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工业技术结构的评价分析
1
作者 孙顺庚 万君康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8-19,23,共3页
依靠科技兴鄂促进湖北在中部崛起使湖北工业发展从速度型转向效益型必须依靠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现代化)湖北工业技术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程度如何?发展趋势怎样?今后应采取什么对策?
关键词 湖北 工业技术结构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屑/竹纤维质量比对竹基耦合体系氮磷同步去除效能的影响
2
作者 郑力 江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6-841,849,共7页
利用铁屑与竹纤维构建竹基耦合体系强化低碳氮比(C/N)废水中氮磷同步去除。采用连续流装置,搭建5组具有不同铁屑/竹纤维质量比(Fe/B)的耦合体系,探究Fe/B对氮磷去除效能的影响。耦合体系在进水平均总氮(TN)为31.32 mg/L,平均C/N为1.16,... 利用铁屑与竹纤维构建竹基耦合体系强化低碳氮比(C/N)废水中氮磷同步去除。采用连续流装置,搭建5组具有不同铁屑/竹纤维质量比(Fe/B)的耦合体系,探究Fe/B对氮磷去除效能的影响。耦合体系在进水平均总氮(TN)为31.32 mg/L,平均C/N为1.16,平均总磷(TP)为2.02 mg/L下连续运行113 d,水力停留时间(HRT)从16 h降至8 h,结果显示Fe/B≤0.500时,耦合体系氮磷去除效果与Fe/B呈正相关;当Fe/B为0.500时,氮磷去除最高,出水TN、TP可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Ⅳ类标准;Fe/B>0.500时,氮磷去除略有降低;耦合体系出水总铁整体较低,当Fe/B为0.250时,出水总铁波动最大;Fe/B≤0.500时,铁屑可显著促进脱氮除磷功能菌的生长,包括反硝化除磷菌,当Fe/B>0.500时,脱氮除磷功能菌群相对丰度明显降低,菌群结构亦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脱氮除磷 铁屑 竹基耦合体系 反硝化除磷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电力负荷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国忠 熊伟 +2 位作者 向求新 黄晓明 刘亚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0-21,共2页
介绍了在批量处理时间序列情况下 ,BP神经网络辨识预测电力负荷的方法和步骤。网络成批训练 ,使得权重矢量和偏导数矢量都同时与所有训练矢量的变化成正比地改变。由于采用附加动量项和自适应率等措施 ,克服了BP规则的局限性 ,加快了训... 介绍了在批量处理时间序列情况下 ,BP神经网络辨识预测电力负荷的方法和步骤。网络成批训练 ,使得权重矢量和偏导数矢量都同时与所有训练矢量的变化成正比地改变。由于采用附加动量项和自适应率等措施 ,克服了BP规则的局限性 ,加快了训练速度 ,增强了网络的泛化能力。在此基础上对某地区实际电力负荷进行了预测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电力负荷预测 泛化能力 配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刨花-铁耦合体系对低碳氮比污水的脱氮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力 李志勇 +1 位作者 黄剑 程晓夏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4-221,共8页
针对低碳氮比污水中总氮(TN)去除率低的问题,以纤维状竹刨花为固体碳源,单质铁粉为铁源,利用二者的耦合作用进行脱氮。通过静态反硝化试验考察不同铁碳质量比(Fe/C)对NO_(3)^(-)-N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耦合体系适宜的Fe/C;在此基础上,设... 针对低碳氮比污水中总氮(TN)去除率低的问题,以纤维状竹刨花为固体碳源,单质铁粉为铁源,利用二者的耦合作用进行脱氮。通过静态反硝化试验考察不同铁碳质量比(Fe/C)对NO_(3)^(-)-N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耦合体系适宜的Fe/C;在此基础上,设置单纯竹刨花对照组(1#试验组)与耦合填料试验组(2#试验组)动态反硝化试验,研究其脱氮性能。结果表明:静态试验中,加入铁粉的耦合体系NO_(3)^(-)-N去除率均高于单纯竹刨花体系,但当Fe/C大于0.125∶1时,NO_(3)^(-)-N去除率提升不显著,综合考虑反硝化效果与成本,确定动态试验耦合填料Fe/C为0.125∶1。动态试验中,进水总有机碳浓度低于2 mg/L,TN浓度为(40.93±2.04)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8 h时,1#和2#试验组运行约10 d后脱氮效能趋于稳定。12~81 d,2组出水总有机碳浓度均较低,1#、2#试验组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3%和76%,2#试验组的TN去除率相比1#试验组提高了129%;两组均有一定的NO2--N积累,但2#试验组的NO2--N浓度相比1#试验组低约47%;2#试验组出水总铁平均浓度低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未出现铁过量释放与NH_(3)-N明显积累。总之,竹刨花-铁耦合体系脱氮效能优异,脱氮过程二次影响低。我国竹资源丰富,铁来源广泛,竹刨花-铁耦合体系可用于低碳氮比生活污水中TN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刨花 铁粉 反硝化 固体碳源 耦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高新材料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5
作者 孙顺庚 孙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6-48,共3页
本文根据90年代以来新材料技术的新进展,高度概括地评述了世界新材料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以期对跟踪世界高新技术提供依据。
关键词 新材料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界如何适应市场机制
6
作者 许诒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86年第11期25-26,共2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拨乱反正,明确提出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科学技术必须面向国民经济,国民经济的增长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成果商品化;开拓技术市场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几年来,科学技术为国民经济作了不少贡献,而且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拨乱反正,明确提出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科学技术必须面向国民经济,国民经济的增长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成果商品化;开拓技术市场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几年来,科学技术为国民经济作了不少贡献,而且贡献越来越大.但从实现四化的要求来看,还差得太远,科技体制改革困难较多,进展缓慢,多数科研机构缺乏活力,突出问题在于商品经济不发达,缺乏市场竞争,企业不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科研机构 技术市场 市场机制 国民经济 科技界 市场竞争 科技体制改革 商品经济 进入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计算机人才 发展计算机产业
7
作者 许贻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85年第1期52-52,共1页
湖北省开发应用计算机在国内起步很早,技术力量雄厚,智力资源优势明显,特别是计算机教育力量强。因此,根据湖北的实际,大力培养和开发计算机人才,尽快发展计算机的硬软件产业,可以说是湖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对策。1、狠抓教育,... 湖北省开发应用计算机在国内起步很早,技术力量雄厚,智力资源优势明显,特别是计算机教育力量强。因此,根据湖北的实际,大力培养和开发计算机人才,尽快发展计算机的硬软件产业,可以说是湖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对策。1、狠抓教育,办法有三。一是立即在东湖地区计算机师资集中的院校附近建一所规模较大设有硬件、软件、应用、外设等专业(以软件为主)的计算机工程学院。该学院实行走读(少数住读),老师就近聘请,只设一套组织教学的班子和一套人数较少的后勤班子。在校学生2000至2500人。二是拨出一定经费委托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等重点院校计算机系,增设湖北班,原则上在湖北招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产业 软件产业 技术力量 武汉大学 应用计算机 工程学院 技术改造 国民经济 计算机产品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兰的高技术发展及其政策
8
作者 张明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5-46,共2页
芬兰的高技术芬兰的科学研究主要在大学进行。在芬兰的技术和工程学院中,芬兰技术科学院有近70年的历史,它致力于新型知识的发展以及发明创造性的工作。科学团体已率先促进科学研究。近几年来,由于高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需要,国际合作已成... 芬兰的高技术芬兰的科学研究主要在大学进行。在芬兰的技术和工程学院中,芬兰技术科学院有近70年的历史,它致力于新型知识的发展以及发明创造性的工作。科学团体已率先促进科学研究。近几年来,由于高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需要,国际合作已成为许多科学领域中必不可少的。国内合作和国际合作并举,使芬兰近年来在高技术研究和发展方面效果显著。芬兰的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57%,有丰富的木材资源。这对于发展造纸工业是很重要的。在研究新的造纸技术和开发新的产品方面,芬兰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兰 高技术 技术发展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着科技体制改革方向不断进取
9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5-16,共2页
我所于1978年成立,是隶属于湖北省科委的省属枝术开发型研究所。1985年,在全省科研院所中,我所率先开始全部取消事业费,试行科技体制改革。一、锐意进取,勇于探索1985年,我们即打破了奖金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科研工作采取了以... 我所于1978年成立,是隶属于湖北省科委的省属枝术开发型研究所。1985年,在全省科研院所中,我所率先开始全部取消事业费,试行科技体制改革。一、锐意进取,勇于探索1985年,我们即打破了奖金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科研工作采取了以课题组为经济核算单位。同时,省科委对原来应纵向下达的科研任务也采取了平等竞争的原则。由于运行机制、课题来源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