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研究四土汤的抗炎机制
1
作者
郭奥奥
周贤
+5 位作者
何丽姗
田代志
李娟
胡俊杰
陈新
刘松林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10,共13页
目的:探讨四土汤中的抗炎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检测四土汤中的化学成分。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预测四土汤抗炎作用机制。运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活性成分与核心...
目的:探讨四土汤中的抗炎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检测四土汤中的化学成分。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预测四土汤抗炎作用机制。运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活性,结合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验证数据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核心靶点与炎症性疾病的相关性,进一步制备角叉菜胶致炎大鼠模型进行结果验证。结果:UPLC-Q-TOF-MS共鉴定出85个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蒽醌类和酚酸类等。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四土汤能够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大黄素、落新妇苷等活性成分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炎症靶点,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oll样受体(Toll-like)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13种活性成分与10个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均<-5 kcal/mol。GEO数据挖掘结果显示,核心靶点在3个炎症疾病数据集中均具有较高的ROC值。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四土汤给药组大鼠足肿胀度显著性降低(P<0.05),足跖皮下组织病理损伤有所改善,足肿胀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性降低(P<0.01),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显著性降低(P<0.05),IL-10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了四土汤的抗炎药理活性,并揭示了可能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全面阐释四土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药物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土汤
抗炎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药效物质基础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数据挖掘
大鼠足肿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研究四土汤的抗炎机制
1
作者
郭奥奥
周贤
何丽姗
田代志
李娟
胡俊杰
陈新
刘松林
机构
湖北
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
湖北省
重点实验室
湖北
时珍实验室
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审中心
出处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10,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004253)
湖北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鄂中医通〔2023〕2号)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AFD146)。
文摘
目的:探讨四土汤中的抗炎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检测四土汤中的化学成分。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预测四土汤抗炎作用机制。运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活性,结合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验证数据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核心靶点与炎症性疾病的相关性,进一步制备角叉菜胶致炎大鼠模型进行结果验证。结果:UPLC-Q-TOF-MS共鉴定出85个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蒽醌类和酚酸类等。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四土汤能够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大黄素、落新妇苷等活性成分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炎症靶点,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oll样受体(Toll-like)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13种活性成分与10个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均<-5 kcal/mol。GEO数据挖掘结果显示,核心靶点在3个炎症疾病数据集中均具有较高的ROC值。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四土汤给药组大鼠足肿胀度显著性降低(P<0.05),足跖皮下组织病理损伤有所改善,足肿胀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性降低(P<0.01),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显著性降低(P<0.05),IL-10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了四土汤的抗炎药理活性,并揭示了可能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全面阐释四土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药物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
四土汤
抗炎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药效物质基础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数据挖掘
大鼠足肿胀模型
Keywords
Situ Decoction
Anti-inflammatory
UPLC-Q-TOF-MS
Pharmacodynamic material basis
Network pharmacology
Molecular docking
GEO data mining
Rat paw swelling model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研究四土汤的抗炎机制
郭奥奥
周贤
何丽姗
田代志
李娟
胡俊杰
陈新
刘松林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