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基因突变与ERCC1、Ki-67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韩义明 郑杰 +5 位作者 姜云惠 沈金花 饶兰 范婉婷 谢军花 邹先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59-763,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EGFR基因突变与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 1,ERCC1)、Ki-67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DNA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免疫组化En...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EGFR基因突变与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 1,ERCC1)、Ki-67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DNA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ERCC1、Ki-67蛋白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GFR基因突变率为49.1%(143/291),多见于女性、不吸烟、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在腺癌的不同亚型中差异有显著性(P=0.008);EGFR基因突变组肿瘤直径的中位数小于野生型组(P=0.020);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淋巴结有无癌转移无相关性(P>0.050);鳞状细胞癌中ERCC1阳性率高于腺癌(P=0.039)。Ki-67表达与肺癌分化程度有关,低分化高于高、中分化(P=0.010);ERCC1、Ki-67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无相关性(P>0.050)。结论 EGFR基因突变与NSCLC患者性别、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相关,存在多种突变。EGFR基因突变与ERCC1、Ki-67表达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突变 ERCC1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BRAF V600、EGFR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韩义明 饶兰 +4 位作者 丁莉 郑杰 杨婉 沈金花 邹先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BRAF V600、EGFR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PCR-DNA测序法检测146例NSCLC标本中BRAF V600、EGFR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BR...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BRAF V600、EGFR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PCR-DNA测序法检测146例NSCLC标本中BRAF V600、EGFR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BRAF V600基因突变率为7.5%(11/146),与患者吸烟史有关(P=0.04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EGFR基因突变率为46.6%(68/146),多见于女性、不吸烟、腺癌患者(P<0.05)。共检测出4例同时具有BRAF V600(3例V600E及1例V600D)及EGFR基因突变(19号外显子缺失2例,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2例),两者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 NSCLC患者BRAF V600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等无关,多见于无吸烟史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BRAF V600 EGFR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丁莉 韩义明 +2 位作者 郑杰 沈金花 邹先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56-1159,共4页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患者的KRAS基因突变,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收集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5年7月以双脱氧末端标记法行KRAS基因测序的结直肠癌根治标本378例,分析KRAS基因12/13密码子基因状态。结果 378例标本中,KRAS...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患者的KRAS基因突变,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收集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5年7月以双脱氧末端标记法行KRAS基因测序的结直肠癌根治标本378例,分析KRAS基因12/13密码子基因状态。结果 378例标本中,KRAS基因12/13密码子野生型247例,突变型131例(34.7%)。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密码子G12突变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较高,而G13突变与淋巴结转移无关。实验共检测到8种突变类型,以G12D、G12V、G13D三种类型最多,G12F(GGT〉TTT)为罕见突变类型。结论 KRAS基因突变的机制尚不明确,测序法能够判读少见的突变类型,有利于精准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测序 KRAS基因状态 G12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肉瘤样型颗粒细胞瘤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韩义明 丁莉 +1 位作者 郑杰 周先荣(指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6-497,共2页
患者女性,47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痛,在当地卫生院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疗效欠佳,于2017年11月20日就诊于我院妇科。彩超提示盆腔内可见一大小20.9 cm×9.2 cm的混合回声区。子宫肌壁未见异常,双侧附件区显示不清。全腹及盆... 患者女性,47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痛,在当地卫生院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疗效欠佳,于2017年11月20日就诊于我院妇科。彩超提示盆腔内可见一大小20.9 cm×9.2 cm的混合回声区。子宫肌壁未见异常,双侧附件区显示不清。全腹及盆腔CT示下腹部及盆腔内可见巨大团块状混杂密度灶,与邻近子宫及肠管关系密切,肿瘤性病变可能。行术中探查见右侧巨大卵巢肿瘤,与肠管子宫后壁及盆腔广泛紧密粘连,下界达直肠阴道隔。分离粘连见肿瘤包膜质脆,囊实性,部分内容黄色、黑褐色出血坏死样组织。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提示(右侧)卵巢梭形细胞肿瘤伴部分区域出血、坏死,恶性肿瘤不能完全排除。遂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成年型颗粒细胞瘤 肉瘤样亚型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外阴及阴道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韩义明 范婉婷 +2 位作者 谢军花 杨婉 邹先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774-2774,共1页
例1患者女,49岁.因发现外阴无痛性肿物10年余就诊。查体:外阴部见最大直径约9cm葫芦状包块.边界清楚。行局部手术切除,送病理检查。巨检:大小9cm×6cm×3.5cm.结节状,境界清楚,表面被覆皮肤,皮肤表面见最大直径约0.... 例1患者女,49岁.因发现外阴无痛性肿物10年余就诊。查体:外阴部见最大直径约9cm葫芦状包块.边界清楚。行局部手术切除,送病理检查。巨检:大小9cm×6cm×3.5cm.结节状,境界清楚,表面被覆皮肤,皮肤表面见最大直径约0.2—0.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女性外阴 阴道 皮肤表面 无痛性肿物 手术切除 病理检查 大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包膜内嗜酸性细胞乳头状肿瘤2例
6
作者 杨婉 丁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5-116,共2页
例1女性,58岁,发现颈部肿物4个月,可随吞咽上下活动,无潮热、声嘶、呛咳及呼吸困难等自觉症状。颈部彩超示甲状腺峡部肿物,较低回声、界限清楚。甲状腺全切术后随访6年,未发现转移。既往病史:8年前患者发现颈部包块40余年、逐渐增大3年... 例1女性,58岁,发现颈部肿物4个月,可随吞咽上下活动,无潮热、声嘶、呛咳及呼吸困难等自觉症状。颈部彩超示甲状腺峡部肿物,较低回声、界限清楚。甲状腺全切术后随访6年,未发现转移。既往病史:8年前患者发现颈部包块40余年、逐渐增大3年,术前甲状腺功能检查TSH降低,标本检查见最大直径约4 cm褐色结节1个,复习病理切片表现为典型的嗜酸性细胞腺瘤,未见乳头状区域、包膜和(或)血管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包膜内 嗜酸性细胞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B7-H4表达对结直肠癌HT-29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马绪哲 湛玉东 +2 位作者 王丹 历春 盖晓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87-1193,I0004,共8页
目的:探讨抑制B7-H4表达对结直肠癌HT-29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阐明B7-H4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脂质体法转染pSilencer4.1-B7-H4-shRNA和pSilencer4.1-scrambled shRNA载体至HT-29细胞,作为B7-H4 shRNA组和scramble... 目的:探讨抑制B7-H4表达对结直肠癌HT-29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阐明B7-H4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脂质体法转染pSilencer4.1-B7-H4-shRNA和pSilencer4.1-scrambled shRNA载体至HT-29细胞,作为B7-H4 shRNA组和scrambled shRNA组。RT-qPCR法检测2组HT-29细胞中B7-H4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HT-29细胞中B7-H4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2组HT-29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不同细胞周期HT-29细胞百分率和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实验检测2组迁移细胞数,ELISA法检测2组HT-29细胞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HT-29细胞中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前后HT-29细胞中B7-H4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前后HT-29细胞中B7-H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7-H4 shRNA组HT-29细胞中B7-H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crambled shRNA组(P<0.01)。与scrambled shRNA组比较,B7-H4 shRNA组HT-29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G0/G1期和S期细胞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Casap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HT-29细胞的迁移细胞数减少(P<0.01),MMP-2和MMP-9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LY294002组和雷帕霉素组HT-29细胞中B7-H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抑制B7-H4表达能够明显抑制结直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活性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4 结直肠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