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应用TACE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宏 李子林 +3 位作者 朱能 翁高龙 王洪波 张新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8-463,共6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应用TACE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15)、万方数据库(1999-2015)、中国知网数据库(1994-2015)、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等数...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应用TACE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15)、万方数据库(1999-2015)、中国知网数据库(1994-2015)、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等数据库中关于TACE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要求的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4篇RCT,共有2 085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较TACE治疗组,TACE联合抗病毒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高[总效应Z=4.95,OR=1.83,95%CI(1.44,2.32),P〈0.01],1年生存率高[总效应Z=8.54,OR=2.86,95%CI(2.25,3.64),P〈0.01],Child-Pugh评分低[总效应Z=8.64,MD=-0.84,95%CI(-1.03,-0.65),P〈0.01],ALT水平低[总效应Z=5.99,MD=-23.27,95%CI(-30.88,-15.65),P〈0.01],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并没有增加[总效应Z=0.31,OR=1.30,95%CI(0.25,6.71),P=0.76]。结论较TACE治疗,TACE联合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中晚期肝癌能提高临床有效率及患者生存率,改善肝功能,而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并没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TACE 疗效 抗病毒治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Kisspeptin-1在胰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汪洋 汪群 张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7-55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人吻素-1(kisspeptin-1,KISS-1)水平在胰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湖北省肿瘤医院就诊的90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的临床资料,并选取40例胰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胰腺良性病变组以... 目的:探讨血清人吻素-1(kisspeptin-1,KISS-1)水平在胰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湖北省肿瘤医院就诊的90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的临床资料,并选取40例胰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胰腺良性病变组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血清KISS-1和CA19-9水平,分析CA19-9、KISS-1对胰腺癌的诊断效能及其与胰腺癌预后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血清KISS-1水平明显高于胰腺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均P<0.01);血清KISS-1、CA19-9以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7(95%CI:0.684~0.831,P=0.000)、0.900(95%CI:0.854~0.946,P=0.000)、0.906(95%CI:0.861~0.950,P=0.000),其中两者联合检测与KISS-1检测的AU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24,P=0.024)、CA19-9与KISS-1的AU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53,P=0.02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KISS-1与CA19-9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58,P=0.002)。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KISS-1≥73.6 pg/ml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优于KISS-1<73.6 pg/ml的患者(χ~2=4.520,P=0.036);KISS-1<73.6 pg/ml与患者的预后独立相关,其OR为2.37(1.08~4.75)。结论:血清KISS-1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联合检测KISS-1和CA19-9有助于提高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并且有助于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人吻素-1 CA19-9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胰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汪洋 汪群 张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3-33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胰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湖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就诊的胰腺癌患者80例(胰腺癌组)、胰腺良性疾病患者40例(良性...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胰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湖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就诊的胰腺癌患者80例(胰腺癌组)、胰腺良性疾病患者40例(良性疾病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人群血清ICAM-1和CA19-9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ICAM-1对胰腺癌的诊断特性,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血清ICAM-1与胰腺癌患者预后是否独立相关。结果:胰腺癌组ICAM-1和CA19-9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均P<0.01),良性疾病组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ICAM-1、CA19-9以及两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2(95%CI:0.658~0.807,P=0.000)、0.691(95%CI:0.620~0.762, P=0.000)、0.747(95%CI:0.674~0.821,P=0.000);ICAM-1与CA19-9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72,P=0.000)。血清ICAM-1<2 308 U/ml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2 308 U/ml的患者(χ~2=28.357,P=0.000);ICAM-17≥2 308 U/ml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其OR为3.08(2.14~7.23)。结论:血清ICAM-1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细胞间黏附分子-1 CA19-9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IL-6-STAT3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峰 汪洋 +3 位作者 孙军伟 聂磊 吴东德 尹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7-670,共4页
目的研究IL-6-STAT3信号通路在缺血预处理保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之分为单纯肝切除组、缺血组、缺血预处理组。采用ELISA法、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研究IL-6-S... 目的研究IL-6-STAT3信号通路在缺血预处理保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之分为单纯肝切除组、缺血组、缺血预处理组。采用ELISA法、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研究IL-6-STAT3信号传导通路的活性变化。结果肝脏切除术后,大鼠血清的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缺血组明显高于单纯肝切除组(均P<0.05),缺血预处理组较缺血组明显下降(均P<0.05),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的表达与IL-6及THF-α表达趋势相同。术后6 h,缺血组残肝组织的磷酸化STAT3蛋白水平高于单纯肝切除组,缺血预处理组则较缺血组下降。结论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切除术后的肝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IL-6-STAT3信号通路的活性,从而抑制肝细胞凋亡。该技术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IL-6-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