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27^(kip1)基因在人胆管癌细胞化疗增敏效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罗剑 曹治华 +3 位作者 刘民锋 左石 董泾青 邹声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p27kip1在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中高表达对胆管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携带人p27kip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p27mt转染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检测p27kip1在胆管... 目的探讨外源性p27kip1在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中高表达对胆管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携带人p27kip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p27mt转染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检测p27kip1在胆管癌细胞中的表达;经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5-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MMC)、环磷酰胺(CTX)对转染p27kip1前后的QBC939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的影响。结果Ad-p27mt转染后5-FU、MMC和CTX对QBC939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由转染前的41.89%、45.59%和38.91%显著增加为56.15%、55.65%和51.69%;凋亡率也由13.76%、11.76%和10.46%,明显升高为41.39%、35.94%、34.46%,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p27kip1在QBC939细胞中高表达,能显著增强胆管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基因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胆管癌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腺病毒 化疗敏感性 胆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和低龄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研究
2
作者 张新江 常丽英 +4 位作者 王苇 易黎 殷小平 方思羽 张苏明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5期320-322,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老龄和低龄大鼠尾状核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血-脑脊液屏障(BBB)破坏的时机和脑水肿的严重程度。方法将50μl自体动脉血注入老龄(16个月龄,n=28)和低龄(2个月龄,n=28)Wistar大鼠尾状核,30min和24h后进行MRI(T_2*WI、T_2WI、DWI... 目的对比研究老龄和低龄大鼠尾状核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血-脑脊液屏障(BBB)破坏的时机和脑水肿的严重程度。方法将50μl自体动脉血注入老龄(16个月龄,n=28)和低龄(2个月龄,n=28)Wistar大鼠尾状核,30min和24h后进行MRI(T_2*WI、T_2WI、DWI)观察,同时对发病后6h、12h、24h血肿周围和对侧皮质脑组织对伊文氏蓝的通透性、脑组织含水量、神经功能障碍程度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发病6h后老龄和低龄大鼠均出现BBB的破坏,12h和24h时老龄纽破坏较低龄组更为严重;24h时老龄组脑组织含水量、神经功能缺损、T_2WI显示的病灶体积(包括血肿和水肿)均明显大干低龄组。结论老龄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损害、血肿周围组织水肿、BBB破坏均较低龄大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出血 脑水肿 磁共振成像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发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王守安 罗韵文 张贵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13-716,共4页
目的探讨初发脑卒中后抑郁(PSD)在1年内各时期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初发的脑卒中患者66例在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进行随访,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艾森克人格... 目的探讨初发脑卒中后抑郁(PSD)在1年内各时期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初发的脑卒中患者66例在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进行随访,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评估患者,调查各随访时点PSD的患病率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SD的定义为卒中后抑郁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和评定时HAMD评分≥7分,但入组评定时抑郁症状持续不足两周者仍以PSD表示。结果在初发脑卒中患者中,卒中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PSD的发生率分别为18.18%(12/66)、29.23%(19/65)、38.09%(24/63)、31.67%(19/60)。首次评定时有3例未满足抑郁持续2周的严格定义,但3个月评估时仍为PSD。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后2周PSD与女性、内向性格相关(b=-1.55,P=0.001;b=1.59,P=0.047);卒中后3个月时PSD与社会支持度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及女性相关(b=-0.19,P=0.005;b=0.26,P=0.01;b=2.84,P=0.03);卒中后6个月时PSD与社会支持度低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相关(b=-0.24,P<0.001;b=0.35,P=0.004);卒中后12个月时PSD与社会支持度低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相关(b=-0.17,P=0.001;b=0.33,P=0.002)。结论PSD患病率较高;不同时期的PSD的相关因素不同提示病因可能不同,支持卒中后抑郁的生物社会因素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患病率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龚守会 陈全凤 +3 位作者 朱贵忠 张贵斌 宋金辉 罗韵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95-596,共2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3月于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和病房就诊的93例PD患者为病例组,选择年龄、性别、民族与PD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人91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的...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3月于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和病房就诊的93例PD患者为病例组,选择年龄、性别、民族与PD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人91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尿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血尿酸水平为(270±75)μmol/L,对照组为(342±62)μmol/L,两组血尿酸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9,P<0.01);病例组低尿酸患者43例,对照组14例,两组低尿酸的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8,P<0.01)。结论PD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低于正常对照者。尿酸作为神经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抗氧化物,可能在PD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尿酸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