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膳食炎症指数水平与妇科恶性肿瘤风险的相关性
1
作者 张峰莉 王中显 +2 位作者 冉薇 冯小希 莫春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2,共10页
目的:探讨膳食炎症指数(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DII)水平与妇科恶性肿瘤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的52例患者为病例组,同期体检的31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通过填写个人史... 目的:探讨膳食炎症指数(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DII)水平与妇科恶性肿瘤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的52例患者为病例组,同期体检的31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通过填写个人史问卷和食物频率问卷(FFQ25)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及膳食摄入情况,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版)计算膳食成分含量,计算个人DII值,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的方法使队列的基线资料相似,Logistic回归评估DII值与妇科恶性肿瘤风险的相关性。调阅研究对象体检报告,分析炎症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PR)水平。结果:运用多元回归方程分析,未调整混杂变量、调整Ⅰ及调整Ⅱ方案均显示DII值、DII高分值(0.62~4.82)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进行敏感性分析,与未进行PSM前比较,结论一致。运用平滑曲线拟合发现,DII值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呈曲线关系;通过阈值分析发现,DII值拐点为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炎症指标(NLR、PLR、CP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阈值分析,将DII分成2组,DII≥1组炎症指标水平均高于DII<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II值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呈曲线关系;DII值可用于预测妇科恶性肿瘤风险,当DII值大于1时,需要高度警惕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可利用DII值指导居民膳食结构和进行相关营养教育,以预防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炎症指数 妇科恶性肿瘤 炎症 倾向性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