E22天大鼠胚胎海马结构中谷氨酸和门冬氨酸神经元的发育情况进行观察。结果:E14天,在海马... 目的:研究胚胎时期大鼠海马结构中谷氨酸和门冬氨酸神经元的分布及发育规律。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方法,对E14、E16、E18、E22天大鼠胚胎海马结构中谷氨酸和门冬氨酸神经元的发育情况进行观察。结果:E14天,在海马神经上皮内谷氨酸和门冬氨酸能前体细胞散在分布;E16天,随着丛状层的出现,成熟的谷氨酸和门冬氨酸神经元迁入其内;E18天,阿蒙角神经上皮增厚,阳性前体细胞增多,CA1锥体层刚出现即分布有阳性细胞;齿状回区分布有形态各异的阳性细胞;E22天,阿蒙角形态基本形成,各层均分布有阳性细胞,以锥体层最多;齿状回外臂颗粒层已经形成,内臂刚开始出现,此时阳性神经元呈单层排列,门区仍存在大量形态各异的阳性细胞,而分子层相对稀少。两种神经元的平均灰度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胚胎时期海马神经上皮中即存在向海马结构中分化的兴奋性氨基酸前体细胞,随着其层次结构出现,这些前体细胞不断分化、迁移并定居于各层之中,尤以锥体层和颗粒层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结构 谷氨酸 门冬氨酸神经元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