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灶性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点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玲 李军 +1 位作者 王江涛 张蓓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9期1493-1496,共4页
目的分析局灶性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HV-LCD)的影像特征和病理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局灶性HV-CD患者的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 11例局灶性HV-CD中,4例位于颈部,4例位于腹膜后,2例位于肠系膜,1例位... 目的分析局灶性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HV-LCD)的影像特征和病理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局灶性HV-CD患者的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 11例局灶性HV-CD中,4例位于颈部,4例位于腹膜后,2例位于肠系膜,1例位于纵隔。10例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5例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所有病例病灶均呈软组织肿块灶,10例为单发,1例多发位于双侧颈部,所有病灶未见明显钙化灶。MRI平扫呈均匀等T1,长T2信号; 5例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为圆形,椭圆形低回声光团,4例其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显示。CT及MRI增强扫描:动脉期6例明显强化,5例静脉期及延时期强化范围扩大。9例病灶分布在大血管旁,周围小血管增多,6例周围可见增大的淋巴结。结论对于局灶性HV-CD,多种影像学检查与病理相互印证,对于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淋巴细胞增生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恶性结节CT纹理分析参数与结节内癌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敬忠 李锋 +4 位作者 朱襄明 赵康艳 陈韵 王晓霖 李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8期1292-1296,共5页
目的 检测甲状腺恶性结节CT纹理分析参数,探讨其与结节内癌基因表达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8年2月间在本院进行甲状腺结节切除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311例(409个病灶),收集其切除的结节病灶标本,并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 目的 检测甲状腺恶性结节CT纹理分析参数,探讨其与结节内癌基因表达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8年2月间在本院进行甲状腺结节切除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311例(409个病灶),收集其切除的结节病灶标本,并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组287个,良性组122个。检测甲状腺结节CT纹理,分析参数水平及结节内原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量。结果 恶性组CT纹理分析参数中熵值(6.94±0.78),高于良性组(5.88±0.65)(t=13.187,P=0.000)。两组偏度、峰态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3、-1.062,P=0.133、0.144)。恶性组甲状腺结节中原癌基因RET、RAS、TRK、PAX8-PPARγ1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良性组甲状腺结节;抑癌基因DMBT1、DPC4、PTEN、TIP30mRNA的表达量均低于良性组甲状腺结节(t=15.563、19.834、12.422、23.745、-13.367、-6.386、-9.674、-20.182,P均<0.05)。甲状腺恶性结节的CT熵值与其中原癌基因表达量呈正相关,与抑癌基因表达量呈负相关(γ=0.310、0.298、0.463、0.571、-0.287、-0.354、-0.274、-0.417,P均<0.05)。结论 CT纹理分析参数中的熵值可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且其具体水平与恶性结节中癌基因表达量直接相关,在判断结节恶性程度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纹理分析参数 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3
作者 周玲 李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6期924-924,933,共2页
患者男性,34岁。发现右侧颈部包块3月余,近期自觉包块长大。查体:甲状腺右叶可触及一约6cm×4cm包块,质中,界清,可随吞咽而活动,无压痛。超声检查:甲状腺右侧叶体积增大,形态失常,大小约6.4cm×4.0cm×4.2cm,实质光点分布不... 患者男性,34岁。发现右侧颈部包块3月余,近期自觉包块长大。查体:甲状腺右叶可触及一约6cm×4cm包块,质中,界清,可随吞咽而活动,无压痛。超声检查:甲状腺右侧叶体积增大,形态失常,大小约6.4cm×4.0cm×4.2cm,实质光点分布不均,内可见约4.3cm×3.7cm的低回声光团,边界清晰(图1)。CDFI:低回声光团周边及内部均见血流信号显示(图2)。手术中见右侧甲状腺几乎全部被肿瘤所占据,约5cm×4cm大小,灰白色、质中,边缘光滑,仅瘤体背面与食道粘连。术后病理检查示:增生的梭形纤维母细胞呈束状、编织状排列,弥漫散在炎细胞浸润,局灶伴坏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Vim(+)、 PCK(+)、CD34(血管+)、DES(+)、ACTIN(+)、K167(+++);NSE、BCL2、S-100、ALK均阴性,诊断: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图3)。术后随访至52个月,肿瘤未见复发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