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尿潴留致心跳骤停一例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代旭 郑波 +2 位作者 金保山 李芳 胡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1-341,共1页
尿潴留在临床很常见,但是引起心跳骤停者罕见,本文报道一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急性尿潴留导致心跳骤停,供临床参考。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9岁,头部外伤后意识障碍1h入院。
关键词 急性尿潴留 心跳骤停 颅脑损伤患者 临床资料 意识障碍 手术中 外伤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通心滴丸联合血栓抽吸改善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血流灌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肖姗姗 唐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60-463,共4页
目的:研究麝香通心滴丸联合血栓抽吸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血流灌注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急诊PCI联合血栓抽吸治... 目的:研究麝香通心滴丸联合血栓抽吸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血流灌注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急诊PCI联合血栓抽吸治疗的104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围手术期给予抗血小板联合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对照组在围手术期仅给予抗血小板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3d时,测定血清中心肌损伤指标、内皮损伤指标以及RAS系统指标;治疗后4周时,测定血清中心室重构指标。结果:治疗后3d时,两组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肌钙蛋白T(cTnT)、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3d时血清中CK、CK-MB、cTnI、cTnT、ET-1、vWF、PRA、AngⅡ、ALD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NO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时,观察组血清中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I型C端胶原前肽(ICT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热休克蛋白47(HSP47)、分化生长因子15(GDF15)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PCI联合血栓抽吸围手术期应用麝香通心滴丸能够减轻心肌细胞损伤以及内皮功能损伤、抑制RAS系统激活以及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麝香通心滴丸 内皮损伤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接受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后的斑块稳定性、细胞凋亡及凝血指标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肖姗姗 唐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80-683,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斑块稳定性、细胞凋亡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5年8月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2例,回顾性分析治疗过程及辅助检查结果,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斑块稳定性、细胞凋亡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5年8月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2例,回顾性分析治疗过程及辅助检查结果,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45例、接受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47例。治疗前后,采用超声诊断仪评估两组患者的斑块稳定性参数;采用ELISA法检测凋亡相关分子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凝血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斑块稳定性参数、细胞凋亡分子、凝血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斑块稳定性参数斑块厚度、斑块内增强强度、起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sFas、sFasL、Fib、PLT、D-D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Bcl-2、PT、APT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能够增加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斑块稳定性,同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丹参多酚酸盐 斑块稳定性 细胞凋亡 凝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内炎症因子分泌、心肌细胞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红梅 杨佳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3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感染(HCMV)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内炎症因子分泌、心肌细胞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月9~2017年9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的AMI组,另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 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感染(HCMV)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内炎症因子分泌、心肌细胞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月9~2017年9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的AMI组,另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采集血清并对HCMV进行定性测定,对炎症因子、心肌损伤指标进行定量测定。结果:AMI组患者血清中IL-10、TGF-β1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L-1β、IL-6、CD62P、CCL21、CK-MB、cMyBP-C、sLOX-1、Caspase-3、MD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MI组中HCMV感染患者血清中IL-10、TGF-β1的含量低于非HCMV感染患者,IL-1β、IL-6、CD62P、CCL21、CK-MB、cMyBP-C、sLOX-1、Caspase-3、MDA的含量高于非HCMV感染患者。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内炎症因子分泌、心肌细胞损伤均具有促进和加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巨细胞病毒 炎症因子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血清hs—CRP、IL-6、TNF-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华 许臣洪 李欣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615-615,共1页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对照组,40...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冠心病治疗,研究组患者口服替格瑞洛,对照组口服氯吡格雷,治疗4周。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ERP、IL-6、TNF—a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比较,替格瑞洛更能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更强抗血小板和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替格瑞洛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他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欣 路朝兴 许臣洪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88-288,共1页
关键词 索他洛尔 心律失常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