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与手术治疗
被引量:
12
1
作者
王万笔
樊建中
+3 位作者
刘汉东
张青松
徐廷伟
胥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10期1092-1095,共4页
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T、MRI表现特征和外科治疗方法,以提高其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表现及经额颞联合耳前颞下入路、改良翼点入路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呈类圆形或哑铃...
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T、MRI表现特征和外科治疗方法,以提高其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表现及经额颞联合耳前颞下入路、改良翼点入路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呈类圆形或哑铃状,CT平扫为均匀的等、稍高或稍低密度影,伴蝶骨轻度骨质侵蚀;MRI检查T1WI呈等、稍低的均匀信号,T2WI为均匀的高信号;增强扫描显著强化。额颞联合耳前颞下入路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2例;改良翼点入路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1例。结论: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有一定CT、MRI表现特征,有助于术前诊断;额颞联合耳前颞下入路、改良翼点入路是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
海绵状血管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SCT三期增强扫描和后处理技术对胃癌术前分期的评价
被引量:
9
2
作者
隗志峰
陈钟嫒
+3 位作者
李锋
张爱平
刘海洋
樊建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5期690-69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胃癌的影像学诊断及其对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对49例胃癌患者行16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后,用多平面重建(MPR)和CT仿真内镜(CTVE)等后处理技术对胃癌CT图像进行术前分期评价,并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以术后病...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胃癌的影像学诊断及其对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对49例胃癌患者行16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后,用多平面重建(MPR)和CT仿真内镜(CTVE)等后处理技术对胃癌CT图像进行术前分期评价,并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以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结果:MSCT T分期:T1期诊断准确率75.00%(6/8),T2、T3、T4期准确率分别为70.59%(12/17)、68.42%(13/19)、80.00%(4/5);N分期:N0期68.75%(11/16),N1期准确率为59.10%(13/22),N2期63.64%(7/11)。M分期中除1例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未行该部位的CT扫描不计入统计之列外,其余48例M分期的准确率为M0为90.91%(40/44),M1为50.00%(2/4)。结论:16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和CT仿真内镜等后处理技术对胃癌分期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病理分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与手术治疗
被引量:
12
1
作者
王万笔
樊建中
刘汉东
张青松
徐廷伟
胥莉
机构
湖北省襄樊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湖北省
襄樊市
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10期1092-1095,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T、MRI表现特征和外科治疗方法,以提高其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表现及经额颞联合耳前颞下入路、改良翼点入路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呈类圆形或哑铃状,CT平扫为均匀的等、稍高或稍低密度影,伴蝶骨轻度骨质侵蚀;MRI检查T1WI呈等、稍低的均匀信号,T2WI为均匀的高信号;增强扫描显著强化。额颞联合耳前颞下入路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2例;改良翼点入路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1例。结论: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有一定CT、MRI表现特征,有助于术前诊断;额颞联合耳前颞下入路、改良翼点入路是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海绵窦
海绵状血管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手术
Keywords
Cavernous sinus
Cavernous hemangioma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peration
分类号
R739.41 [医药卫生—肿瘤]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SCT三期增强扫描和后处理技术对胃癌术前分期的评价
被引量:
9
2
作者
隗志峰
陈钟嫒
李锋
张爱平
刘海洋
樊建中
机构
湖北省
襄樊市
职业技术学院附属
医院
放射科
湖北省襄樊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5期690-693,共4页
基金
襄樊市科技局指导性科研计划(课题编号:襄科技2008
12号)
文摘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胃癌的影像学诊断及其对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对49例胃癌患者行16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后,用多平面重建(MPR)和CT仿真内镜(CTVE)等后处理技术对胃癌CT图像进行术前分期评价,并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以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结果:MSCT T分期:T1期诊断准确率75.00%(6/8),T2、T3、T4期准确率分别为70.59%(12/17)、68.42%(13/19)、80.00%(4/5);N分期:N0期68.75%(11/16),N1期准确率为59.10%(13/22),N2期63.64%(7/11)。M分期中除1例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未行该部位的CT扫描不计入统计之列外,其余48例M分期的准确率为M0为90.91%(40/44),M1为50.00%(2/4)。结论:16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和CT仿真内镜等后处理技术对胃癌分期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胃癌
病理分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Gastric carcinoma
Pathological staging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与手术治疗
王万笔
樊建中
刘汉东
张青松
徐廷伟
胥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MSCT三期增强扫描和后处理技术对胃癌术前分期的评价
隗志峰
陈钟嫒
李锋
张爱平
刘海洋
樊建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