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与细胞因子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彬 黄艳霞 +3 位作者 廖玉华 郭和平 王敏 王秋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858-859,共2页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heartfailure ,CHF)患者血尿酸与细胞因子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 :12 2例CHF患者及 3 0例健康人 ,采用日本 2 70 0型Olympus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尿酸 (uricacid)浓度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heartfailure ,CHF)患者血尿酸与细胞因子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 :12 2例CHF患者及 3 0例健康人 ,采用日本 2 70 0型Olympus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尿酸 (uricacid)浓度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necrosisfactorα ,TNF α)、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e 6,IL 6)的浓度。结果 :(1)CHF患者血清尿酸及血浆TNF 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且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 ,尿酸、TNF α水平呈进行性增高 ;心功能Ⅲ、Ⅳ级组CHF患者血浆IL 6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2 )血清尿酸浓度与血浆TNF α浓度呈正相关 (r =0 2 81,P <0 0 1) ,与IL 6浓度呈正相关 (r =0 183 ,P <0 0 5 )。 (3 )血清尿酸浓度与心功能NYHA分级呈正相关 (r =0 675 ,P <0 0 1)。结论 :血清尿酸浓度增高可以作为CHF患者心功能不全和炎症反应激活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尿酸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永胜 沈青山 +5 位作者 朱锐 付度关 汤永谦 陶红 李素珍 叶剑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660-661,共2页
目的:评价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7月至2004年4月在我院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组(n=60),同时选择一组同期进行冠脉造影... 目的:评价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7月至2004年4月在我院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组(n=60),同时选择一组同期进行冠脉造影(CAA)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42)。分别于术前当天及术后24h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CRP、TNFα和cTnI浓度。结果:研究组术前及术后血浆CRP、TNFα和cTnI浓度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研究组PCI后血浆CRP、TNFα和cTnI浓度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1);而对照组术前与术后血浆CRP、TNFα和cTnI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CI增加血液CRP、TNFα和cTnI水平。监测血中CRP、TNF!和cTnI有助于冠心病PCI患者术后病情的估计及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反应蛋白质 肿瘤坏死因子Α 肌钙蛋白I冠脉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径图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制作和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沈正林 邱里琳 +3 位作者 沈青山 汤永谦 刘文卫 廖志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研究冠脉路径图的制作方法以及用静态路径图对动态的冠状动脉血管进行路径指导的理论和应用效果。方法将刚获得的造影图像作为蓝本,手工描绘或自动检测出血管的走行和形态,利用坐标、线段、曲线、曲线边框或经过处理的造影血管图像... 目的研究冠脉路径图的制作方法以及用静态路径图对动态的冠状动脉血管进行路径指导的理论和应用效果。方法将刚获得的造影图像作为蓝本,手工描绘或自动检测出血管的走行和形态,利用坐标、线段、曲线、曲线边框或经过处理的造影血管图像等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再将它们作为插管参照物与实时透视影像进行重合或透明叠加后显示于同一个屏幕上,给选择性插管提供一个简捷直观的路径指导。结果这种方法用在导丝进入冠状动脉分支的时候,可以起到显而易见的引导效果。在急诊冠脉介入诊疗的过程中,它将闭塞的冠状动脉残端作为再通的方向一直显示于实时透视屏幕上,指明了导丝前进的方向。在给支架植入定位时,我们在路径图的基础上,再用线段标出预定的支架远端和近端,观察支架两端的标记和线段的关系,以此作为确定支架是否到位的辅助参考。结论这种路径图系统实现了指导冠状动脉插管的路径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图 介入 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可忠 严晓娟 +2 位作者 刘娟 朱锐 沈青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8-838,840,共2页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