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例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月娥 晏菲 +2 位作者 高雨彤 朱朋成 敖启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6-66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CCSK)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及其与其他儿童肾脏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1例CCSK及其他肾脏相关肿瘤38例,应用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CCSK的形态学特征,EnVision法检测Cyclin D1、Bcl-2、C... 目的探讨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CCSK)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及其与其他儿童肾脏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1例CCSK及其他肾脏相关肿瘤38例,应用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CCSK的形态学特征,EnVision法检测Cyclin D1、Bcl-2、CD99、WT-1以及其他相关免疫指标在CCSK及相关肾脏肿瘤中的表达,并结合组织学表现分析Cyclin D1等标记的诊断应用价值。结果 11例CCSK患者均为婴幼儿。其中男性7人,女性4人;年龄从6d^7岁不等;肉眼观,肿块大小7~13cm不等。CCSK组织学表现为肿瘤细胞呈巢团状排列,细胞大小均一,胞质染色淡或呈透明状,细胞界限不清,间质为纤细的分支状血管结构。免疫组化染色示Cyclin D1在所有11例CCSK中均呈弥漫强阳性表达,而在其他肿瘤中不表达或仅有弱表达;Bcl-2在CCSK和其他肿瘤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CD99在CCSK不表达,在其他肿瘤中不同程度表达。结论 CCSK是一种罕见的儿童肾脏恶性肿瘤,具有相对独特的组织学表现,免疫标记物Cyclin D1可作为CCSK临床病理诊断中相对特异的免疫标记物,同时结合Bcl-2、CD99等标记的联合使用,可有效地鉴别CCSK与其他肾脏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肉瘤 CYCLIN D1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度洛西汀和帕罗西汀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晚期癌痛伴抑郁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曾媛 孙建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890-1897,共8页
目的探讨羟考酮缓释片联用不同类型的抗抑郁药对晚期癌痛伴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晚期癌痛伴抑郁患者,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6例,A组:单用羟考酮缓释片,B组:羟... 目的探讨羟考酮缓释片联用不同类型的抗抑郁药对晚期癌痛伴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晚期癌痛伴抑郁患者,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6例,A组:单用羟考酮缓释片,B组:羟考酮缓释片+帕罗西汀,C组:羟考酮缓释片+度洛西汀。比较各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疼痛、抑郁、焦虑情况,以及羟考酮用量、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周,C组的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显著低于B组和A组(P<0.05);治疗后2周的NRS评分、SAS评分,和治疗后1周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C组显著低于B组、B组显著低于A组(均P<0.05);治疗后1、2个月的NRS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以及治疗后2周的SDS评分,C组和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低于A组(P<0.05)。治疗后2个月,A组和B组的羟考酮人均日口服剂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C组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在羟考酮人均日口服剂量和PSQI评分上,C组和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低于A组(P<0.05)。治疗后2个月,3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除角色功能评分外的其余评分,C组和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高于A组(P<0.05)。治疗后2个月,3组不良反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或剂量调整后均逐渐减轻或消失。结论对于晚期癌痛伴抑郁患者,采用羟考酮缓释片伍用度洛西汀起效比伍用帕罗西汀快,能有效改善疼痛、抑郁、焦虑、睡眠及生活质量,减少羟考酮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抑郁 度洛西汀 帕罗西汀 羟考酮 抗抑郁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恶性腹腔积液43例 被引量:8
3
作者 吴紫红 宋恩峰 +1 位作者 刘莉 孙建海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6-490,共5页
目的观察顺铂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7月在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原发性肝癌伴腹腔积液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3例,所有... 目的观察顺铂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7月在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原发性肝癌伴腹腔积液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行中心静脉导管双侧腹腔穿刺引流置管术,均以0.9%氯化钠溶液3000 mL+顺铂40 mg+地塞米松5 mg行腹腔灌注;其中治疗组将双侧腹腔引流管与腔内肿瘤热循环灌注机出入口相连接行循环热灌注化疗,对照组从一侧腹腔引流管内缓慢灌入药物,同时从对侧引流管缓慢放出灌注液;待两组灌注完成后,将顺铂40 mg+地塞米松5 mg注入腹腔保留;两组患者灌注时间均为60~90 min,均每周治疗1次,连续灌注4周,比较两组患者腹腔积液疗效,生活质量(KPS评分)及生存率,肿瘤标志物(CEA、AFP、CA125),肝功能(ALT、AST、GGT)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腹腔积液吸收总有效率(93.0%)较对照组(76.7%)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及生存率、肿瘤标志物、肝功能等指标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受损、消化道症状等不良反应总体均较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顺铂循环热灌注化疗能提高原发性肝癌恶性腹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一定程度延长生存期,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循环热灌注 原发性肝癌 恶性腹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样肉瘤26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马燕凌 孙建海 +1 位作者 朱朋成 晏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5-728,749,共5页
目的探讨上皮样肉瘤(ES)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6例上皮样肉瘤病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应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采用EnVision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组织PCK、EMA、CD34、INI-1、Ki-67... 目的探讨上皮样肉瘤(ES)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6例上皮样肉瘤病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应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采用EnVision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组织PCK、EMA、CD34、INI-1、Ki-67等相关指标的表达。结果 26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5~72岁,平均年龄33.8岁。13例患者病变位于躯干及四肢末端皮下,13例病变位于会阴部及深部软组织;20例表现为孤立性肿块,6例表现为多结节性病灶;肿瘤大小1.0~7.0cm,平均直径2.3cm。原发病例21例,复发转移病例5例。病理组织学表现,15例镜下改变符合经典型ES:低倍镜下呈"假肉芽肿"特点,中央为不规则地图状坏死,周围为上皮样肿瘤细胞,瘤细胞间为纤维化胶原成分;11例符合"近端型"ES:密集丰富的瘤细胞,部分表现为"横纹肌样"细胞质,细胞间纤维间质较少。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所有病例均表达PCK、EMA和VIM,均缺表达INI-1;16例弥漫或部分表达CD34,Ki-67增殖指数约5%~10%。结论上皮样肉瘤是较为罕见的低度恶性软组织肉瘤,临床过程缓慢,易延迟复发。病理形态学以上皮样细胞构成为主,可分为经典型和近端型,和多种病变有重叠,易误诊。CD34+/INI-1-是特异性的免疫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肉瘤 INI-1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RL3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建海 马燕凌 +3 位作者 魏武杰 晏菲 方红艳 瞿姣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Fc受体样蛋白3(Fc receptor-like protein 3,FCRL3)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检测肝癌组织、正常肝组织、肝癌细胞HepG2 FCRL3 mRNA及蛋白的表达,用MTT法、细胞划痕实验检测FCRL3特异性si... 目的探讨Fc受体样蛋白3(Fc receptor-like protein 3,FCRL3)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检测肝癌组织、正常肝组织、肝癌细胞HepG2 FCRL3 mRNA及蛋白的表达,用MTT法、细胞划痕实验检测FCRL3特异性siRNA及FCRL3过表达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率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肝癌组织内FCRL3 mRNA表达量和蛋白量均较正常肝组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FCRL3干扰表达组比较,FCRL3阴性对照组和FCRL3过表达组肝癌细胞HepG2内FCRL3 mRNA表达量和蛋白量均增加,增殖率和迁移能力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FCRL3阴性对照组比较,FCRL3过表达组肝癌细胞HepG2内FCRL3 mRNA表达量和蛋白量均增加,增殖率和迁移能力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FCRL3的表达增加,抑制FCRL3的表达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提示FCRL3可能在肝癌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受体样蛋白3 肝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级别纤维黏液样肉瘤10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晏菲 马燕凌 李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0-703,713,共5页
目的探讨低级别纤维黏液样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0例低级别纤维黏液样肉瘤(LGFMS)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以及通过EnVision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UC4、S-100、CD34、... 目的探讨低级别纤维黏液样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0例低级别纤维黏液样肉瘤(LGFMS)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以及通过EnVision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UC4、S-100、CD34、β-Catenin、SMA以及Ki-67等相关指标的表达。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FUS融合基因。结果 10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51.4岁。6例患者病变位于大腿,2例病变位于胸壁,1例位于腹壁以及1例位于腹股沟;10例均表现为孤立性肿块;肿瘤大小3.0~8.0 cm,平均直径5.2 cm。原发病例9例,复发病例1例。病理组织学表现:低倍镜下,梭形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呈漩涡状排列,形成细胞稀疏的胶原样区域和细胞相对较丰富的黏液样区域交替出现,肿瘤组织中可见少量弓形血管;高倍镜下,瘤细胞形态温和,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罕见,无明显坏死。免疫组化检测显示10例肿瘤均呈MUC4强阳性,而S100、CD34、β-Catenin、SMA均为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2%~5%。FISH检测结果示8例存在FUS基因易位。结论 LGFMS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呈低度恶性,组织学以胶原化区域和黏液变区域交替出现为特点,MUC4是特异性较高的免疫标记物,FUS基因异常是其特异性的分子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别纤维黏液样肉瘤 MUC4 FUS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