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基硅油增强反应性聚氨酯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淋 张军锋 +4 位作者 何方 王卓 黄志超 孙福 戚栋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115,共8页
为改善聚氨酯(PU)材料的力学性能,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蓖麻油、双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软段,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硬段,采用绿色环保的无溶剂体系制备了有机硅改性的反应性聚氨酯(Si-PU)涂层,考察了PDMS质量分数对PU... 为改善聚氨酯(PU)材料的力学性能,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蓖麻油、双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软段,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硬段,采用绿色环保的无溶剂体系制备了有机硅改性的反应性聚氨酯(Si-PU)涂层,考察了PDMS质量分数对PU涂层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高温热稳定性、耐低温性能、手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改性PU涂层相比,Si-PU涂层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均得到明显提升。当PDMS质量分数为7.6%时,改性涂层的拉伸强度较未改性PU涂层增长了51.9%;当PDMS质量分数为9.9%时,改性涂层的断裂伸长率较未改性PU涂层增长了99.3%;随着PDMS质量分数提高,质量损失速率最大的温度有一定提高,涂层的玻璃化温度逐渐降低,耐低温性能提高,同时疏水性提高,手感变得更加柔软,综合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聚氨酯 涂层 有机硅 无溶剂 微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Q、AIE聚合物纳米粒子发光性能及其在喷墨印花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小琴 梁梨花 +1 位作者 朱尽顺 马明月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2,共9页
为探究聚集诱导猝灭(ACQ)型和聚集诱导发光(AIE)型聚合物纳米粒子(PNPs)的发光性能,以及二者在喷墨印花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细乳液聚合技术原位包覆ACQ染料尼罗红(NR)和AIE染料四苯基乙烯(TPE),制得ACQ-PNPs和AIE-PNPs。采用重量法、动态... 为探究聚集诱导猝灭(ACQ)型和聚集诱导发光(AIE)型聚合物纳米粒子(PNPs)的发光性能,以及二者在喷墨印花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细乳液聚合技术原位包覆ACQ染料尼罗红(NR)和AIE染料四苯基乙烯(TPE),制得ACQ-PNPs和AIE-PNPs。采用重量法、动态光散射、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谱法等研究了染料用量对PMMA/NR NPs和PMMA/TPE NPs的最终转化率、颗粒特征和发光性能的影响;将poly(MMA-co-20%BA)/NR NPs和poly(MMA-co-20%BA)/TPE NPs乳液配制成墨水,用于棉织物的喷墨打印,探究两类墨水在棉织物上的喷墨印花效果。结果表明:当染料质量分数低于1.5%时,NR和TPE染料对PMMA/NR NPs和PMMA/TPE NPs体系聚合反应最终转化率和纳米粒子尺寸影响均较小,PMMA/NR NPs荧光强度随NR染料质量分数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而PMMA/TPE NPs荧光强度与TPE染料近乎呈线性正相关。此外,经poly(MMA-co-20%BA)/NR和poly(MMA-co-20%BA)/TPE NPs墨水喷墨打印后的棉织物,其图案分别呈现出明亮的红色和蓝色荧光。研究表明,在合适的染料浓度范围内,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制得的ACQ和AIE聚合物纳米粒子乳液在喷墨印花领域中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诱导发光 聚集荧光猝灭 聚合物纳米粒子 细乳液聚合 发光性能 喷墨印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