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基因突变与ERCC1、Ki-67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韩义明 郑杰 +5 位作者 姜云惠 沈金花 饶兰 范婉婷 谢军花 邹先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59-763,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EGFR基因突变与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 1,ERCC1)、Ki-67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DNA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免疫组化En...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EGFR基因突变与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 1,ERCC1)、Ki-67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DNA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ERCC1、Ki-67蛋白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GFR基因突变率为49.1%(143/291),多见于女性、不吸烟、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在腺癌的不同亚型中差异有显著性(P=0.008);EGFR基因突变组肿瘤直径的中位数小于野生型组(P=0.020);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淋巴结有无癌转移无相关性(P>0.050);鳞状细胞癌中ERCC1阳性率高于腺癌(P=0.039)。Ki-67表达与肺癌分化程度有关,低分化高于高、中分化(P=0.010);ERCC1、Ki-67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无相关性(P>0.050)。结论 EGFR基因突变与NSCLC患者性别、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相关,存在多种突变。EGFR基因突变与ERCC1、Ki-67表达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突变 ERCC1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中MMP-13、IL-17、NF-κB-p65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谭昱 肖波 +2 位作者 马春涛 陈立刚 郭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04-1309,共6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MMP)-13、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核转录因子(NF-κB)-p65在初发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骨髓中的表达水平及预测意义。方法收集76例初发MM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MMP)-13、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核转录因子(NF-κB)-p65在初发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骨髓中的表达水平及预测意义。方法收集76例初发MM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收集同期20例正常骨髓组织作为对照。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骨髓组织中MMP-13、IL-17、NF-κB-p65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MMP-13、NF-κB-p65与IL-17表达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生存分析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结果与正常骨髓组织相比,MM患者骨髓组织中MMP-13、IL-17、NF-κB-p65蛋白和mRNA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MMP-13和IL-17表达与MM患者ISS分期、肌酐、β2-微球蛋白、血小板、血红蛋白和骨髓浆细胞比例有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MP-13和NF-κB-p65的表达均与IL-17表达呈正相关(r=0.537,P<0.001;r=0.596,P<0.001);生存分析显示,骨髓组织中MMP-13高表达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20.00%)明显低于MMP-13低表达患者(42.86%)(Log-rank χ^2=5.741,P=0.017);骨髓组织中IL-17高表达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17.14%)明显低于IL-17低表达患者(45.71%)(Log-rank χ^2=7.244,P=0.007)。结论MMP-13、IL-17、NF-κB-p65在MM患者骨髓组织中表达量明显上调,MMP-13和IL-17低表达患者具有更高的3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瘤 多发性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白介素-17 核转录因子-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透明细胞型脑膜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3
作者 姜云惠 袁小星 柯昌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7-208,共2页
目的探讨眼眶透明细胞型脑膜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眼眶透明细胞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形态进行观察,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镜下见肿瘤为弥漫片块状分布的透明细胞,细胞较温和,边界尚清,中间交织透明变性的胶原纤维,... 目的探讨眼眶透明细胞型脑膜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眼眶透明细胞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形态进行观察,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镜下见肿瘤为弥漫片块状分布的透明细胞,细胞较温和,边界尚清,中间交织透明变性的胶原纤维,可见乳头状结构,未见脑膜瘤内常见的旋涡状结构和砂砾体。免疫组化染色标记EMA及vimentin阳性,CK、GFAP和S-100均阴性。结论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肿瘤 脑膜瘤 透明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T中线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4
作者 姜云惠 袁小星 柯昌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80-1281,共2页
目的探讨伴睾丸核蛋白NUT(the nuclear protein ofthe testis,NUT)基因重排中线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NUT中线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讨论,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NUT中线癌镜下示肿瘤由片状排列的低分化或... 目的探讨伴睾丸核蛋白NUT(the nuclear protein ofthe testis,NUT)基因重排中线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NUT中线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讨论,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NUT中线癌镜下示肿瘤由片状排列的低分化或未分化肿瘤细胞构成,核仁明显,部分区域可见纤维间质内呈巢状排列的瘤细胞,未见有细胞内外黏液。瘤细胞有不同程度的鳞状上皮分化。免疫组化标记NUT及PCK阳性,CK7、CK20、p63及EMA不同程度表达,SMA、CgA、Syn、CD45、S-100及HMB-45均阴性。结论 NUT中线癌是一种少见的高侵袭性恶性肿瘤,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NUT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等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线癌 NUT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COX-2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及微淋巴管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5
作者 郑玲玲 李兴普 +2 位作者 徐华 刘洁 陈艳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及其与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icro lymphatic tube density,MLV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CD105、D2-40的表达,分析COX-2表...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及其与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icro lymphatic tube density,MLV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CD105、D2-40的表达,分析COX-2表达强度及与癌组织中MVD、MLVD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OX-2阳性45例,其中弱阳性者3例,阳性者13例,中等阳性者21例,强阳性者8例;COX-2阳性强度与MVD、MLVD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COX-2表达与新生脉管的生成有关,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COX-2 微血管密度 微淋巴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对Hela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洁 朱清 +7 位作者 江梅 丁涛 姜经航 曹玉平 王开秀 蔡丽丽 王婷婷 邵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281-3285,共5页
目的探讨抑制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la细胞并分为对照组、Cyclopamine 10μmol组、Cyclopamine 20μmol组、Cyclopamine 40μmol组;以不同剂量的Shh信号通路抑制... 目的探讨抑制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la细胞并分为对照组、Cyclopamine 10μmol组、Cyclopamine 20μmol组、Cyclopamine 40μmol组;以不同剂量的Shh信号通路抑制剂Cyclopamine抑制Shh信号通路后,通过CCK?8检测各组Hela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ELISA法检测细胞Caspase?3和Caspase?9含量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1)随着Cyclopamine药物浓度的增大,Shh信号通路抑制情况更加明显;(2)与对照组相比,抑制Shh信号通路后能够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3)与对照组相比,Cyclopamine抑制Shh信号通路后,与增殖有关蛋白PCNA以及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而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量升高(均P<0.01)。结论抑制Shh信号通路能够明显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其作用可能与PCNA蛋白表达逐渐下降,抑制Hela细胞DNA合成及分裂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 CYCLOPAMINE HELA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伴乳腺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洁 杨雪琴 徐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90-1292,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伴乳腺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1例乳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伴乳腺原发DLBCL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特点、免疫... 目的探讨乳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伴乳腺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1例乳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伴乳腺原发DLBCL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右侧乳腺肿块大小1.5 cm×1.0 cm×1.0 cm,边界不清,质地较硬;镜下见玻璃样变的纤维间质内肿瘤细胞呈腺样、条索状及实性小巢、团状浸润性生长,瘤细胞较小,胞质核分裂象不易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ER、PR均阳性,HER-2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8%。左侧乳腺肿块大小4.0cm×5.0 cm×4.0 cm,境界较清,质嫩;镜下见肿瘤细胞弥漫浸润,间质少,乳腺结构被破坏,可见残存乳腺导管。瘤细胞胞质嗜酸性,细胞核大,呈圆形或卵圆形,空泡状,核仁较明显,核分裂多见,凋亡细胞及吞噬细胞常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20、PAX-5、CD79a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80%。结论乳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伴乳腺原发DLBCL临床罕见,了解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对该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腺癌肾上腺转移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郑玲玲 王艳霞 +4 位作者 陈艳丽 徐华 李兴普 廖文萍 王莉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3-624,共2页
患者男性,53岁,2014年11月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血便1年余,进行性加重入院,血便开始为鲜红色,后排出的血液中带有坏死物质或白色黏液样物质,1天2~3次,无明显腹痛,活动或劳累后加重。期间一直以“痔疮”反复就诊,使用“痔疮膏”等药物... 患者男性,53岁,2014年11月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血便1年余,进行性加重入院,血便开始为鲜红色,后排出的血液中带有坏死物质或白色黏液样物质,1天2~3次,无明显腹痛,活动或劳累后加重。期间一直以“痔疮”反复就诊,使用“痔疮膏”等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入院后行结肠镜检查,提示直肠癌可能,活检病理检测报告直肠腺癌。后行腹部CT扫描发现左侧肾上腺区有一大小5.7 cm×3.2 cm软组织块影,密度欠均,似见点状稍高密度影,明显不均匀强化,部分肠管轻度受压,直肠下段局部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明显强化(图1),疑为直肠癌转移灶,遂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及开腹左侧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切除术。术后临床分期T3N2M1,给予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术后至今多次入院行放、化疗,目前患者一般情况可,未发现明显的肿瘤复发或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腺癌 转移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局灶性黏蛋白沉积症1例
9
作者 廖文萍 姜云惠 +1 位作者 徐华 郑玲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52-1252,1254,共2页
患者女性,20岁,因发现左侧舌部肿物及右侧下颌磨牙区疼痛1个月入院。查体见左侧舌部肿物无疼痛,吞咽感不适,双侧面部不对称,右侧面部轻度肿胀,压痛明显。CBCT示右侧下颌边缘性颌骨骨髓炎,行右侧下颌骨病损切除术+下颌骨部分切除术+左侧... 患者女性,20岁,因发现左侧舌部肿物及右侧下颌磨牙区疼痛1个月入院。查体见左侧舌部肿物无疼痛,吞咽感不适,双侧面部不对称,右侧面部轻度肿胀,压痛明显。CBCT示右侧下颌边缘性颌骨骨髓炎,行右侧下颌骨病损切除术+下颌骨部分切除术+左侧舌部病损切除术+舌部分切除术。术中见左侧舌远一肿物,大小0.3 cm×0.3 cm,位于黏膜下,边界清楚,质硬,包膜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疾病 局灶性黏蛋白沉积症 黏液性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基底细胞样癌1例
10
作者 姜云惠 肖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4-684,共1页
患者女,41岁,发现左侧乳房的无痛性肿块半年,出现乳头溢液1个月,刚开始是淡黄色,后变为血性液体,乳头糜烂伴下陷。X线检查提示左侧乳腺实质性肿块,细胞学穿刺考虑为乳腺癌。后行左侧乳腺癌根治术。临床诊断乳腺癌。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底细胞样癌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