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19例角膜移植术角膜病分类及手术方式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宋亚芹 江梦琳 +5 位作者 谭咏耀 王玮 徐玲娟 胡维琨 李贵刚 周雄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7-601,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中部地区角膜移植手术患者的原发疾病谱及流行病学特征,并比较手术方式选择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同济医院眼科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的角膜病患者资料。对其年龄、性别、原发角膜疾病及手术方式进... 目的了解我国中部地区角膜移植手术患者的原发疾病谱及流行病学特征,并比较手术方式选择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同济医院眼科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的角膜病患者资料。对其年龄、性别、原发角膜疾病及手术方式进行统计,并与已发表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结果5年间共有719例角膜病患者接受角膜移植手术,平均年龄(44.49±1.70)岁,患者的年龄最小33 d,最大89岁,其中518例(72%)在18~65岁之间;男女比例为1.68∶1。感染性角膜炎是其中占首位的角膜疾病(306例,42.6%),其余依次为角膜白斑(154例,21.4%)、圆锥角膜(85例,11.8%)、大泡性角膜病变(63例,8.8%),角膜变性与营养不良(39例,5.4%)、角膜皮样瘤(32例,4.5%)及其他(如化学伤、热烧伤、外伤后角膜瘢痕及角膜植片混浊等,38例,5.3%)。在306例感染性角膜炎中按病因依次排序为:真菌性角膜炎(149例,48.7%)、病毒性角膜炎(98例,32.0%)、细菌性角膜炎(59例,19.3%)。按照角膜移植手术方式分类,最多的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443例,61.6%),其余为板层角膜移植术(243例,33.8%)、角膜内皮移植术(32例,4.5%)。结论我国中部地区角膜移植术患者的原发角膜病中,感染性角膜炎占首位,其余依次为角膜白斑、圆锥角膜和大泡性角膜病变,而真菌则是感染性角膜炎的首位病因。穿透性角膜移植仍为角膜移植的主要术式,板层及角膜内皮移植手术量的上升趋势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术 病因学 真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贺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53-1055,共3页
目的观察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眼科确诊并行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7例(27眼),记录术前、术后1周、1... 目的观察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眼科确诊并行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7例(27眼),记录术前、术后1周、1a的眼压、视力、并发症等,并检测患者视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及滤过泡情况。结果 27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率为100.0%;术后1周,完全成功率55.6%,部分成功率为29.6%;术后1a完全成功率48.1%,部分成功率33.3%。术前平均眼压为(50.2±10.3)mmHg(1kPa=7.5mmHg),术后1周平均(13.0±8.6)mmHg,术后1a平均(14.1±7.9)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1周视力有所提高者15例,不变者12例;术后1a视力有所提高者17例,不变者10例。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平均2328.5mm-2,术后1周为2298.7mm-2,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平均为2009.2mm-2,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角膜内皮丢失率为13.8%。早期术后并发症有滤过作用过强、前房出血等,所有患者未见引流管口暴露、角膜内皮失代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控制眼压,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 视网膜激光光凝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