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及羟苯磺酸钙的干预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兰芳 曾姣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044-3046,共3页
目的:探讨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与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及羟苯磺酸钙的干预作用。方法:T2DM患者分为实验组(IMT≥0.90 mm)65例和对照组(IMT<0.90 mm)30例,前者随机分为A组(羟苯磺酸钙治疗)30例和B组(常规治疗)35... 目的:探讨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与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及羟苯磺酸钙的干预作用。方法:T2DM患者分为实验组(IMT≥0.90 mm)65例和对照组(IMT<0.90 mm)30例,前者随机分为A组(羟苯磺酸钙治疗)30例和B组(常规治疗)35例。20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各组Sfrp5、IL-10、TC、TG、FPG、Hb A1c、IMT水平。结果:实验组、对照组Sfrp5、IL-10低于正常组(P<0.01),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Sfrp5、IL-10与各检测指标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Sfrp5与IL-10呈正相关(P<0.05)。A、B两组血糖、血脂、Hb A1c及IMT较治疗前下降,A组Sfrp5、IL-10升高(P<0.01),B组Sfrp5、IL-10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IMT下降幅度高于B组(P<0.05)。结论 :Sfrp5与大血管病变呈负相关,羟苯磺酸钙可升高Sfrp5、IL-10水平,延缓大血管病变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 白介素-10 羟苯磺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 被引量:50
2
作者 钟雯 李又空 +1 位作者 曾姣娥 宁尚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9-651,共3页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初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糖尿病基础治疗上加用沙格列汀片5mg,每日1次,阿卡波糖片50 mg,每日3次,对照组在基础治疗...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初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糖尿病基础治疗上加用沙格列汀片5mg,每日1次,阿卡波糖片50 mg,每日3次,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优泌乐25于早、晚餐前5 min皮下注射,阿卡波糖片50 mg,每日3次。12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体质指数(BMI)的变化,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率、用药的漏服率、错服率及治疗费用。结果:12周治疗后,两组FBG、PBG、Hb A1c、HOMA-β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BMI治疗后无明显改变(P>0.05),而对照组BMI治疗后显著上升(P<0.05);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为7.5%,药物漏服率为7.5%,对照组则分别为15%、20%。结论: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对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治疗依从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沙格列汀 阿卡波糖 初诊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糖皮质激素冲击方案治疗Graves眼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3
作者 钟雯 李又空 +1 位作者 曾姣娥 宁尚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76-1377,共2页
Graves眼病(以下简称GO)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可严重损害视力和外貌,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目前GO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医师常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但治疗方案尚无统一标准,疗效差异大,不良反应各异。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临床医师 临床疗效 手法松解 肩关节囊 突眼 发病机制 甲强龙 肩关节功能 肩关节周围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中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曾娇娥 杨泉 瞿鹏 《中国健康教育》 2005年第3期227-228,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健康教育 糖代谢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9例诊疗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又空 周家杰 +1 位作者 张先觉 钟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67-1469,共3页
目的:了解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与DIC的关系,分析DIC发生与手术、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关系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怀疑前列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经直肠穿刺活检结果将其分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组与前列腺癌组,比较... 目的:了解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与DIC的关系,分析DIC发生与手术、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关系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怀疑前列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经直肠穿刺活检结果将其分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组与前列腺癌组,比较两组患者DIC发生率及死亡率;详细分析前列腺癌组患者DIC发生率及死亡率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并分析DIC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及双侧睾丸切除术之间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共3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共47例;前列腺癌组患者DIC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患者(P<0.01)。Gleason评分越高、临床分期越晚DIC发生率及死亡率越高(P<0.01)。经直肠穿刺活检及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患者易出现DIC,其发生率显著高于双侧睾丸切除术后患者(P<0.01)。结论:前列腺癌患者容易并发DIC等严重并发症;Gleason评分越高、临床分期越晚DIC发生率及死亡率越高;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及根治性切除术易诱发DIC;治疗过程中应强调抗感染、重建凝血-抗凝平衡机制及营养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GLEASON评分 临床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心肌β-微管蛋白的表达及缬沙坦的保护性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钟雯 曾姣娥 +2 位作者 文重远 李又空 宁尚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526-2528,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心肌损伤对心肌β-微管蛋白表达的影响及缬沙坦的保护性作用。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8)、糖尿病组(DM组,n=20)和缬沙坦治疗组(VAL组,n=20),其中DM组和VAL组分别再分为12、24周两亚组。腹腔注射链脲佐... 目的:探讨糖尿病心肌损伤对心肌β-微管蛋白表达的影响及缬沙坦的保护性作用。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8)、糖尿病组(DM组,n=20)和缬沙坦治疗组(VAL组,n=20),其中DM组和VAL组分别再分为12、24周两亚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0mg/kg制造糖尿病模型,VAL组于成模当天开始灌胃治疗20mg/(kg·d)。分别于成模后12周和24周经颈动脉插管观察心功能的变化,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心肌形态和β-微管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大鼠心肌β-微管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其表达量和心功能的变化呈负相关(P<0.05)。缬沙坦治疗后与同时间DM组相比,大鼠心功能明显提高(P<0.05),心肌β-微管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形态上,DM组心肌纵切面可见粗大纤维排列紊乱,分布不均,甚至有肌纤维断裂,VAL组心肌组织纤维分布较同期DM组均匀、纤细。结论:心肌β-微管蛋白表达增多与糖尿病心肌损伤密切相关,缬沙坦可以通过降低β-微管蛋白的表达来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从而对糖尿病心肌起到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 细胞骨架 Β-微管蛋白 缬沙坦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