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科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与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朱艳 何红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3期318-319,共2页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在产科是一种危重症,它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许多妇产科疾病的中间病理过程,许多致病因素引起微循环内广泛性微血栓形成,影响血液循环以及很多重要脏器的正常功能,产生消耗性凝血,如不能及时治疗,...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在产科是一种危重症,它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许多妇产科疾病的中间病理过程,许多致病因素引起微循环内广泛性微血栓形成,影响血液循环以及很多重要脏器的正常功能,产生消耗性凝血,如不能及时治疗,可引起溶血、广泛出血、组织细胞缺血、坏死等,发病急骤,来势凶险,具有很高的母婴病死率,如能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则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作者对本院收治16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妇产科疾病 治疗 诊断 母婴病死率 组织细胞缺血 微血栓形成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比较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菁 贺敏 +3 位作者 邢辉 李琳 李仙仙 周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8期47-50,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近期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对襄阳市中心医院2010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43例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近期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对襄阳市中心医院2010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43例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组),并和同期43例经腹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开腹组)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与开腹组相比,43例腹腔镜组的患者术中失血量少f(336.28±240.49)mL比(479.07±317.02)mL,P〈0.051、清除淋巴结数目多[(18.95±3.87)个比(17.02±3.89)个,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1.43±0.40)d比(2.29±0.44)d,P<0.05]、术后住院天数少[(9.63±1.93)d比(11.14±3.36)d,P<0.05]以及输血比例低[(16.28%)比(41.8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1.04±64.33)min比(209.30±45.07)rain,P>0.05]。结论在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手术方式中,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组具有同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住院时间,术后患者恢复快。为妇科恶性肿瘤应用微创手术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恶性肿瘤 腹腔镜手术 广泛子宫切除 盆腔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琳 成莉 +1 位作者 周敏 邢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4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保守术后不同药物巩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6月我院行腹腔镜治疗的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9例,术后随机分为两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组50例,术后每4周皮下注射GnRH-a 3... 目的探讨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保守术后不同药物巩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6月我院行腹腔镜治疗的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9例,术后随机分为两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组50例,术后每4周皮下注射GnRH-a 3.75 mg,共3~6个月;孕三烯酮组49例,术后口服孕三烯酮胶囊2.5 mg,每周2次,共用3~6个月。两组中共有33例合并不孕症,其中GnRH-a组18例,孕三烯酮组15例。比较两组的术后总有效率、妊娠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GnRH-a组的术后总有效率和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孕三烯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nRH-a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好于孕三烯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保守术后联合应用GnRH-a在提高术后缓解率和妊娠率方面优于孕三烯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孕三烯酮 GNRH-A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卵巢移位术在子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琳 毛小刚 邢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期42-43,4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卵巢移位术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7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46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实验组30例及对照组16例。实验组患者行改良式卵巢移位术,对照组患者行腹部腹膜外卵巢移... 目的探讨改良式卵巢移位术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7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46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实验组30例及对照组16例。实验组患者行改良式卵巢移位术,对照组患者行腹部腹膜外卵巢移位术。比较两组患者阴道细胞学检查结果,术前和术后6个月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及彩超结果。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后均行常规细胞学检查,均没有异常。②所有患者术前血清E2、P、FSH及LH水平[(173.58±59.55)U/L、(1.16±0.83)U/L、(5.84±1.04)pg/mL、(9.42±3.59)g/mL]与术后6个月比较[(169.97±53.64)U/L、(1.29±0.75)U/L、(5.66±0.94)pg/mL、(9.05±4.01)g/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实验组无并发症,对照组患者有7例(43.75%)出现并发症,其中5例患者出现移位侧腹部和盆腔疼痛,2例为卵巢皮下移位。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任何一种卵巢移位术只要卵巢远离盆腔,术后均可保留45岁以下宫颈癌患者的卵巢功能,但腹膜内卵巢移位术在减轻术后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腹膜外卵巢移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卵巢移位 并发症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和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1在卵巢恶性上皮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洪莉 杨将 +4 位作者 邢辉 卢丹华 汤剑明 李秉枢 郭凤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4期118-121,193,共5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和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1(Twist1)在卵巢恶性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失调与卵巢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手术的49例卵巢恶性上皮肿瘤...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和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1(Twist1)在卵巢恶性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失调与卵巢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手术的49例卵巢恶性上皮肿瘤患者和14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TAT3和Twist1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其在早期卵巢癌和晚期卵巢癌中的表达差异,并作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STAT3和Twist1在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晚期卵巢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早期卵巢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wist1与STAT3在早期和晚期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r=0.653、0.798,均P<0.05)。结论 STAT3和Twist1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和恶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阳性表达率与卵巢癌FIGO分期相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皮-间质转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 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1 相关性 卵巢恶性上皮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对卵巢癌患者内分泌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琳 毛小刚 邢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9期89-91,共3页
目的 探讨化疗对卵巢癌患者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卵巢功能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2月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妇科收治的33例卵巢癌患者,其中,18例患者采用BEP方案,15例患者采用TP方案.观察两种方案治疗患者的停经时间及化疗... 目的 探讨化疗对卵巢癌患者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卵巢功能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2月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妇科收治的33例卵巢癌患者,其中,18例患者采用BEP方案,15例患者采用TP方案.观察两种方案治疗患者的停经时间及化疗前后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及Kupperman评分的变化.结果 33例患者中,月经异常者25例,占75.75%,其中,发生停经20例,占80%,月经减少5例,占20%.对于停经患者,在化疗结束后3个月左右月经可恢复正常.患者停经后2d,其血清中FSH[(8.6±3.4) mU/mL]及LH[(6.7±2.6)mU/mL]水平明显降低,而E2[(158.2±58.6)mU/mL]水平明显升高,与停经前2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经时间与患者的化疗时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r=0.625,P=0.022).化疗前后患者血清Kupperma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后卵巢Kupperman评分明显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保守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而言,术后给予化疗对其卵巢功能具有一定的损害作用,能够明显升高促性腺激素,降低雌激素水平,导致患者出现停经或月经减少等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化疗 性激素 月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治疗与激光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朱艳 靳力旭 刘韵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4期441-442,共2页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诱发宫颈癌的几率是无宫颈糜烂的7 倍[1],且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宫颈糜烂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宫颈糜烂治疗方法较多,通常以局部治疗为主.物理疗法凝固、冷冻、汽化糜烂组织,药物...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诱发宫颈癌的几率是无宫颈糜烂的7 倍[1],且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宫颈糜烂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宫颈糜烂治疗方法较多,通常以局部治疗为主.物理疗法凝固、冷冻、汽化糜烂组织,药物以及免疫制剂选择性作用于坏死或病变组织,手术则可有效缩短疗程.本文分析比较药物治疗与激光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糜烂 激光治疗 药物治疗 疗效 病变组织 妇科常见病 选择性作用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s与卵巢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菁 雷源 邢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2期28-31,共4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是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因不编码蛋白质曾被称为垃圾基因,随着各种实验技术的发展和对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垃圾基因的身份才被更正。lnc RNAs目前已经是继m RNA、micro RNA之后功能基因组研究领域的... 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是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因不编码蛋白质曾被称为垃圾基因,随着各种实验技术的发展和对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垃圾基因的身份才被更正。lnc RNAs目前已经是继m RNA、micro RNA之后功能基因组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卵巢癌与lnc RNAs相关研究的深入展开,其作用机制日渐清晰,使其有希望成为将来卵巢癌的新型标志物和治疗靶点,但要清楚了解尚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本文综述了lnc RNAs在卵巢癌领域的相关研究,旨在为研究卵巢癌侵袭及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长链非编码RNAs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子宫托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晓芳 罗长华 邢辉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10期1249-1250,共2页
盆底障碍性疾病(PFD)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盆底结构缺损而导致的盆底功能缺陷,包括盆腔脏器脱垂及尿失禁。随着人口老龄化,PFD发病率逐步升高,影响中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主张手术治疗,但一部分年龄较大或经济原因不愿意手术,也有手... 盆底障碍性疾病(PFD)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盆底结构缺损而导致的盆底功能缺陷,包括盆腔脏器脱垂及尿失禁。随着人口老龄化,PFD发病率逐步升高,影响中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主张手术治疗,但一部分年龄较大或经济原因不愿意手术,也有手术禁忌证不能手术者,对于这类患者,本院试用子宫托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一组资料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脏器脱垂 手术治疗 子宫托 临床效果 盆底障碍性疾病 硅胶 盆底结构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阴道残端骶韧带悬吊术在盆腔器官脱垂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晓芳 王丽玲 邢辉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9期1095-1096,共2页
子宫脱垂及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窿膨出在临床上是个棘手的问题。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窿膨出发生率2%-45%,尤其是重度子宫脱垂患者单纯子宫切除术后的阴道穹窿膨出发生率更高。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韧带悬吊术 阴道残端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后 重度子宫脱垂 应用 阴道穹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间疗效比较
11
作者 李晓芳 王丽玲 邢辉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11期1404-1405,共2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妇女被子宫腺肌病导致的继发进行性痛经及月经量增多所困扰。保留子宫血管的倒三角次全子宫切除术是保留子宫切除后残留卵巢的正常血液供应,延缓卵巢功能提前衰竭新的手术方式。对年轻患者尤为适用。本院开展开腹此... 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妇女被子宫腺肌病导致的继发进行性痛经及月经量增多所困扰。保留子宫血管的倒三角次全子宫切除术是保留子宫切除后残留卵巢的正常血液供应,延缓卵巢功能提前衰竭新的手术方式。对年轻患者尤为适用。本院开展开腹此类手术已十余年,近年,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快速发展,作者自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开展腹腔镜下手术,通过临床观察,效果优于开腹手术,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 开腹手术 手术间 疗效 腹腔镜下手术 月经量增多 进行性痛经 子宫腺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妇女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李晓芳 王丽玲 邢辉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期43-44,共2页
单孔腹腔镜手术(single-site laparoscopv,LESS)是国际最前沿微创技术,手术器械及设备经脐孔进入腹腔,利用脐部皱壁遮挡手术切口,比一般的腹腔镜手术体表创伤更小。本院成功开展14例TUES女性不孕症患者手术探查。现将手术情况报... 单孔腹腔镜手术(single-site laparoscopv,LESS)是国际最前沿微创技术,手术器械及设备经脐孔进入腹腔,利用脐部皱壁遮挡手术切口,比一般的腹腔镜手术体表创伤更小。本院成功开展14例TUES女性不孕症患者手术探查。现将手术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女性不孕症 患者 脐孔 腹腔镜手术 应用 妇女 微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