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虾”耦合养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雷晓中 张从义 +4 位作者 李金忠 朱勇夫 官章全 李旭春 郑培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70-1372,共3页
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毛李镇18.14 hm2的低洼稻田进行了"稻-克氏原螯虾"耦合养殖技术试验,在稻田中开挖环形沟、田间沟,并投放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亲虾,进行中稻(Oryza sativa L.)与克氏原螯虾同位耦合养殖技术... 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毛李镇18.14 hm2的低洼稻田进行了"稻-克氏原螯虾"耦合养殖技术试验,在稻田中开挖环形沟、田间沟,并投放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亲虾,进行中稻(Oryza sativa L.)与克氏原螯虾同位耦合养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中稻单产量9 559.4 kg/hm2,单产与普通中稻种植产量持平;克氏原螯虾平均单产量1 003.8 kg/hm2,平均纯利润为11 831.8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Oryza SALIVA L )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耦合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鳅稻田原位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从义 雷晓中 +9 位作者 李金忠 朱勇夫 朱代宏 王英雄 陈良浩 别运业 官章全 周敏 李娟 郑培昌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1948-1950,共3页
在秋季养殖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odatus)的稻田环形沟中,架设简易的泥鳅产卵孵化箱和育苗箱,进行了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稻田原位繁殖研究。结果表明,泥鳅人工催产率78.6%,受精率84.5%,共孵化出苗约18.24万尾,孵化... 在秋季养殖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odatus)的稻田环形沟中,架设简易的泥鳅产卵孵化箱和育苗箱,进行了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稻田原位繁殖研究。结果表明,泥鳅人工催产率78.6%,受精率84.5%,共孵化出苗约18.24万尾,孵化率60.8%。经过13 d的培育后,获得规格5 cm左右的鳅苗2.90万尾,育苗成活率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odatus) 稻田 原位繁殖 秋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稻田养鳅模式的经济效益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从义 雷晓中 +9 位作者 李金忠 朱勇夫 石义元 朱代宏 王英雄 陈良浩 别运业 官章全 周敏 郑培昌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2期5891-5894,共4页
在面积为0.67 hm2的稻田中,2014年4月投放外购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odatus)苗种176 kg,至2014年8月起捕商品泥鳅547 kg,平均利润22 618元/hm2;2014年8月从原稻田养殖的商品泥鳅中选留18 kg,进行稻田原位秋季繁殖鳅苗,共获鳅苗2.9万... 在面积为0.67 hm2的稻田中,2014年4月投放外购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odatus)苗种176 kg,至2014年8月起捕商品泥鳅547 kg,平均利润22 618元/hm2;2014年8月从原稻田养殖的商品泥鳅中选留18 kg,进行稻田原位秋季繁殖鳅苗,共获鳅苗2.9万尾,总重58 kg,越冬后继续养殖至2015年8月,起捕商品泥鳅554 kg,平均利润32 767元/hm2。结果表明,稻田原位秋季繁殖鳅苗模式优于泥鳅购苗养殖模式,操作简便,省去了苗种购买费用,仅增加了催产药品费和孵化用具费用计860元,养殖商品泥鳅经济效益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odatus) 稻田养鳅 原位秋季繁殖外购苗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中稻-黄颡鱼”耦合养殖技术
4
作者 张从义 李金忠 +5 位作者 雷晓中 朱勇夫 李圣华 朱代宏 官章全 郑培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54-1856,共3页
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毛李镇1.76 hm2的低洼稻田中进行了"再生中稻(Oryza sativa L.)与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耦合养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第一茬稻谷和第二茬稻谷总产量19 668 kg,平均产量11 175 kg/h... 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毛李镇1.76 hm2的低洼稻田中进行了"再生中稻(Oryza sativa L.)与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耦合养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第一茬稻谷和第二茬稻谷总产量19 668 kg,平均产量11 175 kg/hm2,两茬稻谷产量高于普通中稻种植水平,共收获黄颡鱼1 364 kg,平均产量775 kg/hm2,平均纯利润15 265.90元/hm2,投产比达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中稻(Oryza SATIVA L )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 耦合养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