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氰酸钠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对水泥水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程平阶 王宁宁 +3 位作者 王凯 张门哲 戴光柏 李北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72-2678,共7页
采用硫氰酸钠(SN)对普通聚羧酸减水剂(PC)进行复配改性,旨在开发一种低温、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对比测试了PC与PC+SN对水泥胶砂与混凝土在低温(5℃)和常温(20℃)两种养护温度下强度发展的影响,通过对水泥水化热与水泥浆体化学结合水、... 采用硫氰酸钠(SN)对普通聚羧酸减水剂(PC)进行复配改性,旨在开发一种低温、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对比测试了PC与PC+SN对水泥胶砂与混凝土在低温(5℃)和常温(20℃)两种养护温度下强度发展的影响,通过对水泥水化热与水泥浆体化学结合水、水化产物、微结构与孔结构的测试,分析了SN早强剂对水泥浆体早期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养护温度5℃时,掺入PC+SN的水泥胶砂1 d、3 d、7 d、28 d强度较掺PC比,分别提高了138.5%、48.3%、51.2%、17.2%,掺入PC+SN的混凝土1 d、3 d、7 d、28 d强度分别增长了182.1%、35.2%、34.9%、31%,而20℃条件养护时PC+SN的早强效果并不显著;PC复配SN早强剂后,增加了水泥早期水化放热速率与放热量,提高了水泥的水化程度,且浆体的水化产物数量增多,孔隙率降低,孔径减小,从而有利于混凝土早期强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硫氰酸钠 强度 水泥水化 低温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绢云母片岩路基填料最大填筑粒径确定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谈云志 喻波 +2 位作者 戴光柏 王乐华 付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7-142,共6页
绢云母片岩是一种易崩解的片岩填料,在大气的长期干湿循环作用下,性能极易发生衰减、弱化。通过开展干湿循环前后不同初始最大粒径绢云母片岩的加州承载比试验和回弹模量试验,探讨其强度变化规律,并结合颗粒分析试验,从崩解的角度解释... 绢云母片岩是一种易崩解的片岩填料,在大气的长期干湿循环作用下,性能极易发生衰减、弱化。通过开展干湿循环前后不同初始最大粒径绢云母片岩的加州承载比试验和回弹模量试验,探讨其强度变化规律,并结合颗粒分析试验,从崩解的角度解释上述强度变化原因。结果表明,绢云母片岩在经历10次干湿循环作用后颗粒再无明显崩解,粒径为10 mm的颗粒可作为其崩解强弱的分界点,粒径大于10 mm的颗粒崩解较快,粒径小于10 mm的颗粒崩解较慢。绢云母片岩的回弹模量在初始最大粒径为5~10 mm时较大;而其承载比在初始最大粒径为10~20 mm时较大。结合崩解特性,选取初始最大粒径10 mm作为绢云母片岩路基填筑的控制粒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弹模量 崩解 干湿循环 绢云母片岩 孔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坪山特长隧道巷道式通风应用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建平 方晓睿 +1 位作者 张旺兴 徐颖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67,共3页
以大坪山特长隧道为例,在隧道开挖1 500 m后,分别对压入式通风与巷道式通风两种方式下的掌子面有害气体浓度、粉尘浓度以及变化速率进行实时监测,形成各指标对应的时空效应图,对比分析两种通风方式的优缺点及通风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进... 以大坪山特长隧道为例,在隧道开挖1 500 m后,分别对压入式通风与巷道式通风两种方式下的掌子面有害气体浓度、粉尘浓度以及变化速率进行实时监测,形成各指标对应的时空效应图,对比分析两种通风方式的优缺点及通风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进洞超过1 500 m时,巷道式通风效果明显优于压入式通风,但在人行横道处会出现污风滞留现象,因此在通风设计中要充分结合监测结果对通风方案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隧道 施工通风 有害气体浓度 粉尘浓度 巷道式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二次衬砌防水混凝土的配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林 杨慧琳 +1 位作者 姚述堂 李北星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4-147,共4页
研究了水胶比、防水剂品种、粉煤灰掺量和超量取代系数以及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对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工作性、强度和抗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防水剂不及降低水胶比对混凝土的抗渗性改善显著,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增至12%-14%有利于... 研究了水胶比、防水剂品种、粉煤灰掺量和超量取代系数以及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对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工作性、强度和抗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防水剂不及降低水胶比对混凝土的抗渗性改善显著,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增至12%-14%有利于混凝土工作性、强度和抗渗性的提高。据此,提出了两种二衬防水混凝土的配制方法:一是采用II级粉煤灰超量取代与高效减水剂双掺技术降低水胶比,从而平衡二衬防水混凝土的低强、大流态和抗渗性的矛盾;另一种是采用高石粉含量机制砂配制二衬防水混凝土,以节约水泥用量并提高抗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二次衬砌 防水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粉煤灰 高石粉含量机制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埋深特长隧道地质灾害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红艳 余莉 罗林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80,共4页
在建谷竹高速公路大坪山隧道为一座分离式高速公路特长隧道,最大埋深892 m。根据实测隧道地应力、数值模拟、室内试验结果和岩爆发生判据,预测在隧道施工中由于高地应力可能发生岩爆灾害;根据岩溶地质调查,分析了隧道开挖时可能存在的... 在建谷竹高速公路大坪山隧道为一座分离式高速公路特长隧道,最大埋深892 m。根据实测隧道地应力、数值模拟、室内试验结果和岩爆发生判据,预测在隧道施工中由于高地应力可能发生岩爆灾害;根据岩溶地质调查,分析了隧道开挖时可能存在的涌水、涌泥、各种溶洞等地质灾害,并对部分地段最大涌水量进行预测。提出利用超前地质预报与信息化施工预测与防治地质灾害,并对可能发生的岩爆、岩溶等灾害提出具体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埋特长隧道 地质灾害 高地应力 岩溶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山隧道大变形特征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夏述光 葛勇 +2 位作者 李涛 董立 陈建平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52,共3页
根据竹山隧道施工现场的监测情况,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隧道的变形破坏特征。结合竹山隧道的具体情况,从围岩岩性、施工、力学、支护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竹山隧道的变形破坏机理,重点分析绢云母片岩破坏模型——弹性梁计算模型,从力... 根据竹山隧道施工现场的监测情况,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隧道的变形破坏特征。结合竹山隧道的具体情况,从围岩岩性、施工、力学、支护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竹山隧道的变形破坏机理,重点分析绢云母片岩破坏模型——弹性梁计算模型,从力学方面给出了竹山隧道的破坏机理主要是绢云母片岩的失稳破坏,可对类似工程的变形机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隧道 大变形 变形特征 变形机理 弹性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隧道矿山法施工大变形风险评估 被引量:7
7
作者 范建海 陈志超 夏述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2-56,共5页
建立了软岩隧道大变形评估体系模型。应用专家调查法建立了包括地质、地形、水文和施工设计4项一级指标和黏土矿物含量等13项二级指标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将大变形风险分为5级,并分别... 建立了软岩隧道大变形评估体系模型。应用专家调查法建立了包括地质、地形、水文和施工设计4项一级指标和黏土矿物含量等13项二级指标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将大变形风险分为5级,并分别定量、定性确定各指标隶属度。应用所建模型对三座隧道大变形风险进行评估,评定结果与变形监测结果一致。建立了隧道大变形风险后果估计模型,并将风险后果分为5级;将大变形风险发生概率评估结果和风险后果评估结果相结合,确定风险综合评估结果,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接受准则。应用所建模型对通省隧道大变形风险进行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形 风险评估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当量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绢云母片岩粗粒料路基压实质量检测方法及其控制标准 被引量:2
8
作者 关爱军 沈峰 +3 位作者 戴光柏 张门哲 秦尚林 何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276-280,共5页
绢云母片岩粗粒料作为路基填料,压实质量非常难以控制,压实度法、沉降差法等传统质量控制方法均不适用。借鉴铁路路基压实质量检测中的经验,引入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地基系数K30指标对绢云母片岩粗粒料路基压实质量进行现场试验测试。结... 绢云母片岩粗粒料作为路基填料,压实质量非常难以控制,压实度法、沉降差法等传统质量控制方法均不适用。借鉴铁路路基压实质量检测中的经验,引入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地基系数K30指标对绢云母片岩粗粒料路基压实质量进行现场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地基系数K30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可适用于绢云母片岩粗粒料填料压实质量控制。通过试验结果分析以及与相关资料类比,给出了绢云母片岩粗粒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云母片岩粗粒料 地基系数K30 检测方法 压实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P在大坪山隧道地质预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关爱军 张红艳 陈建平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2-147,共6页
大坪山隧道是谷竹高速公路的一座特长隧道,穿越区域性的青峰断裂带,且地质构造复杂、断层破碎带多,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安全施工的重要保障。本文介绍了TG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优势,并通过实例分析了TGP在大坪山隧... 大坪山隧道是谷竹高速公路的一座特长隧道,穿越区域性的青峰断裂带,且地质构造复杂、断层破碎带多,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安全施工的重要保障。本文介绍了TG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优势,并通过实例分析了TGP在大坪山隧道不同地层中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软岩中尤其是在没有大规模不良地质体的岩层中,TGP的探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稍有出入;但在断层破碎带等与围岩介质波阻抗差别较大的不良地质体的岩层中,TGP的预测结果比较准确。同时,指出TGP作为一种物探手段,应在地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技术手段,以提高地质预报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P 超前地质预报 大坪山隧道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