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区秭归县林业科技创新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谭家林 王成峰 《绿色科技》 2013年第6期31-32,共2页
指出了我国林业已进入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林业的重要地位已进一步凸现。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科技兴林、人才强林战略的实施,促进林业科技工作更好地服务林业三大体系建设,在充分分析秭归林业科技创新... 指出了我国林业已进入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林业的重要地位已进一步凸现。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科技兴林、人才强林战略的实施,促进林业科技工作更好地服务林业三大体系建设,在充分分析秭归林业科技创新工作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全县林业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推进秭归县林业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秭归县 林业科技 创新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秭归县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华 杨玉萍 《湖北林业科技》 2006年第5期55-58,共4页
秭归县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生态区位极为重要。笔者通过对该县近年来林业生态建设情况的分析,提出一些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环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秭归县退耕还林水源涵养效益计量 被引量:2
3
作者 潘磊 史玉虎 +3 位作者 熊艳平 王佐庆 向祖德 马德举 《湖北林业科技》 2006年第3期1-4,共4页
林地是森林水源涵养效益的主体,通过对秭归县10种退耕还林模式的土壤物理性状和林地水源涵养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1)退耕还林后土壤总孔隙度增加4.3%~20.2%,除柏木林外,非毛管孔隙度增加6.8%~494.2%;(2)退耕还林... 林地是森林水源涵养效益的主体,通过对秭归县10种退耕还林模式的土壤物理性状和林地水源涵养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1)退耕还林后土壤总孔隙度增加4.3%~20.2%,除柏木林外,非毛管孔隙度增加6.8%~494.2%;(2)退耕还林后土壤饱和蓄水量增加5.7%~118.8%,非毛管蓄水量为坡耕地的2.58~19.13倍;(3)秭归县退耕还林森林土壤的蓄水量为171.6万m^3/a,是相似立地条件下农耕地的3.2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水源涵养效益 计量 坡耕地 蓄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秭归县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分布特点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火明 韩永世 +2 位作者 杨邵 沈雅飞 王丽君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1期91-94,共4页
于2019年8月在湖北省秭归县三峡库区消落带采用样方调查方法,对杉木溪、兰陵溪、松树坳三块样地进行了植物调查。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共计54科121属161种。
关键词 消落带 植物 特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秭归县三峡竹海生态景区树种分布特征分析
5
作者 章璐 韩永世 +4 位作者 宋立平 钦松 周鸣惊 张莹 周火明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7期119-123,共5页
于2019年8月,在湖北省秭归县三峡竹海生态景区采用线路调查法与样方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旅游步道沿线进行了树种资源调查。结果表明:三峡竹海生态景区树种资源共调查到木本植物共有63科,146属,231种。
关键词 树种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秭归县森林与土壤侵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巍伟 李自勤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3期62-67,共6页
以三峡库区的秭归县为对象,研究了该地区的森林和土壤侵蚀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森林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程度之间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随森林覆盖率的上升,其土壤侵蚀面积减少,土壤的侵蚀强度降低。在秭归县当森林覆盖率上升一个百分点时... 以三峡库区的秭归县为对象,研究了该地区的森林和土壤侵蚀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森林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程度之间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随森林覆盖率的上升,其土壤侵蚀面积减少,土壤的侵蚀强度降低。在秭归县当森林覆盖率上升一个百分点时,其土壤侵蚀面积将减少16 km2,侵蚀模数会下降91.2 t/(km2.a)。而且土壤侵蚀与森林的林种比例,树种组成,森林类型和林分覆盖度密切相关。土壤侵蚀模数表现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坡耕地,混交林<纯林,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森林<灌丛<草地<农地;植被覆盖度高的林地小于覆盖度低的林地。在三峡库区的秭归县若土壤侵蚀量要小于土壤允许流失量500 t/(km2.a),其森林覆盖率需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秭归县 森林 土壤侵蚀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秭归县古树名木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黎明 李家庄 +2 位作者 梅峰 汪元明 史永鑫 《湖北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71-73,共3页
古树名木作为体现地方特色文化和衡量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标志,是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古树名木意义重大而又深远。笔者以三峡库区坝上库首第一县秭归为例,在调查现状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保护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 古树名 保护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秭归林业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成峰 董劲峰 《绿色科技》 2013年第5期28-30,共3页
指出了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如何统筹推进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真正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是当前或今后一段时期林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课题。在对三峡库区秭归县林业发展情况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为... 指出了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如何统筹推进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真正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是当前或今后一段时期林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课题。在对三峡库区秭归县林业发展情况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为更好地推进林业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秭归县 林业生态 产业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秭归县林下经济模式与效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邓中美 鲁邦群 周高峪 《绿色科技》 2018年第9期197-199,共3页
指出了林下经济是使农、林、牧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对现有模式的效益进行了调查和对比评价,对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排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林下经济发展的原则、林下经济发展的标准、林下经济发... 指出了林下经济是使农、林、牧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对现有模式的效益进行了调查和对比评价,对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排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林下经济发展的原则、林下经济发展的标准、林下经济发展的目标以及相关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秭归县 林下经济 模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秭归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10
作者 向玉春 《湖北林业科技》 2003年第z1期19-21,共3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秭归林业科学技术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科技兴林”战略的实施,我县林业发展步伐加快。为了全面准确的把握秭归林业,以科学地指导秭归林业生产,以获取林业综合效益,笔者撰写此文,深信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秭归林业科学技术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科技兴林”战略的实施,我县林业发展步伐加快。为了全面准确的把握秭归林业,以科学地指导秭归林业生产,以获取林业综合效益,笔者撰写此文,深信在秭归乃至全省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可持续发展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秭归县新一轮林地变更中公益林专题数据对接的方法探讨
11
作者 王亮 谢文 曹祖荣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3期133-134,共2页
指出了采用林地"一张图"与公益林专题数据库对接,可确保林地"一张图"中生成与专题数据一致的公益林分布图,运用"卷帘"对比方法找出小班边界不一致并逐一修改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边界不一致的小班容易产... 指出了采用林地"一张图"与公益林专题数据库对接,可确保林地"一张图"中生成与专题数据一致的公益林分布图,运用"卷帘"对比方法找出小班边界不一致并逐一修改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边界不一致的小班容易产生遗漏。运用ArcGIS中"位置选择"和全国林地年度更新软件中的"选中要素分割"等工具,可将两个数据库边界不一致小班一次性全部找出和修改,并将事权等级代码统一赋值,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林地"一张图"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一张图” 公益林 专题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湖北部分)陆生野生动物本底调查简报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其仁 张铭 +10 位作者 何定富 戴中心 张德春 卢为民 黄贤斌 曹国斌 彭军 李钢 谭明凤 王祖阶 龙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78-479,共2页
由国务院三建委和三峡总公司下达的三峡库区(湖北部分)陆生野生动物监测项目,湖北省林业厅组织了以湖北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保护站、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及相关市、县林业局为主的三峡库区(湖北部分)陆生野生动物调查队,... 由国务院三建委和三峡总公司下达的三峡库区(湖北部分)陆生野生动物监测项目,湖北省林业厅组织了以湖北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保护站、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及相关市、县林业局为主的三峡库区(湖北部分)陆生野生动物调查队,于1996年11月至1998年6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湖北 野生动物 调查 陆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林业综合治理研究初报
13
作者 王佐庆 马德举 《湖北林业科技》 2004年第4期35-39,共5页
以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为单元 ,针对不同立地类型及土地利用现状 ,建立相应的林业综合治理模式 ,通过对库区高效水土保持林、沿江库岸生态景观林带和坡耕地退耕还林生态经济型林农复合经营模式营建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 以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为单元 ,针对不同立地类型及土地利用现状 ,建立相应的林业综合治理模式 ,通过对库区高效水土保持林、沿江库岸生态景观林带和坡耕地退耕还林生态经济型林农复合经营模式营建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为三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库区农民增收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林业 综合治理 水土流失 可持续发展 树种选择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雪灾害对三峡库区林业的影响与对策
14
作者 汪元明 王成峰 +1 位作者 吴承生 陈千计 《湖北林业科技》 2008年第4期48-51,共4页
笔者以坝上库首第一县湖北省秭归县为例,从直接危害和潜在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了2008年冰雪灾害对三峡库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影响,以及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应注意的机遇与问题。
关键词 林业 灾害 研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秭归核桃产业发展的思考
15
作者 姜琦 彭香凝 《绿色科技》 2015年第3期155-156,共2页
基于秭归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利的条件,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对策,为促进核桃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桃产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治理宜昌林业行动的思考
16
作者 丁爱琼 周鸿彬 +1 位作者 谢文 屈璐 《绿色科技》 2017年第9期199-200,共2页
指出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国家战略,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的宜昌把生态环境治理摆在压倒性位置,并启动生态治理"宜昌试验"。从生态治理"宜昌试验"的角度提出了宜昌林业工作的目标思路、基本原则及重点任务。
关键词 生态治理 宜昌 林业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境对栓皮栎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小菲 高文强 +6 位作者 刘建锋 倪妍妍 屈璐 赵秀莲 杨文娟 邓云鹏 江泽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8062-8070,共9页
以栓皮栎天然分布的北界(北京,NP)、中心(陕西,CP)和南界(云南,SP)3个种源的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在北缘(北京)和南缘(云南)的交互移植试验,探讨不同种源幼苗光合生理性状的差异及其来源。结果表明:(1)各种源在北缘生境下的潜在最大净... 以栓皮栎天然分布的北界(北京,NP)、中心(陕西,CP)和南界(云南,SP)3个种源的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在北缘(北京)和南缘(云南)的交互移植试验,探讨不同种源幼苗光合生理性状的差异及其来源。结果表明:(1)各种源在北缘生境下的潜在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羧化效率(CE)、光呼吸速率(Rp)、光化学猝灭系数(PQ)均显著高于南缘生境(P<0.05);(2)南界种源(SP)则具有更高的CE、Rp、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_v/F_m)和PSⅡ潜在活性(F_v/F_o)(SP>CP>NP);北界种源(NP)具有更高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NP>CP>SP);(3)生境和种源的交互作用对最大羧化速率(A_(max))和LSP影响显著,Amax在南北缘生境下均以当地种源的最高;而LSP在北缘生境下以中心种源(CP)最高,在南缘生境下以北界种源(NP)最高。不同生境对表观量子效率(AQY)、CO2补偿点(CCP)、暗呼吸速率(Rd)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如F_v/F_m、F_v/F_o以及NPQ影响不显著,其中AQY和Rd不受生境变化及其与种源的交互影响,这可能与栓皮栎自身遗传因素有关;(4)生长表现方面,栓皮栎幼苗在南、北不同生境下生长表现出明显差异,各种源在北缘生境下生长状况均明显优于南缘生境,且均以南界种源(SP)生长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皮栎 交互移植 生境 光合作用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对三峡库区马尾松林凋落物叶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葛晓改 曾立雄 +3 位作者 黄志霖 肖文发 谭本旺 周本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3-157,共5页
采用凋落物袋法研究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对不同立地条件下马尾松林凋落物叶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解540天后,20,30和46年生林分凋落物叶干质量剩余率分别为63.57%,59.80%和65.50%,30年生林分与20,46年生林分差异显著;凋... 采用凋落物袋法研究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对不同立地条件下马尾松林凋落物叶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解540天后,20,30和46年生林分凋落物叶干质量剩余率分别为63.57%,59.80%和65.50%,30年生林分与20,46年生林分差异显著;凋落物叶分解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二次函数关系(P〈0.01),与土壤水分含量呈线性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凋落物叶分解速率与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比值呈极显著三次函数关系(P〈0.01);20,30和46年生林分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比值分别为0.91~14.99,0.49~4.57和0.63—11.25,且马尾松林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比值为0—4.0时凋落物叶分解相对较快,4.0~12.0时分解相对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叶分解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含量 基质质量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林土壤呼吸组分对不同营林措施的响应 被引量:29
19
作者 雷蕾 肖文发 +2 位作者 曾立雄 黄志霖 谭本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5360-5370,共11页
针对不同营林措施(对照、除灌、采伐1(15%)、采伐2(70%)后的三峡库区马尾松飞播林,采用LI-8100对其土壤呼吸组分的呼吸速率和土壤温度、湿度进行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分析表明,不同营林措施对土壤呼吸组分的影响不同。1)观测期内,各营林措... 针对不同营林措施(对照、除灌、采伐1(15%)、采伐2(70%)后的三峡库区马尾松飞播林,采用LI-8100对其土壤呼吸组分的呼吸速率和土壤温度、湿度进行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分析表明,不同营林措施对土壤呼吸组分的影响不同。1)观测期内,各营林措施下凋落物层呼吸速率差异并不显著,对照、除灌、采伐1、采伐2的根呼吸速率均值分别为:1.00、0.83、0.86、1.11μmolCO_2m^(-2)s^(-1);采伐处理下矿质土壤呼吸显著高于对照和除灌(P<0.05);2)与对照相比,营林措施并未显著改变凋落物呼吸对于土壤总呼吸的贡献率(18.78%-23.70%),但降低了根呼吸的贡献率,其中以采伐1最为显著(P<0.05);除灌的矿质土壤呼吸贡献率(37.00%)与对照(38.32%)相近,而采伐1(45.63%)和采伐2(43.07%)均显著增加了矿质土壤呼吸的贡献率,矿质土壤呼吸的变化是造成采伐措施下土壤呼吸变化的主要土壤呼吸组分;3)营林后仅采伐2措施下土壤温湿度显著高于对照,土壤温湿度双因子模型较单因子模型能更好的解释土壤呼吸组分变化,但仅能解释其部分变化(4.6%-59.3%),仍需对营林后其他相关因子进行深入的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林措施 土壤呼吸组分 凋落物层呼吸 根系呼吸 矿质土壤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陆生植被对首次水陆生境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6
20
作者 郭泉水 康义 +4 位作者 洪明 金江群 朱妮妮 聂必红 王佐庆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共9页
基于固定监测样地,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海拔156~172m区段首次经历冬水夏陆交替变化影响前、后的植物组成、个体数量、物种盖度等群落学特征进行调查,并计算各类植物生活型在群落中的比例以及各物种的重要值,研究三峡库区消落带陆生植被对... 基于固定监测样地,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海拔156~172m区段首次经历冬水夏陆交替变化影响前、后的植物组成、个体数量、物种盖度等群落学特征进行调查,并计算各类植物生活型在群落中的比例以及各物种的重要值,研究三峡库区消落带陆生植被对首次水陆生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经历水陆交替变化前,在样地上共记录到维管植物55科147种,经历水陆交替变化后,仅剩17科32种,科数减少了69.1%,种数减少了78.2%,与此同时,样地上出现了49种新植物,约占调查当年样地植物种数的60.5%;植物生活型组成发生改变,乔木和灌木减少,草本植物增加;不同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不同,莎草科、禾本科和菊科的草本植物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代表种有香附子、狗尾草、狼把草、马唐、野茼蒿和青蒿,黄荆、盐肤木、假奓苞叶马桑和铁仔这4种灌木树种的1年生实生苗及乌桕、复羽叶栾树和构树这3种乔木树种的1年生实生苗也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陆生植被 生态适应性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