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疗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邱丽 张襄郧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期48-49,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其中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是重要并发症之一...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其中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是重要并发症之一,作者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观察本院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21例,以探讨其发病特点,诊疗措施,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消化道出血 出血患者 并发症 诊疗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 缺血性坏死 急危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抽吸术诊断成人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1例
2
作者 马一奇 高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2期181-184,191,共5页
神经母细胞瘤(NB)是儿童最常见的实体颅外肿瘤,但在成人中较为少见。本文回顾性分析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成人腹膜后NB患者,患者以腰、背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入院后完善影像学检查提示左上腹多发占位,住院期间进行超声内镜引导... 神经母细胞瘤(NB)是儿童最常见的实体颅外肿瘤,但在成人中较为少见。本文回顾性分析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成人腹膜后NB患者,患者以腰、背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入院后完善影像学检查提示左上腹多发占位,住院期间进行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取得细胞和组织,最终确诊为NB,给予化疗及其他对症治疗,随访肿瘤未见进展。成人腹膜后NB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漏诊,确诊多依赖于术后病理学诊断,但腹膜后的手术风险较大。该病例通过EUS-FNA获取细胞和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对患者机体损伤小、诊断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抽吸术 诊断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在腹腔积液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邱丽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11期1364-1365,共2页
腹腔积液是常见的临床现象,其引发病因很多,腹部恶性肿瘤及恶性肿瘤腹腔转移是常见原因,在腹腔积液中通过细胞学方法找到癌细胞是明确恶性肿瘤病因诊断的重要途径,但因癌细胞检出率较低限制了该方法的敏感性。
关键词 腹腔积液 病因诊断 临床应用 鉴别诊断 VEGF 腹部恶性肿瘤 癌细胞检出率 细胞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检查毕Ⅱ式术后胰头占位1例
4
作者 丁祥武 廖晓锋 高山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0-560,559,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5岁,公司职员。因进行性黄疸半个月到我院就诊,考虑为梗阻性黄疸。患者5年前因十二指肠球部腺癌行毕Ⅱ式手术,术后一般情况可。此次上腹部CT检查见肝内胆管扩张,胰头部可疑占位。胃镜见残胃胃底绿豆大息肉1枚,吻合...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5岁,公司职员。因进行性黄疸半个月到我院就诊,考虑为梗阻性黄疸。患者5年前因十二指肠球部腺癌行毕Ⅱ式手术,术后一般情况可。此次上腹部CT检查见肝内胆管扩张,胰头部可疑占位。胃镜见残胃胃底绿豆大息肉1枚,吻合口黏膜、输入袢和输出袢黏膜无明显异常,十二指肠乳头稍肿大,黏膜无异常。超声内镜(Pentax EG-3630UR,日立5500超声主机)进入输入袢,内镜视野下不能见到十二指肠乳头;超声见胰头部约40mm×35mm不均匀低回声区(图1),边界呈蟹足样改变,肿块包绕肠系膜上静脉(图2)和胆总管,胆囊可见增大;残胃后壁扫查胰腺体尾部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毕Ⅱ式术 胰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邱丽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12期1471-1472,共2页
【摘要】目的探讨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eri—nuclear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ies,pANCA)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正常健康人60例为对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摘要】目的探讨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eri—nuclear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ies,pANCA)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正常健康人60例为对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pANCA,比较二者差异,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ANCA阳性率68.3%,正常健康人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NCA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特异性92.7%,灵敏度65.9%。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ANCA阳性率与性别、年龄和病变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越短、病情越严重,pANCA阳性率越高。结论pANCA诊断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优点,病程越短、病情越严重,pANCA阳性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核周型抗中性料细胞胞浆抗体特异性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