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对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影响 被引量:36
1
作者 阚雄文 张松柏 +2 位作者 谢雄伟 何方 汤绍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496-499,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10月临床诊断为穿孔性阑尾炎的78例患儿按家属意...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10月临床诊断为穿孔性阑尾炎的78例患儿按家属意愿分为开放组(38例)和腹腔镜组(40例)。分别于术前0.5 h、术后24 h及48 h采外周静脉血,分别用ELISA法和胶体免疫结合法测定血清CRP和PCT。结果 2组血清CRP和PCT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4 h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开放组CRP升高更明显(P=0.000);术后48 h腹腔镜组PCT已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腹腔镜组CRP和开放组CRP、PCT仍高于术前(P<0.05),且开放组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00)。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引起CRP、PCT的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性阑尾炎 开腹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云 郭晓华 +1 位作者 沈世强 王志刚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3435例LC术后17例静脉血栓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血栓发病率为0.49%,与...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3435例LC术后17例静脉血栓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血栓发病率为0.49%,与手术时间、二氧化碳气腹、体位及年龄等有关。14例浅静脉血栓病例溶栓治疗,3例股深静脉经溶栓、取栓术治愈,抗凝治疗6个月,随访6~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LC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与患者高危因素、二氧化碳气腹、体位及麻醉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围手术期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治疗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静脉血栓 原因 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161例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郭晓华 李守红 +1 位作者 李云 王志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299-300,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应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161例胆管结石。结果 161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应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161例胆管结石。结果 161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3例发生胆漏,保守治疗4~6 d痊愈。术后住院7~12 d,平均9 d。术后6~8周拔除T管,4例胆管残余结石经T管窦道二期胆道镜取石成功。161随访1~17个月,平均6个月,B超或MRCP复查未发现肝外胆管狭窄,无黄疸、结石复发、胰腺炎等。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纤维胆道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处理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松柏 杨卫华 张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947-94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胆管损伤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3月~2006年10月8876例LC中16例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胆总管横行剪断4例,电灼伤3例,胆总管部分撕裂伤4例,钛夹误夹5例。胆管裂...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胆管损伤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3月~2006年10月8876例LC中16例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胆总管横行剪断4例,电灼伤3例,胆总管部分撕裂伤4例,钛夹误夹5例。胆管裂口修补,T管支撑引流6例;游离两断端,行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3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5例;去肽夹2例。结果1例胆总管横行剪断后行胆管端端吻合,置T管支撑引流3个月,T管拔除3~5个月后因胆管狭窄,再次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未出现因胆管狭窄所引起阻塞性黄疸。2例因胆管空肠吻合口狭窄,分别于术后9、11个月再次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再手术后随访2~4年,未出现胆管炎症状、结石再形成。1例胆管完全性夹闭后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胆道感染,反复发作。余12例均一次性临床治愈,其中10例随访3~4年,未出现任何不适。结论胆管损伤是LC的主要并发症,早期预防和积极处理胆管损伤是防止多次胆道手术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胆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损伤24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郭晓华 李守红 +1 位作者 李云 王志刚 《肝胆外科杂志》 2012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处理方法。方法对200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4例胰腺外伤的临床资料,包括损伤程度、手术方式、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级5例,Ⅱ级4例,Ⅲ级7例,Ⅳ级6例,V级2例。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19... 目的探讨外伤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处理方法。方法对200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4例胰腺外伤的临床资料,包括损伤程度、手术方式、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级5例,Ⅱ级4例,Ⅲ级7例,Ⅳ级6例,V级2例。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19例,彻底止血+充分胰周外引流术4例,远端胰腺切除术+脾切除术7例,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术2例,胰头近侧断端缝合+远侧断端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死亡2例。结论无明确主胰管损伤、临床情况稳定时,胰腺损伤可先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于重度闭合性胰腺损伤,根据胰腺损伤的程度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胰腺损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胃癌手术后肝脏转移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郭峰 杨维秀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5期369-371,375,共4页
目的:探究原发性胃癌患者手术后肝脏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后肝脏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C... 目的:探究原发性胃癌患者手术后肝脏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后肝脏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CT检查诊断100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内9例患者表现出疼痛、黄疸、腹胀、腹水等临床症状,经CT检查10例患者发生肝脏转移;术后12个月内21例患者表现出疼痛、黄疸、腹胀、腹水等临床症状,经CT检查21例患者均发生肝脏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ormann分型、原发病灶直径、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淋巴转移、术前血清CEA值、手术方法、术后辅助化疗与原发性胃癌患者手术后肝脏转移有密切的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病灶直径、脉管浸润、淋巴转移、术前血清CEA值、术后辅助化疗为原发性胃癌患者手术后发生肝脏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上应当加强对原发病灶直径>5 cm、有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术前血清CEA值>5 ng/mL、术后未进行辅助化疗的原发性胃癌患者进行胃癌根治术的术后监测,预防肝脏转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癌 胃癌根治术 肝脏转移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