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湿循环作用下输电线路嵌岩桩基础桩-岩界面抗剪强度特性研究
1
作者 吕军旗 李飞 +2 位作者 段国勇 马如梦 韩亮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58,共6页
输电线路嵌岩桩基础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实际环境中的干湿循环作用对嵌岩桩基础的岩石与混凝土结构面的基本力学特性影响明显。对灰岩-混凝土接触面试样进行不同次数的干湿循环处理,开展了室内法向恒载条件下的剪切试验,获取不同法向... 输电线路嵌岩桩基础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实际环境中的干湿循环作用对嵌岩桩基础的岩石与混凝土结构面的基本力学特性影响明显。对灰岩-混凝土接触面试样进行不同次数的干湿循环处理,开展了室内法向恒载条件下的剪切试验,获取不同法向应力水平条件下的剪切力学特性,建立了灰岩-混凝土接触面抗剪强度-干湿循环次数关系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灰岩-混凝土试样与灰岩单一试样的剪切应力-应变曲线有明显差别;随着试样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接触面黏聚力呈现降低趋势,接触面的抗剪强度及残余强度不断减小,试样内摩擦角变化则不太明显;接触面抗剪强度-干湿循环关系数学模型能很好反应不同干湿循环条件下峰值应力变化的一般规律,经验证与实际实验数据误差最小仅为4%,最大为12.8%,可为岩溶区输电基础桩岩界面基础力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岩 节理面 干湿循环 剪切试验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振动宽带相位运动放大与深度学习的输电线路索张力测量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姜岚 叶卿辰 +3 位作者 唐波 程若恒 陶文心 黄荥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6,共14页
索类构件在输电线路中广泛分布,其张力值及变化情况是影响输电线路本质安全的关键因素,因此也是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及运维期间状态监测的重点。传统的索张力测量方法存在精度低、环境要求高、难以带电监测等问题,在输电线路中不具备普适... 索类构件在输电线路中广泛分布,其张力值及变化情况是影响输电线路本质安全的关键因素,因此也是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及运维期间状态监测的重点。传统的索张力测量方法存在精度低、环境要求高、难以带电监测等问题,在输电线路中不具备普适性。提出宽带相位运动放大(broadband phase-based motion magnification,BPMM)与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结合的图像张力测量方法,通过增强图像振动幅度,实现环境激励下输电线路索类构件微振动图像的放大。为去除BPMM算法对于振动视频处理后出现的噪音伪影问题同时提升识别精度,提出基于深度学习U-Net网络与水平集损失熵的联合分割方法来提取索类构件形心,实现了微振动像素变化量的准确拾取,进而通过频域分析得到自振频率并计算索张力。试验及工程应用表明:基于微振动放大的输电线路索类构件张力测量方法能有效识别环境激励下索微小振动变化,测得的索张力值与传感器测量值相比,误差在6%以内,实现了输电线路索类构件张力的高精度、非接触测量,解决了输电线路张力带电测量困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微振动 张力测量 深度学习 图像识别 振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强降雨条件下湿陷性黄土地区输电铁塔基础稳定性研究
3
作者 陈彬 吴家乐 +3 位作者 贾燕峰 楚明月 李飚 杨松林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2-725,共14页
持续性强降雨条件下黄土体水力梯度上升,土体由非饱和状态向饱和状态转变,容易导致黄土地区输电铁塔基础发生失稳问题。为研究降雨对湿陷性黄土地区铁塔基础稳定性的影响,基于非饱和土Mohr-Coulomb模型,计及土体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密... 持续性强降雨条件下黄土体水力梯度上升,土体由非饱和状态向饱和状态转变,容易导致黄土地区输电铁塔基础发生失稳问题。为研究降雨对湿陷性黄土地区铁塔基础稳定性的影响,基于非饱和土Mohr-Coulomb模型,计及土体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密度、泊松比与饱和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构建考虑降雨入渗和应力场耦合的铁塔基础渗流-应力耦合模型。通过该模型揭示降雨条件下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水力特征时空演化规律,分析前峰型、后峰型、中峰型、均匀型降雨模式下的基础-土体空间应变与应力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降雨总量和附加应力相同条件下,后两种降雨模式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塔基的扰动最为显著,基础的早期累积沉降量显著大于前锋型和后峰型降雨模式。降雨入渗过程中,入渗区土体竖向有效应力逐步降低,基础-土体界面的负侧摩擦阻力绝对值随之增大。对比分析湿陷性黄土地区掏挖式、灌注桩和阶梯型三种常用基础在降雨过程中的抗沉降性能,发现掏挖式基础因扩大头结构能有效延缓负摩阻力的发展,具有优异的抗湿陷性沉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输电铁塔基础 降雨条件 流固耦合 基础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钢管塔典型节点涡激振动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4
作者 姜岚 王清源 +3 位作者 罗曼平 田雷 侯中伟 高一然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45-154,共10页
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钢管塔杆件涡激振动是节点部位产生疲劳裂纹主要原因之一。为揭示钢管塔典型节点疲劳破坏机理,获取节点的S-N曲线,开展钢管塔两种典型节点的涡激振动疲劳试验。设计节段模型试件,并通过数值计算方法验证其等效性,... 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钢管塔杆件涡激振动是节点部位产生疲劳裂纹主要原因之一。为揭示钢管塔典型节点疲劳破坏机理,获取节点的S-N曲线,开展钢管塔两种典型节点的涡激振动疲劳试验。设计节段模型试件,并通过数值计算方法验证其等效性,设计加载装置与加载制度,开展针对C型节点与X型节点的疲劳试验。结果表明:钢管塔典型节点的疲劳热点位于结构连接焊缝的焊趾处,疲劳荷载多次作用之后,在疲劳热点处形成向两侧扩展的疲劳裂纹,当裂纹达到临界尺寸时,试件迅速断裂;根据第一外推点应变幅值变化曲线,可将节点疲劳破坏过程大致分为弹性阶段、塑性阶段与破坏阶段,应变幅值转折点对应的加载次数可以作为节点的疲劳寿命;得到了钢管塔C型与X型节点的95%存活率下的热点应力幅-疲劳寿命曲线,为特高压输电线路钢管塔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塔 节点 涡激振动 热点应力法 疲劳试验 S-N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SSI的输电塔线体系抗边坡变形能力研究
5
作者 李成 陈树平 +3 位作者 王彦海 牛晓雷 吴峰 周冬阳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1,共6页
为探究边坡变形对输电线路的安全威胁,以某输电塔线体系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的塔线体系整体有限元模型,并基于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数值分析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考虑边坡变形区域与铁塔空间位置关系以及边... 为探究边坡变形对输电线路的安全威胁,以某输电塔线体系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的塔线体系整体有限元模型,并基于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数值分析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考虑边坡变形区域与铁塔空间位置关系以及边坡变形角度的影响,探究塔线体系受力特性对边坡变形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当铁塔分别位于边坡变形体以外上方、下方和边坡变形体内部时,上部塔线体系的失效方式和抗变形能力有显著差异;且随着边坡变形角度的增大,与水平边坡变形相比,塔线体系抗变形能力会下降25%~50%;当铁塔位于边坡变形体以外下方时,塔线体系抗变形能力下降最严重,下降幅度在33%~5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线体系 土-结构相互作用(SSI) 边坡变形 受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RP布无损加固输电铁塔角钢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彦海 李书炀 +2 位作者 邓德慧 尹恒伟 吴德强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6,共13页
针对现役输电铁塔在覆冰、风荷载、边坡变形等作用下可能存在承载力不足的问题,研究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布无损加固铁塔角钢的受力性能。首先,利用文献中的物理试验对加固钢材数值试验方法进行验证;其次,以铁塔角钢为研究对象,... 针对现役输电铁塔在覆冰、风荷载、边坡变形等作用下可能存在承载力不足的问题,研究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布无损加固铁塔角钢的受力性能。首先,利用文献中的物理试验对加固钢材数值试验方法进行验证;其次,以铁塔角钢为研究对象,基于验证的数值试验方法建立72组有限元分析模型,探讨长细比、GFRP布粘贴层数、粘贴长度等因素对角钢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最后,推导并改进GFRP布角钢复合构件理论承载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不同长细比对构件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大,当角钢长细比大于70时,加固后的承载力提升不明显;增加GFRP布粘贴层数,角钢承载力大幅提升,粘贴8层GFRP布的承载力提升率最高达41.03%;柱中GFRP布粘贴长度为75%与粘贴长度为100%的角钢极限承载力相比提升不大,仅为0.27%~2.10%;对推导的GFRP布角钢复合构件理论承载力计算方法引入修正系数后,数值试验与理论计算值相对误差缩小至-2.70%~1.77%,有效提升理论解计算精度。在对现役铁塔加固时,只需对角钢全长的75%粘贴6~8层GFRP布进行加固,且对于长细比λ≤70的角钢加固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铁塔 复合材料 钢结构无损加固 极限承载力 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kV输电线路耐张塔等电位带电作业电位转移电流计算 被引量:2
7
作者 龙泉 王申华 +4 位作者 冯平辉 黎鹏 吴田 普子恒 方春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0,共8页
特高压输电线路等电位带电作业过程中会出现电弧放电,产生高幅值、高能量的脉冲电流,因此提出准确的转移电流计算方法对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了基于电弧模型的电位转移电流计算方法,可对进入等电位的过程进行模拟... 特高压输电线路等电位带电作业过程中会出现电弧放电,产生高幅值、高能量的脉冲电流,因此提出准确的转移电流计算方法对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了基于电弧模型的电位转移电流计算方法,可对进入等电位的过程进行模拟。基于PSCAD平台建立了1000 kV输电线路耐张塔等电位带电作业电位转移电流计算模型,同时分析了进入等电位的方式及速度对转移电流的影响。仿真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计算模型能够有效反映电位转移电流的动态变化特性。采用软梯法获得的转移电流峰值更小,提高进入等电位速度,可有效降低电位转移电流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kV 输电线路 等电位带电作业 电位转移电流 电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BO-BP算法的覆冰状态输电塔应力与位移预测模型
8
作者 王彦海 李恩阳 +3 位作者 苗红璞 石习双 李书炀 周冬阳 《燕山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7-218,共12页
输电塔受大风和覆冰的作用极易发生塔材变形、塔身倾斜甚至倒塔现象,建立极端天气下输电塔状态预测模型,可以预判塔身关键部位受力和整体倾斜的变化趋势。本文提出一种基于IDBO-BP算法的覆冰状态输电塔应力与位移预测模型,首先利用Singe... 输电塔受大风和覆冰的作用极易发生塔材变形、塔身倾斜甚至倒塔现象,建立极端天气下输电塔状态预测模型,可以预判塔身关键部位受力和整体倾斜的变化趋势。本文提出一种基于IDBO-BP算法的覆冰状态输电塔应力与位移预测模型,首先利用Singer混沌映射与可变螺旋搜索策略对蜣螂优化算法进行优化,然后利用改进的蜣螂优化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得到覆冰状态下输电塔应力与位移预测模型;其次,采用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到不同工况下输电塔的状态响应;最后,结合预测模型与仿真结果得到覆冰状态输电塔关键部位应力和塔头位移的预测值。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IDBO-BP较DBO-BP绝对平均误差下降了62.9%,平均相对误差下降了58.1%,均方根误差下降了60.2%,为覆冰状态下的输电塔自身杆件状态的安全性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 BP神经网络 覆冰 改进蜣螂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放电信号测量的罗氏线圈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江进波 陈桂丰 +3 位作者 罗正 方春华 邹云安 赵雷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1,共9页
针对局部放电信号的在线测量与监测需求,文中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镍锌铁氧体磁芯的宽频带(100 kHz~50 MHz)、高灵敏度(5.64 V/A)罗氏线圈。首先对罗氏线圈的工作模式和频率特性展开分析,通过公式推导出线圈工作于不同模式的条件,以及自积... 针对局部放电信号的在线测量与监测需求,文中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镍锌铁氧体磁芯的宽频带(100 kHz~50 MHz)、高灵敏度(5.64 V/A)罗氏线圈。首先对罗氏线圈的工作模式和频率特性展开分析,通过公式推导出线圈工作于不同模式的条件,以及自积分模式下线圈的频带和灵敏度影响因素,随后用Pspice建立等效电路模型进行线圈参数扫描并对推导的理论进行验证,通过改变线圈几何参数来简化积分条件,确定磁芯尺寸和线圈匝数以及终端电阻的最优取值。最后加工制作了5个相同参数的线圈并通过信号发生器分析线圈方波响应,对其工作模式进行验证,同时对线圈进行了频带与灵敏度的标定,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罗氏线圈性能良好,可满足高频局放信号的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线圈 局部放电 频率响应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风作用下四分裂输电导线子导线不同步脱冰跳跃动力响应研究
10
作者 杨展豪 吴田 +3 位作者 刘会家 王明 钟垒锋 王少奇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2-101,共10页
针对现有脱冰研究大多数将分裂导线等效为单根导线而忽视子导线不同步脱冰,且未考虑强风的问题,以JLHA1/G1A-300/70型钢芯铝绞线为研究对象,在ABAQUS软件中建立五档连续四分裂导线绝缘子间隔棒的脱冰跳跃模型;研究强风作用下4根、1根、... 针对现有脱冰研究大多数将分裂导线等效为单根导线而忽视子导线不同步脱冰,且未考虑强风的问题,以JLHA1/G1A-300/70型钢芯铝绞线为研究对象,在ABAQUS软件中建立五档连续四分裂导线绝缘子间隔棒的脱冰跳跃模型;研究强风作用下4根、1根、2根及3根子导线脱冰工况下的动力响应,分析不同脱冰工况对子导线振动同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强风对四分裂导线最大脱冰跳跃高度存在显著影响,导线张力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大;强风作用下大档距四分裂导线子导线不同步脱冰时,斜向对角子导线同步脱冰和横向上方子导线同步脱冰时较为稳定,子导线振动趋势相同;其他工况子导线不同步脱冰时,子导线振动不同步,导线存在严重扭转现象,这种扭转可能是不可逆的。研究强风作用下四分裂输电导线子导线不同步脱冰跳跃动力响应对输电线路空气绝缘间隙设计和线路运行维护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分裂导线 子导线 强风 不同步脱冰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误差特性融合的架空线路载流量概率预测
11
作者 徐彬 刘任 +1 位作者 唐波 王帅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9-207,共9页
准确预测架空线路的载流量是实现线路动态增容的基础。常规的单一点预测模型难以有效捕捉风速、环境温度等载流量气象因子的波动性与随机性,且载流量预测误差具有时变相关性和条件分布特性。文中以串行集成学习Bagging为总架构,整合并... 准确预测架空线路的载流量是实现线路动态增容的基础。常规的单一点预测模型难以有效捕捉风速、环境温度等载流量气象因子的波动性与随机性,且载流量预测误差具有时变相关性和条件分布特性。文中以串行集成学习Bagging为总架构,整合并行集成学习算法AdaBoost、XGBoost和LightGBM构建载流量点预测模型,旨在克服单一模型泛化能力不足的局限,提升预测准确性与稳定性;基于实测数据论证了载流量预测误差的时变相关性和条件分布特性,继而引入Sklar定理及其动态Copula函数构建载流量预测误差的条件分布模型;将点预测模型与条件分布模型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串并行集成学习与多误差特性融合的架空线路载流量概率预测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保守性指标降低了28.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线路 载流量 线路动态增容 集成学习 概率预测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输电线钢芯腐蚀原位检测方法
12
作者 吴升泽 吴田 +3 位作者 陈龙 邱中华 普子恒 吴凤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58,共7页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提出了一种输电线钢芯腐蚀原位检测方法。首先,通过近红外检测获得4类不同腐蚀状态输电线表面的近红外光谱;然后,对比分析获得最佳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通过潜在投影图(LPG)选择了最佳建模波长,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提出了一种输电线钢芯腐蚀原位检测方法。首先,通过近红外检测获得4类不同腐蚀状态输电线表面的近红外光谱;然后,对比分析获得最佳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通过潜在投影图(LPG)选择了最佳建模波长,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降维数据和鹈鹕优化算法(POA)优化参数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的腐蚀状态分类识别模型;最后,采用能谱分析数据验证模型对腐蚀状态识别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采用标准正态变量处理和Savitzky-Golay平滑预处理可以达到99.16%的最大方差解释率,通过LPG筛选出了10个最佳波长,结合最佳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与最佳波长并利用PCA得到4类样本的可视化聚类结果,将PCA二维得分数据输入POA-SVR分类模型,得到最终分类准确率高达96.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钢芯 腐蚀 原位检测 近红外光谱技术 主成分分析(PCA) 支持向量机回归(SV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线路载流不确定性风险的电力系统环境经济调度
13
作者 徐彬 刘任 +1 位作者 刘焱 唐波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73-2881,I0062-I0065,共13页
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充分考虑架空线路的动态载流量(dynamic line rating,DLR),对于新能源并网消纳、电网迎峰度夏等至关重要。现有计及DLR的优化调度方法对高估和低估线路载流量所造成的风险考量不足,且未综合考虑系统运行的经济与环... 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充分考虑架空线路的动态载流量(dynamic line rating,DLR),对于新能源并网消纳、电网迎峰度夏等至关重要。现有计及DLR的优化调度方法对高估和低估线路载流量所造成的风险考量不足,且未综合考虑系统运行的经济与环境目标。该文将线路载流量的高低估视为一种不确定性,引入Sklar定理与动态t-Copula函数构建线路载流量的不确定性模型,继而基于机会约束理论提出线路载流量的高低估风险量化方法,以准确表征其高低估风险程度;综合考虑系统运行的燃料成本和污染排放,构建计及线路载流量不确定性风险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以兼顾系统运行的经济与环境效益。最后,通过IEEE-30节点系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线路 载流量 不确定性 优化调度 COPULA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SA-LSTM和sEMG的绝缘杆法作业人员上肢运动预测研究
14
作者 刘凯 钟垒锋 +1 位作者 吴田 杨展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3,共8页
随着带电作业的智能化进程的深入,尽管配网绝缘杆作业法安全性高但劳动强度大,为了有效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引入外骨骼人机协同作业,为了准确跟踪作业人员上肢肌肉的运动变化,识别绝缘杆法带电作业肌肉出力特征,加强人机契合度,提... 随着带电作业的智能化进程的深入,尽管配网绝缘杆作业法安全性高但劳动强度大,为了有效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引入外骨骼人机协同作业,为了准确跟踪作业人员上肢肌肉的运动变化,识别绝缘杆法带电作业肌肉出力特征,加强人机契合度,提出一种利用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进行上肢肌肉连续运动预测的方法。采集作业人员在进行三种绝缘杆典型作业时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sEMG信号,使用经过变模态分解去噪后的sEMG信号作为输入量,利用改进麻雀搜索算法优化LSTM神经网络,并使用状态估计器提高模型性能,实现对肱二头肌、肱三头肌sEMG信号变化的预测。预测结果表明:ISSA-LSTM优化模型的收敛速度快,泛化能力强,均方根误差RMSE、决定系数R 2均达到了非常高的预测精度,同时该模型在GPU占用率和训练时间上也表现出相对优异的性能,显示了基于ISSALSTM优化模型进行sEMG信号预测的优越性,为提供外骨骼更优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作业 人机协同作业 表面肌电信号 连续运动预测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端电流杰卡德相似度比较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保护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振兴 崔晓琳 +3 位作者 徐浩 翁汉琍 佘双喜 王扬赜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47,共11页
为解决现有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保护难以应对噪声干扰及高阻故障场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流故障分量杰卡德相似度系数JSC(Jaccard similarity coefficient)的纵联保护方法。基于电流故障分量的越限实现电流量与逻辑量的变换,构建线路两端... 为解决现有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保护难以应对噪声干扰及高阻故障场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流故障分量杰卡德相似度系数JSC(Jaccard similarity coefficient)的纵联保护方法。基于电流故障分量的越限实现电流量与逻辑量的变换,构建线路两端电流逻辑量的杰卡德相似度模型,基于区内高相似度完成线路故障识别;最后提出利用保护启动1 ms数据窗下的电流故障分量极间能量比值的差异构建故障极识别判据。仿真结果表明,该保护在噪声干扰和高阻故障下仍能可靠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线路 杰卡德相似度 电流故障分量 极间能量比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aster-RCNN的输电线路巡检图像检测 被引量:56
16
作者 魏业文 李梅 +1 位作者 解园琳 戴北城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1-178,共8页
针对传统输电线路目标巡检图像识别方法响应速度慢、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改进的更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RCNN)深度学习识别算法。通过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ZFnet)提取图像特征,并重置模型参数以获取更多目标细节;利用Fa... 针对传统输电线路目标巡检图像识别方法响应速度慢、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改进的更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RCNN)深度学习识别算法。通过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ZFnet)提取图像特征,并重置模型参数以获取更多目标细节;利用Faster-RCNN对目标进行检测,由子网络区域提议模型生成目标候选框和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RCNN)进行参数调优,并在Faster-RCNN输出部分引入精炼阶段,增加目标特征的分类细化和回归细化,将存在目标的多个边界框合并,实现精确分类以及坐标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改进Faster-RCNN算法可有效识别线路设备及设备缺陷,总体识别率达到93.5%,响应时间在1 s内。与图像识别法或单步多阶目标检测(SSD)、实时快速目标检测(YOLO)深度学习法相比,所提算法提高了电力设备的识别精度与响应速度,在输电线路智能巡检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巡检 图像识别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提取 区域提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直升机吊索法带电作业进入等电位的路径 被引量:8
17
作者 唐波 李勃铖 +2 位作者 奉彭 陈兰 蔡智勇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80,共10页
50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由于导线排列密集,通常只能采用直升机吊索法进行带电作业,这对作业人员进入等电位的路径选择带来很大困难。以两种典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双三角形和六角形导线排列方式为研究对象,结合直升机和导线之间的空间位... 50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由于导线排列密集,通常只能采用直升机吊索法进行带电作业,这对作业人员进入等电位的路径选择带来很大困难。以两种典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双三角形和六角形导线排列方式为研究对象,结合直升机和导线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提出了可行的直升机吊索法进入等电位的路径区域。采用场域分解的方法将三维无界场域分解成有界子区域,利用ANSYS软件计算了进电位过程不同位置的直升机机身场强,获得了直升机与导线之间的安全距离。在明确等电位作业人员组合间隙后,结合人体表面场强的计算,提出了作业人员进入等电位的最优路径。经500kV鼓峰甲、乙线直升机吊索法带电作业实操应用表明,直升机距离导线8 m,作业人员从距导线水平面斜上方0~15°区域进入等电位作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 带电作业 直升机吊索法 进入等电位 人体表面场强 最优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增广与迁移学习的输电线路金具多目标实时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力 万旭东 +1 位作者 王凌云 刘兰兰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35-142,共8页
架空输电线路金具的状态评估工作对于线路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金具的检测是评估工作的重要一环。针对金具识别检测中数据集人工标注的工作量大,以及难以兼顾高精度和快速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X网络改进的输电线路金具检测方法。将无... 架空输电线路金具的状态评估工作对于线路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金具的检测是评估工作的重要一环。针对金具识别检测中数据集人工标注的工作量大,以及难以兼顾高精度和快速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X网络改进的输电线路金具检测方法。将无人机拍摄的金具图像进行增广预处理丰富数据集,骨干网络采用在线Mosaic、Mixup增强方式,引入基于特征提取的迁移学习并采用余弦退火学习率进行两阶段模型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对各类金具检测的平均精度均值提高了18.32%,与Faster R-CNN等5种主流检测模型相比,所提方法平均检测精度均值最高,且检测速度仅次于YOLOv3,能够更加快速、精准地识别各类金具,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工标注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实时检测 金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层次分析法和变权理论的输电线路铁塔关键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魏业文 姜恒 +3 位作者 杨文超 聂俊波 解园琳 戴北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144-3151,共8页
针对当前输电线路铁塔评价指标体系冗杂和模糊评价难以反映实际工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铁塔基础设施安全评价方法。通过关联规则对铁塔指标体系进行了量化,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铁塔基础设施的关键指标评价体系。为了避免反... 针对当前输电线路铁塔评价指标体系冗杂和模糊评价难以反映实际工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铁塔基础设施安全评价方法。通过关联规则对铁塔指标体系进行了量化,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铁塔基础设施的关键指标评价体系。为了避免反复调整判断矩阵引起的盲从性问题,引入自适应层次分析法(self-adaptiv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S-AHP)确定初始权重。并通过变权理论引入均衡函数,对各指标的初始权重进行了调整,以解决常权系数下铁塔某项指标出现异常时对模糊评价结果无影响的问题。实例计算表明:关键指标体系能反映出铁塔整体工况,变权后的模糊评价可以准确确定异常铁塔,评价结果能很好地辅助后续铁塔检修计划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铁塔 关键指标体系 自适应层次分析法(S-AHP) 变权理论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220 kV输电线路故障行波定位 被引量:1
20
作者 文中 罗苏新 +2 位作者 刘斐 郭俊康 郑连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8-201,166,共5页
针对水电站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后无法准确实施定位的问题,从行波的实际传播理论出发,推导出一种与波速无关的改进双端定位算法。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MD)能自适应地分解故障电流行波信号,Teager能量算子(TEO)可快速追踪信号的能量变化、运... 针对水电站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后无法准确实施定位的问题,从行波的实际传播理论出发,推导出一种与波速无关的改进双端定位算法。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MD)能自适应地分解故障电流行波信号,Teager能量算子(TEO)可快速追踪信号的能量变化、运算量小的独特优势,建立了基于VMD-TEO的220 kV输电线路行波定位模型,该模型无需考虑波速修正和双端时间同步。PSCAD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双端故障定位模型误差百分比最大为0.239%,优于其他定位算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故障定位 双端法 波速修正 能量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