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轻罪行刑社会化的问题、成因及其消解 被引量:2
1
作者 洪浩 余大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共14页
当前,我国犯罪结构呈现出显著的轻罪化趋势,传统轻罪处置的简单化模式滞后于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轻罪行刑社会化已成为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趋向。我国社会化行刑措施呈现诸多弊病,缓刑受重刑主义桎梏,适用率低且执行封闭,社会参... 当前,我国犯罪结构呈现出显著的轻罪化趋势,传统轻罪处置的简单化模式滞后于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轻罪行刑社会化已成为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趋向。我国社会化行刑措施呈现诸多弊病,缓刑受重刑主义桎梏,适用率低且执行封闭,社会参与受阻;管制刑效能式微,惩罚与执行均显乏力,违规处置规则缺失;单科罚金刑功能失调,无限额罚金占主导地位,单处罚金适用比率较低;假释条件严苛,法律界定模糊,办案风险较大,罪犯也颇多顾虑。因此,需在观念层面倡导社会化行刑的广泛认同,重塑轻罪认知;组织层面赋能大众深度参与,完善协同工作机制;制度层面构建完备的行刑体系,优化非监禁刑适用的法律支撑;实践层面探索社会化行刑本土模式,推动行刑方式转型;管理层面塑造实效评价标准,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以促使我国轻罪行刑社会化体系臻于完善,达致轻罪现代化治理的“大出罪”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罪 行刑社会化 行刑体系 非监禁刑 轻罪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