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营造育人绿洲——湖北省赤壁市整治学校及周边环境侧记
1
作者 周小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3年第11期42-44,共3页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基地。前些年,由于一些配套措施未跟上,赤壁市'擂肥'、殴打师生、在学校周边违章设置'三室两厅'以及车辆乱停乱靠、摊点乱摆乱放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教...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基地。前些年,由于一些配套措施未跟上,赤壁市'擂肥'、殴打师生、在学校周边违章设置'三室两厅'以及车辆乱停乱靠、摊点乱摆乱放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针对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壁市 教学秩序 治安工作 综合整治工作 中小学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上市公司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现状、问题与对策——湖北省赤壁市非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情况调查
2
作者 李拥星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2-122,共1页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全面建立与实施是我国会计改革的重要成果,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健全将具有重要意义。在上市公司中,新准则得到以平稳有序有效地执行,但非上市公司、企业国家未强制规定执行企业会计...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全面建立与实施是我国会计改革的重要成果,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健全将具有重要意义。在上市公司中,新准则得到以平稳有序有效地执行,但非上市公司、企业国家未强制规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由此导致非上市公司在执行会计准则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予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会计准则 非上市公司 赤壁市 湖北省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现状 会计准则体系 会计信息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赤壁市夏季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的优化措施
3
作者 廖冬生 袁满 +1 位作者 刘雅茹 刘鹏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72-75,共4页
湖北省赤壁市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夏季干旱发生频率高,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强度和影响范围呈加剧趋势。人工增雨是应对干旱的有效手段。基于赤壁市自然条件和夏季干旱特点,结合多年人工增雨作业实践经验,分析了影响人工增雨作业效果... 湖北省赤壁市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夏季干旱发生频率高,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强度和影响范围呈加剧趋势。人工增雨是应对干旱的有效手段。基于赤壁市自然条件和夏季干旱特点,结合多年人工增雨作业实践经验,分析了影响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的关键因素,包括作业装备、催化技术、作业时机、炮点布设等,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择作业方式、优化炮点布局、精准把握作业时机以及科学制定作业计划,可提高赤壁市夏季人工增雨作业效果,为抗旱减灾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抗旱减灾 作业效果 优化措施 夏季干旱 湖北省赤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壁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试验示范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胥剑雯 金刚 宋幼春 《湖北植保》 2024年第6期80-82,共3页
通过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促进农药减量增效,以期为绿色防控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设置全程应用非化学农药绿色防控和部分应用非化学农药绿色防控两种处理方式,结果表明,全程应用非化学农药绿色防控技术对防... 通过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促进农药减量增效,以期为绿色防控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设置全程应用非化学农药绿色防控和部分应用非化学农药绿色防控两种处理方式,结果表明,全程应用非化学农药绿色防控技术对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纹枯病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防效均在90%以上,但对稻飞虱的防效一般,在80%左右。建议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可结合病虫发生趋势,与化学农药交替轮换使用,达到保证产量与农药减量双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病虫害防治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贺氏线盾蚧为害与年生活史的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治建 龚乃培 +1 位作者 陈京元 雷耀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0-443,共4页
贺氏线盾蚧在湖北省主要分布于赤壁、崇阳、咸安等县 (市、区 ) ,1a发生 2代为主 ,少数 1a 1代或 3代 ;大部分以第 2代受精雌成虫越冬 ,小部分以第 1代雌成虫、第 3代 1龄若虫和雌性 2龄若虫越冬。
关键词 湖北 贺氏线盾蚧 为害特点 毛竹 生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壁市水稻纹枯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但汉曙 《湖北植保》 2010年第6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防治时间 重发原因 赤壁市 发病率 发生面积 发生概率 发生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壁市水稻二化螟大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被引量:2
7
作者 但汉曙 《湖北植保》 2009年第6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水稻二化螟 大发生原因 综合防治技术 赤壁市 水稻种植面积 稻田生态环境 长江中游 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壁市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立志 但汉曙 《湖北植保》 2006年第3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大发生原因 稻纵卷叶螟 赤壁市 防治 水稻生产 为害程度 迁飞性害虫 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壁市杉木速生丰产林栽植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曾勇 叶荣 +3 位作者 丁益 王双胜 郑智 吕志海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5期161-164,共4页
调查分析了赤壁市杉木栽植情况,结合杉木的生物学特性,对杉木速生丰产林造林地选择、整地、栽植密度、造林方法、抚育管理、间伐等技术措施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杉木 速生丰产林 栽植 赤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壁市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对比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刚 但汉曙 《湖北植保》 2010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病虫害防治技术 对比试验 赤壁市 农作物病虫 水稻 综合防治技术 植保站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壁市秸秆还田替代钾肥在中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胥剑雯 刘清荣 +2 位作者 赵爱红 舒湘林 金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9期17-18,共2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秸秆还田对钾的替代作用,为秸秆还田下合理施钾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施钾和秸秆还田均降低了水稻钾素含量,但秸秆还田可增加水稻钾素积累,配合减量钾肥施用时低于只施秸秆处理,配施全量钾肥时达到最大,因而为得到较高产...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秸秆还田对钾的替代作用,为秸秆还田下合理施钾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施钾和秸秆还田均降低了水稻钾素含量,但秸秆还田可增加水稻钾素积累,配合减量钾肥施用时低于只施秸秆处理,配施全量钾肥时达到最大,因而为得到较高产量,使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建议秸秆还田时施足够的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钾肥 水稻 产量 养分积累 土壤养分含量 湖北赤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脊竹蝗在湖北赤壁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建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胥剑雯 金刚 《湖北植保》 2022年第6期64-65,共2页
2022年7月4日,湖北赤壁发现大量黄脊竹蝗为害,成虫和若虫均有发生。结合地理位置分析,竹蝗在2021年已迁飞至赤壁产卵,且气候条件利于越冬繁殖,导致竹蝗大发生。实践表明,通过植保无人机飞防和林业烟剂熏蒸,可有效控制竹蝗为害。本文根... 2022年7月4日,湖北赤壁发现大量黄脊竹蝗为害,成虫和若虫均有发生。结合地理位置分析,竹蝗在2021年已迁飞至赤壁产卵,且气候条件利于越冬繁殖,导致竹蝗大发生。实践表明,通过植保无人机飞防和林业烟剂熏蒸,可有效控制竹蝗为害。本文根据竹蝗生活习性,结合农业防治,提出了降低竹蝗发生基数的防治措施,为控制和防治竹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脊竹蝗 发生原因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壁市中医院实行成本核算的探讨
13
作者 王汉民 《中国医院》 2005年第1期52-54,共3页
湖北省赤壁市中医院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医院管理模式,改革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在医院经营中实行成本核算,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促进了医院物质文明,政... 湖北省赤壁市中医院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医院管理模式,改革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在医院经营中实行成本核算,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促进了医院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壁市 中医院 成本核算 湖北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赤壁市稻飞虱大发生特点及原因与防控措施
14
作者 但汉曙 王立志 《湖北植保》 2007年第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稻飞虱 防控措施 发生特点 原因 赤壁市 发生为害特点 不均衡性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壁市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及对策
15
作者 吕志海 廖金成 +4 位作者 李南河 余义 郭爱文 魏建新 项伟 《绿色科技》 2014年第5期151-152,共2页
阐述了赤壁市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及建设的必要性,探讨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从培养龙头企业、发展创新机制、科技兴林、优惠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实施措施。
关键词 速生丰产用材林 建设 对策 赤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壁市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分析
16
作者 廖金成 宋祖春 +2 位作者 吕志海 项传 王启富 《湖北林业科技》 2013年第6期68-71,共4页
文章对赤壁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对后续工程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效益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专用复合肥对葡萄产量、品质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周媛 谭启玲 +4 位作者 胡承孝 郑苍松 李路 刘清荣 胥剑雯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86,91,共6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专用复合肥对葡萄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及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推荐量专用肥,葡萄产量比不施肥和习惯施肥分别增加了25.8%和5.1%;葡萄果实可滴定酸比不施肥、习惯施肥和等量专用肥显著降低,减幅...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专用复合肥对葡萄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及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推荐量专用肥,葡萄产量比不施肥和习惯施肥分别增加了25.8%和5.1%;葡萄果实可滴定酸比不施肥、习惯施肥和等量专用肥显著降低,减幅为10.7%~42.9%;施用推荐量专用肥提高了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1.8%~8.2%、Vc 6.4%~77.7%以及固酸比10.2%~60.4%;施用专用肥显著提高葡萄叶片Fe、Cu及果实Fe含量;而施用推荐量专用肥比习惯施肥、等量专用肥处理减少氮磷钾施用总量42.5%。因此,施用推荐量有机无机专用复合肥,既保证葡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又减少氮磷钾施用总量,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专用复合肥 葡萄 产量 品质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种源/家系早期性状变异及选择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姚小华 任华东 +6 位作者 孙银祥 吴柯久 张定钦 王开良 张建忠 戴训东 郑龙章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30-335,共6页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长江周边、太湖西苕溪、赣江中上游低山丘陵建立 4处试验林 ,包含种源试验林、种源 /家系二水平试验林。通过种源试验 ,4个试验点各选出优良种源 6个。研究表明 ,种源与地点交互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 ;生长优良且具较...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长江周边、太湖西苕溪、赣江中上游低山丘陵建立 4处试验林 ,包含种源试验林、种源 /家系二水平试验林。通过种源试验 ,4个试验点各选出优良种源 6个。研究表明 ,种源与地点交互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 ;生长优良且具较高稳定性的种源有福建邵武、广西全州、贵州铜仁、道真、湖南郴州、湖北蒲圻 ;幼年期香樟树高、胸径生长与经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冻害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香樟幼年期种源 /家系二水平试验表明 ,余杭试验点和遂川试验点不同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显著 ,种源层次的方差分量大大高于家系层次。根据家系的生长和适应性表现 ,选出了 36个优良家系 ,树高增加 10 %~ 4 9% ,地径增加 10 %~ 84 %。根据香樟适应性和生长表现 ,进行种源区划分 ,将香樟种源区划分为北带种源区 (Ⅰ )、中部种源区 (Ⅱ )和南带种源区 (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性状变异 樟树 种源试验 家系试验 种源区划分 早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用量与施用方法对土壤养分与小麦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胡诚 乐群芬 +6 位作者 孙斌 丁立成 郭小梅 陈云峰 乔艳 刘东海 李双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17-2023,共7页
【目的】探求小麦氮肥最佳用量与合理施用方法。【方法】本文开展了减少氮肥用量与不同施用方法对土壤养分及小麦生长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减施一定量的氮肥,在小麦苗期土壤0~20 cm土层铵态氮含量与硝态氮含量并不显著减少,对小麦... 【目的】探求小麦氮肥最佳用量与合理施用方法。【方法】本文开展了减少氮肥用量与不同施用方法对土壤养分及小麦生长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减施一定量的氮肥,在小麦苗期土壤0~20 cm土层铵态氮含量与硝态氮含量并不显著减少,对小麦苗期土壤的有效磷与速效钾影响不明显;减施一定量的氮肥对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影响不显著;减施一定量的氮肥对小麦生长氮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减少了小麦籽粒与秸杆的氮含量,对磷、钾的含量影响不明显。【结论】从经济与环境的角度综合考虑,减施20%氮肥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用量 施用方法 土壤养分 小麦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3414”施肥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王伟妮 王亚艺 +5 位作者 姚忠清 鲁明星 姚善军 刘清荣 彭玉华 鲁剑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68-1271,共4页
为研究氮、磷、钾肥对早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和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在湖北省赤壁市利用"3414"试验设计布置了早稻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施用磷肥效果最好,最高增产稻谷2 300 kg·hm-2,相应增产率达3... 为研究氮、磷、钾肥对早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和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在湖北省赤壁市利用"3414"试验设计布置了早稻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施用磷肥效果最好,最高增产稻谷2 300 kg·hm-2,相应增产率达36.7%,纯增收入2 984.4元·hm-2;钾肥增产稻谷1 075 kg·hm-2,增产率为14.8%,纯增收入1 186.8元·hm-2;氮肥增产稻谷677 kg.hm-2,增产率为8.9%,纯增收入365.7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早稻N、P2O5和K2O的最高产量施用量分别为180.1、57.3和67.5 kg·hm-2,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108.5、55.4和59.1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3414”肥效试验 施肥效果 推荐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