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临床治疗观察
1
作者 王洪流 张爱明 董又坤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7期56-56,58,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患者46例,均依照患者病情实施二次手术或三次手术,借助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对患者经再次手术的GOS评分级别进行分析。结果:GOS评分级别中,最高比例的是GOS...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患者46例,均依照患者病情实施二次手术或三次手术,借助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对患者经再次手术的GOS评分级别进行分析。结果:GOS评分级别中,最高比例的是GOS4级患者例数,GOS2级的例数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患者也可以取得极为肯定的治疗效果,能够恢复患者良好的机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开颅术 再次手术 临床治疗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肌游离皮瓣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5
2
作者 余贵英 冯雪 +4 位作者 罗晓樱 吴细芬 尤兴翠 李平华 李显勇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6期548-550,共3页
股前外侧皮瓣是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大腿前外侧部皮瓣,该皮瓣被广泛应用于四肢、头面颈部、躯干、会阴等部位畸形缺损的修复。该皮瓣移植成活的关键是要有充足的血液供应,所以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较为特殊和复杂。我科2009年1... 股前外侧皮瓣是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大腿前外侧部皮瓣,该皮瓣被广泛应用于四肢、头面颈部、躯干、会阴等部位畸形缺损的修复。该皮瓣移植成活的关键是要有充足的血液供应,所以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较为特殊和复杂。我科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50例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均采用股前外侧肌游离皮瓣修复创面,经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及术后早期康复指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 软组织修复 围手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踪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39
3
作者 黄晓英 彭孔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7期644-647,共4页
目的探讨追踪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9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实施追踪护理模... 目的探讨追踪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9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实施追踪护理模式。采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评估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两组患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体质量指数(BMI)、上臂围肌(AMC)、肱三头肌皮肤褶皱厚度(TSF)等营养指标。结果观察第4周,观察组膳食评价、MNA总分为(7.12±1.12)分、(20.58±1.5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42±0.70)分和(19.57±1.44)分;观察第8周,观察组人体测量、膳食评价、MNA总分(5.52±0.83)分、(7.13±1.05)分和(21.36±1.7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09±0.79)分、(6.69±0.99)分和(20.35±1.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8周,观察组BMI、TSF、ALB、PA、Hb为(23.13±2.60)、(12.43±3.05)mm、(44.66±4.96)g/L、(322.85±32.40)mg/L和(136.73±24.23)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94±2.42)、(11.29±1.96)mm、(42.56±3.24)g/L、(305.66±32.97)mg/L和(125.38±17.3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踪护理模式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患者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4种微小RNA对于诊断肝细胞性肝癌的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丹丹 王洪流 +1 位作者 黄顺东 曾令梅 《安徽医学》 2016年第5期582-586,共5页
目的检测4种微小RNA(miRNA)含量对于诊断肝细胞性肝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所收治的HCC患者为试验组,肝硬化及肝血管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及miRNA-18、miRNA-21、miRNA-122... 目的检测4种微小RNA(miRNA)含量对于诊断肝细胞性肝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所收治的HCC患者为试验组,肝硬化及肝血管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及miRNA-18、miRNA-21、miRNA-122、miRNA-192含量之间的差异性,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提取独立敏感指标,绘制相应指标的ROC曲线。结果试验组共纳入46例符合要求的HCC患者,对照组纳入肝血管瘤患者53例、肝硬化患者40例。3组间资料比较显示:癌胚抗原(CEA)、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癌抗原242(CA242)、miRNA-21、miRNA-192共7项指标存在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FU、AFP、TSGF、miRNA-21、miRNA-192为区分HCC患者与其他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其中miRNA-21与AFU存在正相关(r=0.621,P<0.05)、与AFP存在正相关(r=0.819,P<0.05);miRNA-192与AFU存在正相关(r=0.650,P<0.05)、与TSGF存在正相关(r=0.598,P<0.05);AFU、AFP、TSGF、miRNA-21、miRNA-192对于诊断HCC患者均具有较好的区分价值(AUC均>0.7);AFU、AFP、TSGF联合诊断HCC的ROC AUC为0.850;将miRNA-21、miRNA-192纳入上述联合诊断体系,AUC增加至0.881。结论血清miRNA-21、miRNA-192对于HCC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与部分临床常用的HCC肿瘤标志物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趋势,将其纳入当前诊断体系有助于提升HCC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肝细胞性肝癌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家庭主要照顾者实施回授法干预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彭孔梅 黄晓英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3期229-233,278,共6页
目的观察家庭主要照顾者实施回援法(Teach-back)干预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及其家庭主要照顾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对主要照顾者实... 目的观察家庭主要照顾者实施回援法(Teach-back)干预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及其家庭主要照顾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对主要照顾者实施Teach-back法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主要照顾者常规健康教育。采用"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照顾者照顾能力调查问卷"评价照顾者照顾能力;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和传统营养指标评价患者术后营养状况;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主要照顾者的照顾知识、照顾技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人体测量、膳食评价、主观评价维度得分、MAN总分以及上臂肌围(TSF)、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5.0%,对照组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0,P=0.044)。结论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实施Teach-back,可以提高照顾者的照顾能力,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主要照顾者 回授法 桡骨远端骨折 老年患者 营养状况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国辉 郑汉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2期154-155,共2页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以及人们对其创伤小、恢复快、手术视野显露满意等优点的认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进行对比,...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以及人们对其创伤小、恢复快、手术视野显露满意等优点的认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进行对比,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