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湿循环作用下输电线路嵌岩桩基础桩-岩界面抗剪强度特性研究
1
作者 吕军旗 李飞 +2 位作者 段国勇 马如梦 韩亮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58,共6页
输电线路嵌岩桩基础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实际环境中的干湿循环作用对嵌岩桩基础的岩石与混凝土结构面的基本力学特性影响明显。对灰岩-混凝土接触面试样进行不同次数的干湿循环处理,开展了室内法向恒载条件下的剪切试验,获取不同法向... 输电线路嵌岩桩基础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实际环境中的干湿循环作用对嵌岩桩基础的岩石与混凝土结构面的基本力学特性影响明显。对灰岩-混凝土接触面试样进行不同次数的干湿循环处理,开展了室内法向恒载条件下的剪切试验,获取不同法向应力水平条件下的剪切力学特性,建立了灰岩-混凝土接触面抗剪强度-干湿循环次数关系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灰岩-混凝土试样与灰岩单一试样的剪切应力-应变曲线有明显差别;随着试样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接触面黏聚力呈现降低趋势,接触面的抗剪强度及残余强度不断减小,试样内摩擦角变化则不太明显;接触面抗剪强度-干湿循环关系数学模型能很好反应不同干湿循环条件下峰值应力变化的一般规律,经验证与实际实验数据误差最小仅为4%,最大为12.8%,可为岩溶区输电基础桩岩界面基础力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岩 节理面 干湿循环 剪切试验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强降雨条件下湿陷性黄土地区输电铁塔基础稳定性研究
2
作者 陈彬 吴家乐 +3 位作者 贾燕峰 楚明月 李飚 杨松林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2-725,共14页
持续性强降雨条件下黄土体水力梯度上升,土体由非饱和状态向饱和状态转变,容易导致黄土地区输电铁塔基础发生失稳问题。为研究降雨对湿陷性黄土地区铁塔基础稳定性的影响,基于非饱和土Mohr-Coulomb模型,计及土体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密... 持续性强降雨条件下黄土体水力梯度上升,土体由非饱和状态向饱和状态转变,容易导致黄土地区输电铁塔基础发生失稳问题。为研究降雨对湿陷性黄土地区铁塔基础稳定性的影响,基于非饱和土Mohr-Coulomb模型,计及土体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密度、泊松比与饱和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构建考虑降雨入渗和应力场耦合的铁塔基础渗流-应力耦合模型。通过该模型揭示降雨条件下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水力特征时空演化规律,分析前峰型、后峰型、中峰型、均匀型降雨模式下的基础-土体空间应变与应力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降雨总量和附加应力相同条件下,后两种降雨模式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塔基的扰动最为显著,基础的早期累积沉降量显著大于前锋型和后峰型降雨模式。降雨入渗过程中,入渗区土体竖向有效应力逐步降低,基础-土体界面的负侧摩擦阻力绝对值随之增大。对比分析湿陷性黄土地区掏挖式、灌注桩和阶梯型三种常用基础在降雨过程中的抗沉降性能,发现掏挖式基础因扩大头结构能有效延缓负摩阻力的发展,具有优异的抗湿陷性沉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输电铁塔基础 降雨条件 流固耦合 基础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SSI的输电塔线体系抗边坡变形能力研究
3
作者 李成 陈树平 +3 位作者 王彦海 牛晓雷 吴峰 周冬阳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1,共6页
为探究边坡变形对输电线路的安全威胁,以某输电塔线体系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的塔线体系整体有限元模型,并基于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数值分析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考虑边坡变形区域与铁塔空间位置关系以及边... 为探究边坡变形对输电线路的安全威胁,以某输电塔线体系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的塔线体系整体有限元模型,并基于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数值分析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考虑边坡变形区域与铁塔空间位置关系以及边坡变形角度的影响,探究塔线体系受力特性对边坡变形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当铁塔分别位于边坡变形体以外上方、下方和边坡变形体内部时,上部塔线体系的失效方式和抗变形能力有显著差异;且随着边坡变形角度的增大,与水平边坡变形相比,塔线体系抗变形能力会下降25%~50%;当铁塔位于边坡变形体以外下方时,塔线体系抗变形能力下降最严重,下降幅度在33%~5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线体系 土-结构相互作用(SSI) 边坡变形 受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线路载流不确定性风险的电力系统环境经济调度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彬 刘任 +1 位作者 刘焱 唐波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73-2881,I0062-I0065,共13页
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充分考虑架空线路的动态载流量(dynamic line rating,DLR),对于新能源并网消纳、电网迎峰度夏等至关重要。现有计及DLR的优化调度方法对高估和低估线路载流量所造成的风险考量不足,且未综合考虑系统运行的经济与环... 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充分考虑架空线路的动态载流量(dynamic line rating,DLR),对于新能源并网消纳、电网迎峰度夏等至关重要。现有计及DLR的优化调度方法对高估和低估线路载流量所造成的风险考量不足,且未综合考虑系统运行的经济与环境目标。该文将线路载流量的高低估视为一种不确定性,引入Sklar定理与动态t-Copula函数构建线路载流量的不确定性模型,继而基于机会约束理论提出线路载流量的高低估风险量化方法,以准确表征其高低估风险程度;综合考虑系统运行的燃料成本和污染排放,构建计及线路载流量不确定性风险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以兼顾系统运行的经济与环境效益。最后,通过IEEE-30节点系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线路 载流量 不确定性 优化调度 COPULA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误差特性融合的架空线路载流量概率预测
5
作者 徐彬 刘任 +1 位作者 唐波 王帅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9-207,共9页
准确预测架空线路的载流量是实现线路动态增容的基础。常规的单一点预测模型难以有效捕捉风速、环境温度等载流量气象因子的波动性与随机性,且载流量预测误差具有时变相关性和条件分布特性。文中以串行集成学习Bagging为总架构,整合并... 准确预测架空线路的载流量是实现线路动态增容的基础。常规的单一点预测模型难以有效捕捉风速、环境温度等载流量气象因子的波动性与随机性,且载流量预测误差具有时变相关性和条件分布特性。文中以串行集成学习Bagging为总架构,整合并行集成学习算法AdaBoost、XGBoost和LightGBM构建载流量点预测模型,旨在克服单一模型泛化能力不足的局限,提升预测准确性与稳定性;基于实测数据论证了载流量预测误差的时变相关性和条件分布特性,继而引入Sklar定理及其动态Copula函数构建载流量预测误差的条件分布模型;将点预测模型与条件分布模型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串并行集成学习与多误差特性融合的架空线路载流量概率预测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保守性指标降低了28.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线路 载流量 线路动态增容 集成学习 概率预测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SA-LSTM和sEMG的绝缘杆法作业人员上肢运动预测研究
6
作者 刘凯 钟垒锋 +1 位作者 吴田 杨展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3,共8页
随着带电作业的智能化进程的深入,尽管配网绝缘杆作业法安全性高但劳动强度大,为了有效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引入外骨骼人机协同作业,为了准确跟踪作业人员上肢肌肉的运动变化,识别绝缘杆法带电作业肌肉出力特征,加强人机契合度,提... 随着带电作业的智能化进程的深入,尽管配网绝缘杆作业法安全性高但劳动强度大,为了有效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引入外骨骼人机协同作业,为了准确跟踪作业人员上肢肌肉的运动变化,识别绝缘杆法带电作业肌肉出力特征,加强人机契合度,提出一种利用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进行上肢肌肉连续运动预测的方法。采集作业人员在进行三种绝缘杆典型作业时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sEMG信号,使用经过变模态分解去噪后的sEMG信号作为输入量,利用改进麻雀搜索算法优化LSTM神经网络,并使用状态估计器提高模型性能,实现对肱二头肌、肱三头肌sEMG信号变化的预测。预测结果表明:ISSA-LSTM优化模型的收敛速度快,泛化能力强,均方根误差RMSE、决定系数R 2均达到了非常高的预测精度,同时该模型在GPU占用率和训练时间上也表现出相对优异的性能,显示了基于ISSALSTM优化模型进行sEMG信号预测的优越性,为提供外骨骼更优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作业 人机协同作业 表面肌电信号 连续运动预测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配电网带电作业的轻量化人体姿态估计安全识别研究
7
作者 刘凯 赵慧敏 +4 位作者 吴田 吴晨 万亚旭 李晶 聂伟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445-3455,共11页
带电作业是电力系统维护和运行中的关键环节,其安全性直接影响到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可靠性。针对目前配电网带电作业安全监控实时性差、人员行为识别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化人体姿态估计的配电网带电作业安全监控方法。... 带电作业是电力系统维护和运行中的关键环节,其安全性直接影响到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可靠性。针对目前配电网带电作业安全监控实时性差、人员行为识别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化人体姿态估计的配电网带电作业安全监控方法。首先,通过YOLOv8n-Pose模型对带电作业人员同时进行目标检测和人体姿态估计,并引入自适应轻量级自监督(Adaptive Lightweight Self-Supervised,ALSS)模块作为骨干网,优化内存访问以最小化冗余操作并提高速度,同时在空间金字塔快速池化(Spatial Pyramid Pooling-Fast,SPPF)模块加入注意力机制,增强模型对于不同尺度作业人员的池化能力,提升检测精度。其次,通过调整形状损失来改进软交并比(Soft Intersection over Union,SIOU)的损失函数以提升定位精度。最后,由时空图卷积网络(Spatial 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ST-GCN)提取时空图的空间姿态与时序信息,运用构建的配电网带电作业数据集进行试验,通过行为分类完成带电作业行为识别。结果表明,该模型在mAP@0.5提升3.4百分点的情况下,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降低50.5%和51.6%,ST-GCN能有效识别带电作业行为,平均准确率达88.0%,并且最终在Jetson XAVIER NX边缘计算机上顺利完成视频流检测任务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姿态估计 YOLOv8n-Pose 时空图卷积网络 安全监护 边缘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端电流杰卡德相似度比较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保护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振兴 崔晓琳 +3 位作者 徐浩 翁汉琍 佘双喜 王扬赜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47,共11页
为解决现有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保护难以应对噪声干扰及高阻故障场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流故障分量杰卡德相似度系数JSC(Jaccard similarity coefficient)的纵联保护方法。基于电流故障分量的越限实现电流量与逻辑量的变换,构建线路两端... 为解决现有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保护难以应对噪声干扰及高阻故障场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流故障分量杰卡德相似度系数JSC(Jaccard similarity coefficient)的纵联保护方法。基于电流故障分量的越限实现电流量与逻辑量的变换,构建线路两端电流逻辑量的杰卡德相似度模型,基于区内高相似度完成线路故障识别;最后提出利用保护启动1 ms数据窗下的电流故障分量极间能量比值的差异构建故障极识别判据。仿真结果表明,该保护在噪声干扰和高阻故障下仍能可靠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线路 杰卡德相似度 电流故障分量 极间能量比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aster-RCNN的输电线路巡检图像检测 被引量:58
9
作者 魏业文 李梅 +1 位作者 解园琳 戴北城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1-178,共8页
针对传统输电线路目标巡检图像识别方法响应速度慢、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改进的更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RCNN)深度学习识别算法。通过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ZFnet)提取图像特征,并重置模型参数以获取更多目标细节;利用Fa... 针对传统输电线路目标巡检图像识别方法响应速度慢、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改进的更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RCNN)深度学习识别算法。通过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ZFnet)提取图像特征,并重置模型参数以获取更多目标细节;利用Faster-RCNN对目标进行检测,由子网络区域提议模型生成目标候选框和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RCNN)进行参数调优,并在Faster-RCNN输出部分引入精炼阶段,增加目标特征的分类细化和回归细化,将存在目标的多个边界框合并,实现精确分类以及坐标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改进Faster-RCNN算法可有效识别线路设备及设备缺陷,总体识别率达到93.5%,响应时间在1 s内。与图像识别法或单步多阶目标检测(SSD)、实时快速目标检测(YOLO)深度学习法相比,所提算法提高了电力设备的识别精度与响应速度,在输电线路智能巡检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巡检 图像识别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提取 区域提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直升机吊索法带电作业进入等电位的路径 被引量:8
10
作者 唐波 李勃铖 +2 位作者 奉彭 陈兰 蔡智勇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80,共10页
50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由于导线排列密集,通常只能采用直升机吊索法进行带电作业,这对作业人员进入等电位的路径选择带来很大困难。以两种典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双三角形和六角形导线排列方式为研究对象,结合直升机和导线之间的空间位... 50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由于导线排列密集,通常只能采用直升机吊索法进行带电作业,这对作业人员进入等电位的路径选择带来很大困难。以两种典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双三角形和六角形导线排列方式为研究对象,结合直升机和导线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提出了可行的直升机吊索法进入等电位的路径区域。采用场域分解的方法将三维无界场域分解成有界子区域,利用ANSYS软件计算了进电位过程不同位置的直升机机身场强,获得了直升机与导线之间的安全距离。在明确等电位作业人员组合间隙后,结合人体表面场强的计算,提出了作业人员进入等电位的最优路径。经500kV鼓峰甲、乙线直升机吊索法带电作业实操应用表明,直升机距离导线8 m,作业人员从距导线水平面斜上方0~15°区域进入等电位作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 带电作业 直升机吊索法 进入等电位 人体表面场强 最优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220 kV输电线路故障行波定位 被引量:1
11
作者 文中 罗苏新 +2 位作者 刘斐 郭俊康 郑连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8-201,166,共5页
针对水电站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后无法准确实施定位的问题,从行波的实际传播理论出发,推导出一种与波速无关的改进双端定位算法。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MD)能自适应地分解故障电流行波信号,Teager能量算子(TEO)可快速追踪信号的能量变化、运... 针对水电站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后无法准确实施定位的问题,从行波的实际传播理论出发,推导出一种与波速无关的改进双端定位算法。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MD)能自适应地分解故障电流行波信号,Teager能量算子(TEO)可快速追踪信号的能量变化、运算量小的独特优势,建立了基于VMD-TEO的220 kV输电线路行波定位模型,该模型无需考虑波速修正和双端时间同步。PSCAD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双端故障定位模型误差百分比最大为0.239%,优于其他定位算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故障定位 双端法 波速修正 能量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SSA-LSTM的架空输电导线覆冰预测模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彬 徐志明 +4 位作者 贾燕峰 丁锐鑫 张少峰 李飚 王佳琳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2,共8页
针对输电导线覆冰过程间断性强且波动性大而导致的现有模型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从覆冰厚度数据的时序信息和气象信息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 针对输电导线覆冰过程间断性强且波动性大而导致的现有模型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从覆冰厚度数据的时序信息和气象信息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优化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LSTM)的覆冰组合预测模型.该方法首先使用VMD分解覆冰厚度数据,降低了原始序列的不稳定性,得到具有不同中心频率的本征模态分量;其次,采用SSA算法对LSTM中的3个参数进行寻优;最后,对模态分量分别建立LSTM预测模型,将各个模态分量的预测值叠加为覆冰厚度的总预测值.通过实例仿真,对所提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VMD-SSA-LSTM组合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其预测精度有进一步提高,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导线 覆冰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麻雀搜索算法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kV交流输电线路耐张塔带电作业电位转移电弧电磁辐射特性 被引量:9
13
作者 黎鹏 熊胜鹏 +3 位作者 李婉卿 吴田 普子恒 彭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628-4637,共10页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等电位带电作业电位转移过程会出现明显间歇性电弧放电(电位转移电弧)现象,电弧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会影响周围智能设备的正常稳定工作,因此,研究电位转移电弧的电磁辐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000 k V交流输电线路耐...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等电位带电作业电位转移过程会出现明显间歇性电弧放电(电位转移电弧)现象,电弧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会影响周围智能设备的正常稳定工作,因此,研究电位转移电弧的电磁辐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000 k V交流输电线路耐张塔带电作业电位转移电流实测波形,利用希尔伯特变换对其进行频谱分析,获得了电位转移电流的频带分布,根据天线理论建立了带电作业电位转移电弧电磁辐射特性仿真模型,对转移电弧的辐射电磁场进行了计算,获得了转移电弧的辐射电磁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电位转移电弧电流呈高频振荡,其峰值可达1000 A左右,主要频率分布为13~20 MHz;转移电弧产生的辐射电场强度峰值远大于磁场强度,两者均随距离的增大快速衰减,且在金属导体附近分布较为集中;当频率为16.5MHz时,杆塔附近的电场和磁场强度最大值分别为1.5 k V/m和1.9 A/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带电作业 电位转移电流 频谱特性 电磁辐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氧体传输线的脉冲陡化技术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进波 曹宇 +3 位作者 罗正 蔡宛辰 王佳栋 程廷强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7-64,共8页
铁氧体传输线的脉冲陡化技术能够实现高频高功率快前沿脉冲输出,且具有固态化和紧凑化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高功率微波源。关于铁氧体传输线脉冲陡化特性的仿真计算缺乏较为精确的模型,因此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建立了铁氧体传输线仿真模型,... 铁氧体传输线的脉冲陡化技术能够实现高频高功率快前沿脉冲输出,且具有固态化和紧凑化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高功率微波源。关于铁氧体传输线脉冲陡化特性的仿真计算缺乏较为精确的模型,因此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建立了铁氧体传输线仿真模型,考虑电磁波传播与磁芯磁化进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将Maxwell方程与Landau-Lifshitz-Gilbert(LLG)方程结合进行仿真计算,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再在此模型基础上,研究了不同传输线长度、不同电压幅值,以及不同外加偏置磁场对脉冲波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前沿随传输线长度的增大及电压幅值的增大而减小;外加偏置磁场对脉冲前沿有影响,选择合适的外加偏置磁场可以实现最小脉冲前沿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体传输线 COMSOL MAXWELL方程 LLG方程 脉冲前沿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的改进与非正弦激励下软磁材料复杂磁滞准确模拟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任 顾朝阳 +1 位作者 孙江东 唐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16-2026,I0034,共12页
原始J-A(Jiles-Atherton)模型及其现有改进模型均不能准确模拟软磁材料在非正弦激励下含偏置小磁滞回环的复杂磁滞回线,因此,提出一种通用改进J-A模型已成为国际电磁场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为此,该文首先分析J-A模型不能准确模拟不同... 原始J-A(Jiles-Atherton)模型及其现有改进模型均不能准确模拟软磁材料在非正弦激励下含偏置小磁滞回环的复杂磁滞回线,因此,提出一种通用改进J-A模型已成为国际电磁场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为此,该文首先分析J-A模型不能准确模拟不同类型磁滞回环的问题,得到其根本原因为J-A模型中的不可逆磁化分量变化率未进行矫正,由此引入2个比例因子,控制其不可逆磁化分量满足要求;其次,发现J-A模型的钉扎系数和磁畴内耦合平均场参数随磁滞回线磁密幅值大小而变化,进一步提出改进J-A模型;另外,提出该改进模型参数的更新方法,弥补了传统方法须预知磁滞回线下一转折点数据的缺陷,需要指出的是,所提改进J-A模型所有参数通过实测对称磁滞回线即可辨识;最后,利用所提改进J-A模型与现有2种改进J-A模型分别模拟软磁材料在不同磁密下的对称磁滞回线与含偏置小回环的复杂磁滞回线,并对比实测值,验证所提改进J-A模型具有更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磁材料 磁滞回线 Jiles-Atherton模型 非正弦激励 比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导-电容类比法和Energetic模型的高频变压器铁芯动态磁滞建模方法
16
作者 陈彬 陈一博 +2 位作者 万妮娜 黄力 唐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591-6602,I0037,共13页
高频变压器是能量路由器、光伏逆变器等功率变换装置的关键设备,运行中存在复杂的电磁暂态工况。为了构建精确的高频变压器电磁暂态模型,需要准确模拟铁芯动态磁滞特性。该文首先在电力电子仿真软件PLECS中将磁导-电容类比法与Energeti... 高频变压器是能量路由器、光伏逆变器等功率变换装置的关键设备,运行中存在复杂的电磁暂态工况。为了构建精确的高频变压器电磁暂态模型,需要准确模拟铁芯动态磁滞特性。该文首先在电力电子仿真软件PLECS中将磁导-电容类比法与Energetic磁滞模型相结合,构建表征静态磁滞效应的铁芯静态磁滞磁导模型;其次,在静态磁滞磁导模型基础上,依据损耗统计理论,引入磁阻和受控磁动势源用以表征铁芯涡流损耗和剩余损耗的动态损耗分量,构建铁芯动态磁滞磁导模型;然后,基于不同工况下实验测量数据,结合损耗统计理论与场分离技术获得各频率下静态磁滞回线,推导静态模型参数随频率变化规律,得到考虑静态参数频率效应的动态磁滞磁导模型特征参数;最后,将所建铁芯模型在不同频率、磁密的正弦波与不同占空比方波激励下的仿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铁芯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变压器 损耗统计理论 Energetic模型 磁导-电容类比法 频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基站天线辐射下变电站内电磁散射场的求解方法
17
作者 唐波 张龙斌 +2 位作者 张灿 尚智宇 王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2-1181,I0031,共11页
在5G基站天线辐射下,变电站内密集分布的电气设备由于耦合作用而产生强烈的二次散射现象,这不可避免地对变电站内电磁散射场的求解造成影响。为此,在传统单个电大尺寸目标电磁散射场求解的基础上,考虑多个散射体间的电磁耦合效应,提出... 在5G基站天线辐射下,变电站内密集分布的电气设备由于耦合作用而产生强烈的二次散射现象,这不可避免地对变电站内电磁散射场的求解造成影响。为此,在传统单个电大尺寸目标电磁散射场求解的基础上,考虑多个散射体间的电磁耦合效应,提出变电站内大量金属设备阵列背景下任一点空间散射场的求解算法。首先,对变电站电气设备进行分区,考虑每个区域中10倍波长范围内设备之间的电磁耦合,从而划分出需要考虑耦合的设备集群;然后,在划分的设备集群中,根据散射电场的场源互易关系,推导邻近两设备间二次散射场的电场积分方程。将5G基站天线产生的一次散射场与因耦合效应产生的二次散射场进行矢量叠加,最终获得变电站电气设备集群耦合的空间散射场。以500 kV官渡变电站为算例,考虑站内设备耦合计算的电场强度与实际测量值的平均误差为6.39%,而不考虑设备耦合算法的平均误差值为43.64%,该文算法可实现5G基站天线辐射下,变电站内电磁散射场的精确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基站天线 变电站 二次散射 耦合效应 互易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工装备硅钢磁心静态磁滞改进模拟方法
18
作者 刘任 曾宇 +1 位作者 胡安龙 唐波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7-146,共10页
微磁学Landau-Lifshitz-Gilbert(LLG)方程相比于传统Preisach、J-A等磁滞模型具有物理意义清晰、模拟精度高等优点,但由于计算量、存储空间等问题的限制,其难以应用于实际电工钢片的宏观静态磁滞模拟。首先根据电工钢片结构特征,基于代... 微磁学Landau-Lifshitz-Gilbert(LLG)方程相比于传统Preisach、J-A等磁滞模型具有物理意义清晰、模拟精度高等优点,但由于计算量、存储空间等问题的限制,其难以应用于实际电工钢片的宏观静态磁滞模拟。首先根据电工钢片结构特征,基于代表性体积单元法(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RVE)提出了LLG方程的几何模型离散方法,继而构造了毫米级范围内总吉布斯自由能中各能量项的简化表达式,并提出了相关参数的快速辨识方法,从而推导出一种用于电工钢片宏观静态磁滞模拟的简化LLG方程。最后基于该简化LLG方程模拟了产品级取向及无取向硅钢片样品在不同工况下的静态磁滞回线,发现其吻合度均较高,并在模拟精度上与广泛应用的Preisach、J-A磁滞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模型及方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磁学 LLG方程 电工钢片 代表性体积单元法 静态磁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D-SE-ResNet的含风电电力系统动态分区惯量评估
19
作者 徐艳春 任建新 +2 位作者 宋文宇 席磊 MI Lu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132,共14页
随着风电机组渗透率的提高,电力系统惯量水平逐年下降。同时,频率响应存在分区特性,以区域为单位评估电力系统惯量更加灵活和准确。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压缩激励残差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squeeze and excitation residual neur... 随着风电机组渗透率的提高,电力系统惯量水平逐年下降。同时,频率响应存在分区特性,以区域为单位评估电力系统惯量更加灵活和准确。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压缩激励残差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squeeze and excitation residual neural network,1D-SE-ResNet)的系统动态分区惯量评估方法。首先,计算频率曲线趋势和数值近似距离,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系统进行动态分区并由S-C指标确定分区数量。然后,通过增加压缩和激励模块对一维残差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为每个通道提供权重从而提升网络性能,采集系统不同惯量水平和负荷扰动下的区域簇中心节点频率和频率变化率数据作为一维特征输入,区域有效惯量为输出,训练网络实现区域惯量评估。最后,在含风电的IEEE 39和IEEE 118系统上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动态分区的基础上,训练好的1D-SE-ResNet可实现区域惯量的准确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响应特性 系统分区 分区惯量 一维压缩激励残差神经网络 惯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孔介质的油浸式变压器磁场-流场-温度场仿真计算及热点温度反演预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发庭 张乃月 +3 位作者 匡柏源 张仁杰 江宇晴 唐波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4,I0004,I0005,共15页
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是影响材料绝缘老化的重要因素。该文基于油浸式变压器的电气和结构参数,建立了变压器3维等效仿真模型,通过磁场计算准确得到油箱各壁面的损耗值。采取传统等效模型和多孔介质等效模型,对两种等效模型的流场-... 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是影响材料绝缘老化的重要因素。该文基于油浸式变压器的电气和结构参数,建立了变压器3维等效仿真模型,通过磁场计算准确得到油箱各壁面的损耗值。采取传统等效模型和多孔介质等效模型,对两种等效模型的流场-温度场分布进行计算,得到变压器温度场仿真结果,获得了油浸式变压器铁芯和绕组温度及周围流体流速分布。为减小漏磁通在油箱壁面产生的损耗,降低变压器整体温升,在油箱壁面分别施加电、磁屏蔽板,计算两种屏蔽对油箱壁面损耗值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得到磁屏蔽的屏蔽效果更佳,并对施加屏蔽位置继续进行研究。根据温度场计算结果,确定与绕组温度具有强关联的油箱壁面中部特征点与底层油温特征点,通过中心复合设计法,分别建立两种情况下的温度反演模型。结果表明,选取底层油温特征点不仅数量小,且在大型变压器中较容易实现,在预测绕组热点温度方面相关系数达到0.95以上,预测准确性更高。该文研究为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的实时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变压器 多孔介质 磁屏蔽 热点温度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