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运用
- 1
-
-
作者
罗东周
-
机构
湖北省郧县新区小学
-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3年第3期51-51,共1页
-
文摘
同一数学问题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和不同的数学问题用同一数学知识来处理,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实践证明,在组织学生复习时,运用“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使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变化、全方位地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是培养学生素质的有效措施。一、运用“一题多解”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一数学问题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来解答,我们称之“一题多解”。在复习时,为了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打破解题的习惯模式,变习惯性思维为发散性思维,我们可以将选定的某一习题,规定用不同的数学知识去解。例如: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8小时行了全程的4/7,再行几小时可以到达乙站?
-
关键词
数学问题
学生思路
发散性思维
习惯模式
习惯性思维
实践证明
按比例分配
阴影部分
例解
工人数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